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開始了。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也意味著該是"排毒"的時候了,正如許多人聽到的那樣,"排毒"意味著幫助身體從糞便和食物中積累的毒素通過某種手段來排除體外。但是,我們真的需要人為"排毒"嗎?
通常"排毒"的想法基於三個主要的誤解:
我們累積了毒素(來自食物,環境和人體自身的代謝過程)。我們不能自己清除這些毒素。我們通過特殊的飲食或者按摩手法幫助身體排除毒素。通常這些飲食主要是由果蔬汁組成的飲食,飲料,其他食物或補劑。
此外,許多人"專家"聲稱排毒和減肥之間也存在著有聯繫,並告訴人們這就是肥胖的原因,這就是為什麼許多人認為排毒會減肥的原因。
但我們真的需要排毒嗎?
如果我們是一般的思考者,那麼一定不會反駁這些觀點。但隨著近年來越來越多"排毒"有關的東西出現,以及去年的排毒致死案件我就一定要寫這篇文章。實際上,研究人員已經掌握了許多關於健康產業的證據:
例如,2012年,替代療法教授Edzard Ernst發表了一篇題為"替代排毒"的文章[1],其結論是:"替代排毒在生物學上是不合理的,也沒有臨床證明。我們應該警告我們的患者不要使用它。"
然而,早在1997年,其他科學家就極力停止"排毒"[2]。他們在文章的標題中稱其為"無知戰勝科學的勝利"。而這些都源於當時最流行的結腸衝洗和自動中毒理論。不幸的是,這樣的勝利一次又一次的發生了,因為這種替代性排毒飲食聽起來比有充分根據的科學更好。
到了2014年12月,對證據的嚴格審查[3]出現了。但該研究的結論很明確:"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表明使用排毒飲食可以控制體重或去除毒素"。
簡而言之:排毒概念是純粹的謊言。你可以將整個系統中的雜質衝洗乾淨,從而達到身體機能的新水平,這種想法是為了從你身上賺錢而發明的純粹的偽科學欺詐。
實際上,我們不會在很大程度上在體內積累任何潛在的毒素。雖然在人體的脂肪組織中會發現少量的環境毒素蓄積,但是這種脂肪組織只有因減肥而被動員時才會被釋放。
而另一種與食物恐懼有關的更重要的事情似乎是當今飲食趨勢的核心,那就是人們都擔心食物會把人毒死。例如"添加劑","化學物質"等。但實際上它們不是"毒素",它們不會引起疾病,並且也不會在體內蓄積。 因此,即使我們一直在吃這些食物,體內也沒有儲備"毒素",也沒有血液中的顯著含量,部分原因是我們自己就能夠排毒。肝臟主要負責此功能,腎臟(與尿液的產生有關)以及肺和其他系統中排毒的程度則較少。
而排毒療法的銷售人員通常也無法告訴你毒素會在哪裡積聚,也不會告訴你會積聚多少毒素,或者它們的產品會怎樣淨化身體[4]。他們只會利用你對毒素的恐懼來達到他們賺錢的目的。此外,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植物飲料療法或任何其他限制性療法對任何東西具有排毒效果。當排毒銷售者聲稱特定食品具有這些功能時,這顯然是對消費者的欺騙。因為它尚未經過測試,或者根本沒有任何效果。
相反,多樣化的飲食是最能保證身體系統以及排毒器官工作的飲食,而非單一的所謂的"排毒飲食"。並且有充分的證據表明,低熱量的低蛋白質的飲食(果蔬汁排毒)會我們失去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肌肉[5]。
從營養學網站Examine.com的排毒飲食的文章中你會發現這樣的一段話:
"急性中毒是一種醫療急症需立馬送往醫院,而慢性中毒最好由營養良好的身體處理,而不是通過果蔬汁進行排毒。但是,如果排毒飲食對人的危害大於對人的幫助,那麼為什麼目前這種排毒如此流行呢?答案之一是:快速減肥。剝奪體內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在短短24小時內耗盡其糖原存儲。造成幾磅體重的減少可以使你確信排毒飲食有積極作用。當飲食結束並且恢復了正常的飲食習慣後,糖原和相關的水分又湧入體內(糖原鎖水),隨之而來的便是你回到以前的體重。"[6]
實際上,前面所說的在脂肪中存在的環境毒素只有在體重減輕的情況下,這些物質才能在血液中以足夠大的濃度出現,才能夠產生真正的毒性作用[7],這也可以幫助解釋為什麼超重的老年人壽命比正常體重的老年人壽命要高。而脂肪組織是儲存脂溶性環境毒素的相對安全的場所。環境毒素屬於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類別,這種物質當今已經受到嚴格的管制,因此可能年輕一代人的體內脂肪中會發現更少的環境毒素。
因此,對於正在排毒的人,我只希望你能重新考慮自己的排毒計劃。 儘管排毒飲食不能清除你體內的任何東西,但可以保證你的錢包很乾淨。#健康守護者#
參考文獻
[1]Ernst E. Alternative detox. Br Med Bull. 2012;101:33-8. doi: 10.1093/bmb/lds002. Epub 2012 Jan 31. PMID: 22297655.
[2] Ernst E. Colonic irrigation and the theory of autointoxication: a triumph of ignorance over science. J Clin Gastroenterol. 1997 Jun;24(4):196-8. doi: 10.1097/00004836-199706000-00002. PMID: 9252839.
[3] Klein, A.V. & Kiat, H. (2015) Detox diets for toxin elimination and weight management: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 J Hum Nutr Diet. 28, 675– 686 doi: 10.1111/jhn.12286.
[4]http://archive.senseaboutscience.org/pages/debunking-detox.html
[5] Gordon MM, Bopp MJ, Easter L, Miller GD, Lyles MF, Houston DK, Nicklas BJ, Kritchevsky SB. Effects of dietary protein on the composition of weight los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J Nutr Health Aging. 2008 Oct;12(8):505-9. doi: 10.1007/BF02983202. PMID: 18810296; PMCID: PMC3629809.
[6] Hodges RE, Minich DM. Modulation of Metabolic Detoxification Pathways Using Foods and Food-Derived Components: A Scientific Review with Clinical Application. J Nutr Metab. (2015)
Kieffer DA, Martin RJ, Adams SH. Impact of Dietary Fibers on Nutrient Management and Detoxification Organs: Gut, Liver, and Kidneys. Adv Nutr. (2016)
Kreitzman SN, Coxon AY, Szaz KF. Glycogen storage: illusions of easy weight loss, excessive weight regain, and distortions in estimates of body composition. Am J Clin Nutr. (1992)
[7] Lim JS, Son HK, Park SK, Jacobs DR Jr, Lee DH. Inverse associations between long-term weight change and serum concentrations of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t J Obes (Lond). 2011 May;35(5):744-7. doi: 10.1038/ijo.2010.188. Epub 2010 Sep 7. PMID: 208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