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幹紅豆250克 麵粉500克 黃油40克 白糖55克 酵母6克(配30ml清水) 清水260ml
做法:
1)幹紅豆洗淨,放入清水中浸泡4小時以上(水量可以沒過紅豆表面大約2cm)。
2)酵母中倒入30ml水,用筷子調勻,放置2分鐘後倒入麵粉中。
3)再把260ml把水分幾次倒入麵粉,一邊倒,一邊用筷子攪拌,最後用手揉成團,蓋上保鮮膜或潮溼的屜布,放在溫暖溼潤處發至2倍大(約35分鐘左右)。
4)在泡發好的紅豆裡加入等量的清水,放入高壓鍋中,上氣後繼續大火煮5分鐘左右關火。
5)待紅豆微熱後,撈出紅豆(有一點點湯汁沒關係,但不用太多)放入原汁機中碾壓出紅豆沙(用黃色的粗網)。
6)將榨好的豆渣(出渣口出的)和細豆沙(出汁口出的)混合。
7)不粘鍋中放入黃油,用小火融化後,倒入混合好的豆沙,加入糖,用小火不停的朝一個方向攪拌,直到豆沙中的水分幾乎炒幹,成豆沙餡兒關火盛出。晾涼後,分成30克大小的豆餡揉圓。
8)麵團發好後揉出氣體,並揉至表面光滑,搓成條狀,切成50克一個大小的劑子(大約可以做15個左右),用擀麵杖擀成邊緣薄,中間厚的皮(略擀開就可以,千萬不要擀成餃子皮那麼薄),中間放入豆餡兒,像包包子一樣包好後,收好口放入鋪了溼屜布的蒸鍋中,蓋上蓋餳20分鐘左右。
9)豆包二次發酵完成後,開大火,水開後轉中火,蒸13分鐘左右關火。蒸好後,不要打開蓋子,燜5分鐘後再打開蓋子最好。
超級囉嗦:
**和面用的水要根據麵粉的吸水程度酌情添加,最後可以揉成略幹的團就可以。不同的麵粉,不同的季節,麵粉的吸水性不同,菜譜中水的分量是一個參考。
**用高壓鍋煮豆子,水不要放太多,會影響紅豆的味道,也容易堵住排氣口兒。如果不用高壓鍋,用普通鍋煮紅豆,大約需要30—40分鐘,煮到紅豆皮破開,豆沙滲出為好。
**有的紅豆很容易煮出豆沙,有的很不容易,不管煮多久還都是硬硬的,那應該是品種的問題。我以前在國外買紅豆確實遇到過這種問題。我個人的經驗是,保險起見買那種看起來很飽滿,顆粒很大的紅豆,會比較好煮。
**碾壓紅豆時,記得用黃色的粗孔網。用原汁機做的豆沙,會比較均勻,細膩。
**如果沒有原汁機,煮好的紅豆在炒制前,放在容器裡,趁著溫熱,用個大點兒的勺子反覆碾壓成泥狀。
**我個人偏愛用黃油來炒豆沙,口味會比較香濃,也有人喜歡用豬油,或者其他的植物油,隨你個人的喜好。
**自己家做豆沙包,糖的量不用放的太多,第一口吃不很甜,但是吃到後面會越來越覺得好吃,越來越香。如果第一口覺得甜,覺得好吃,後面會越吃越膩。配方中55克的糖,比起外面做的豆沙包,已經算很少了,不要再減少了,如果再減,一點兒甜味沒有,也不好吃哈。
**炒豆餡兒時一定要用小火,慢慢的炒,不要因為著急就改成中火或大火,一定要不停的攪拌,以防粘鍋。炒到豆沙餡兒變得乾爽的,水分幾乎炒幹,豆沙餡兒能輕易成團就可以了。
**炒豆沙餡兒最好用不粘鍋,用鐵鍋炒的話,味道不太好,用不鏽鋼鍋,比較容易糊底。
**豆包的皮不要擀的太薄,略微擀開,擀圓就可以,否則發麵蒸好後就會成死面,變得黃黃硬硬的,蒸不出鬆軟的口感了。
**不會包包子的話也沒關係,只要把口捏緊就可以了,反正收好的口朝下放,也看不出來啦。
分享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