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區龍環村通過「社區營造」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12 中山網


   在龍環村球場上,主持人和嘉賓圍繞有愛青年社會創新促進中心開展的龍環村社區營造計劃展開討論。記者 孫俊軍 攝

18日上午,由市政協辦公室和中山網聯合舉辦的「政協民生觀察室」第10期節目從室內搬到了室外。在南區馬嶺社區龍環村球場上,主持人和嘉賓圍繞有愛青年社會創新促進中心去年開展的龍環村社區營造計劃展開討論。

出席節目的嘉賓有市政協委員劉長湖,廣東工業大學政法學院社會工作系馮博雅老師,市有愛青年社會創新促進中心理事長馮文源以及龍環經聯社黨支部書記高遠君。

■龍環村改造前後變化顯著

坐落在中山市南區的龍環村,轄區面積約2平方公裡,開村800多年來,村容村貌已顯得較為陳舊,村民缺乏活動和休憩的公共空間。而今,經過改造,村容村貌已煥然一新,村民休憩活動也有了好去處。

龍環村村民雷美蘭對此感觸頗深:「我年輕的時候就嫁了過來,來這邊這麼多年,跟別人提到自己村子時總是無話可說。」而今,雷美蘭已成為村內一名導賞員,對村莊文化和導賞景點了如指掌,言談間充滿自信,「感到很自豪啊,沒想到咱們村裡值得觀賞的景點那麼多,文化底蘊那麼深厚。」

其實,龍環村如今的變化得益於中山市有愛青年社會創新促進中心去年開展的一個助力「鄉村振興」的公益項目,即龍環村社區營造計劃。

■自然村落面臨的焦慮與難題

據了解,龍環村目前處於城鄉結合部,具有悠久的開村史,由於經濟快速發展,周邊工廠林立,傳統的農耕生活基本消失,本村青壯年大部分在外創業就業,外來人口多於原村民。

作為龍環村黨支部書記,高遠君經常在思考:是把原村民召集回來堅守,還是接納更多的外來人口?當原村民與外來人口共榮相生時,它的公共事務又由誰來負責?

「龍環村是眾多普通自然村落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個。」馮文源指出,這也是社區營造挑選龍環村開展項目的原因,「在這裡做出來的項目成果可推廣,對其他村開展社區營造具有借鑑意義。」

■社區營造著重「人文地景產」

社區營造是什麼呢?馮博雅認為,社區營造注重村落本身有什麼?著重從「人文地景產」五個方面來考慮,即這個村有哪些歷史名人或能工巧匠,有哪些吸引人的獨特文化,有什麼獨特的地理位置或有什麼特別的景觀?本身的產業是怎麼樣的?

總而言之,社區營造是以發掘整理、記錄和加強村民之間聯繫的歷史文化、人文情懷,培育村民的社區歸屬感,修復和睦團結互助的傳統農村、社區人際關係,持續發展經濟,最終成為村民友善相處、團結互助、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取得經濟與社會同步協調發展的新農村新社區。

■龍環村社區營造模式可推廣

龍環村社區營造之路並不平坦。一開始,馮文源和團隊成員翻閱了大量的地方文獻,對村裡部分老人進行訪談,向村裡徵集實物史料。

在加深了對龍環村歷史文化的了解後,馮文源和團隊成員編寫了一本小冊子,裡面詳細地列舉了10餘個龍環村景點。馮文源談到,根據整理出來的龍環村景點,現階段已經培養出數名優秀的村民導賞員,這些村民導賞員相當於導遊,可向本村,甚至外村人宣傳龍環文化,講述龍環故事。後期,龍環村鄉村營造項目將致力於吸引外村遊客,發展鄉土旅遊業。

馮博雅則認為,龍環村的社區營造模式為其他社區提供了鄉村振興的模式,不過,其他社區還需因地制宜,而不能照搬照抄。

李鑫 黃廉捷

文章來源:中山日報
責任編輯:龍慧

相關焦點

  • 點亮廉潔文化 助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梅縣區紀委監委圍繞該區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工作部署,在文化振興上發力,以「廉潔文化」為抓手,以「主題公園、河岸長廊、名人故裡、教育基地」為載體,大力營造「崇廉、尚廉、倡廉、守廉」的文明鄉風和社會氛圍,把清風正氣送到千家萬戶,培育廉潔的政治生態,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助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美麗梅縣·客都明珠」。
  • 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鎮江建行全省首發 「鄉村振興-裕農通借記卡」
    金山網訊  5月11日,「鄉村振興-裕農通借記卡」建行江蘇省分行首發暨新樂社區智慧社區開工儀式在鎮江新區平昌中心社區新樂社區廣場舉行
  • 路井鎮新民社區:五字方針促發展 鄉村振興創新篇
    通過比,找準自身不足。新民社區黨總支充分利用每周工作例會,對標先進,對比差距,查漏補缺,建立工作銷號臺帳,完成一項,銷號一項,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見效。2019年完滿完成各項中心工作,先後獲得渭南市"文明社區",合陽縣"鄉村振興精品示範村"、 "先進黨總支"稱號,被鎮黨委政府評為"先進黨組織",產業發展 "先進社區"。
  • 蜜蜂養殖助力鄉村振興
    脫貧攻堅看產業,鄉村振興靠產業,我縣富羅鎮富強村依託生態資源優勢,通過發展蜜蜂養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富強村林下養峰示範基地項目總投資22萬元,其中申請賀州市林業局補助20萬元,村委自籌2萬元,由賀州市優勝蜂業有限公司提供蜂種及其它配套設備,提供養殖管理和技術服務,指導村民自主經營管理,並以「公司+基地+合作社」的發展模式,輻射帶動周邊農戶進行養殖,實現增產增收,助力鄉村振興
  • 助力鄉村振興,中山持續推進行動支付示範鎮建設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服務農民生產生活,便捷的支付服務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2021年1月8日下午,中國人民銀行中山市中心支行聯合中山市金融工作局組織召開中山市行動支付示範鎮建設2020年工作總結暨2021年工作推進會,旨在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推動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
  • 「三扶活動」走進鄉村小學 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學會服務鄉村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扶志、扶智、扶質」——三扶活動走進瀏陽市文家市鎮大坪完全小學。 紅網時刻12月6日訊(記者 何青 實習生 戴妍潔)為了對農村地區、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提供科普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12月4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學會服務鄉村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扶志、扶智、扶質——三扶活動走進瀏陽市文家市鎮大坪完全小學。
  • 霞浦松山:「文化集市」助力鄉村振興
    7月28日,霞浦縣文旅局召集非遺傳承人在松山街道長沙村開展「鄉村文化集市」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在這次助力長沙村「鄉村文化集市」活動中,傳承人蘇敏(剪紙傳承人)、顏勇金(糖塔模具傳承人)、吳孫存(畲族鬥笠傳承人)、雷仁華(畲族手剪傳承人)、王胤祥(陶瓷傳承人),集中展示了非遺傳統製作的技藝,剪紙、糖塔、鬥笠、手剪、陶瓷等。
  •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2020-12-15 2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山市紮實推進鄉村振興,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東升鎮勝龍社區瀝心村一脆肉鯇養殖場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我市各部門、各鎮街緊緊圍繞鄉村振興20字方針,全面穩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助力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聚焦重點產業、資源要素集群成鏈,才能培育發展新動能,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去年以來,我市橫欄花木、東升脆肉鯇兩大現代農業產業園,黃圃腊味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全面穩步推進,三大農業產業項目全面提質升級。
  • 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
    今天21:00廣西衛視《八桂新風行》播出《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帶你走進廣西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鎮大佃村,看文明風如何吹入鄉村,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大佃村村委指導壯歡協會結合鄉村特點,專門創作了200多首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山歌,供村民們傳唱,深受群眾喜愛。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這一次抗疫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廣西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鄉村的建設,將會促進更多的鄉村煥發新時代文明新氣象。
  • 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 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振興
    會議指出,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建設文明鄉風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各地因地制宜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從理念轉變、內容創新、制度完善、亮點打造等層面不斷探索,向歪風舊俗亮劍,豐富實踐載體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在廣大農村著力推動形成新風尚,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 清水縣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清水縣科學技術局立足全縣科技工作實際,緊扣「五個振興」要求,緊盯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鄉村振興科技工作管理。
  •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淇濱區法院:送音響促文明 助力鄉村振興 2020-01-02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問集團教育助力土家山寨鄉村振興
    中新網·湖北天問集團教育助力土家山寨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9日 07:19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韓正: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國慶黃金周黃鶴樓列全國最熱景區第一長樂坪中小學校長李龍介紹,「託管」就是保持學校國有資產、公辦性質、招生方式、收費標準「四不變」,天問教育集團免費派出8名優秀教師及管理團隊,助力長樂坪中小學「升級」管理模式、教育理念和後勤服務。僅一年時間,該校普高升學率躍入全縣第一方陣,成功逆襲。民辦學校託管公辦學校,是天問教育集團助力五峰鄉村振興的一攬子行動之一。
  • 建行江蘇省分行首發鄉村振興-裕農通借記卡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5月11日,建行江蘇省分行鄉村振興-裕農通借記卡首發暨新樂社區智慧社區開工儀式在鎮江新區平昌新城舉行。近年來,建設銀行始終踐行「普惠金融」發展戰略,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傾心打造「裕農通」品牌作為縣域、鄉村的金融服務平臺,提升建設銀行在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能力。
  • 助力鄉村振興!他們,在希望的田野上深耕「責任田」!
    盆形村黨總支書記姚賢貴接過話茬說,綠梅產業的發展,不僅為鄉村增添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還通過流轉土地、勞務用工、收益分紅等模式,成了村民致富的「寶貝」,讓群眾過上了好日子。目前,盆形村的綠梅產業越做越大,已成為該村的主導產業,帶富效應凸顯,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
  • 推進全區鄉村振興
    12月21日,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天元區委書記周建光來到雷打石鎮先鋒村、傘鋪村,就美麗鄉村建設、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及禁毒工作督查調研。調研會上,雷打石鎮黨委和先鋒村、傘鋪村相關負責人詳細匯報了鎮、村兩級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及禁毒工作的情況。
  • 標準化建設助力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標準化建設助力產業發展鄉村振興 2020-12-15 1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記者蹲點|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
    2020-06-23 06:14:1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堅持黨建引領,打造美麗鄉村,助力農民增收這些變化源自省派濟陽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不到一年,服務隊用黨建「繡花針」穿起鄉村振興「千條線」。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是濟南市濟陽區回河街道星河社區最具有標誌性的建築。
  • 開展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給你不一樣的富裕
    開展鄉村旅遊 助力鄉村振興 給你不一樣的富裕 2020-12-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