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投訴維權,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小孩子不會說謊,往往心裡也藏不住事情,如果沒有表達的對象,會寫在自己的作文中或者是日記中,而小孩子的文字雖然簡單,但是往往也是最能戳中人心的。
近日在網上看了一篇小學生寫的《孤獨》,文字很簡單,通篇僅有一百個字左右,但是讀完很感動,尤其是站在媽媽的立場來看這篇小作文,感觸更深。
01小學生的《孤獨》,文字簡單,寓意深刻感人
這篇作文中,孩子用簡單的文字描述了家庭關係,爸爸媽媽離婚了,而她跟著爸爸生活,爸爸又娶了一個後媽,後來有了現在的弟弟,這是一個離異重組的家庭,為後文的積蓄做了鋪墊。
爸爸說全家人要去海南過年,小小的她還興奮了一把,不過現實是爸爸後媽帶著弟弟去了,剩下她一個人。
孤獨感油然而生,關鍵是那句「激動地幾天睡不著,收拾了很多東西」,等來確實看著他們一家三口,不禁為這個小孩感到傷心。
02為什麼重組家庭往往會傷害到小孩?
真正傷害孩子的不是家庭重組,小孩子只要在一個溫馨被愛的環境中,就很容易接受,真正傷害孩子的是重組家庭中讓孩子感受到的「被忽視」「被邊緣化」。
有很多重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很成功,且善良勇敢,內心充滿愛,因為他們的父母雖然分開了,感情不再了,但是他們擁有一個深愛他們的母親,或者是父母對他們的態度沒有發生一點改變。
當兩個人的感情不再,或者是因為底線被衝破,無法生活在一起的時候,離婚對兩個人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但是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和義務沒有發生改變,孩子不應該成為那個「婚姻失敗的受害者」。
03失敗的家庭會影響到孩子的家庭觀嗎?
假設父母的婚姻是失敗的,但是父母對孩子的責任和義務都沒有發生改變,依然讓孩子享受到父母的愛,那麼孩子的家庭觀、婚姻觀以及擇偶觀會受到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的蘇菲·瑪索,父母在她幼時分開,但是對她的愛卻沒有減少,不過這也影響了蘇菲·瑪索的家庭觀,所以她只談戀愛,甚至也養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對婚姻卻並不嚮往,至今單身。
不過,我們不能評價這是好還是壞,不同的生活觀而已。
04珍惜我們當下的家庭,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個人覺得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還是很大的,我的理想狀態就是所有的孩子都在最開始的家庭中,幸福地生活著。
理想狀態只是存在於理想中,現實中是不可能的,婚姻家庭中可能存在很多問題,當問題發生以後,任何一方會根據問題的大小來選擇是否容忍對方,這就涉及到了家庭穩定的問題,如果雙方的心思都不在,用力維持,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只有雙方彼此珍重對方,珍視家庭,才不會讓最壞的結局發生。
父母一代人是我們年輕人婚姻的表率,但是父母一代人婚姻得以維持,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成長環境,通常是在母親的容忍下達成的,現在的女性已經覺醒,越來越獨立,更有理由有能力追求自己的幸福。
既然有了孩子,兩個人應該學會讓步,還是以孩子為中心,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和充滿愛的港灣才是最重要的。
05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樣重要
很多家長更容易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督促孩子健康飲食,但是往往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實相對比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要更為重要,心理出現問題,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
想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問題,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家長要做到以下幾點:
1、 給孩子提供一個溫馨的成長環境
既然把孩子生下來,就應該做好十足的心理準備,未來的十幾年間是以孩子為中心,我們應該盡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在一個健康的、快樂的環境中成長,這是父母該盡的責任。
2、多跟孩子溝通
孩子成長過程中,多跟孩子溝通,嬰幼兒時期多跟孩子說話,有利於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促進孩子的語言功能,孩子慢慢長大之後,多跟孩子溝通,有利於父母第一時間了解孩子的內心,同時還有利於提升孩子的情商,讓孩子學會用溝通的方式表達自己、解決問題。
3、 關注孩子的生活細節
孩子的心理活動往往體現在細節上,我們除了要跟孩子溝通外,還要關注孩子的細節活動,當發現問題的時候,及時跟孩子了解,才能避免孩子產生心理問題。
孩子心理健康實比身體健康還要重要,希望家長們關注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也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如此孩子才能成為一個自信樂觀、活潑開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