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所「非雙」,都是重點大學,下一輪「雙一流」建設會入選嗎?

2020-12-15 騰訊網

隨著首輪「雙一流」建設的推進,入圍首輪建設的140所高校,多多少少都取得了一些成績。「雙一流」的名號漸漸深入人心,「雙一流」高校也成了名校的代名詞,不少高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表示「非雙一流不考」。

我們承認入圍首輪「雙一流」建設的140所高校整體實力很強,但我們不能否認有一些「非雙」高校(非「雙一流」建設高校),實力也很強,比如這4所「非雙」高校,它們不是「雙一流」,但是地地道道的重點大學,有較高的社會認可度。

1、燕山大學

燕山大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同根同源,1960年獨立辦學時為原機械工業部直屬高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等院校,現為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工局和河北省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

燕山大學是老牌機械強校,在原機械工業部直屬期間,該校與合肥工業大學、湖南大學、吉林工業大學(現併入吉林大學)3所高校一起被稱為「機械四小龍」。2016年,燕山大學作為教育部選定的兩所高校之一,工程專業國家認證接受了《華盛頓協議》國際專家的觀摩考察,支撐我國正式加入《華盛頓協議》國際工程教育組織。

2、湘潭大學

湘潭大學是1978年被確定的全國16所文理工綜合性重點大學之一,現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5個湖南省國內一流建設學科、10個湖南省國內一流培育學科,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數學等4個學科的ESI排名進入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前1%,SCI、EI論文發表數連續五年位居湖南省屬高校第一。

湘潭大學綜合實力較強,在不少大學排行榜中位列國內高校百強。2021U.S.News世界大學排名,湘潭大學排中國內地高校第95位;2021泰晤士世界大學排名,湘潭大學排中國內地高校第76-91位。

3、西南政法大學

西南政法大學坐落在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學府,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建校70餘年,西南政法大學為社會輸送了超過了30萬名優秀人才,他們活躍在政法一線,有的擔任省部級領導,有的任國家首席、一級或二級大法官,有的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頂級院校法學院從事教學研究工作。

西政的法學實力全國公認,口碑不輸「雙一流」建設高校。第四次學科評估,西政法學一級學科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四所高校法學共同入圍A級學科,為重慶市唯一入圍A級的學科。

4、陝西科技大學

陝西科技大學是我國西部地區唯一一所以輕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大學,也是新中國第一所輕工高等學校,1978年被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院校之一。該校1998年之前為原輕工業部直屬高校,後劃歸為陝西省管理,並先後入選陝西省省屬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和國家「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成為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和陝西省共同建設的重點高校。

陝西科技大學的王牌學科為應用化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輕化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食品科學與工程等,在輕工領域頗有影響力,相關專業畢業生很受行業內認可,就業質量較高。

上面4所高校均為全國重點大學,也都是所在地重點建設的地方院校,它們會入選下一輪「雙一流」建設嗎?要想得出較為靠譜的推斷,我們不能只參考它們的綜合實力,還要考慮一些實力之外的因素。

第一個要考慮的因素是國家戰略布局

「雙一流」建設以「211工程」和「985工程」為基礎,涵蓋了所有「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既是對「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肯定,也是在充分發揮「雙一流」建設對區域、行業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因為早前「211工程」的實施,就考慮到了國家戰略布局,一些綜合實力不是很強,但戰略位置很重要的高校,被納入到建設範圍。顯然,「雙一流」建設部分沿襲了「211工程」建設的策略。

第二個要考慮的因素是特殊需求

有些高校綜合實力不夠強,但擁有長期建設、特色鮮明、無可替代且國家經濟社會迫切需求的學科或領域,大概率會被納入到「雙一流」建設範圍。入選首輪「雙一流」建設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就是如此,該校大氣科學國內一流,幾乎無人能敵,所以成為了少數沒有211高校身份的「雙一流」建設高校之一。

綜上我們發現,文中提到的4所「非雙」高校,有的整體水平很高,但入選下一輪「雙一流」建設的機率不大;有的綜合實力不夠強,但很有可能入選。至於究竟是哪幾所高校入選下一輪「雙一流」建設的可能性大,大家心裡應該都有數。

相關焦點

  • 「雙一流」建設與大學的綜合化
    摘 要:當前,沿襲「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的邏輯,「雙一流」建設高校也被「身份化」。現有政策框架下,一所學校有一個學科入選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校就成為「雙一流」建設高校。這種政策設計強化了高峰學科的重要性,使原來屬於單科性大學的高校在「雙一流」建設高校中佔據優勢,客觀上抑制了大學的綜合化。
  • 溫州,將助力建設「雙一流」大學
    溫州或將出現「雙一流」大學  目前,浙江省總共有3所「雙一流」大學,其中,浙江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而且位列A類,中國美術學院和寧波大學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其中,中國美術學院的一流學科為美術學,寧波大學的一流學科為力學!未來,或將出現溫州的雙一流大學。
  • 新一輪「雙一流」評選,山東7所高校被寄予厚望,山師大優勢明顯
    確定山東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15個,「高水平學科」建設項目51個,其中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農業大學等7所高校被委以重任,列為了「衝一流」建設高校,此外曲阜師範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等8所高校被列為了「強特色」建設高校。
  • 江蘇最「憋屈」的高校:實力不比一些211大學差,卻沒入選雙一流
    眾所周知,國內的高等教育資源分配並不是很均勻,雖然在國家高等教育均衡戰略的方針下,至少每個省份都有一所211高校,但是僅北京和上海的頂尖高校數量,依然令其它省份無法企及。提到江蘇省,高校數量不及北京、上海,但江蘇省的高等教育水平一直都處於全國前列。目前江蘇省有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兩所985高校,同時還有11所211高校。在17年教育部雙一流評選中,江蘇省共有15所大學上榜,數量僅次於北京。可想而知,江蘇高等教育的質量很不錯。
  • 上海市2020年第二輪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分析,請您發表高見!
    一、華東理工大學(B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覆蓋理、工、農、醫、經、管、文、法、藝術、哲學、教育11個學科門類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研討會、高水平行業特色大學優質資源共享聯盟成員
  • 這兩所「四非」大學厲害!入選985高校雲集的教育部這份重要名單
    」四非「大學指的是那些既沒有入選」985工程「,」211工程「,也沒入選」雙一流「中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學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校名單的普通高校。在首輪」雙一流「名單中,我們看到了全部的」985工程「,」211工程「大學都入選了,還新增了一些高校。可以說,」雙一流「大學基本涵蓋了我國高校中的佼佼者。
  • 成都中醫藥大學已入選雙一流,為何實力更強的重慶醫科大學沒入選
    根據國家公布的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重慶有點出人意料,僅有重慶大學和西南大學兩所高校入圍,對比四川則有八所,差距確實有點大。最讓人感到驚訝的是,既不是985和211高校的成都中醫藥大學竟然入圍了,反而綜合實力更強的重慶醫科大學沒有入選,也是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 「非雙一流大學」排名,第一不是上海理工大學,而是昆明理工大學
    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2015年開始實施的高等教育政策,目標是在21世紀中葉建成高等教育強國,共有42所一流大學、137所高校的465個一流學科入選。985、211大學是很多21考研人追求的目標,但近年來,很多雙非高校發展進步很快,實力超過很多末流211院校!國家也實行了雙一流、學科評估等,重新評價學校實力及優勢學科等。那哪些大學有望衝進雙一流大學呢?
  • 這所名校擁有8個A類學科,卻只有1個入選雙一流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雙一流高校,在各類大學排行榜中,山東大學綜合實力一直穩居前30名。但就是這樣一所老牌的綜合性院校,不管是在學科評估中,還是雙一流學科評選中,都差強人意。
  • 雙一流大學排名「巨變」,4所高校或「降級」,武大太可惜
    不過,對於大學來說,還有一件事情更加值得關注,這就是「雙一流」大學五年一次的評估。 「雙一流」大學重新洗牌 在「雙一流」大學的概念提出之前,國內高校實力格局多年未曾變化,基本都是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大學與普通高校四分天下
  • 被譽為「寶藏大學」的高校,位列雙一流,卻常因非985而被低估
    985工程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我國共有3000多所大學院校,其中只有39所大學院校是985工程院校,由此可見,985院校的實力是多麼的強。
  • 全國師範中比較好的211,雙一流大學都有哪些?
    全國的師範類院校雖然不少,但其中是211和雙一流的卻並不多。對於想要成為教師的考生來說,如果能夠就讀於一所好的211或雙一流師範類院校,不論在教育資源上,還是畢業之後的核心競爭力,都會佔有一定的優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師範類院校中有哪些比較好的211大學,又有哪些屬於雙一流高校。
  • 中國最幸運的3所「雙一流」大學:考上就是賺到
    2017年,中國高校圈的頭等大事,便是: 211與985這兩組字眼漸漸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雙一流」這個在當時略顯新穎的詞彙!什麼是「雙一流」呢?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簡稱「雙一流」。目前,雙一流建設高校共有137所,數量多於原來的211高校數量(116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95所!
  • 985、211、雙一流,你更認可哪類高校?不妨先搞清這幾個概念
    三、雙一流大學雙一流是指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自2015年開始實施,總共有137所高校、465個學科入選。雙一流是在985、211的基礎上的創新,更好地適應了新的時代發展需求。雙一流高校分為兩類,一類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總共43所,其中又分為A類36所,B類6所。
  • 東北地區最應該進雙一流的大學,是他!
    大家好,我是考研的馮胖胖,今天胖胖跟大家道一個歉,因為做了這麼多期的文章了,居然忘了一所最有可能進入雙一流的學校,而且這個學校的地理位置還特別好,位於東三省的大連市。大家都應該知道了,胖胖接下來要說這所就是以財經類,金融類,財會類助長的東北財經大學。
  • 「雙一流」高校之寧波大學!
    寧波大學校園標誌【引言】東海之濱,甬江之畔,坐落著我國最年輕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它就是浙江省首批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寧波大學」。作為寧波市的「高教窗口」,寧波大學正在朝著綜合性研究型高校的目標奮勇前進,一路走來,實屬不易!上一個文章,小編詳細地講述了新晉「雙一流」南京林業大學的發展和實力,今天,小編詳細地敘說一下新晉「雙一流」寧波大學。【正文】
  • 42所雙一流大學碩士學科優秀率排行榜揭曉,到底誰是一流研究型大學
    這一意見的出臺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因為中國要建設雙一流大學特別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就必須先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遍覽世界知名大學莫不都是研究型大學,即以學術研究為核心、以培養研究生等高層次人才為目標的高校。中國的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要真正成為世界一流大學,就必須要加強自身科研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並且提高研究生招生規模和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 2020年非雙一流大學前18名排名,湖北大學第17名!
    中國的一些非雙一流大學難道就比那些雙一流大學的質量差嗎?他們的就業形勢以及就業質量就比那些大學差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些非雙一流大學的排名情況,他們的實力以及名氣並不比那些大學小,甚至是遠遠超過了他們其中的一些,這些學校也被很多人稱為下一輪雙流大學的候選者,這些非雙一流大學的排名很多都位於前百名。
  • 別老盯著985和211了,看「雙一流」對高校招生錄取的影響!
    相比於之前39所985高校,本次世界一流高校多出了3所高校 ,分別是鄭州大學、雲南大學和新疆大學。此外,新入選的3所大學和東北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湖南大學組成了一流大學的B類。一流建設學科高校目前有95所大學,其中包括之前的70所211工程大學和新增加的25所非211高校。同時隨著「雙一流」的推進對於2019年的高考分數已經出現了比較大的影響,而2020年的高考影響仍然會繼續下去。
  • 校友會「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排行榜」,這5所雙非高校躋身100強
    中國哪所大學盛產中國的億萬富豪呢,在校友會公布的2020年中國大學富豪校友排名的100強名單中,都有哪些學校上榜結果出來之後排在前三名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第三名的浙江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培養富豪方面的優勢明顯,基本上佔據了排行榜中的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