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梁延 審丨暗藍
日前,一位日本籍學生在臺生活四個月後,返回日本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這件事情戳穿了民進黨當局一直自誇的為「防疫模範生」的謊言。
民進黨當局的防疫宣傳的是社區傳播的可能性很小,臺灣民眾也在這樣的宣傳下放鬆警惕,景點已經出現人山人海的情形。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可謂衝在放鬆警惕的「第一線」,在臺灣到處吃喝玩樂,努力提高存在感。
在這名在臺灣學習的日本學生確診前臺灣已有兩個多月無本地病例,在臺灣民眾全力呼籲儘快普篩的呼聲中,民進黨當局依舊堅持不普篩,難道「防疫模範生」還怕查嗎?
民進黨當局的鴕鳥戰術
民進黨當局自誇「超前部署」,而現實情況是臺灣地區的防疫存在漏洞,日本女生究竟是何時感染,病毒是否已經在社區傳播,面對這些問題民進黨當局避而不答,採取「減少篩檢」的鴕鳥戰術。
日本女生確診後,民進黨當局的防疫部門表示會安排這名日本籍學生的密接人員進行篩檢,但不會進行普篩。而臺灣各界都在疾呼儘快開展普篩,民進黨當局對密接人員的檢查已經是其所謂的「數量上已是廣篩」。
疫情爆發以來,臺灣採檢的樣本很少。在目前的情況下,有序的進行普篩不會帶來醫療資源的擠兌,而民進黨當局依舊選擇掩耳盜鈴,將民眾的生命健康放在「完美防疫」的面子之後。
以疫謀「獨」
歐盟7月1日對部分國家開放入境,臺灣並不在列。這也足以見得,民進黨當局自吹自擂的防疫表現,外界並不認可。
臺灣地區一直擁有得天獨厚的防疫疫情的地理優勢,四面環海,易於切斷與外界聯繫。不少臺灣民眾自覺佩戴口罩,有助防疫工作。
民進黨當局考慮的不是為民眾健康保駕護航,而是將政治放在防疫的最前面。大陸的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民進黨當局依舊禁止大陸人士入境,美國的疫情處於還有失控風險,民進黨當局選擇對其進行相對公平的檢測設限。
民進黨當局自疫情發生以來,大搞所謂的「口罩外交」,日本女生的確診暴露出民進黨當局的防疫不力,臺灣安不安全,要用數據說話,而不是信口開河。開展廣篩可以最大程度地確保臺灣民眾健康,民進黨當局應該儘快進行普篩。
民進黨當局將「反中」置於防疫工作之中,破壞了兩岸同胞的往來交流,也不利於臺灣地區防疫工作的有效施展。防疫關係千家萬戶,決不能成為政治犧牲品。
(版權說明:本文由臺頭聞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信息參考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