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很多不懂得教育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會對孩子百依百順,不是溺愛就是順從,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都會有一些任性,甚至是叛逆。網上就有一段視頻,因為一個五歲的小女孩對媽媽使用連環踢,而被許多的網友關注。
案例
寶爸寶媽帶著孩子出來逛商場,寶媽看到一件衣服很好看,就想去試一試,而這時女兒卻想喝飲料,並吵著媽媽去買,這位寶媽對女兒說:「等媽媽試完衣服就去給你買飲料。」可是女兒卻因為等不及而生氣了,並對媽媽使用「連環踢」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這時,看到女兒舉措的爸爸及時趕了過來,一腳踢在了女兒的屁股上,並對女兒說:「你要是再敢踢媽媽,我就踢你,並且再也不會給你買飲料了!」
分析
寶爸的做法也令網友們很是舒服,對這種不懂事的孩子就應該採取點強硬的措施。可是孩子的媽媽卻阻止了寶爸的行為,寶媽認為孩子還小,不懂事,等長得大一點就好了。網友們看到這又感到很是氣憤,覺得這位母親這有點「自作自受」的感覺。
就是因為有這些慣孩子的寶媽或者寶爸,才導致越來越多孩子的行為出格,對人蠻橫、沒有禮貌等。
被溺愛的孩子的缺點有哪些?
孩子永遠不會長大
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在父母的溺愛中成長,這樣的孩子無論歲數多大,心態也不會長大的。
孩子總要學習和獨立生活和成長的。總是在父母的羽翼下,很難鍛鍊孩子的生存能力,孩子就很難長大成人。
所以父母要多鍛鍊孩子,經常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讓孩子有獨立意識,不要所有的事情都找家長解決,要讓孩子試著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和困難,這樣孩子就會成長的很好。
孩子不知道是非對錯
有的父母或者家長覺得孩子孩子還小,還不懂事,所以就處處忍讓,以為等孩子長大一點就好了。其實不然,越是覺得孩子小可以不懂事,那麼孩子就會越不懂事,就越難長大。
所以,在平時,孩子做錯了,就應該及時的制止孩子,並及時的告訴孩子,什麼是錯的,怎麼做才是對的,要告知孩子,如果做錯了就因該受到相應的懲罰,以示警戒。否則孩子很容易鑄成大錯。
這樣孩子就會慢慢的懂得是非對錯了。所以孩子小,不能作為可以不懂事的理由。孩子可以不懂事,但是父母不能不教育。
孩子不會尊重別人
孩子一開始是什麼都不懂的,一切行為都是「學」來的,有的是跟父母親人學的,有的是和小朋友學的。當然孩子不會「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孩子會學到很多的壞習慣,比如說髒話,或者是對他人不尊重,這是父母就要及時的發現,及時的幫助孩子,告訴孩子尊重他人是一種美德。
慢慢的孩子就會越做越好了。
3、孩子不會與人相處
有的孩子一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就會發生爭吵,發生不愉快。這就因為平時父母的溺愛導致孩子自以為是,不懂得如何協作已分享,就會導致很多的分歧,就會發生矛盾。
所以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與他人分享,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這樣,孩子在玩的時候也會學會很多,也會成長的更好。
其實,每個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會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也都會有很多的「好」孩子;相同的教育方法,也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所以好的教育方法只是一方面,還有另一方面就是,父母要用心。只有真正用心教育的孩子才會成長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