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今年最火的綜藝是什麼,那一定非《演員請就位》莫屬。陳凱歌、爾冬陞、趙薇都是業內有口皆碑的導演,其中的郭敬明就成為了導師陣容中最有爭議的存在。
從綜藝開始初期和李誠儒的爭論,到孟子義改妝爭議,再到最近的被爾冬陞罵哭,可以說節目的每一次熱點都是圍繞著郭敬明展開。
與此同時,「詭辯」、「審美單一」、「沒內涵」等等標籤全都貼在郭敬明身上,仿佛他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廢人,一個只會營銷的拜金人。
甚至有不少人拿他矮小的身材對他開展攻擊,翻開網友的評論們,幾乎無一例外對他都是批評。
但是郭敬明之所以可以從一個普通人,奮鬥出過億資產,甚至搖身一變進入導演行業,是因為他本身是一個很聰明的人。
從另一個方面說,他是一個天才,很多人都忽略了這一點。綜藝節目中呈現的效果,或許有他真情實感的一面,但也有他向外展示樹立人設的一面。
郭敬明是一個非常會包裝營銷自己的人,同時也是一個極端自負和自卑的人。
4歲的時候,因為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出敗血症,所以身體的發育一直跟不上來,矮個子一直是他非常介意的一點。
出乎意料的,郭敬明十分堅強,上天沒有給他一個高大的身體,他便投身其他領域,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
同齡人的嘲笑加上孤獨,使得閱讀和寫作成為了他唯一排遣情緒的途徑。
與中學生寫流水帳日記不同的是,他的寫作一直很有計劃性和目的性。「新概念作文大賽」前兩屆捧紅了韓寒,郭敬明瞄準時機,參加了第三屆,獲得一等獎打響名氣。
也因此讓他進入了春風文藝出版社的視野,這個徹底捧紅他的出版社。
而在作家的這條路上,郭敬明身上最大的標籤是「抄襲」,即使法院最終判決結果是他敗訴,他依舊梗著脖子不願低頭。
這不是他偏要嘴硬,而是判決未下來時,他的《夏至未至》剛剛出版,書中的主角傅小司恰好有被潑抄襲髒水的情節。值此郭敬明身陷抄襲案,很多書迷代入了情緒,大喊郭敬明是冤枉的。
也或許從這時候起,郭敬明學會了打造個人IP的重要性。
從一個作文大賽的一等獎,奮鬥到上海柯唉文化傳播的老闆,再到上榜福布斯。郭敬明走到每一步,都是階層的跨越。
因為主編的《最小說》和「島」系列圖書熱銷,出版社高層直接幫他解決了上海戶口的問題。
那個曾經到在上海大學,因為沒錢只能終日窩在宿舍的自卑少年,轉眼變成了揮手買4棟5000萬房產的有錢人。
郭敬明的書可以說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少年人,其中最鮮明的一個主題就是「富」,或者說炫富。在上海受到的刺激轉變為書中對欲望都市的描寫。
以作家身份成名賺錢後,他開始進軍影視圈,翻拍自己的著作,以導演的新身份踏入娛樂圈。
可是就和大多數人嘲諷他電影空洞一樣,相比陳凱歌、爾冬陞這樣的大導演,郭敬明是個只有富沒有貴的人。也許他的電影製作十分精美,可是內容缺少靈魂,有的只是虛榮背後的虛無。
把電影作為一個藝術品來看待,這顯然是不合格的,也是無數影評人和觀眾批評郭敬明的原因。可是作為郭敬明的作品而言,這恰恰是充分反映了他本人性格的。
現在已經他功成名就,可是周圍人對他身材的嘲笑,以及從家到上海受到的震撼,永遠成為了他性格的底色——自卑又自負。同樣也是他作品的底色,充斥的全是虛無的欲望,色厲內荏。
《演員請就位》已經播出到第八期,馬上就要收官。期間郭敬明上了無數次熱搜,遭受過無數次謾罵,但這一切都不重要,有關注度意味著有流量。
從節目中演員對他的態度就可以看出,雖然內在可能瞧不上他,但是拍郭敬明的電影對很多演員還是一個很好的平臺,所以唯郭敬明馬首是瞻不在少數。
罵他的人從來不在少數,他要的從來不是美名,從抄襲案中就能看出。骨子裡郭敬明還是個商人,雖然作品內容個人風格十分鮮明,但出發點還是一樣:他要成功,要在上海這個欲望大都市站穩腳跟。
事實證明,他的確成功了,那麼罵名又有什麼要緊?
—END—
【文/ 小新】
【註:文章為作者原創,歡迎轉發、評論、關注,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