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的一部電影《大白鯊》它成為了經典的熒幕佳作,自從這部電影以後各種關於『鯊魚』題材的電影層出不窮,而李冰冰和傑森斯坦森主演的《巨齒鯊》為所有觀眾呈現了不一樣的巨鯊奇觀,這部電影有硬漢傑森斯坦森還有李冰冰,但觀眾更多的視線還是投入到了電影中那隻馬裡亞納海出逃破浪來襲的猛獸
其實一說到跟鯊魚有關的電影,大家都會想到《大白鯊》這部四十多年前的電影無疑是一部佳作當我看完《巨齒鯊》之後,我想把它分成三個部分來說說這部電影,這部電影的視覺效果和驚悚效果的營造到非常好,而且是特別有標誌性的它能夠帶給我們很大的衝擊力,所以呈現出的很到位
電影中的海底,這是一個很神秘的地方,同時這也是最吸引觀眾的一個點,而且電影中的這個怪獸鯊魚,我個人感覺它最嚇人的一個細節就是它的牙特別的大,之所以叫巨齒鯊,是因為在希臘語中它的英文名字其實說白了是『巨大牙齒』的意思,它這個牙整個這個嘴兩米五到兩米八這麼寬,所以大白鯊相對於這個巨齒鯊來說其實就是小菜一碟,連塞牙縫都不夠
電影把深海恐懼症和巨大物體恐懼症很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人類的這種求生,還有人類面對這種怪獸這種巨大的這種身體那種渺小的感覺,特別是有一段那個鯊魚由遠及近,突然跑到李冰冰女兒面前張開大嘴,它要咬這個姑娘,包括一個很經典的鏡頭,就是鯊魚在水裡邊遊動的時候水面上的人,看不到鯊魚的全部,但是有條巨大的黑影,這個鏡頭給我的視覺衝擊力很大,而且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有一種恐懼感一直伴隨著我們,這就達到了一個科幻驚悚片的最基本的一個效果
電影還原了深海巨鯊,恐怖氣氛絕佳《巨齒鯊》成功地咬開了觀眾的心理防線,電影內容的呈現也有很多值得解讀的地方,眾所周知鯊魚是不太願意淺海的,因為鯊魚有點怕一個東西,就是淺海裡的珊瑚,那種東西會割破它的皮膚,所以值得一提的是鯊魚不到一定份上它是不會到淺海去找食物的,所以這部電影中的這個鯊魚感覺就是屬於有點太不挑食了,明顯可以看出編劇把這個鯊魚寫得很有一種主觀的這種性質
總體上科幻方面還有劇情方面相對有一點平庸,然後就是電影的結尾了,一個好的立意的結尾能夠加速這隻鯊魚前進的速度,我覺得這隻巨齒鯊在和人類發生一系列災難性的故事之後它的完成度很高,我個人覺得很精彩,這個怪獸它是一個代表著一個什麼東西,人類怎麼去面對它,要不就是面對人物內心自己的恐懼,要不這個怪獸就是一種自然力量的一種象徵
不應該去毀滅一些自然的東西,因為自然的力量會反噬,傑森斯坦森飾演的人物雖然在前面有一段講他內心有一個心結,就是他原來丟棄了他的同伴,他是不得已這樣做的,但結局的時候我們看他殺了這個鯊魚,可是人物角色並沒有和自我內心救贖結合起來,這是我覺得比較遺憾的地方比方說《金剛》最後金剛死了,大家其實那個同情心是在怪獸那邊的
包括像《侏羅紀公園》它其實當時是建構在人類可是進行基因技術的研究,開始有克隆技術的這個產生,所以才會有這樣一部電影,其實它反映的是一種社會情緒,最後也是一種反思,當然最後也是一個和解,所以我個人感覺《巨齒鯊》的結局不夠有力,沒有深層的東西值得我們去推敲主題表達力度太弱,但總體來說還算可以吧,你看過這部《巨齒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