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與貧窮一直都是對立詞,而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有時候並不是物質上的需求,更多的精神層面的不同,所以,常常有人說,富人家的孩子和窮人家的孩子很好辨別,以下特徵藏都藏不住。
富人和窮人表現上是身份和財富的不同,但實際上氣質、性格、格局的差距更大,有的人為了自己面子,外表打扮的光彩靚麗,用著昂貴的裝飾,但是這些可能早就被人看穿了。
對於孩子也是如此,很多家庭為了讓孩子過得體面,家長會給他們進行打扮偽裝,但是這樣做只是自己騙自己,有經驗的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因為有些特徵並不是通過外表就能掩飾的。
為何「窮人家」的孩子一眼就能認出?身上這3點藏不住
1、內心比較自卑
窮人家的孩子在經濟方面是不足的,家長們會規劃好每天的花銷,所以,在物質方面不能很好地滿足孩子的需求,雖然孩子的年紀比較小,但他們心理是很明白的,當看到其他小朋友都有玩具,自己卻沒有的話,他們內心會感覺自卑!
長時間下去,孩子會認為自己的所有都比不上別人,不敢跟同學一起玩,性格上也會變得極度內向,常常會被老師忽略。
2、過度的節約,心胸狹隘
雖然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還要的家長思想比較落後,總擔心錢不夠花,未來難以生存下去,其實,這種節省本身是好的,但若過度的節約,或者對於孩子很吝嗇,反而會影響孩子金錢觀的養成。
長期下去,孩子就會變得自私自利、不願意與人分享,心中的欲望會變得很強烈,失去的東西想盡辦法得到,得不到的東西,他們會不擇手段地去獲得。要知道,遇事斤斤計較的人,未來無論在工作中,還是人際交往上,都不會受到別人的歡迎,反而會限制了自己的發展。
3、思想的貧窮,格局有局限
通常經濟情況比較緊張的家庭,學校舉辦的集體活動或者旅行,孩子都會選擇拒絕,失去了拓展眼界和格局的機會,這樣你的孩子永遠都是「井底之蛙」,不會明白什麼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等到孩子長大之後,因為缺少格局會眼界,他們會錯失很多機會。
孩子的思想變的貧窮,心中的眼界和格局也會小,所以,即使你將孩子外表打扮的光彩鮮麗,但在交往的過程中就會露出真面目。
若家庭經濟情況一般,父母如何教育孩子?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這句話看似簡單卻富含哲理,教育出優秀的孩子,除了物質上的滿足之外,最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富養。
平時,家長可以教育孩子養成好習慣、好性格、好品質,這些比智商更加的重要,尤其是3-6歲的孩子,這段時間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候,更是性格養成的黃金期,家長若能抓住,孩子未來多半會有出息。
前段時間,我看到了教育家李玫瑾教授推薦的《歪歪兔情商繪本》很不錯,很適合培養孩子性格、各項能力,書籍適合3-6歲的孩子,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好,可以有效培養高情商。
這套書籍共分為8冊,分別能教會孩子情商、性格、社交、性教育、抗挫折等等,孩子正可以藉助書籍的力量,去通往內心的世界,同時繪本很有趣,可以激發孩子閱讀的好奇心,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家長好好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少的好習慣!
在孩子3歲之前,我們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是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得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