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龍套路人、正史梟雄豪傑,那些被埋沒的三國名將們

2021-01-08 國史拾遺

作者:張堯

有這麼一群人物,他們在《三國演義》裡或邊緣、或龍套甚至或路人,簡直是不值一提,可在《三國志》等各類史籍文獻裡,他們卻光芒四射、大放異彩,從而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效果。

一、鞠義

在演義裡,鞠義不過是一個在趙雲手裡過不了一個回合的小龍套。但在史書裡,鞠義卻堪稱是袁紹帳下真正意義上的「武將擔當」。在界橋之戰中面對公孫瓚精銳的騎兵部隊「白馬義從」,鞠義以八百精兵為先鋒,並配合大量弓弩手協同作戰,大敗公孫瓚,並將敵將嚴綱斬於馬下。此戰也可視為反騎兵作戰的經典戰例。至此,袁紹在對公孫瓚的作戰中掌握了主動權,並最終消滅對手稱霸河北,一度成為勢力最強大的諸侯。然而,鞠義雖然打仗是把好手,但是其居功自傲的態度卻引起了袁紹的不滿,加之對其能力有所忌憚,最後被袁紹下令處死,實在可惜。

還處在創業階段就開始猜忌臣下、拿部將開刀,四世三公名滿天下的袁本初豈有不敗之理?

二、高順

演義裡的高順可有可無,在呂布帳下竟然連「八驍騎」都沒混上(連宋憲魏續之流都名列其中),然而史書上的高順,卻完成是另一種狀態。他人品高尚、從不酗酒(這點在武將裡很難得)、深得部下愛戴、極有威信,他也擅於用兵,僅以七百精兵組成「陷陣營」,攻無不克,戰不無勝,這支小部隊也成為三國裡最引人矚目的特種部隊之一。他對於呂布也很盡忠,多次苦心規勸。然而呂布雖然知道他是個忠臣,卻並喜歡他的直諫,也不重用。無論才華還是人品都堪稱一流的高順卻未逢明主,空有本事卻無的放矢。最後兵敗被俘的他用沉默回應了曹操,而同主公呂布一起被斬首。

參考歸順曹操的老同僚張遼,有理由相信,如果高順歸降了曹操,其日後的作為應該不會輸給張遼,然而,歷史終歸是不能假設的。

三、滿寵

演義裡的滿府君似乎永遠在給別人打著下手,當著輔助,但實際上的滿寵卻是整個三國堪稱全能的複合型優秀人才。論執法、滿寵剛正不阿、威嚴公正,無論是宗室貴族還是公卿還是豪強宗室他都鐵面無私,得到了上司曹操和同僚的一致認可;論從政,滿寵在擔任太守期間,注意恢復秩序促進農業生產,得到了百姓高度評價;論打仗,汝南面對袁紹軍、襄樊面對關羽,還是在合肥面對孫權,滿寵都取得過輝煌勝利;論建城,滿寵為防備東吳修築的合肥新城,歷經多次戰火洗禮,易守難攻,牢牢的守衛著曹魏國防最南線。如此多面手的複合型人才放眼三國,舍滿寵君還有誰!

滿寵最後官拜曹魏太尉,位極人臣,也算是對他能力的充分肯定。只能說一本演義確實埋沒了他的橫溢才華。

四、徐榮

作為一代梟雄的董卓,帳下當然不缺虎狼之將,義子呂布不必多說,華雄也算是員猛將,至於李傕、郭汜這樣的也能一時興風作亂、把持朝政。和他們一比,徐榮似乎不值一提,其實不論演義,就是《三國志》這樣的正史,他也屬於沒有單獨立傳的一類,其事跡也是在別人的傳記裡順便帶提的。然而,就是這個平平無奇的徐榮,卻送給了曹操人生中的第一次慘敗,如果不是曹洪拼死相救,怕已是死在徐榮的利刃之下;也是這個徐榮,先後兩次擊敗了東吳的初代大佬孫堅,不僅如此,他竟然還把孫堅的部將,太守李旻給下鍋煮了吃!《三國志》僅以「烹之」這短短兩字記載了這一重口味血腥事件,卻讓人看的不寒而慄。

董卓被王允、呂布除掉之後,徐榮也跟隨了王允,在昔日同僚李傕、郭汜叛亂攻打長安之際,他站在朝廷一邊,領兵與老同事交戰,最後兵敗身亡。這位名不見經傳卻有著不錯戰績的殘暴將軍最終戰死沙場,對他來說,倒也不算是個太壞的結局。

五、田豫

這是一個在演義中100回之後才出場的人物,而且也僅僅是被提到個名字而已,群眾演員的身份卻掩飾不了他在正史裡的大放異彩。劉備曾一見如故,以至於後來二人分道揚鑣時劉備還不舍的說「恨不與君共成大事也」(得到劉備如此高度評價的寥寥無幾);後投奔曹操後他常年鎮守北部邊疆,與烏桓、烏丸、鮮卑等常年作戰,多次取得勝利,極大了穩固了曹魏的北方國境,此外,他也曾南下參與對東吳的交戰,並在合肥新城擊敗孫權。可謂縱橫南北、戰功赫赫(劉備確實沒看走眼)。此外,他也關懷下屬,朝廷給的賞賜都分發給將士,別人給他送的禮物他也都全部充公。所以田豫不僅在當時就赫赫有名,以至於後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明朝名臣內閣首輔解縉這樣的大佬級人物都對其讚賞有加。

然而有意思的是,這樣一位被受推崇的人物,卻在演義裡僅僅混了個群眾演員的身份,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像以上的人物如果一一列舉還有很多, 「戲說」和「正說」的差異之大也可略見一斑。我們對「正說」往往敬而遠之,卻對各種各樣的「戲說」「演義」興趣盎然,這不僅僅是當下的現象,早在古代也已是深入人心。對此不做褒貶,卻也希望人們還記得這些被「戲說」所掩蓋所遺忘的豪傑人物。

當然,不僅僅是《三國演義》。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是三國時期的名將,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關羽在《三國演義》小說中被增加了很多故事,比如溫酒斬華雄等,都是小說中杜撰出來的情節。然而有一件事卻是真實存在的,那就是斬顏良。三國演義中關羽一刀斬顏良,正史是咋記載的?比演義可怕。 關羽
  • 按照正史記載,三國第一猛將是誰?
    不過,如果拋去演義的內容不談,按照正史記載,誰才有資格稱第一猛將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在正史上的呂布是否還能夠被稱之為「三國第一猛將」,《三國志》對呂布的評價還是非常高的,《三國志》裴注的《曹瞞傳》中寫道:「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比喻呂布是非常優秀的人才。
  •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
    正史中三國武將大排名,最後一人實力很恐怖!在《三國演義》中,有著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說法,但是這種終歸是演義,今天我們從正史中看看三國武將的排名。第一位,關羽。很多人可能覺得是呂布,到那時三英戰呂布是三國演義虛構的故事,並非正史,所以這個不算。在《三國志》中並沒有呂布斬將的記錄,只提到了「布便弓馬,膂力過人,號為飛將」,除此之外就沒有太多的記載了。而卻提到了關羽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白馬之戰斬殺顏良,解白馬之圍,袁紹部將沒有一個能當的住關羽的。《三國志》作者陳壽評價關羽張飛皆稱萬人敵,為世虎臣。
  • 三國四大奇女:正史上只有姓,演義評書取了名,遊戲中改編成傳奇
    劉備跟孫夫人正史那段感情,大概不算甜美。正史上,孫權嫁妹,但孫夫人身邊沒事侍婢百餘人護衛,嚇死人。又孫夫人容貌不確定,但性格剛強,有諸兄之風——孫策、孫權都愛親自打獵射虎,孫堅也是個剽悍勇健的性格。在我想像中,孫夫人大可能是青魆魆鬍子茬,一巴掌寬護心毛。
  • 三國正史除了關羽和張飛,還有一人也有資格被稱為萬人敵
    其實無論是從兵法還是武力來衡量,除了關羽和張飛之外,三國還有一人也有資格被稱為萬人敵,此人就是和關張同為武廟七十二將的張遼。演義中的張遼武力進不了前十,但是在正史中張遼卻是悍勇無比,即使不如關張,也可與孫堅、呂布並駕齊驅。
  • 演義和正史中的結局大不相同
    張遼、樂進、于禁、徐晃、張郃五人並稱為曹操的五子良將,在正史中他們的死和演義中是大不相同的!而且在正史中,他們各自的地位和演義中也是不盡相同的,從這五人的地位和死法,其實可以看到,羅貫中先生的價值觀是和大家有點不同的。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家都認為大富大貴的生活比較好,比較認可善終的結局。
  • 三國名將之子誰家最出色?只有這兩人堪稱虎父無犬子 其他都表現平平
    三國名將之子誰家最出色?只有這兩人堪稱虎父無犬子 其他都表現平平時間:2020-05-30 18:01   來源:溫娟說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名將之子誰家最出色?只有這兩人堪稱虎父無犬子 其他都表現平平 人們用來形容父子二人的時候經常說的兩句話就是虎父無犬子和老子英雄兒好漢,當然這是父子二人都很出色的情況下,如果老子英雄一世,兒子卻遠遠不如的時候那麼說法就是恰恰相反了,今天就說   原標題:三國名將之子誰家最出色?
  • 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
    其實如果從正史來看,這六個人至少有三位都不足以躋身前六,今天就來說一說三國正史猛將武力排名:一關二張三孫堅,四呂五文六遼神。關羽演義中關羽屈居第四,雖然斬殺過華雄、管亥、顏良、文丑等猛將,但是斬殺顏良卻被質疑是靠著赤兔馬快和顏良的措手不及才得手,一百多回合拿不下黃忠和龐德,這些都使得他的武力含金量有所不足。
  • 三國,戲三國,遊戲中的三國,演義中的三國
    三國這段歷史,相信沒有人會陌生。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把三國這段歷史推向了一個高潮,公元200年的歷史故事在眼前翻開了眾多篇章。記得配圖中的人麼?他們陪伴了我的兒時。曾幾何時三國演義成為了大多數人口中的歷史,用以表達對三國的愛。草船借箭,三顧茅廬,桃園三結義,煮酒論英雄,三英戰呂布,一幕幕的故事,真真假假,卻耳熟能詳。在那個時代的背景下,還是孩子的我在網吧中認識到一款遊戲(偷摸進網吧,別告訴別人)——三國群英傳2還記得各種絕招的作弊碼麼?
  • 三國正史七大神射手:呂布與李廣齊名,趙雲和黃忠未入其中
    瞄時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 襄尺:臣與君射,臣與君並立,讓君一尺而退 井儀:四矢連貫,皆正中目標 所以射箭雖然是有一定地位的人必須掌握的技能之一,但是真正做到箭無虛發或百步穿楊這種高超境界的卻也不多,就拿《三國演義》來說,裡面不少猛將的箭術皆超凡入聖,事實上真正的歷史中應該沒有這麼多,今天就說一說三國正史七大神射手
  • 三國演義劉備是怎麼死的?死後安葬在哪兒?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該書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其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小說,被許多人誤以為該書內容就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正史。
  • 龐德:被三國硝煙埋沒的一代名將
    三國是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湧現了一大批文臣武將,可謂是群星璀璨、將星如雲,但是由於一些文學作品的主觀性,很多人的歷史地位被降低,曹魏政權的龐德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真正的龐德可謂是一代名將,就算與三國的代表人物關羽相比,也是不遑多讓。
  • 三國人物競猜:10道題你能答對幾個?全部答對者堪稱歷史達人
    三國是個熱門話題,三國時期人物更是為人所津津樂道,不少遊戲和小說都以三國為創作背景,今天再出10道三國人物競猜題,依然是每道題四條線索,看看你能答對幾個?全部答對者堪稱歷史達人(圖片和所要猜的人物無必然聯繫)。
  • 呂布一生未殺過名將,卻是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吹出來的嗎?
    那麼問題便來了,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呂布一生並沒有殺過名將,怎麼就能被人評價為三國第一猛將呢?並且這個評價自古以來都是公認的。首先呂布也殺了不少大將,但唯一的問題在於,他殺的那些人,後世之人並不認為是名將,後世人認為的三國名將都是張飛、趙雲、關羽、典韋等人。
  • 《全面戰爭:三國》演義模式劉備培養指南
    《全面戰爭:三國》中劉備是一個比較強力的人物,劉備擁有不錯的屬性加點,前中期的單挑高手,下邊就給大家帶來「水戶之戀」分享的全面戰爭三國演義模式劉備培養指南,大家可以來看一看。演義模式劉備培養指南定位 B 一般單挑 B+ :黃書意外單挑很出色,初始木屬性居然就破百了,點出近戰攻速+40%近戰很猛。培養木屬性黃書在戰場上也是一個單挑高手,唯一的遺憾是武器限制,黃書不能使用長柄大殺器武器,不然單挑的評價還會更高,至少A-。
  • 演義中張飛與馬超打成平手,歷史上兩人誰厲害?
    馬超與張飛都是三國時代有名的猛將,同時也是蜀國不可多得的大將。這2人特別在《三國演義》裡更加出色,個個具有和呂布叫板的實力。葭萌關前,馬、張2人展開了一場巔峰對決,不過他們就是拿出了吃奶的勁兒也分不出勝負。所以人們也產生了馬超、張飛武藝一樣厲害的想法。
  •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在三國二十四名將中,能殺他的僅4人。 乃是和「文聖」孔子相比肩的「武聖」,在三國正史上,武力值絕對是數一數二的,那麼除了關羽之外還有那些人能殺得了顏良呢?只剩三位了。
  • 三國正史中,馬超「有信布之勇」,為何在季漢五大將中武功墊底?
    讀者諸君可能發現了,楊戲對馬超的評價不高,尤其是「乖道反德」四個字評語,說得很重——正史中是馬超先起兵造反,然後才坑死了在京城當衛尉的父親馬騰和兄弟奉車都尉馬休、騎都尉馬鐵。馬超在造反之前,已經跟韓遂明確表示不要老爹了:「今超棄父,以將軍為父,將軍亦當棄子,以超為子。」
  • 蘇定方:一個被我們誤解了千年的唐朝名將
    前幾年由於隋唐影視劇的熱播,我們欣賞到了隋末唐初那些徵戰天下的名將風採,但是這其中的一些反派演繹的讓我們咬牙切齒,這其中就有與羅成家族有三代恩怨的蘇定方,有造反的張世貴,我今天要跟大家聊的就是蘇定方。我曾經在看這些影視劇的時候確實對蘇定方的所作所為感到憤怒,但是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接觸到的知識面越來越廣,了解歷史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發現真正的歷史絕非演義的那樣,我們應該正確地對待歷史不能單從影視劇判斷一個人的好壞。
  • 呂布沒殺過一個名將,為什麼被稱為「三國第一猛將」?他強在哪?
    前言三國猛將譜: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神槍張繡與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與姜維。三國歷史對於不少人來說是心中非常嚮往的熱血夢鄉,有著不少關於三國歷史的典故至今都常被人所提起,更是成為了許多影視作品,文學作品、娛樂遊戲的藍本,有著非常多喜愛這段歷史的愛好者。對於三國,許多人的第一印象應該都是熱血,就像林俊傑非常膾炙人口的一首作品《曹操》中的一句歌詞:不是英雄,不讀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