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臺北12月12日電 因臺當局「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不同意更換執照,臺北高等行政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也於近日相繼駁回「假處分」等聲請,成立26年的中天新聞臺12日零時起正式從臺灣電視頻道中消失。
「關臺」進入倒數階段後,中天新聞臺推出「倒數42小時」不斷電活動,從10日清晨6時至12日午夜零點,中天主播「馬拉松式」接力播報。
11日22時,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臺灣資深媒體人陳文茜、中天新聞臺主播在電視臺大廳細數該臺26年紀錄,並用歌聲和口號作告別。400餘位臺灣民眾前往電視臺表達支持。
網絡直播平臺上,收看直播的網友一度超過10萬人次,許多網友捐款並留言「挺中天」「中天加油」。截至目前,中天電視YouTube頻道訂閱數已超過190萬。
倒數聲中,中天新聞臺電視信號12日零時被掐斷。至此,中天新聞臺正式「關臺」。
此前,對於「關臺」一事,與中天新聞臺屬同一媒體集團的《中國時報》在10日的社論中寫道:中天不會在打擊之下噤聲,而是會更加用力地發音。
蔡衍明也於10日在社交媒體臉書上表示「中天的光不會滅」,原有新聞節目會移至視頻平臺YouTube的直播頻道播出。
12日的《聯合報》以頭版頭條及專版對中天新聞臺「關臺」一事進行報導。該報發表評論文章表示,臺當局強行關閉中天新聞臺,是無法容忍不同意見、聽不進批評聲音的表現,甚至對民眾的憤怒也裝作視而不見。同日的《中國時報》則在頭版中以一個黑底白字的「殤」字紀念中天新聞臺被關閉的最後一夜。
由於是首個被臺當局關停的有線電視臺,自中天新聞臺「換照」被否後,此事備受臺灣社會關注,此舉也遭到臺灣社會不分黨派的一致撻伐。
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中國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民進黨前主席張俊宏等政治人物紛紛批評,臺當局關閉中天新聞臺是容不下不同聲音的表現,會製造「寒蟬效應」讓民眾不敢發聲。
12月2日晚間還有一七旬老人,疑因不滿中天新聞臺被關閉而前往電視臺門前自焚,老人頭部及上半身36%受三度灼傷,經插管搶救後送加護病房治療。
而對中天新聞臺「換照」事件,國務院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也在11月25日應詢表示,正如臺灣輿論指出的那樣,民進黨當局此舉是用政治手段來打壓異己,相關部門完全是按照劇本演出,完成所謂的「政治任務」。
「關臺」前,中天新聞臺在臺灣新聞電視頻道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其前身為傳訊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的「中天頻道」。傳訊電視於1994年由于品海創辦,總部設在香港,當年11月,中天頻道開始在臺灣播出;2000年1月17日,「中天頻道」更名「中天新聞臺」;傳訊電視幾經易手,於2002年6月由中國時報集團入主,更名「中天電視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1月,旺旺集團總裁蔡衍明入主中時集團,中天電視於2009年成為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成員,有中天新聞臺、中天綜合臺、中天娛樂臺等頻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