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黨的組織路線正確與否與黨的組織興衰和黨的事業成敗的重大關係,提出了加強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必須遵循和堅持的重大原則問題,為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斷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就必須自覺運用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等科學思維和工作方法,最大程度提升黨的組織建設的制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水平,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堅強保證。
以戰略思維錨定方位。運用戰略思維,就是指要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於預測事態發展的最新趨勢,把握事件發展的未來走向,從而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工作。當前,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勝利實現,即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新徵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提出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有著深遠的戰略考量的。黨的組織路線是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的。我們黨要長期執政、永葆活力,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重要的是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為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提供了科學遵循,為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提供了重要保證。毫不動搖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不斷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就能夠充分發揮各級黨委(黨組)、各領域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把廣大黨員、幹部和各方面人才有效組織起來,把廣大人民群眾廣泛凝聚起來,有力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為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而團結奮鬥。
以歷史思維把握規律。運用歷史思維,就是指要以史為鑑、鑑往知來,善於以歷史視野去發現和研判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一方面,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體現了對管黨治黨歷史規律的深刻洞見。黨的歷史表明,什麼時候堅持正確組織路線,黨的組織就蓬勃發展,黨的事業就順利推進;什麼時候組織路線發生偏差,黨的組織就遭到破壞,黨的事業就出現挫折。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我們黨在總結歷史經驗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概括總結的,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學說的重要貢獻,具有歷史裡程碑意義;另一方面,充分體現了對未來發展的戰略遠見。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緊緊圍繞「長期執政條件下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這一黨的建設根本問題,科學系統回答了堅持什麼樣的指導思想、建設什麼樣的組織體系、培養和集聚什麼樣的幹部人才等重大問題,切準了黨的組織路線為政治路線服務的著力點,從而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堅強保證。
以辯證思維掌握要義。運用辯證思維,就是既善於用全面、聯繫和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又能找準重點,在關鍵點上出實招。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一個內容齊備、結構清晰、邏輯嚴密的有機整體。「一個全面貫徹」,即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明了「舉什麼旗、走什麼路」這個組織建設的首要問題。「一個重點」,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上,抓好中央和國家機關的「最初一公裡」、地方黨委的「中間段」、基層黨組織的「最後一公裡」。「兩個著力」,一是著力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明確的是培養幹部要達到的標準,二是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強調的是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作用。「一個堅持」,即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明確了選什麼人、用什麼人、怎樣選人用人的重大問題。「一個目標」,即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揭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工作的歷史使命,也是檢驗新時代組織工作實際成效的「試金石」。
以創新思維推動落實。運用創新思維,就是指要因時而動、因地制宜,善於及時摒棄不合時宜的舊觀念,以思想認識的新飛躍開拓工作新局面。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要緊緊抓住兩個方面,一方面,各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要自覺運用黨的科學理論指導組織建設,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共同把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實踐力量,使各項工作更好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另一方面,各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要緊密結合本地區本單位實際,分類加強幹部教育培訓,進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握職能定位,堅持分類指導,突出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切實把各級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統籌銜接做好幹部選育管用工作,及時把願幹事、真幹事、幹成事的幹部發現出來、任用起來,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破除人才引進、培養、使用、評價、流動、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實行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努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以法治思維管常管長。運用法治思維,就是指要崇尚法治、尊重製度,善於運用法律手段和法治方式織好制度「籠子」,從而深化改革、推動發展。黨內法規體系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法治思維貫徹到治國中,就是依法治國,貫徹到治黨中,就是依規管黨、依紀治黨。制度的生命在於執行,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關鍵就在於把黨的一系列組織制度不折不扣執行到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先後制定和修訂了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組工作條例、地方黨委工作條例、黨的工作機關條例、支部工作條例以及農村、國企、機關、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等一系列組織建設方面的黨內法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把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作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納入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中。各級黨組織要結合實際,把黨內組織法規和黨中央提出的要求具體化,建立健全包括組織設置、組織生活、組織運用、組織管理、組織監督等在內的完整組織制度體系,完善黨委(黨組)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制度。在建章立制的同時,必須嚴格抓好執行,明確剛性約束,推動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自覺做到「有規可依、有規必依、執規必嚴、違規必究」,切實維護黨內組織法規的嚴肅性,深入踐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