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許多讓人費解的古代建築,比如埃及的金字塔,英國的巨石陣。許多人都認為,這些不可思議的古代建築與外星文明有關。埃及和英國畢竟是兩個人口比較多的國家,或許有能力建造這些巨型建築,但對於復活節島上的人來說,他們打造300噸重的石像是要幹什麼呢?
這就是讓全世界感到困擾的復活節島巨石像之謎。
復活節島位於南太平洋,面積只有163平方公裡,18世紀人類發現這座島嶼時,上面只有幾千個土著人。但是登陸島嶼的探險家卻在復活節島上發現了遍布全島的古怪石像,這些石像雕刻的非常精美,重量最小的也有20噸,最大的可以達到300噸。一直以來,復活節島巨石像的建造方式和用途,一直讓科學家飽受困擾。
這些古怪石像建造於石器時代,已經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石像的特點是高鼻子,薄嘴唇,和當地人一點都不一樣。土著人為什麼會雕刻跟他們長相完全不同的雕像呢?而且在石器時代,當時的人是怎麼用原始的工具雕刻這些石像,然後將它們運送到島嶼的各個地方的?
這個問題,至今科學家也沒有確切的說法。
但是對於復活節島石像的用途,似乎已經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訝的線索。
近期《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上發表了一篇署名羅伯特·迪納波利教授的文章,他帶領團隊通過現代化的建模方式,終於發現了這些石像分布位置蘊含的奧秘,那就是跟復活節島上的水源有關。科學家們一直好奇,復活節島上沒有一條河流,當時的土著人是如何獲得淡水的?經過調查,羅伯特·迪納波利團隊發現在復活節島石像的附近,基本都有淡水的存在,這些淡水是下雨的時候積存在巖洞裡面的,每當海水退去的時候,淡水就會從這些巖洞裡噴湧而出。
研究團隊因此認為,復活節島石像的實際用途,其實是為了標記水源所在地!雖然這聽上去有些難以令人相信。但在石器時代,水源就是人類生存的最重要保證,當時的人完全會把這些水源視為神靈賜予的寶藏,所以才會建造巨大的石像來祭祀。
大家覺得這個答案滿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