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貓友」請點擊上方藍色字【「貓咪趣」】關注,每日更新貓咪日常飼養知識、貓繁育指導、疾病防治手冊
第73次推送
4868字
看完大概需要10分鐘
一、貓的正常食慾是什麼樣的?
1.1影響貓食慾的因素
1.2貓的食慾異常
二、食欲不振的原因及對策
2.1因病食欲不振
2.2貓討厭食物的質地和味道
2.3營養不匹配
2.4厭倦食物
2.5味覺厭惡
2.6口味厭惡
2.7溫度
2.8打疫苗
2.9貓不喜歡餐具
2.10環境壓力
2.11用餐時間已經改變
2.12老化
2.13鼻塞
三、食慾增強的原因及對策
3.1由於疾病導致食慾增加
3.2習俗行為
3.3主人寵愛
3.4丟掉食物
3.5房間太冷了
3.6肥胖基因
3.7出生季節
3.8去勢和避孕手術
什麼是「食欲不振」的原因?當貓少食時,與「食慾下降」相反?如果貓生病了,則需要去醫院,但主人還可以採取一些措施在家中採取措施。貓本能地知道它們需要吃多少食物,如果您不理會它們,就不會暴飲暴食或厭食。但是,沒有貓會在整個一生中保持相同的食慾,並且以下物品會引起食慾的上下波動:在貓的身體,卡路裡攝入量的改變發生在大約4個月期間,它體重,食物攝入,也周期性地在甲狀腺功能改變沿是如此 。這些內在的節律似乎會暫時降低或增加您的食慾。
根據對38隻貓的最新研究,食物數量在「春季=正常」→「夏季=少餐」→「秋季=正常」→「秋冬=重餐」的周期。可能的原因是「運動量和所需的能量有關」,「白天」,「外部溫度」,「體內消化率的變化」等,但我們不確定。
![]()
如果您每天記錄貓的飲食並將其繪製成圖表,則可以看到它以3-4個月的周期上下移動。人類的總體變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能量需求和飲食需求會降低,而貓在10-12歲時會以某種方式增加其營養需求。如果貓沒有任何疾病,那隻老貓的食慾會在正常範圍內增長。在公貓的情況下,5月食慾減少,以增加按照繁殖季節雄性激素的身體濃度,在繁殖季節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可能會暫時降低食慾。
![]()
另一方面,母貓在繁殖季節懷孕後食慾急劇增加。這是因為脂肪會在體內積聚並被用來生產母乳。懷孕期間食慾的增長可能高達正常的1.6到2倍,而泌乳期間則高達2到6倍,這會產生奶。但是,這種現象是暫時的,通常,當小貓開始斷奶超過三周齡時,小貓的食慾會逐漸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以上對許多貓咪來說是共同的,因此食慾的變化被認為在正常範圍之內。但是,有些食慾異常無法用這些項目單獨解釋。例如,他們在夏天吃得少,或者即使懷孕也失去食慾。食欲不振的問題是肝脂血症(脂肪肝)。這是脂肪在肝臟中積累並損害其功能的一種情況,這是由於原本應從肝臟移動到脂肪組織的脂肪出於某種原因保留在肝臟中這一事實引起的。尚不清楚其詳細的機制,因此,36個小時沒有進食或者3天的進餐量是通常的厭食量的一半,被認為是適當的。不要只是默默地準備食物,而要每天檢查一下貓吃了多少。哺乳期小貓食欲不振的問題是血糖低於肝脂血症。小貓的禁食時間被認為最多是24小時,因此,如果小貓在18小時內不喝奶。有必要查明病因並同時通過靜脈注射維持血糖水平。首先要考慮的是貓食欲不振的原因。引起厭食症的疾病很多,我不能在這裡寫下所有內容。以下是典型疾病名稱的簡要列表。貓主人診斷不了上述疾病,因此請務必諮詢獸醫診所進行診斷。在疾病不受控制的情況下採取其他預防厭食的措施不僅沒有意義,而且還會對貓的健康產生不利影響。正如「我喜歡,貓不喜歡 」,貓可以識別很多味道。只能由貓識別的細微變化,例如味道,質地,溫度和氣味,會極大地影響食慾。
找出貓喜歡和不喜歡的一種方法是看貓的臉部動作。根據2016年進行的最新調查,當一隻貓感到``好吃''時,反應是``閉上了一半以上的眼睛''``伸出舌頭''``張開了嘴'',反之則``不好吃''指出了感覺時的反應為「張開嘴巴吐出舌頭」的可能性。查看這些貓的行為可能暗示食物是否合適。
![]()
貓對飲食非常固執。即使是營養完美的食物,如果長時間不宜食用,也會被拒絕很長時間,而且選擇挨餓。
如果要改變乾糧的質地,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例如加水使其變軟,與溼食品混合,然後輕輕地使用食品加工機使穀物變小。至於食物的溫度,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氣味成分易於蒸發的人體皮膚,因此在此範圍內輕輕加熱食物是有效的。
貓的體內有一種「營養感應器」 ,如果食物中的營養不能滿足需要,他們可能會選擇餓。
總結了`` 貓的營養平衡 '',但根據主要由寵物食品公司進行的多次餵養測試,貓選擇食物的標準為``蛋白質在卡路裡中的百分比為最終50%的「和」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應超過3g / kg的上限(總計約70kcal)。
換句話說,食物中蛋白質含量低或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都會使貓拒絕進食,無論它多餓。而且,無論食物的口味或氣味如何調整,這種拒絕都無法重置。
仔細看一下食物的成分,選擇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除了常規食品外,添加膳食補充劑(例如雞胸肉)可能也很有效。金槍魚是貓的最愛,它的蛋白質含量也很高。即使是完整的營養飲食,如果長時間繼續餵食一種食物,也會出現暫時偏愛其他食物,人類來說就是吃厭了。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已在所有幼犬,小貓,成年貓和狗,包括許多其他動物中得到證實。如果貓厭倦了食物替換了現有食物,則可能會令胃和腸感到不適並吐回來。因此,首先,將食物的大約10%切換到另一個碗,然後查看其吃量。在找到貓喜歡的食物之前,嘗試10種以上的食物並不罕見,因此不得不使用重複嘗試和錯誤。「味覺厭惡」,一旦將吃物的嘴放進嘴裡而感到不適,就會表現出強烈的厭惡感。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新食物上,而且還發生在迄今為止已經食用的熟悉的食物上。在實驗中,貓只吃一次不愉快的含氯化鋰的食物,然後嘗試吃同樣的食物三天。貓終於在10到20天後開始吃兩次。貓也傾向於在40-80天之內避免食用類似食物,即使他們知道自己的食物是安全的。這樣,貓很長時間以來一直會繼續討厭他們曾經認為「不好」的東西。味覺厭惡症甚至更加複雜。就是說,無論您將什麼東西放入口腔中都會引起疾病。例如,假設早上吃扇貝的貓晚上吃胃痛。即使不是由扇貝引起的腹痛,貓也將其解釋為「扇貝引起的胃痛!」,後來見到討厭扇貝。因此,即使貓吃了一點直到昨天,貓很有可能在第二天突然食欲不振。像人類一樣,太熱會剝奪人體的溫度調節能力。高溫可以減少維持體溫的能量消耗,這可能導致食慾下降。無論如何,如果夏季食慾下降受到限制,則熱量可能是一個因素。接種預防感染的疫苗後,貓可能會暫時失去食慾。同樣,滴下殺蟲劑局部藥物或服用片劑後,貓也可能會暫時失去精力。出於多種原因,貓可能會不喜歡餐具,例如骯髒,起泡,進餐時移動或有另一隻貓的唾液。對於深底容器,還存在一種模式,其中容器的邊緣接觸鬍鬚。始終使用乾淨的餐具,並用其他材料代替。例如,它不是便宜的不鏽鋼,而是具有穩定感的陶瓷餐具。被餵食的貓周圍環境中的任何不愉快都會影響食慾。例如,「一位客人來了」,「一隻新來的貓來了」,「搬家改變了房間的外觀」,「貓被養在有很多奇怪貓的寵物旅館裡」和「它帶到戶外」。發出「發生大地震」等。在對77隻貓的77周觀察中,發現在貓的生存環境中出現「意外情況」時,食物攝入減少的風險增加了9.3倍通常,在特定時間進食的貓可能會通過改變進食時間而失去食慾。由於生活節奏紊亂,這可能是暫時的食欲不振。您重複一遍又一遍時,貓會學習和進食新的進餐時間,因此無需採取特殊措施。如果貓不願進食,則將貓帶到餐具上,或從主人的手中餵食。當貓變老時,由於牙齒的老化,它們可能不會吃或者吃得太辛苦。貓還可能患有慢性腎功能衰竭等疾病,從而降低了食慾,飲食也可能減少。這些衰老現象可能在所有者看來是「沒有胃口」。如果貓的牙齒不好並且無法硬咬,請從乾糧改為溼糧。減輕了牙齒負擔,使吞咽更容易。如果口腔炎嚴重,可以進行雷射消融。如果牙周疾病嚴重,要拔牙。 貓選擇食物的最大因素是氣味。據說,切除「嗅球」後,它們失去了嗅覺,這種氣味將氣味傳給大腦,據說貓的食慾極度下降。停止可能與該病毒接觸的自由放養,並進行疫苗接種。這將有助於防止可能導致貓鼻塞的感染。如果貓皰疹復發並且鼻子阻塞,最好控制壓力,以免損害貓的免疫力。肥胖是可以能是一種病,說到所謂的肥貓的狀態,這將很容易理解。體內的脂肪堆積會增加關節和心臟的負擔,並增加患糖尿病的風險,因此貓必須保持適當的食慾。引起貓食慾增加的具體原因和對策包括:由於疾病導致食慾增加貓食慾增強的第一件事就是生病的可能性。具體而言,以下疾病導致貓暴飲暴食:除了上面列出的疾病外,大腦退化還導致貓食慾下降。例如,刺激稱為「下丘腦外側」的大腦部分會增加食物消耗量。另外,刺激「腹下丘腦」會導致食慾下降,如果被破壞,會導致貪食症。貓過去生活在戶外的貓可能會在成為成熟的寵物貓後立即顯示出異常的食慾增加。這是流浪貓時代的習俗所產生的一種行為,即「在有食物的時候儘量多吃東西!」沒有競爭對手,如果您知道即使不著急進食也不會消失,那麼您就不必擔心,因為暴飲暴食自然會使貓平靜下來。只是不要給它無限的飲食,而是要儘量減少飲食,以免肥胖。貓基本上了解它們需要的卡路裡數量,並且不要吃得過飽。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寵愛主人可能會導致貓過度飲食並變得肥胖。2015年,日本獸醫和生命科學團隊在遍布日本的18家獸醫醫院使用貓肥胖指數``BCS''進行了體質評估,結果發現``BCS 4''表示``超重'',而據說代表「肥胖症」的「 BCS5」的比例已達到整體的56%。此外,據說僅看「 BCS5」,它佔整體的42%的高比例。貓這麼多肥胖的貓應該少吃太多的原因可能是因為主人過度寵愛了。餵養貓的方法是``定量餵養法'',其中主人僅控制食物的攝入量和攝取的卡路裡數量;``定時餵養法''中主人僅控制餵養的時間以及何時餵養,可以讓貓吃多少東西。自由餵養方法的情況下,基本上沒有食物限制,這可能會導致貓吃得過多。貓是恆溫動物,必須將其體溫保持在正常範圍內。冬季低的室外溫度會消耗大量能量來維持體溫,而夏季的高室外溫度會使體溫保持正常。這就是為什麼貓會有季節性變化的原因,即夏季食慾下降,冬季食慾增加。但是,如果在室內使用空調,即使在夏天,周圍的環境也會變冷,能耗也會增加。證實存在遺傳上的貓。具體來說,這是一隻貓,在貓D3染色體上的MC4R基因和NPY1R基因中有突變,並且當它單獨呆著時,往往比正常貓吃得更多。據推測,基因突變引起受體的改變,導致飽腹感調節功能的調節,導致暴食。
![]()
正如新聞和電視上所討論的,生病和發胖的貓可能無法識別出遺傳上適當的食物,更不用說飲食管理不佳了。食慾和體重增加可能取決於貓的出生季節。長期觀察允許吃任何東西的貓可以發現,當雄性和雌性滿足``夏至前四個月出生''的條件時,它們可能會發胖。 季節性的影響,孕期必須的貓媽媽,作用於小貓溫度的影響後出生,出生後小貓假定日照時間對太陽的影響是一個因素,但是詳細的機理尚不完全清楚。北半球的中國夏至是6月21日,因此在2月中旬(冬末)和6月中旬(夏末)之間出生的貓可能暴飲暴食。已經證實,雄貓和雌貓都在去勢後趨於增加體重。這種現象是由「食慾增加」還是「能量消耗減少」引起的,這一點尚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