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尋找最美三秦青年科技之星」活動評選結果出爐!

2021-01-18 西安網

  

  科技創新是國家發展的核心動力,青年科技工作者是科學家隊伍中最具活力的創新力量。第二屆「尋找最美三秦青年科技之星」評選活動結果近日公布,一起來看看這些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最美風採。

  第二屆「尋找最美三秦青年科技之星」評選活動由團省委、省青聯、省高促會、省青科協聯合主辦,旨在激發陝西省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進一步做好科技創新人才建設工作,發揮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示範導向作用。

  本次活動尋找評選出「三秦青年科技創新之星」10名、「三秦青年科技創業之星」10名、「三秦青年科技服務之星」10名、「三秦青年科創先進團隊」10個,以及12位個人獲「三秦青年科技創新之星」提名。

  據了解,本次活動面向全省青年科技工作者,申報人需具有「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科學精神,作風、學風正派,熱愛本職工作,積極將所從事的工作與陝西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科技服務和社會發展事業進行融合,並作出突出貢獻,在科學研究、科技管理、成果轉化和創新創業等領域業績突出,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示範效應。評委會共收到個人和團隊申報材料179份。

  通過本次評選,樹立了陝西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榜樣,傳遞出科技好聲音,彰顯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活力與風採,展示了陝西科技創新的強大實力與持續動力。

  現將獲獎個人及集體展示如下:

  三秦青年科技創新之星

  

  陳雪利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教授

  陳雪利圍繞惡性腫瘤早期檢測與精準診療前沿問題,建立了面向胃癌早期檢測的多尺度定量光學分子成像新方法,突破了原位胃癌成像的精度、速度和空間解析度局限,解決了腫瘤細胞異質性、胃癌特異性、成像技術特點為基於光學分子成像的胃癌早期精確檢測帶來的新挑戰,並率先開展了基於內窺契倫科夫螢光成像技術的胃腸道腫瘤人體臨床試驗,研究成果獲教育部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和陝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高志亮

  陝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高志亮參與完成科研項目21項,其中國家級項目3項,省級項目4項,主持集團級項目1項;開發出了YCQJ-2連續混配清潔壓裂液體系、新型弱酸性交聯CO2泡沫壓裂液體系;針對高密度壓井液對地層傷害大及機械橋塞封堵井筒施工風險大的問題,研發了一種快速自降解水溶性液體膠塞;針對目前套損、套漏井治理技術在耐壓性、井筒完整性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研發了一種新型高強度複合材料堵漏修復套管技術;編制了2項陝西省地方標準。

  

  侯精明

  西安理工大學重點實驗室主任

  侯精明研發了水動力及其伴生過程高效高精度數值模型,提出了城市及流域洪澇災害智慧化防控方法,創新了基於灰綠設施協同作用的城市內澇系統化治理方案。本人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和陝西百人計劃。2019年受邀赴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2020年當選中國水利學會城市水利專委會副主任委員。發表論文80餘篇,負責科研項目10餘項,經費2000餘萬元。研究成果在防洪減災、海綿城市建設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計江

  中國重型機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軋鋼工程事業部副部長

  計江帶領中國重型院板帶軋制專業創新團隊,以「寬幅、超薄、高精」的冷軋工藝技術裝備研發為技術特色,憑藉「領域全、機型全、規格全」的成套優勢,將「高端、綠色、智能」的冷軋生產解決方案推廣應用為產品定位,在高端金屬軋制領域實現了「軋制產品、軋機機型、機組規格」全覆蓋,正以「追趕超越」衝刺階段的拼搏姿態持續推動我國金屬板帶冷軋及平整工藝技術裝備技術水平邁向中高端,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李泉新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鑽探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副主任

  李泉新建立了鬆軟煤層螺旋鑽進鑽具結構參數和動力參數,為鬆軟煤層鑽進成孔和遞進式瓦斯抽採提供了新途徑。作為負責人之一,他創建了近水平定向鑽進技術體系和基於定向鑽孔的井下瓦斯抽採鑽孔布置和施工模式,實現了井下鑽孔由「無控鑽進」到「導向鑽進」的跨越,屢次刷新國內煤礦井下定向鑽孔的孔深記錄,最大孔深達到3353m,打破了世界紀錄,標誌著我國煤礦井下定向鑽進技術與裝備獲得重大突破,全面超越並替代了國外同類產品。

  

  劉永峰

  陝西師範大學食品工程與營養科學學院副院長

  劉永峰立足陝西優勢、特色的牛羊乳肉產業,圍繞牛羊乳肉的原料品質、貯藏品質和加工品質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工作。他提出了依靠營養素代謝相關基因及其鹼基突變評估原料乳肉品質的新理論,保障原料乳肉品質;構築了基於組學、DNA質量等提升貯運乳肉品質與保鮮的新方法,保障乳肉貯運及加工環節的品質與純正;創新優化了牛羊乳肉營養健康加工工藝,綜合開發了低脂肉、茶香蒸肉、提高學習記憶力乳製品等10餘種營養安全新產品。

  

  王崗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

  王崗一直致力於血管重構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及臨床研究,通過胚胎在體基因幹擾技術對多個調控平滑肌細胞轉型及內皮間充質轉化的分子通路的深入研究,為血管重構的臨床幹預提供了可能的靶點。同時,帶領團隊在ICU開展臨床數據挖掘工作,報導了包括異常晝夜血壓變異、睡眠結構紊亂在內的多種臨床危險因素,為ICU患者的個體化鎮靜鎮痛提供了理論基礎。

  

  許英傑

  西北工業大學教授

  許英傑建立了先進樹脂基複合材料結構的形性協同成型工藝優化理論方法,實現了複合材料結構固化過程的熱-化-力多場耦合仿真分析,揭示了固化成型過程中工藝參數與複合材料結構變形缺陷產生和演化的映射關係,突破了複合材料複雜構件形性協同工藝優化與控制技術,解決了複合材料結構固化成型過程質量不穩定、固化變形缺陷控制難的問題。

  

  楊貴東

  西安交通大學化學工程與技術學院副院長

  楊貴東成功開發了一系列新型的結構化半導體光催化劑,實現了光催化劑帶隙寬度的精細調控,促進了光生載流子分離,強化了表面反應傳質,進而解決了傳統光催化材料不能被可見光激發、載流子易複合與反應速率慢的問題,並揭示了小分子反應物和光生電荷在催化劑宏觀表面及微觀結構中的傳質/傳遞規律,為結構化光催化劑的開發與應用提供了理論依據與全新合成策略。

  

  姚義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

  姚義清長期從事生物質能源方面的研究,針對當前農、林業廢棄物在厭氧發酵中存在的問題,提升並揭示了厭氧發酵預處理技術與機制,提出了提質增效顯著的發酵微生物菌群調控措施,構建並闡明了高效厭氧發酵工藝與機制,為經濟、高效實現各類生物質資源的能源轉化提供了重要技術和理論支撐,對我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現代農業綠色發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積極響應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碳中和號召。

  三秦青年科技創業之星

  

  郭昭龍

  西安鈞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郭昭龍開創了納米二氧化矽自組裝可控合成技術,開發出光伏玻璃增透鍍膜材料,使得光伏玻璃的透光率提升2.5%以上;開發出顯示屏玻璃抗眩光鍍膜材料,取代了傳統不環保的蝕刻法玻璃,良品率和環保性大幅提升;開發功能性薄膜抗汙膚感塗層材料,取代了原有的光面不耐汙產品,廣泛應用於3C產品和家電行業。其所開發的產品已經應用於聯想筆記本、馬牌車載、奔馳車載屏幕、海爾智能家居等商品。

  

  景巖

  陝西絲路機器人智能製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景巖創立了陝西絲路機器人智能製造研究院有限公司,順利完成兩輪融資,2年內實現公司估值20倍增長,年營業額超千萬。2020年10月,公司正式獲批「陝西省智慧機器人創新中心」。他帶領公司完成了國內首款智能管焊機器人開發,並向中國遠洋完成產品轉化,使中國遠洋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機器人有色管段焊接生產的船舶及海工裝備生產企業,有效緩解了高技能焊工數量短缺等問題,填補了國內FPSO船核心焊接工藝「機器代人」的空白。

  

  李鵬

  銅川銅人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兼總經理

  李鵬自2016年返鄉創業至今,深耕科技領域,堅持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的教育扶貧政策。截止目前,已經完成了銅川市40多所中小學校的創客教室建設,解決了貧困地區學生科技知識儲備短缺的問題。「科普大篷車」「小鬼當家」等系列科普活動的舉辦,實現了學生「看學做為」一體的科技體驗。成功舉辦銅川市首屆青少年人工智慧大賽,打破了銅川市零科技賽事的局面,開創了銅川教育多元化的新篇章。

  

  馬坤

  西安四葉草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

  馬坤創辦了CloverSec Labs實驗室,為國家漏洞挖掘和行業安全問題解決作出重要貢獻;創辦網絡安全學院,實現了集實戰技能培養、認證考核、應急演練、攻防競賽、人才隊伍建設於一體的人才培養新模式;自主研發的感洞(BugFeel)系列產品,基於『AI+安全』的開發理念,開啟安全行業「人工智慧」新時代;創辦SSCTF品牌賽事和SSC峰會,實現了智慧交流、技術創新、資源合作、行業人才輸出為一體的交流平臺。

  

  米天健

  陝西金信天鈦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米天健發現了簡單結構零部件無法批量自動化精整、異形複雜零部件用傳統方法無法精整處理等行業缺陷,開創性地提出流體力學和彈性力學精整這一原理性創新,使高精尖異形複雜零部件精整實現突破。2018年創立公司,完成了理論知識向實際運用的完美轉化,公司還實現了百餘萬的合同營收,並與12大央企中絕大數核心院所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潘遠志

  西安世安金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執行長

  潘遠志完成了我國首次高熱導銅基金剛石熱沉材料的工業化生產;實現了從粉末燒結、研磨拋光、金屬化、預製金錫、切割鍵合的完整散熱基板生產體系;突破了日韓等國的技術封鎖,實現了高熱導氮化鋁、金剛石銅、單晶碳化矽等材料的進口替代;開創了以磁控濺射連續鍍工藝進行陶瓷散熱板生產,取代了高汙染的電鍍工藝;解決了散熱基板金屬化層結合力差、價格高昂等關鍵問題。

  

  唐利孬

  西安中科洺光測控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唐利孬於2016年創辦西安中科洺光測控技術有限公司,是第一批軍民融合認證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軍用光電產品的研發、生產,立志成為光信息獲取與應用的實踐者和傳播者,完成了無人機防控光電偵測系統、高重頻遠距離海用雷射測距機、單兵手持雷射測距機、炮口焰檢測器、可攜式雷射照射器、雷射導引系統、紅外目標模擬器等產品的開發和測試,在軍工、船舶、工業等領域得到了良好應用,解決了國防應用中的若干實際問題。

  

  閻巖

  陝西起源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

  閻巖解決了瀕危藥材繁育能力差、時間周期長等問題,先後建立了重樓、珠子參、太百米等瀕危藥材的組培繁育體系,大幅提高了瀕危藥材繁殖能力,實現了瀕危藥材規模化人工種植。在銅川完成了大宗藥材標準化生產體系,並通過研發雷射三維成像、農業物聯繫統等光電技術構建了藥材生產過程質量溯源體系,實現了銅川中藥材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朱健楠

  陝西歐卡電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執行長

  朱健楠完成了基於水域封閉場景的水面無人駕駛技術,實現了基於水面清潔維護的人工智慧自主導航、視覺建模、圖像識別等來實現封閉場景下的自動標準化系列機器人打造,突破了機器人在水域的延伸,各項參數達到世界領先,開創了機器人水域高效維護的新方式,用科技利器解決了水域清潔、常態化監測、巡檢全方位問題,見證「綠水青山」。

  

  張旭超

  西安旗魚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旭超從國家戰略和行業痛點出發,2017年帶領團隊深入農村一線,經過3年不斷的研發、迭代和優化,2020年8月成功推出革命性的CT200型智能農業無人車。該智能農業無人車突破了傳統農機思路,重新定義了智能農業裝備,解決了農業勞動力不足問題,開啟了智慧農業裝備新時代,並在2020年楊凌農業高科技博覽會一經亮相就引起了極大關注和一致好評,獲得中央電視臺及陝西省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專題報導。

  三秦青年科技服務之星

  

  陳萍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實驗室主任專項助理

  陳萍於2020年發起成立了青年博士智庫,聯合不同單位、不同行業領域、不同專業背景的青年博士跨界交流,促進青年人才成長並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智庫目前有會員近200名,完成了「青年博士現狀調研報告」,「青年博士走進中科院西安光機所」、「青年人才藍田行」等活動、參與了「中科院-榆林合作調研」、「智匯安康,雙百人才項目洽談」等活動,擴大了會員視野,增強了會員交流協作,激發了青年人才創新創造的活力。

  

  黨養性

  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黨政辦公室秘書

  黨養性潛心高職教育產教融合,紮根基層一線解決難題,主持完成科研項目15項,主建了「區域特色農產品營銷產學研示範基地」,為20餘家企業、合作社提供技術諮詢服務,指導制定了5個地方特色產業規劃,每年舉辦培訓50多場6000多人次。通過「五個科技服務路徑」創新實現了教科研成果推廣轉化,用「知」和「智」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翅膀,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陝西黃炎培優秀研究獎等榮譽。

  

  景文文

  陝西省鹹陽市中心醫院主治醫生

  作為一名普通的皮膚科醫生,景文文積極組織參與了多次的下鄉義診活動,為人民群眾義診幫扶;組織了多次銀屑病、白癜風、痤瘡等常見病、多發病講座,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了解皮膚病;參加了多次省級及全國比賽,並獲得了多項榮譽;多次下基層、進工廠、進校園,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為大家帶去最健康全面的護膚知識;在疫情中,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

  

  李佩

  西北工業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

  李佩紮實開展了大學專家、教授走進中小學校科普行,搭建起中小學生對話國家高水平科學家的橋梁;積極利用中小學科技節、文化藝術節活動,幫助中小學生在趣味活動中發現、培養科學興趣;充分發揮在校大學生科普力量,讓大學生們更加堅定自己的科學信仰,規劃自己的成才之路;大量開展中小學生公益性研學活動,讓中小學生近距離感受到大學科學研究的氛圍,增加其對科學的嚮往,對科技報國情懷的認同度。

  

  任仲一

  陝西華鷹龍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任仲一致力於讓每一位中國青少年愛上航空航天,讓航空科普教育事業走進每一所小學;以航空科學普及為基礎,逐步建成世界最強航空航天航海科技人才後備軍土壤,進一步推進中國成為航空航天強國;完成了65所學校的空天科普工作,實現了數萬人中小學生受益,突破了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及無人機智能科技科普教育新模式,解決了數十所學校在空天科普領域發展難題。

  

  史旭

  西安航天動力技術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史旭組織完成了本單位經營管理改革方案的制定,完善了市場開發機制,實現了多個市場領域的開拓與新項目的開發,確保了本單位相關產業的後續可持續性發展;組織建立了「全方位「科研生產管理責任制,建立了精細量化考核機制,保障了「十三五」嚴峻生產任務的全面完成;組織完成了本單位創新研發體系建設,有效縮短了技術開發項目管理鏈條,激勵了設計師創新創業熱情,多項關鍵技術順利突破,保障了多個重大項目的順利立項與實施。

  

  王秋玲

  長安大學副教授

  王秋玲秉持服務行業初衷,長期從事綜合交通系統領域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研究成果,並致力於該領域的人才培養、技術應用和轉化,先後榮獲陝西省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獎等多個獎項,研究成果先後在多個超大型、大型工程中得到應用。充分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充分發揮民間團體國際科技交流主力軍作用,在擔任世界交通運輸大會WTC交叉學部學科主席和學會等多個職務時,積極促進國際交流,致力引智舉薦人才。

  

  肖舜

  陝西師範大學副教授

  肖舜長期致力於環境氣象與健康地理方向基礎科學研究工作,針對PM2.5氣候環境效應、對人體健康危害及如何科學防護、秦嶺大氣生態環境保護等社會和公眾關心的熱點問題,開展了線上公開講授「霧-霾的區別與判斷」、組織「環寶寶」社團普及生態文明建設與健康中國領域最新科技成果等系列社會公益性科學知識普及與應用推廣工作。

  

  張益寧

  靖邊縣發展改革和科技局農藝師

  張益寧先後參與完成了「毛烏素沙漠地區虹鱒魚發眼卵孵化及苗種培育技術」研究以及「全自動壟溝覆膜播種一體多用機技術研發推廣項目」,獲得榆林市科學技術三等獎兩項;指導建成科技示範基地10餘個,免費提供技術指導服務300餘次,為企業挖掘、篩選專利技術140多件,為貧困村培育小雜糧等特色產業3個;撰寫「靖邊縣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現狀」等調研報告及規劃20餘篇,在《鄉村科技》、《江西農業》雜誌上,發表論文兩篇。

  

  謝曉霞

  寶雞市林業科技信息中心副教授

  謝曉霞作為寶雞市三五人才、陝西省三區人才,先後參與完成科研項目20餘項,獲科研成果獎勵12項;總結出了花椒園「三統」技術、豐產修剪技術、花椒常見病蟲害防治技術等實用技術近十個,解決了大紅袍花椒重栽輕管、病害普發的現象,促進了產業升級;十餘年連續參與黃土裸露土崖陡壁綠化治理技術研究,推廣栽植膠東衛矛430萬株,800餘公裡,改變了寶雞黃土裸露坡面缺林少綠的現狀,推動了我省困難立地治理步伐。

  三秦青年科創先進團隊

  

  安康市林學會

  安康市林學會承擔了安康全市林業科普教育相關工作,依託森林體驗模式實現青少年「心中播綠」;打造全民觀鳥體驗、林業資源專項考察、綠植交換進社區等品牌活動,開創了全社會關注林業、參與林業、共享林業的安康模式;自主編印完成了安康觀鳥指南、《安康市鳥類名錄》(2020)等鳥類科普資料,填補了安康鳥類資源領域的空白。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民機試飛員團隊

  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民機試飛員團隊完成了ARJ21-700的失速、自然結冰等嚴酷試飛科目為ARJ21的適航取證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在疫情形勢下,團隊超前完成了C919的失速和顫振等關鍵科目,並成功實現了AG600的海上首飛,填補了我國國產民機試飛領域的多項空白;同時,作為小鷹700型號的負責人,帶領團隊完成了全部研發試飛任務,開啟了通用航空試飛的新時代。

  

  西安航天動力技術研究所凌雲亮劍團隊

  西安航天動力技術研究所凌雲亮劍團隊完成了先進高能固體發動機研製,實現了高比衝、高質量比的性能指標要求,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突破了高性能碳纖維複合材料殼體技術、大型高能推進劑裝藥技術、輕質小力矩柔性噴管等關鍵技術,通過優化纏繞結構和鋪層順序,解決了大型複合材料殼體承載問題;優化了藥型結構,解決了高能推進劑裝藥缺陷難題。該發動機獲得國防科技一等獎。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礦山災害防治與環境治理技術研發團隊

  中煤科工集團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礦山災害防治與環境治理技術研發團隊積極踐行新時代安全綠色發展理念,創建了基於系統動力學的煤礦頂板湧水量動態預測理論,研發出頂板水控制疏放等水害防控關鍵技術,為西部礦區煤炭資源安全高效開發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開發了礦區水環境源頭保護與礦井水分級分質綜合利用技術,突破了煤水雙資源協調開發技術瓶頸;建立了煤礦區採動損傷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技術體系,開創了煤炭資源高效開發與環境保護協同發展的新局面。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膜分離技術團隊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膜分離技術團隊建立了測定汙染物與膜及汙染物與汙染物間微觀作用力的膜汙染評價方法與測試平臺,研發了抗汙染性能優良的超濾膜製備工藝,圍繞節能環保、醫療器械和資源回收領域,實現了30餘項專利的生產轉化;開發了「固相離子束縛技術+多效膜分離技術」為核心的高效綠色提鋰工藝,攻克了高鎂鋰比、低鋰濃度滷水提鋰的世界級難題;開創了「研究院+有限公司+種子天使基金」的產學研合作新模式,構建了全鏈條實現科研成果快速轉化的保障機制。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胰腺疾病精準轉化研究團隊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胰腺疾病精準轉化研究團隊立足於臨床診治與基礎研究的融合,臨床診治方面,西部地區首創多學科臨床診治的全合一平臺,改善了胰腺疾病患者的生存困境;基礎研究方面,在國際上率先闡明了胰腺癌神經浸潤的發生機理,揭示了糖尿病與胰腺癌發生的關係,藉助轉化研究突破了胰腸吻合的困境,提高了西部地區胰腺疾病診治水平。承擔數十項國家級胰腺相關課題,發表數百篇相關論文,榮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在國內外備受關注。

  

  西安交通大學生物力學與力生物學工程團隊

  西安交通大學生物力學與力生物學工程團隊針對人體多尺度物理場耦合行為中的共性科學問題和技術挑戰,以「生物力學理論-生物技術研發-應用推廣」的思路,通過「臨床問題-實驗室研究-臨床應用」的策略,交叉融合多學科領域,系統開展了多尺度生物熱-力-電耦合學的基礎和應用研究:建立了皮膚柔性電子-電耦合設計理論和整體技術,闡明了細胞熱-力-電調控機理,揭示了生物分子熱-力響應規律,並應用於重大慢病診治和航天醫學等領域。

  

  中油國家油氣鑽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智能控制研究所石油鑽機自動化、

  智能化技術攻關團隊

  中油國家油氣鑽井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智能控制研究所石油鑽機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攻關團隊始終堅持以科技研發助力石油裝備自動化、智能化為己任,努力創造一流的研發業績,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了不平凡的篇章,完成了從3000米到9000米系列鑽機的自動化、智能化石油裝備開發,實現了為我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高性能裝備保障工作提供有利技術支撐。自主開發的鑽機集成控制系統打破了美國和挪威等產品的技術壟斷,「石油鑽機自動化、智能化、集成化技術」經陝西省科技廳鑑定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

  嫦娥五號任務團隊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嫦娥五號任務團隊研製的嫦娥五號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在軌提供了穩定可靠的距離和速度信息,確保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軟著陸,交會對接微波雷達在軌為交會對接提供了對接雙方的速度、距離和角度信息,確保了嫦娥五號軌道器與上升器成功對接。項目團隊突破了月面毫米波散射特性研究與分析,系統高隔離度設計與系統抗振動設計以及高精度測距測速以及測角技術,技術指標到達國際先進水平。

  

  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慧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及運維技術研發團隊

  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智慧市政工程防災減災及運維技術研發團隊先後承擔多項省、市重點工程及重大科研項目,在多層立交結構抗震減災技術研究及應用、溼陷性黃土樁基摩阻力試驗及後壓漿技術研究、曲線預應力混凝土箱梁設計、綜合管廊成套技術研究、智慧排水應急管理等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研究成果應用於工程實踐,解決了工程建設中的技術難題,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市政工程新方向。

  三秦青年科技創新之星提名個人

  

  陳士超

  中國兵器工業第二〇三研究所高級工程師

  陳士超完成了我國陸軍航空兵第一款對海相控陣毫米波雷達導引頭的研製,實現了海面威脅目標的遠距離探測和高精度識別,並實現了威脅目標要害部位的精確識別與穩健跟蹤;提出了一系列基於流形學習和稀疏表示的目標特徵提取和分類判決方法,突破了惡劣氣象和複雜戰場環境下多基多維度成像,目標檢測、鑑別和識別以及目標穩定跟蹤技術,有力促進了機載「發射後不管」空地飛彈智能化技術的進展。

  

  高媛

  漢中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菜食用菌工作站站長

  高媛完成了科技成果獎勵9項,其中負責主持2項;實現了漢中春提早設施蔬菜提早上市7天,畝增產值1000元以上,蔬菜栽培、魔芋栽培技術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登記非主要農作物品種3個,其中主持登記1個,突破了漢中非主要農作物——魔芋、蓮菜、山藥的品種登記,開創了漢中魔芋品種的空白,解決了漢中蔬菜與魔芋栽培技術水平低、效益低等問題。

  

  賀玉玲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西安分院

  衛星導航與星間鏈路技術研究所副所長

  賀玉玲帶領團隊持續攻關、追求極致,在星載原子鐘領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突破了銣原子鐘星載工程化和低噪聲高穩定鏈路設計等數十項關鍵技術,形成了星載原子鐘全生命周期一體化質量控制方法,產品性能指標和運行可靠性全面超越歐洲同類設備,實現了我國星載銣原子鐘技術的重大提升跨越,實現了星載銣原子鐘產品的在軌批量應用,作為衛星關鍵核心設備,有效保障了我國北鬥導航系統重大工程的建設。

  

  龐利霞

  西安工業大學副教授

  龐利霞針對5G移動通訊、北鬥衛星導航以及微波武器對高性能微波介質材料的迫切需求,開展了新材料、新方法的研究工作,完成了微波介質陶瓷材料組分-製備工藝-晶體結構與相變-電學性能之間的內在規律研究;實現了多組高性能微波介質新材料和元器件的實驗室製備與性能分析,首次提出了利用改變鐵彈相變溫度提高材料性能的新方法和新理論,突破了高K微波介質材料的性能極限,推動高端電子元器件製造業的發展。

  

  羅平平

  長安大學教授

  羅平平2016年入選陝西省「百人計劃」創新全職特聘教授,2018年曾榮獲中國產學研促進會創新個人獎,從事領域為水文學及水資源。他自主創新開發了歷史土地利用的再現(PLUR)技術,實現了特定歷史資料定量化和數位化,突破了從古至今的土地利用數值化的關鍵技術;創新性地開展跨學科綜合研究,構建西部乾旱半乾旱地區流域與城市生態水文模型和洪水災害預警系統,對流域與城市水文過程全方位的監控。

  

  

  寧宇

  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寧宇發展了大型飛機結構損傷容限設計方法,突破了全尺寸飛機疲勞試驗、3D列印結構疲勞評定、降噪等關鍵技術,解決運20飛機結構強度設計中的多項技術難題;發展了改型飛機疲勞壽命快速評定方法、金屬復材混合結構壽命驗證方法等,為多型飛機結構強度設計節約了大量經費和周期;解決了通用飛機輕量化結構強度設計難題,實現了小鷹700通用飛機全機靜力試驗、強度試飛的成功。

  

  王建強

  西安中交土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安全防護方面,王建強首次提出橋梁結構撞擊安全防護的設計理論和評估方法,明確了撞擊防護裝備研發原則、要求、設計方法,編制了首部橋梁撞擊防護行業標準和橋梁船舶撞擊防護團體標準,開發了10個系列撞擊防護裝備,形成了兩個生產基地。橋梁減隔震方面,王建強在行業中拓展了橋梁減隔震理論和關鍵構件研究,提出了基於橋梁構件橋梁減隔震關鍵設計方法和8個減隔震系列產品,編制了橋梁構件行業標準。

  

  王來利

  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工企教研室主任

  王來利突破了傳統大功率半導體器件封裝集成技術限制,解決了寬禁帶功率半導體高密度高可靠封裝集成瓶頸性問題,充分發揮寬禁帶半導體高頻、高效、高壓、高溫的優異特性,實現對電力電子變換器功率密度、效率、熱管理能力的同步提升,推動了寬禁帶器件在新能源汽車、智能電網、航空航天、5G通訊、特種裝備等領域的變革性應用。

  

  尤源

  長慶油田勘探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尤源完成了緻密油、頁巖油等非常規油氣領域多項科技攻關;建立了長7頁巖油核心露頭剖面及關鍵鐵柱子井基礎資料庫;解決了緻密儲層微小孔隙識別和定量表徵難題,揭示出孔隙發育特徵,為其儲集空間、滲流機理認識奠定了理論基礎;研究成果為中國石油水平井體積壓裂重大試驗、慶城大油田勘探發現及國家級開發示範區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發表論文2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1項,編制技術標準5項,推動了非常規油氣領域技術示範和引領。

  

  周峰

  寶雞市中心醫院副院長

  周峰以第一作者發表6篇SCI,獲得6項省級以上科技競賽表彰,成果《上海地鐵空氣品質調查報告》關注微生物在地鐵這個特殊公共運輸工具中的傳播和生物特徵,具有重要的公共衛生意義;完成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液體栓塞劑,旨在打破國外產品壟斷,開發國產的醫用材料;目前已完成寶雞市2017-2019連續4年208萬人次的醫保數據分析,將歷年扶貧政策和群眾就醫行為、負擔和效果進行全面分析,為後續醫改政策制定提供有力依據。

  

  鄭文杰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巖土教研室主任

  2017年參加工作以來,鄭文杰先後主持多項國內外科研項目,完成了西部高速遠程滑坡災害誘發機理和對策、西南部巖溶地質地下空間結構性能評價和長期智能維護、黃土高原非點源汙染運移和治理技術等關鍵課題,解決了我國西部地區基礎建設災害防控和應急處置等『卡脖子』技術難題,為推動西部地區參與『一帶一路』基礎建設提供了技術支撐。

  

  張諝豐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研究員

  張諝豐開創了男性特異性基因SRY在肝臟疾病發生發展男女兩性差異機制研究的新思路,突破了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國際AJCC TNM第8版分期的局限性,對國際指南提出修訂,開創了系列膽腸、胰腸、血管無縫線磁吻合外科新技術,大大簡化外科手術操作,完成包括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肝外膽管癌、胰腺神經內分泌腫瘤、結直腸癌肝轉移、神經內分泌腫瘤肝轉移等肝膽胰腫瘤國際多中心研究,開創國際臨床醫學合作的新局面。

編輯:王嘉

相關焦點

  • 2020年第二屆「明星信用卡」評選結果出爐 廣發卡榮獲「實力之星...
    紅網時刻9月8日訊(通訊員 曾琪芳)由中國網、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的2020年第二屆「明星信用卡」評選活動已正式落下帷幕。廣發信用卡中心憑藉強勁的實力和火爆的人氣,獲得「實力之星」獎項。
  • 第二屆三角梅花展「最美花王」等9大獎項評選結果揭曉
    5月3日下午,「新花城,新海口」2017第二屆海南國際旅遊島三角梅花展閉幕新聞發布會上揭曉了三角梅「最美陽臺」、「最美街區」、「最美花王」等9大獎項的評選結果。海報集團全媒體記者 張茂 攝  5月3日下午,「新花城,新海口」2017第二屆海南國際旅遊島三角梅花展閉幕新聞發布會上揭曉了三角梅「最美陽臺」、「最美街區」、「最美花王」等9大獎項的評選結果。
  • 第六屆「身邊的道德模範」評選結果出爐
    第六屆「身邊的道德模範」評選結果出爐 發布日期:2020-12-21 16:06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宿遷啟動第五屆「十大科技之星」評選工作
    12月1日,記者從宿遷市1+X線上新聞發布廳獲悉,為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激勵全市廣大科技工作者積極投身創新創業,根據《宿遷市「十大科技之星」評選獎勵辦法》文件精神,宿遷組織開展宿遷市第五屆「十大科技之星」申報遴選活動。本活動於12月1日啟動。
  • 榆林召開第二屆「文明之星」評選表彰大會
    原標題:榆林召開第二屆「文明之星」評選表彰大會   12月18日下午,榆林市公共
  • 第2屆「智慧之星」中國智慧零售行業年度評選(2019年)獲獎榜單出爐
    第2屆「智慧之星」中國智慧零售行業年度評選(2019年)獲獎榜單出爐來源:聯商網2020-07-08 10:02歷時2個多月的「第2屆「智慧之星」中國智慧零售行業年度評選(2019年)」,在經過了網友緊張激烈的投票,300權威專家評審團的仔細甄選,獲獎榜單正式公布。
  • 日本最帥最美高中生評選結果出爐
    【日本最帥最美高中生評選結果出爐
  • 第22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揭曉
    記者29日從團省委獲悉,第22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評選結果和2019年度「黑龍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單揭曉。團省委、省青聯決定,授予萬龍等43人第22屆「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榮譽稱號,授予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齊齊哈爾機務段「黃繼光號」青年機車組等25個青年集體「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集體」榮譽稱號,追授劉越等2人「黑龍江省青年五四獎章」。
  • 重慶市青年水彩·粉畫作品展評選結果出爐,酉陽區蔣昌勝獲三等獎
    (記者 周 茜)近日,「彩溢龔灘」第二屆重慶市青年水彩·粉畫作品展評選結果出爐,我區西大實中美術教師蔣昌勝創作的水彩·粉畫作品《龔灘老匠人》榮獲三等獎。據了解,此次「彩溢龔灘」第二屆重慶市青年水彩·粉畫作品展由重慶市美術家協會、重慶酉陽桃花源旅投集團主辦,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水彩粉畫藝委會、重慶山水畫廊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四川美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承辦,於2020年12月17日啟動評審工作,選出138件作品公開展出,最終評選出一等獎1件、二等獎2件、三等獎3件、優秀獎14件。
  • 2020年十堰市第四屆「尋找最美獻血者」表彰大會舉行
    12月23日,市獻血辦、市城市文明創建中心、市衛健委、市紅十字會、市中心血站聯合開展了十堰市第四屆「尋找最美無償獻血者」表彰大會暨捐資助學授牌儀式十堰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獻血委主任委員劉運梅、十堰市衛健委黨組書記曹博、十堰市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張志、十堰廣播電視臺總編輯李龍偉
  • 江蘇徐州馬陵山景區第二屆最美花仙子評選報名
    中國網3月11日訊 由新沂市婦女聯合會、共青團新沂市委員會、新沂市馬陵山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新沂市廣播電視臺主辦的中國•馬陵山第二屆最美花仙子暨形象代言人大賽評選報名開始。為推動馬陵山生態旅遊,特以花為媒,舉辦「馬陵山第二屆最美花仙子暨形象代言人評選活動。
  • 2019年度新樂十大人才之星新鮮出爐!
    2019年度新樂十大人才之星致敬新樂十大人才之星「四比四看」活動中,新樂市委人才辦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新樂十大人才之星」評選活動。2019年8月,被石家莊市總工會授予石家莊市第二屆「省會十大工匠」榮譽稱號。現代產業類四6、甄心恆,男,38歲,漢族,研究生,中共黨員,新樂人,河北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校長。
  • 第二屆大連最美科技工作者發布儀式舉行
    網絡配圖12 月 10 日上午,"科技為民 奮鬥有我"——第二屆大連最美科技工作者(團隊)發布儀式正式舉行。第二屆尋找"大連最美科技工作者(團隊)"活動由市科協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市群團組織綜合服務中心等單位共同組織開展,經過前期廣泛發動、基層推薦、專家評定等程序,最終確定大連市第六人民醫院王拱辰、大連市旅順口區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王家年、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史鐵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馮亮、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李安戈、大連華銳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武榮陽、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曹麗華
  • 溫醫大第四屆研究生心目中的「最美導師」出爐,有你們熟悉的嗎
    溫醫大第四屆研究生心目中的「最美導師」出爐,有你們熟悉的嗎 2020-12-23 21: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二屆數字科技兵器譜TOP 50評選,80家入圍名單出爐
    在2020年5月22日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新基建」首次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等,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以數位技術為核心的「新基建」正成為我國新一輪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我國經濟轉型的關鍵所在。
  • 第二屆武漢家政服務技能大賽暨尋找「最美家政人」活動圓滿落幕
    第二屆武漢家政服務技能大賽暨尋找「最美家政人」活動圓滿落幕 2020-09-29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樹本之星」候選人緊接出爐,2018南海「善美的星空」,你要點亮哪顆星?
    ,活動定義為在全區範圍內尋找「關愛、孝德、樹本、至善」4類「善美之星」。之後,該活動每兩年舉辦一次,並漸成品牌。本次活動最終將評選出8位「善美之星」,12位「星光獎」。評選對象為積極投身南海建設,德行善美、事跡感人、令人敬仰、堪為模範的市民。
  • 城南書院第三屆「最美師範生「人物評選活動
    2016城南書院「最美師範生」評選活動馬上開始啦!同學們抓住機會,向全校同學展示「最美」的自己!
  • 「最美誠信之星」評選表彰活動啟動,你有要推薦的人選嗎?
    近日,市文明辦印發《關於開展2020年郴州市「最美誠信之星」評選表彰活動的通知》,啟動2020年郴州市「最美誠信之星」評選表彰活動。本次評選旨在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紮實推進「誠信之城」建設,積極營造誠實守信社會環境,不斷提升全社會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凡在郴州市範圍內學習、工作或生活的人員均可參評。
  • 「尋找最美河湖」攝影比賽結果出爐,快來圍觀河湖美照
    記者12月12日從廣州市水務局獲悉,廣州市水務局、廣州市文聯、廣州市攝影家協會、廣州市水務工會委員會聯合舉辦「尋找最美河湖」專題攝影比賽結果出爐。此次專題攝影展旨在充分挖掘、展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廣州的生動實踐,搭建廣大市民與攝影家的藝術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