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大的餐廳數目是全港大學之冠,每個書院都有自己的食堂,再加上其他獨立的食堂和教職工餐廳,數量確實不少。有人說,食堂菜一大特色是肉多菜少,多吃幾次覺得自己都要變叉燒了。其中不乏亮點,coffee corner的奶茶,李卓敏的檸檬批,崇基的早點等等……總的來說,食堂在香港還算不錯,不過內地同學總會間歇性忍不了跑去深圳吃天朝地溝油饕餮一番。哈哈,這一期我將變身吃貨,帶大家圖文並茂地去香港中文大學的食堂一探究竟。
檸檬批
李卓敏基本醫學大樓地下小食店的檸檬批,被譽為「隱世」美食,不少網誌和社交網站都有談論,清新的檸檬批配以粟米片底,是中大人的集體回憶。除了檸檬批外,師傅更會不時推出各式各款巧制甜點,如鮮甜多汁的蜜桃酥、帶肉桂香的蘋果酥和香濃幼滑的朱古力批,每天下午三時出爐,售完即止。
西多士
蘭苑的特厚西多士,五層西多士淋上朱古力醬和煉奶,份量十足,吸引很多同學慕名光顧。此外蘭苑的自家制芝士蛋糕也非常出色,芝士味道濃鬱,甜度適中。9月新推出的北海道牛奶布甸,奶味香濃,絕無人造香料,有機會可到蘭苑一試。
健怡奶酪
年青人愛吃的健怡奶酪,現在於中大也可找到。崇基書院學生膳堂(眾志堂)的二樓,有每日新鮮製作的冰凍奶酪出售,味道清新,更有七彩配料任君選擇。
甜蜜蜜窩夫伴雪糕
「甜蜜蜜窩夫伴雪糕」是和聲書院Cafe Tolo的熱賣甜品。窩夫即叫即制,一客三件,灑上朱古力醬和糖霜,配多款水果,再伴以朱古力、雲呢嗱或草莓雪糕球,賣相已非常有看頭。Cafe Tolo夏天會供應刨冰,冬天則會推出朱古力雪糕火鍋,甜品愛好者,絕對不容錯過。
燒味
大概每一個在香港上學的人都吃過。在CUHK,到處都可以找到燒味。叉燒、燒肉、乳豬、燒鵝、燒鴨,還有以醬料烹煮的白斬雞、醬油雞、滷水鵝及扎蹄等……一整排掛在明亮的玻璃後,色澤鮮美,有的還滴著油水肉汁蜜糖漿,實在令人垂涎三尺!
精選米線
到範克廉餐廳,每當不知道吃什麼就會選它家的精選米線,窗口前總是排著很長的隊伍但是非常快捷方便,而且味道和遍布香港的譚仔三哥米線不相上下~最常點的包括炸醬肥牛金菇和雞絲墨魚丸玉子米線,各種材料加起來滿滿一大碗,感覺比自選划算很多,也為選擇困難綜合症患者節約了不少時間。此外,點餐時可以選擇麻辣、酸辣或沙爹湯底,還可以選擇辣的程度,不大能吃辣的同學還是乖乖選小辣吧,不然很有可能吃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呀。。。
番茄肉醬意粉
吃過學校許多餐廳的焗意粉,大部分都粘成「一坨一坨的」賣相很差,與它們比起來,範克廉餐廳的西紅柿肉醬意粉即使算不上味道驚豔,也至少是滿足了意粉控們的基本要求。一大份現煮的面,每次端上來時略顯單調而令人倍感坑爹,但是因為肉醬口感不錯並且每次都給得超級足,所以往往最後也能吃得心滿意足。最最重要的是,晚餐時來點意粉還會贈送一小份色拉和一個小泡芙作為甜點,冰冰的味道很贊,用來解膩剛剛好。
酸辣粉
喜歡吃辣的同學一定不能錯過聯合書院餐廳的酸辣粉,下雨天在潮潮的山頂來一碗真的非常滿足!雖然是可以選擇米線烏冬而非用紅薯粉做的正宗酸辣粉,但是湯上面的一層紅油已經證明它是學校最有誠意的川味之一,並且酸辣的味道真的很夠很夠,經常端上桌就會「勾引」到同行的其他同學~個人覺得最好吃的一種是酸辣水餃米線,當然啦,覺得不滿足的話也可以點加雞扒豬扒的。
四川擔擔麵
說實話,真正的擔擔麵是沒有湯的,取這個名字大概是想吸引更多內地同學吧~不過龐萬倫自創的加湯擔擔麵還是值得一試嗒!臊子不算多而且經常散落在湯裡,但是在別處也是吃不到這種奇葩的帶點辣味又帶點麻醬甜味的面了。另外,龐萬倫真的算得上是學校最有創新精神的餐廳了,還曾經莫名地被邀請試吃過他們新做的麻辣魚蛋,這個擔擔麵也因此有加鳳爪的加強版!
豬頸肉炒烏冬/酸辣肥牛米線
中大為數不多的好吃的炒麵之一就在眾志堂啦~之前有過XO醬肥牛炒烏冬,後來改成了這個,不過總體來說味道都差不多。肉和醬都用的足,以至於吃的時候會覺得有點幹,吃完了老是想喝水,不過由於味道不錯還是會想再吃一次!如果覺得炒烏冬太幹太膩,也可以嘗試酸辣肥牛米線,特別是上課來不及的時候,因為真的跟雙送一樣是即點即拿~米線湯酸酸的很開胃,肥牛也是給得毫不吝嗇,吃膩了眾志堂燒味、星洲炒米後,想換口味的話這個就是不二選擇了。
香港的美食遠遠不止這些,僅僅中大的食堂加各種小食、咖啡、甜品店就有大概30家了( ⊙o⊙ )。其實,帶著一顆吃貨的心去香港讀書也是極好的。不說別的,為了隨時隨地都能吃到香港美食,我們再努力一把刷刷雅思託福都是值得的啊。。。最後,再放幾張食堂的照片,還有無敵海景好嗎?
左下角閱讀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