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了十年,IKEA宜家終於擁抱電商-虎嗅網

2020-12-13 虎嗅APP

「終於不用跑宜家商場了!」


3月10日,瑞典家居品牌IKEA宜家家居正式上線天貓旗艦店,這也是宜家在全球開出的首個第三方平臺官方旗艦店。此外,宜家官方購物APP也在同日推出。



正式入駐後,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了3800餘款產品,不過初期僅服務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消費者,之後將逐步拓展至全國其它省市。目前,宜家旗艦店與線下實體店已打通會員體系,消費者可使用同一帳號,且價格一致。


宜家加速電商布局,或許會被理解為是疫情衝擊下的防禦性戰略,不全是。


2018年時,對於開發獨立APP和合作第三方商城,宜家中國公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觀望,但宜家中國零售額的增速從2015年開始持續下滑後,觀望,顯然已經不行了。


在數位化轉型戰略上,宜家中國最先選擇的是自建商城,但在引流不佳的情況下,宜家最終還是攜手了天貓



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一樣,從抵制電商到擁抱電商,宜家這家入華22年的老牌企業不能再忽略時代大背景自我獨行了。探索線上新渠道在未來零售體系中的價值,是宜家的必經之路,也是它保持活力的最佳選擇。當然,突破固有思維只是第一步,踏入電商領域後,宜家要走的路還很長。


被衝擊的宜家


1998年,宜家在中國上海開了第一家賣場,至今已過22年,但因為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的謹慎,這家體量巨大的家居品牌卻遲遲未能觸網。坎普拉德曾在2008年駁回了高層對於網上商城的提議,他認為網站會減少線下賣場的客人,導致賣場失去一些額外生意,「額外」意指的不僅是宜家物美價廉的小物件,還有賣場附帶的餐飲生意。


宜家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


後來,坎普拉德鬆口,宜家2012年開始在英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開啟電商業務,但日本市場失利的陰影,讓宜家在亞洲的推進步伐一直趨於保守,直到2016年,宜家才以上海為試點,開啟在中國的網上購物服務。不過,由於購物頁面設置複雜、支付流程繁瑣等問題,宜家網上商城運營一年後僅收穫25萬註冊用戶,遠低於預期,2018年,宜家選擇社交屬性更強的微信小程序,上線「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但並未堅挺太長時間。


溫吞的試水背後,宜家中國銷售額和客流量逐年下滑。2018年財年,宜家賣場客流量超9830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9.6%,但這個數據在2016、2017年時分別為20%和11%。2010年至2015年,宜家中國零售額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之後便一路下滑,2018年財年開始跌破雙位數。          


在瑞典之外全球唯一一個布局全產業鏈的中國市場,宜家如此增速顯然不理想,所以,2019年財報發布後,宜家宣布全面線上化,加速對電商流量的挖掘。



有人認為,宜家跌落神壇,在於北歐風在國內已經過時,但《2018中國新中產家居消費指數報告》顯示,在國人裝修風格偏好中,69%的人喜歡簡約風格、33%的人喜歡中式風格、28%的人喜歡北歐風格、13%的人喜歡美式風格,可見宜家市場猶在。


宜家的瓶頸,源於自身的擴張速度,也源於中國家居市場大環境的變化。2010年以前,宜家在中國只有8家賣場,2010年以後,宜家加快了擴張步伐,但隨著國內地價的飆升,宜家商城在一二線城市的複製壓力增大,至今僅25家賣場。不僅規模效應不夠強大,宜家也未賺到下沉市場的紅利,國內三四線城市普遍缺乏家具和家裝產品銷售渠道,宜家雖在部分地區能送達三四線城市,但品牌滲透度卻遠不敵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


大環境上,電商風口到來後市場渠道裂變,宜家這種傳統線下家居零售自然難逃衝擊。CBNData發布的《中國家居風格消費偏好洞察》報告顯示,家居電商規模增長迅猛,已成居家用品消費重要渠道。天貓數據也佐證了線上的瘋狂:2019年12月,月銷超千萬的家居商家中,排名前三的林氏木業、源氏木語、全友家居流水都超過了億元,2019年雙十一,紅星美凱龍和居然之家交出的成績分別為219億和208億



近幾年,中國本土家居品牌的崛起,也在削弱宜家的競爭力。除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外,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等訂製家居,以及造作、梵幾、吱音等新銳獨立家居逐漸獲得更高關注度,2018年,索菲亞和尚品宅配的營收增速均在20%。大多本土品牌本就在性價比上具有競爭優勢,加之消費者的國貨情節作用,自然更易打開市場。


新零售背景下的數位化轉型


曾幾何時,居然之家和紅星美凱龍帶頭抵制電商的入侵,但到了2018年,阿里55億入股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則與騰訊達成了戰略合作,後又接受了阿里入股。紅星美凱龍觸網後也曾選擇單打獨鬥,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合作電商基礎設施更為完善的頭部玩家。想要打破僵局,宜家現階段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一樣,擁抱電商,完成自己的數位化轉型。


合作阿里,對宜家有著多重意義,首先是消費群體的拓展。宜家的目標客戶群體年齡主要集中在20~45歲之間,他們更青睞於宜家這種美觀個性又實用便宜的家居產品,但這些目標客戶中,有一部分人居住在宜家25家賣場之外的城市,也有一部分人難以接受宜家賣場的「迷宮布局」,他們此前購買宜家產品的渠道多為代購,如今天貓旗艦店上線後,宜家自然能轉化這批客戶。


其次是消費場景和玩法的多元化。宜家引以為傲的線下沉浸式體驗,精髓便在於消費者能摸得著、看得見,但如今各大家居品牌都在嘗試多元的體驗渠道,如居然之家與阿里合作後引入盒馬生鮮,與耀萊影院、兒童遊戲等項目集合實現了吃喝玩樂一體化的綜合化體驗。宜家自然不能落下,入駐天貓的「雲發布會」上,宜家也開啟了淘寶直播首秀,讓淘寶直播間變身宜家樣板間,消費者躺在家裡也能逛宜家。此外,宜家的線上商城更像是一個基礎的交易平臺,上線天貓後,便能引入拼團、社交互動等多元玩法。


再者便是擁抱涵蓋實體店、電商、移動端和社交媒體的新零售體系。在零售去邊界化時代,新一代消費者有人在線上了解產品後去實體店體驗,有人在實體店看中產品後選擇網絡購買,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加劇,這種新零售概念下的O2O模式也是未來家居電商發展的必然趨勢。宜家擁抱天貓,便有利於打通全渠道購物閉環,雙線獲客,並相互導流,從而避免坎普拉德所擔心的左右手博弈處境。


如今,天貓家居品類發展迅猛,電商大數據顯示,2019年1~8月,天貓家居品類規模達416.6億元,佔23.5%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目前,九成以上國內外知名家居品牌已入駐天貓,包括科勒、TOTO、高儀、漢斯格雅、尚品宅配、立邦、東鵬、聯邦家私、金可兒、芝華仕、harborhouse等。高手雲集,對宜家來說自然是挑戰。


宜家的優勢在於原始用戶的積累和品牌度的構建,這也是其上線兩日關注便超47萬的原因。但宜家的電商步伐已經遲了十年之久,十年,足夠它的競爭對手在電商領域站穩腳跟,如全友家居天貓旗艦店粉絲便已超過300萬。雖說線上家居市場行業集中度較低,目前仍沒有一個品牌建立絕對領先優勢,但在電商流量紅利逐漸消失,獲客成本提高下,宜家要在線上建立壁壘,就要改變以往的「佛系宣傳」態度。


宜家每年會向會員寄出產品目錄冊《家居指南》,這依然是宜家如今最主要的營銷方式,與不少入華的國際品牌招攬流量明星代言,挖掘潛在客戶的營銷格格不入。如今入駐天貓後,除了藉助阿里的力量宣推外,聯合KOL力量對宜家而言也是必要的。春節期間,尚品宅配聯合家居界KOL阿爽線上直播5小時,歐派開啟了多輪線上直播,訂單皆突破1萬單,可見KOL的獲客效率及轉化率之高。


宜家樣板間


截至2019年財年,宜家中國電商銷售額僅佔比5%,攜手天貓後,2020年財年,這個數字或許將突破雙位數。


全面觸網後的新挑戰


對宜家這家注重品牌質量的企業而言,緩慢前行或許是最穩妥的選擇,如今被市場大環境倒逼轉型,對宜家而言是突破也是挑戰。


在物流層面,對普通電商而言,其物流成本可以維持在10%左右,但因為家居「大、重、高價、易損」的特殊屬性,需要高水準的物流團隊和技術人員支持,大多數家居製造企業的物流成本高達30%。此外,商家還得考慮消費者退貨造成的反向物流成本,紅星美凱龍轉戰線上後,第一年便虧損了40億,這與高額的物流成本不無關係。


宜家中國公關負責人曾表示,宜家電商步伐的保守,也是出於物流的壓力。對宜家而言,入駐天貓後,宜家如何搭建物流體系至關重要,畢竟物流服務是影響消費者體驗的關鍵要素。


此次上線天貓旗艦店後,宜家初步服務的僅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個銷售省市。目前,宜家尚未公布旗艦店的配送要交給自建物流還是尋求第三方合作,自建物流要耗費巨大人力、物力,這對處於轉型期的宜家而言,或許不是最好的時機,但第三方物流服務難以避開不可控因素,或許會對品牌口碑造成損耗,這是宜家需要衡量的問題。



在配送效率上,宜家曾提出2020年以前在中國東南西北中五個區域建成3個分撥中心、5個顧客配送中心、5個小包裹分撥中心來提高物流效率,如今尚未公布進展。不過,倉儲之後的幹線運輸、末端配送、末端安裝組裝等配套環節也是宜家需要考量的。以末端配送和安裝為例,TATA木門的安裝是由線下實體店負責的,相比於加盟制下全國超2000家門店的TATA,宜家實體店或許難以消化線上的巨大流量。


在電商運營層面,「電商小學生」宜家還需「招兵買馬」,畢竟網際網路不能照搬線下邏輯,因為不是一套玩法。當年紅星美凱龍開始觸網時,董事長兼CEO車建新為了推進網際網路業務進程,吸收了一大批外部專家加盟,如今,紅星美凱龍還在發布60萬年薪招聘電商人才的廣告。既然已經入局家居品牌的線上大戰,那專業人才儲備必然也是宜家不能漏掉的環節。


家居零售本身便是相對低頻的商業,最大程度挖掘單客價值尤為重要。專業電商人才,可以更高效地助力宜家了解電商環境下消費者的習慣、迅速解決消費者的問題、在高頻互動下與消費者建立信任關係,從而完成用戶流量向口碑的轉換,形成正向循環。在這一維度,天貓的消費者大數據和宜家自己成立的IBS部門也將成為重要助力。


除了入駐天貓,宜家2020另一值得關注的動作便是布局小型賣場,利用大量使用數位化虛擬展間的方式縮減空間,探索中心商鋪的可能性。入華以來,宜家賣場的選址多數在地域寬敞且交通便利的郊區,與年輕一代高頻活動的中心商圈距離較遠,這並不利於新零售生態下線上線下的融合發展。作為參考,小米體驗店、蘇寧極物、網易嚴選等一般都駐紮在核心商圈。



其實,不管是加速觸網還是搭建小型賣場,其實都是圍繞著宜家針對中國市場提出的「未來+」發展戰略,來發力渠道和數位化這兩大重點。2020年,宜家將在中國投資100億元,這筆資金想必也是作用於線下門店體驗升級、電商布局以及物流系統搭建等方面。


入華22年,意識到中國零售行業的發展和變革速度前所未有後,宜家終於開始提速、開始改變,或者說,開始真正入鄉隨俗。不破不立,宜家中國開始走向下一階段,但除了電商,在高度數位化的中國,宜家要擁抱的還有新零售、物聯網、家居智能化等種種,若能守住這些陣地,宜家便能在未來的家居市場建立核心優勢。                                                      

相關焦點

  • 遲了十年,IKEA宜家終於擁抱電商
    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一樣,從抵制電商到擁抱電商,宜家這家入華22年的老牌企業不能再忽略時代大背景自我獨行了。探索線上新渠道在未來零售體系中的價值,是宜家的必經之路,也是它保持活力的最佳選擇。想要打破僵局,宜家現階段最好的選擇,自然是和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一樣,擁抱電商,完成自己的數位化轉型。合作阿里,對宜家有著多重意義,首先是消費群體的拓展。
  • Ikea宜家怎麼樣?Ikea官網發展歷程、收款方式、登錄步驟講解
    瑞典宜家集團在德國市場已經在線銷售了價值1.86億歐元的貨物, 佔據宜家集團總銷售額的4.3%。宜家總體網上銷售增長速度高於傳統線下業務,同比增長20.4%,其中德國電商市場佔據宜家網上總收入的16%。
  • 宜家終於可以網購了,9.9元包郵!再見,宜家代購!
    宜家終於可以網購了!最近打開宜家官網的用戶應該已經發現了,在首頁中間顯眼的「網上商城試運營」七個大字。按照宜家的計劃,2018年底才覆蓋149個城市,如今提前2個月完成全年KPI,這個執行力必須點讚。下面我們來看看宜家網上商城賣了些什麼,運費多少錢?
  • IKEA也能外賣了!加拿大Ikea宜家隱藏菜單Secret Menu曝光!
    更多多倫多吃喝玩樂的消息,可關注:weibo.com/lifeinca,或關注微信和instagram:toronto_diary,網站:www.torontodiary.ca別人去Ikea是買家具的,但是小公舉我去ikea是為了吃的。
  • 宜家IKEA自帶濾鏡的特價:不花點錢,真難受!
    所以這個周末想去逛宜家並打算買買買的親們,可以先搜搜家裡是否有閒置不用的電器(舊手機等),拿去換哭胖,當天就能省個25刀哦。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本周宜家北約克店沒有瘋狂周三,有幾個「現在買要麼別買」的NOW OR NEVER的特價還可以說一說:
  • 進駐天貓 時代倒逼宜家擁抱新零售
    一直以來,來自北歐的宜家對於線下消費者的服務熱度,完全可以媲美餐飲界的海底撈,也成為零售巨頭的服務標杆之一。 然而,宜家也有高冷的一面。相比於線下經營,對於線上電商,宜家的步調遲緩。但近日,高冷的這面被打破了:宜家宣布正式入駐天貓,開設全球首個第三方平臺的線上官方旗艦店。
  • 「家居」宜家惡補電商課
    探索線上新渠道在未來零售體系中的價值,是宜家的必經之路,也是它保持活力的最佳選擇。當然,突破固有思維只是第一步,踏入電商領域後,宜家要走的路還很長。流量的誘惑?在本次天貓旗艦店和獨立App上線之前,官方網上商城一直都是宜家中國唯一的線上渠道。
  • 再見,宜家代購!終於能躺著逛宜家
    在此之前,宜家已有官方線上商城和宜家家居APP,那麼這三種線上購物方式有什麼不同?宜家三大線上購物方式的不同體驗宜家官方線上商城:宜家自建商城於2018年底上線,按照使用情景將商品分為臥室、浴室、客廳、食品等品類,消費者能輕易找到想要的商品。
  • 宜家線上扭虧轉盈,終於要開始擁抱電商了?
    在當今社會電商行業發展迅速,不止對我們的傳統生活造成了改變,也對很多的實體店生意產生了影響。所以很多的廠家都轉到了線上,然後線上線下相結合,達到高速發展模式。有很多的購物平臺一出現就受到消費者和市場的好評,有一個很好的例子,那就是宜家。宜家為了適應高速發展的電商行業,制定了一系列的計劃。
  • 宜家終於可以網購了!線上快閃店小程序開售
    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二十年, 一直自詡為「電商領域小學生」的宜家終於按奈不住,宣布全面上線電商業務。8月27日,一款名為「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的電商小程序正式上線,據悉,該快閃店將在未來為期9個月的時間中,以不定期推出不同主題的限量概念套裝的形式進行售賣。「一向專注於線下業務的宜家為何開始大規模開展電商業務?」
  • 【IKEA 宜家】年中自助大餐 預訂開始 + 更多特價
    墨爾本第一人氣新媒體 實錘 乾貨 有料 敢言【IKEA 宜家】年中自助大餐 預訂開始 + 更多特價【1】新一輪自助大餐開始預訂,5歲以下孩子免費,詳情見(可修改連結裡相應的門店名部分,前往就近門店的頁面):https://giftcards.au.ikea.com/richmond-local
  • IKEA(宜家家居)-跨境百科-跨境電商雨果網
    在提供種類繁多,美觀實用,老百姓買得起的家居用品的同時,宜家努力創造以客戶和社會利益為中心的經營方式,致力於環保及社會責任問題。·瑞典IKEA集團在德國市場已經在線銷售了價值1.86億歐元的貨物,佔據宜家集團總銷售額的4.3%。宜家總體網上銷售增長速度高於傳統線下業務,同比增長20.4%,其中德國電商市場佔據宜家網上總收入的16%。
  • 宜家《家居指南》謝幕,是為了徹底擁抱數位化?
    不同於在微信小程序上的溫吞試水心態,宜家天貓旗艦店一口氣上架了3800餘款產品,同時將宜家線下實體店的會員體系與天貓旗艦店打通,進一步完成了從抵制電商到主動擁抱電商的轉型。只需要進行數字上的簡單對比,就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宜家在中國全部門店全年的銷售額,甚至抵不過紅星美凱龍的一次電商大促。為何同樣進行電商轉型,同樣嘗試內容營銷,並且在品牌知名度上不遜於紅星美凱龍的宜家,最終卻未能複製前者的神話?答案在於宜家在早期對數位化的狹隘理解。
  • 不小心入坑了 加拿大Ikea宜家隱藏菜單Secret Menu曝光!
    更多多倫多吃喝玩樂的消息,可關注:weibo.com/lifeinca,或關注微信和instagram: toronto_diary,網站:www.torontodiary.ca別人去Ikea是買家具的,但是小吃貨去ikea是為了吃的。
  • 從宜家到特斯拉,都沒逃過電商「真香定律」!
    「馬雲與馬斯克終於牽手」,看到這則新聞我第一感受是特斯拉因為疫情線下賣不動了要轉戰線上?了解事件來龍去脈後才發現,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擁抱電商,特斯拉們沒能逃過「真香定律」這是特斯拉在天貓的第二次入駐。一直重視線下服務與體驗的奢侈品行業,在擁抱電商上一直是很遲緩的,神馬佳品網、尚品網、走秀網、尊享網……很多專做奢侈品的電商平臺都掛了。奢侈品品牌對電商也十分謹慎,甚至抗拒。
  • 宜家終於可以網購了!但似乎會成為下一個蘇寧易購
    經過近一年的準備,宜家在線商城終於開始上線運營。打開宜家官網可以發現,在首頁中間顯眼的位置「網上商城試運營」的輪播圖格外顯眼。那麼,宜家進入中國多年,為何直到現在才上線在線商城呢?開通在新商城的宜家,是否會贏得更多消費者的喜歡呢?魔都鏢局親自體驗了一下宜家在線商城。
  • 喬司IKEA宜家6月25日開業!現在申請會員可提前逛店
    昨天,IKEA宜家家居宣布,餘杭喬司首家IKEA宜家商場將於今年6月25日開業。  10、弗拉塔編織袋:¥4.5沒錯這就是堪比「拋屍」必備之紅白藍塑膠袋的宜家購物袋。環保、藍瓶的、承重能力強,質量比各類環保袋都要好,用十年基本沒問題。
  • 宜家正式入駐天貓,「Virgil x IKEA」聯名系列下月即將補貨!
    宜家自 18 年開始,加大了亞洲市場的投入,尤其是中國與印度市場,而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宜家一直主打的線下實體模式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面對這樣的困境,就在昨日宜家家居正式入駐天貓,宜家與阿里終究是走到了一起。
  • 3天狂吸50萬粉,宜家住進天貓: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擁抱趨勢!
    可別不信,往社交網站上看一圈,不少人都喊出了「終於等到你」的吶喊。目前,只要在天貓搜索「宜家」二字,就能輕鬆看見它的身影,進去看一下,種類還挺齊全的,並且在開業期間還有入會優惠券、加1分錢得收納袋等活動。根據宜家的介紹是,現在宜家天貓旗艦店上架了3800餘款產品,以往我們在實體門店看到的各種熱銷品,都能在這裡看見。
  • 宜家聯手微信 上線IKEA宜家快閃店
    8月27日,宜家作為年輕人喜歡的北歐家具家居用品企業,靠著設計精美、實用、低價的產品深受大家的歡迎。那麼當宜家遇上微信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圖片為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  一直以來宜家都採用線下商店購物這一模式,並沒有與淘寶等主流的電商聯手推出線上店。而今日宜家與微信聯手上線「IKEA宜家家居快閃店」電商小程序,宜家邁出了線上電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