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ex Submariner(勞力士蠔式恆動潛航者型)就是大家俗稱的「水鬼」,幾乎沒人會否認這是腕錶界最經典的潛水錶系列,可能真的沒有之一。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隻14060M,也是我們通常說的「無歷鬼」家族的一員。首先通過以下這張表格來簡單認識下近代的3款無歷鬼。
在如今古董勞大熱的年代,比如5513這樣的是大部分表友無法實現的願望,一來價格很高,二來古董勞水太深,很多老玩家都不能保證買到完全原裝好品,更何況我們呢?14060的價格目前來看已經小漲,但是也還在大部分表友的承受範圍,有機會有閒錢確實值得入手一塊。明天的14060或許就是今天的5513,誰知道呢?!
勞力士5513(左)和14060
暫時拿不到14060,先入一塊14060M也不錯!我手裡這隻14060M的生產年份是2004年,很巧也是我大學畢業的那年。包裝盒及出世紙等附件齊全,香港的貨源,成色也很不錯,最最重要的——是價格也算合理,所以沒有猶豫就拿下了。
勞力士的鋼帶和表頭一樣,都有著獨立的生產年份。過去的勞力士,都是穿耳、空心帶頭、空心表鏈,後面慢慢變成了密耳和實心帶頭。比如16610(有歷水鬼)、16710(GMT 2)從生產到停產,早期都是穿耳空心帶頭,後期則為密耳實心帶頭(這裡說的是帶頭,不是錶帶,錶帶直到最近的一代才是實心。具體的年份跨度我不是很清楚,大家可以網上找資料)。唯獨14060和14060M在產的22年裡,全部採用穿耳和空心帶頭,兩者的區別是在2001年升級了機芯,從沒有天文臺認證的3000機芯升級到天文臺3130機芯,實際兩者在使用中的精準度差別並不大。
說了那麼多的「密」啊「穿」啊,「空心」啊「實心」啊,大家是不是有點暈?這到底是什麼呢?我先來解釋一下:首先,我們的腕錶是通過「生耳」穿過「帶頭」連接「錶帶」最後裝入「表耳」來佩戴的。還是不懂,也沒關係,我下面會慢慢解釋的。
先看看「密耳」和「穿耳」的區別,看圖一目了然。
上面這塊表為穿耳,下面則是密耳
生耳,這是連接錶帶和表頭的部件,雖然表面上看不到,但是卻很重要。想像一下你的腕錶在佩戴過程中生耳斷裂會是什麼後果,表頭會直接被甩出去掉在地上。
以下三種,最左側為普通生耳,一些小修表店裡最常見的就是這種,相對細一點(這已經算是做工好的,有更加細的劣質生耳,很容易斷裂造成表頭脫落),兩頭做工一般,容易鬆動斷裂;中間為勞力士密耳用的生耳,做工精細,強壯有力,不容易斷裂;右側為勞力士穿耳用生耳,可以看到在結構上和密耳有很大區別,並且要長於密耳生耳。
同樣是20mm寬的表耳,為什麼穿耳的生耳更長呢,下面這張圖可以解釋,由於表耳是整個貫穿的,所以讓生耳可以更深地插入表耳。對於密耳來說,生耳兩頭其實只插入一半。在某種程度上,穿耳會更加堅固,所以很多玩Nato帶的玩家都會選擇穿耳表(更多相關閱讀,請見:《【特稿】關於NATO帶的八卦及其它種種》),這樣使得相對輕薄的尼龍錶帶可以比較安全的固定住表頭。反過來說,密耳的表,請一定使用原裝生耳!
再看看兩條不同時期的錶帶,上面這條為實心帶頭,下面這條是空心帶頭。第一眼你可以能會覺得其實沒什麼區別。
這樣就比較好區分,左邊是空心帶頭,需要通過生耳來連接帶頭和錶帶最後裝入。右邊的實心帶頭則和錶帶連為一體,直接通過生耳裝入表耳即可。相對空心帶頭來說,實心帶頭在佩戴中不容易晃動,更加堅固。
講完了前面的基礎知識,我們繼續來講我的14060M,前面講到唯獨14060和14060M一直採用穿耳和空心帶頭,兩者在使用中的精準度差別並不大,但是,錶帶的升級卻可以提高佩戴的舒適感。正好,我手裡有一條閒置的16610錶帶,實心帶頭,所以催生了這次的14060M的換帶改造計劃。(至於這條錶帶怎麼來的,賣個關子,最後再告訴你們。)
接著對比下兩根錶帶區別。
看看表扣,從正面來看似乎也沒什麼區別,但隱藏在裡面的潛水延長帶卻有很大不同,通過下圖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延長帶是兩塊鋼片摺疊起來隱藏在表扣中,卡扣並不緊,在你取下手錶時往往延長帶就會自己掉出來。後期改進的錶帶則將一塊鋼片替換成了兩截錶帶,通過一個卡扣可以緊緊卡在表扣裡面,在需要使用的時候用力一拉,可以將其展開。
早期的14060M錶帶(下),和後期改進的16610錶帶對比
另外一個不同點,就是在連接保險扣的第一節,早期錶帶採用一個組合表節,中間固定的那一段不鏽鋼橫槓很單薄,佩戴時間長了很容易鬆動,後期改進後使用了類似半節錶帶的結構,簡單好用。
早期的連接保險扣(下)和後期的連接保險扣對比
雖然早期的錶帶更有復古的味道,但是作為一塊要日常佩戴的腕錶,我還是選擇更換錶帶。
專業的修表工具價格不菲,光一個拆卸錶帶的工具就可以上千,好處是不容易對表耳造成劃痕等傷害。我從來沒買過那麼貴的工具,一般都是網上幾塊錢或者買皮錶帶的時候店家送的,也很好用,只要你可以接受表耳上的更換痕跡。
接下來要考慮到一個匹配度的問題了,前面提到了:密耳和穿耳所使用的生耳是不同的。很遺憾,由於兩條錶帶的生產年代以及批次的不同,表耳孔位存在一定差異,原裝密耳生耳很粗壯,穿入錶帶後已經沒有活動空間,無法精準地對準錶耳孔位,目測誤差大約0.2mm。
這個時候最簡單的辦法是選擇之前提到的第一種生耳,由於其相對細一點,穿過錶帶後可以微微調整一下從而進入孔位。但是我不想冒這個風險,萬一在佩戴中遇到碰撞很容易造成表頭掉落。那麼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對穿耳表專用的並且比原裝略細的生耳,翻開自己的腕錶工具盒,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就在幾乎放棄的時候眼光落在一塊閒置在角落的老精工表身上。穿耳,表耳寬度相當,就是他了。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中間的這對生耳,款式、長度、粗細都相當符合。
先裝上一側,然後用另外一根生耳比對一下,可以看到兩頭穿入表耳的深度,同樣通過表耳外側也可以看到生耳很準確地穿進了表耳。
用力拉一下錶帶,非常緊實,沒有晃動感。完美收工!
說到這裡應該收尾了,還有人覺得漏了什麼嗎?對了,那條錶帶的由來。我有一位女性朋友,老爸有一塊16610硬被她搶來想戴,可是這位手腕實在太細,把可以拆除的表節全部取下、表扣收到最小還是大了那麼一點點。無奈之下她問我怎麼解決?如果你有同時擁有新一代和上一代的水鬼(包括GMT),不管哪款仔細點就會發現,上一代的錶帶,不能拆卸的表節兩邊各有4節,而新款變成了3節。這樣一來可以多拆掉2節,也許這也是勞力士為了更多的面向女性市場而做的小動作吧!
於是不知道是哪種不可抗力的原因,我用我自己116610的錶帶和她換了,而且完美互換。這條16610的錶帶我並沒有裝在自己的新款上使用,在閒置了一年多後,遇到了現在的14060M。也算是一種緣分吧!別問我116610去哪了,總之沒了!
作者:夜不語
(新浪微博:@小夜老絲)
廣告人,「饞勞沛」發起者。愛好雪茄、攝影。所有關於「潮」和「騷」的事、物、人都可以吸引他!
寶典 | 夏日變裝記:A哥帶你玩轉錶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