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9日訊新興大街:人行道「縮水」部分路段行人通行不暢
新興大街全長2.2公裡,是雙鴨山市貫穿南北市區的一條最主要交通街道。在新興大街東側、九陽路與八馬路之間的中國農業銀行、市中醫院兩家單位門前,記者看到約200米的人行道被機動車幾乎全部佔滿。在中國農業銀行門前,雙排機動車橫欄在人行道上,行人只能在車輛中穿行。迫不得已,很多行人行走在行車道上,而這條行車道卻是右轉彎車道,車輛會緊擦行人通過,十分危險。在市中醫院門前,同樣停靠著雙排機動車,中間只留下不到2米的通道,遇到人流量較大時通行不暢。在對向人行道上,記者看到由於道路較寬,加之只停靠一排機動車,因此行人通行無障礙。
在新興大街八馬路口對向人行道上,由於道路較窄,加之機動車停放參差不齊,因此行人通行困難。新興大街七馬路至六馬路人行道通行狀況較好。在東側,記者看到只有4、5輛車停在一處人行道岔道口,在西側,人行道上加裝了鐵製護欄,機動車無法駛入人行道,行人可以愜意地在道路上隨意行走。
新興大街六馬路至三馬路是雙鴨山市的商業中心,許多商場前預留了寬敞的人行道,然而,由於臨行車道一側停滿車輛,使得人行道大幅「縮水」。在三利商城門前,因人行道較窄,又有小商販路邊經營,機動車佔道後,行人通行十分擁擠。在蘇寧易購門前,兩輛小貨車斜向停放,與路邊停著的車輛一起將人行道佔滿。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新興大街兩側人行道所停車輛,相當大一部分是臨街單位的工作人員和個體經營業者所有,他們一般上午8點多就將車輛停好,下午17點左右才能離開。
東、西平行路:機動車幾乎將人行道全部佔滿
在雙鴨山市東、西平行路兩側的人行道上,幾乎所有的臨街店面前,都停滿各種車輛,讓行人不得不在汽車中穿梭,甚至在行車路上行走。在東平行路,記者步行從九陽路開始向南行走,至七馬路,儘管被機動車佔用大部分人行道,但還餘2米左右距離供行人通行,而在六、七馬路之間的保險公司門前,雙排機動車交錯停在人行道上,行人只能「蛇形走位」或走向行車道。在五馬路至三馬路之間的所有飯店、商店門前,機動車幾乎佔滿人行道,特別是到午、晚餐時間,機動車橫七豎八停入人行道,行人大多走在行車道。與東平行路道路情況類似,西平行路人行道也大多路面狹窄。記者步行看到,萬集市場段、行政審批中心段、三利市場段等多數人行道上,機動車穿插停在行道樹之間,儼然形成一條漫長的「隔離帶」,將行人「逼」上行車道。
九陽路至一馬路:人行道部分通暢
九陽路至一馬路是雙鴨山市連接東平行路、新興大街、西平行路的主要街道,使城市道路形成網格狀,交通便利。記者在八馬路、七馬路、六馬路看到,道路北側畫有停車線,車輛有序停放,行人通行順暢,但在南側人行道卻停滿機動車,行人通行困難。五馬路、四馬路東平行路與新興大街路段、三馬路段、二馬路段、一馬路段,車輛大多橫停在人行路上,行人通行難的問題明顯。五馬路於府春餅飯店門前、四馬路喜家德飯店門前,車輛將人行道全部佔據,行人只能走在行車道上。三馬路西平行路與新興大街之間南側人行路本來就很狹窄,被機動車佔據後,行人也只能在機動車道上穿行。在三馬路隆安小區門前,10餘輛二手機動車將包括人行道在內的小區門前兩側佔滿。小區居民反映,出入小區只能走行車道,已發生好幾起交通事故了。
停車難依舊存在繁華路段「一位難覓」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機動車慢慢家庭化。據了解,2017年,尖山區汽車保有量為42018輛,截止目前,尖山區汽車保有量已達到51300輛,並且每年以3000餘輛的速度不斷上升。機動車保有量的持續增加致使然市區道路交通壓力越來越大。然而,由於雙鴨山市特別是老城區城市基礎設施不完善,停車難的問題愈加突出。雙鴨山市在許多人行道上劃出了停車線,設置斜面路邊石,允許機動車停上人行道。但記者採訪發現,人行道停靠機動車的方式並沒能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問題。
記者在新興大街,東、西平行路所有街道走訪中發現,除部分臨街單位門前外,機動車集中停靠人行道大多在五馬路至三馬路的商業、餐飲業繁華路段。於是,記者分別在上午9點、11點,下午14點、16點驅車前往這些路段了解停車情況。在站前路新興大街至西平行路段,上午9點道路兩側就已停滿車輛,在15分鐘時間裡,記者僅看到兩輛車駛離該路段停車位,但不到一分鐘,空出的車位就被佔滿。記者還發現,該路段行駛的車輛速度大多較慢,一些司機不時向兩側張望。在新興大街五馬路至三馬路段,從上午8點開始,即有車輛停在兩側人行道上,至9點,兩側人行道已被停滿。記者在四個時間點往返該路段,沒能找到一處停車位,記者看到,一些底盤高的越野車可以駛入人行道內側。在三馬路東平行路至西平行路段,同樣上午9點道路兩側人行道即無停車位可尋,在四個時間點上,僅在下午16點時看到有空餘停車位。在東、西平行路上,停車狀況稍好一些,除中午時間外,司機耐心一些還能找到停車位。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市區共有三處收費停車場,均集中在新興大街六馬路至五馬路,其中,松江國際購物大廈地上停車場車位有60個,地下停車場車位有140個,每天停車約為400餘輛次。五環停車場、新天地停車場車位均在70個左右。三處停車場收費標準為每小時3至5元,三處停車場還推出包年5000元、一天10元,半小時內停車免費等優惠政策。記者看到,松江國際購物大廈地上停車場、五環停車場有部分空餘車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裡停車率每天達到80%以上。但記者發現,松江國際購物大廈地下停車場空餘車位較多,約有20%至30%空餘,在新天地停車場,記者僅看到約有20輛車停放,北側區域空空蕩蕩。雖然這三處停車場目前還無法滿足市區繁華路段的停車需求,但如此多的車位空置率,也折射出許多市民還存在著寧可將車輛駛入人行道,也不想花錢的停車習慣。
呼聲:停車規範勢在必行
採訪中,一些市民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市民吳先生認為,機動車停在人行道侵犯了行人的路權,有關部門應因地制宜,寬敞的人行道,在不影響行人通行的前提下,可以允許停車;但狹窄的人行道,就不該允許車輛停放。在一些路段劃出區域,設置大型停車場,讓機動車停在該停的地方,還路於民。市民張先生認為,在保障有車一族道路暢通的同時,也應該考慮一下更多市民行路的權利,畢竟不管私家車增速有多快,行人還是佔了絕對多數。想逛逛街,卻必須在汽車中穿行,這個感覺實在不好。司機陸先生說,允許人行道停靠機動車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停車難的問題,長此以往必會產生各種矛盾。應儘快尋求解決辦法,讓車行便利,人行通暢。
雙鴨山市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也多次提出關於規範人行道停車的議案和提案。在市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人大代表馬成果就提出,目前,允許人行道停車在運行上存在不分車種、不確定車位、不顧行人等混亂狀態。這些不僅存在影響市容、幹擾行人、停放利用率低等問題,還存在隱性的延伸,如傷人、損車產生的糾紛或法律訴訟問題。馬成果建議,城管、交警及相關政府職能部門應本著車不堵人不傷人,人不傷車不礙車,車不堵車不傷車,人車協同互便的原則,確定允許停車的路段,並有明顯明確的告示標識;不同路段允許停放的車種(建議貨車禁停);劃出停車界線;制定停車佔線的處罰法規;明確管理及執法職能部門,並建立相應組織機構;制定發生糾紛或法律訴訟的制度法規;建立宣傳告知制度;將上述條例納入地方性法規。
連結: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機動車應當在規定地點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機動車。這些違反規定的車主,將要面臨50-150元的罰款。
人行道違停危害大
一、堵塞人行道,讓行人無法正常行走。城市道路中,大部分路段的人行道本身比較窄,隨意停車、佔道停車會佔用有限的道路面積,影響行人的通行效率,被逼無奈的行人只能借非機動車或者機動車道通行,這不僅對城市的交通造成了不利影響,同時也對行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了巨大影響。
二、造成人行道鬆動破損。人行道的承重能力是按人的標準設計的,而機動車的重量一般是人的幾十倍。人行道上停放車輛容易造成磚塊鬆動,破損等問題。每到了下雨天,人們在人行道上行走時,也總是不得不小心翼翼,因為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踩到的那一塊磚是否會濺起髒水。
三、侵佔盲道,給盲人造成危險。盲道是人行道的一部分,是為盲人提供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設施,一般由條形引導磚和帶有圓點的提示磚鋪設而成。因為盲道磚的特殊性,使得盲人在盲道上行走時能夠更好的掌握方向。可是當有些駕駛員有意無意的將機動車停放在人行道上時,極大可能會侵佔了盲道,這就會對盲人原本就不便生活帶來更多的困擾,給他們的出行設置更大的障礙,對他們的安全埋下重大的隱患。
四、影響城市形象。人行道上滿是雜亂無章的違停車輛,不僅導致城市交通秩序混亂,也影響了城市道路交通環境的提升,破壞了城市的良好形象。
五、移動、損壞人行道硬質隔離設施。為了減少人行道違停現象,人行道邊緣及入口處,設置了很多石墩、石柱等人行道硬質隔離設施。部分車主為在人行道上停車,隨意移動甚至破壞石墩、石柱,不僅沒有發揮硬質隔離設施的作用,還影響了市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