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繪本的封面有什麼好講的,讀個書名直接翻到正文就好了。其實,繪本的封面,門道可不少。繪本的封面上有圖畫,有書名,標註了作者、繪者,有些還會有翻譯者,還常出現出版社名。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繪本的封面怎麼讀?
茫茫繪本中,繪本封面上的圖畫是最具有辨識度的,我們也總希望透過封面上的這種圖畫,窺視繪本的大致情節。
那封面上的圖畫怎麼讀?分三種情況和大家介紹。
第一種,封面和封底是一張大圖,建議封面和封底一起讀。例如《抱抱》這本繪本。
我們可以和孩子說:寶貝你看,這個故事發生在森林裡,有兩隻長鼻象、兩條小蛇,他們微笑著看著樹叢中的兩隻黑猩猩。小猩猩在大猩猩懷裡,就像媽媽和你現在這樣,他們抱在一起,臉上洋溢著幸福、安心的微笑。如果你家寶寶比你先說出「他們抱在一起」、「擁抱」等詞彙,一定要給予大大的讚揚,並告訴他:寶貝,你說對了,這本書的名字就叫《抱抱》。
第二種,封面和封底雖然不是一整張圖,但有聯繫,建議封面和封底一起讀給孩子聽,並把這種聯繫指出來。例如《好大的紅蘋果》這本繪本。
我們可以和孩子說:寶貝你看,五個又大又紅的蘋果掛滿了枝頭,看得媽媽真想吃一個紅蘋果。咦,怎麼只剩下蘋果核和蘋果籽了?被誰吃掉了呀?我們翻開書本一探究竟吧。
第三種,封面是獨立的一張圖,封底有些有圖,也有些是介紹性的文字,建議按照封面-正文-封底的順序講給孩子聽。例如《阿立會穿褲子了》。大家可以描述封面後進入故事,並在故事結束後回顧故事內容。
要讀!除了讀繪本名和圖畫,繪本上的創作者、譯者、出版社均要讀給孩子聽。很多家長都有疑惑,這是為什麼呢?
小時候背古詩,總是詩名+朝代+詩人+正文,一個不能少。那時候人小,雖不能太明白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中壯志難酬裡的曠達,卻也知道了其詞的豪放格調;雖不懂柳永「楊柳岸、曉風殘月」的離愁別緒,但其詞的唯美還是讓我體會了何為「婉約」。
其實,給孩子讀繪本,也一樣。繪本名+創作者+譯者+出版社+圖畫,一個也不能少。
首先,家長給孩子讀一遍創作者信息,是對創作者的尊重,也是向我們的孩子傳達:創意值得被尊重,故事值得被尊重,藝術值得被尊重!
另外,孩子聽一遍創作者信息,眼睛就在封面上的圖畫上多停留了幾秒,給了孩子自己看圖思考的時間。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家長在日復一日的讀這些信息的過程中,讓孩子自己對創作者的風格、喜好進行了總結歸納。讀多了安東尼·布朗,孩子不知道超現實主義繪畫風格,但是他能發現繪本裡現實與夢幻統一在一副畫作中,就像他自己每天自然而然會出現得天馬行空的幻想一樣。讀多了五味太郎,他不知道這位畫家的畫中有工業設計的影子,但是他會覺得五味太郎的畫裡藏著他能看懂的驚喜和幽默。讀多了宮西達也,有一天,孩子看到街頭恐龍展的宣傳廣告,他也會想去看看。別小看這種「日復一日」的力量。
讀完了繪本封面,接下去開始進入環襯頁(連接封面和內頁的那一頁,又稱蝴蝶頁)啦。環襯頁又該怎麼讀呢?請聽下回分解!
End
有繪本封面不知道怎麼讀嗎?歡迎掃碼關注【一心親子閱讀】,直接在公眾號輸入想諮詢的繪本封面即可。如有其他親子閱讀相關問題,也可直接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