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反做空研究中心
來源|CMA
01
剛剛!獐子島的財務總監又跑了!
7月2日晚間,獐子島(002069.SZ)公告,公司財務總監劉坤因工作調整原因申請辭去財務總監職務,之後將繼續在公司任職。獐子島現任總裁助理、企業管控中心總監姜玉寶將接任財務總監一職。
同時,獐子島披露《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議》,以全票7票同意審議通過增補唐豔和劉明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候選人,任期至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即2022年5月30日。獐子島將於今年7月20日召開公司2020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對該議案進行審議。
02
8個月跑了4位CFO!
獐子島8個月跑了4位CFO!
今年2月28日,原財務總監劉勇因個人身體原因辭去該職務,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人事變動距今不到半年。當天獐子島同時發布了2019年業績快報,全年虧損3.99億元,公告中提及2019年11月海洋牧場扇貝又遭重大自然災害影響,一度引發輿論關注。
官方簡歷顯示,劉坤生於1980年,大專學歷,2002年10月起加入獐子島公司任財務管理部核算組長,後任海洋食品業務群財務與統計部副經理、營銷業務群財務管理部副經理、海洋食品業務群財務管理部經理、財務中心財務管理部經理等職務。
繼任者姜玉寶生於1973年,本科學歷,中級會計師職稱,2007年起在獐子島從事財務工作,2013年8月至2016年9月,任財務中心總監助理、海洋食品業務群財務管理部經理;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任冷鏈物流業務群執行總裁助理、冷鏈物流業務群財務管理部經理;2017年12月起任總裁助理、企業管控中心總監、新業態業務群執行總裁助理、企業管控中心總監等職務。
更早前,2019年11月獐子島原財務長勾榮辭職,當時由劉勇接任。
也就是說短短8個月間,獐子島財務總監位置已更替過勾榮、劉勇、劉坤、姜玉寶4人。
對於增補董事的相關事宜,有媒體報導,獐子島大股東將提名唐豔做公司的新任董事長,但本次公告中僅提及增補為董事會董事候選人。
資料顯示,唐豔出生於1965年,大專學歷,曾任大連東方編譯公司編輯部主任、大連糧食工業總廠財務會計、香港龍正大連辦事處財務總監、通遠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自2008年起,唐豔一直在獐子島公司任職,其歷任獐子島公司加工事業二部總經理助理、總經理,以及獐子島子公司大連通遠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央冷藏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冷鏈物流業務群執行總裁、高級總監等職務。
在2019年年報「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變動情況」一欄,顯示唐豔擔任的職務為「執行總裁」,已於今年被解聘,原因為「退休、聘為高級總監」。
04
證監會發布最新消息 獐子島遭受頂格處罰
有人說,《獐子島的扇貝去哪了?》就是一個大型電視連續劇……
還有人調侃說自己上大學的時候獐子島的扇貝就在跑,現在自己已經工作了,扇貝的故事還在繼續……有
人說,獐子島的扇貝是我見過的最有組織,有紀律,顧大體,識大局的雙殼綱軟體動物了。
它們的一生,是苦難的一生。本來他們在自己的那片海域裡生活得無拘無束,但是命運從2014年徹底發生了變化。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往期劇情:
2014年10月
獐子島突發公告,聲稱2011年與2012年的底播海域蝦夷扇貝,因冷水團異動導致近乎絕收。因此巨虧8.12億元,上演了「扇貝跑路」1.0版。在這次事件後,公司一度披星戴帽,連虧兩年,差點退市,2016年勉強扭虧保殼。
2018年1月
獐子島再次突發公告,聲稱2017年降水減少,導致餌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溫度異常,大量扇貝餓死。2017年業績變臉,巨虧了7.23億,上演了「扇貝餓死」2.0版。
2018年2月9日
獐子島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編號:連調查字[2018]001號)。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2019年10月
10月19日,面對深交所的業績關注函,公司自信地表示,扇貝的投放採捕正按計劃進行,不存在減值風險。
2019年11月
獐子島再次曝出扇貝存貨異常、大面積自然死亡的消息。11月11日,獐子島因扇貝「突然死了」再次收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而這已是獐子島在2019年第7次被深交所點名。
05
董事否認財務造假!都因為扇貝不好審計!
其實,證券會曾於2019年7月下發《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擬對獐子島和相關人員作出處罰。
不過,獐子島方面拒不承認。董事長吳厚剛還接受了《華夏日報》記者的採訪,他對外界關注的證監會擬處罰、扇貝死亡情況和輿論對公司的影響等,一一作出解釋和回應。
吳厚剛在採訪中強調,證監會這次派出稽查總隊30多個人,長達17個月的調查,沒有發現我們有財務造假行為,可能受到某些輿論長期對獐子島不實、甚至惡意詆毀報導的影響,才使用了航跡測算(其實是假定推測)的辦法。
此外他還在採訪之前抱怨道:為什麼別人遭了災大家都同情,獐子島遭了災不但沒人同情,大家還都來踩上一腳?
這麼明顯的事實,為什麼董事長還是矢口否認財務造假,有人在評論區直指問題的核心:農林漁牧業一直都是審計的痛點,地下的存貨和海底的存貨都一樣不好審計。
而這次,扇貝終於跑不了了!
原來是證監會在對獐子島的調查過程中還使用了科技執法手段。利用了最新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審計測算!
該公司每月蝦夷扇貝成本結轉的依據為當月捕撈區域,在無逐日採捕區域記錄可以核驗的情況下,證監會藉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對公司27條採捕船隻數百餘萬條海上航行定位數據進行分析,委託兩家第三方專業機構運用計算機技術還原了採捕船隻的真實航行軌跡,復原了公司最近兩年真實的採捕海域,進而確定實際採捕面積,並據此認定獐子島公司成本、營業外支出、利潤等存在虛假。
證監會表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其數據具有很好的時空特徵,民用定位數據的精度在10米以內,能夠記錄漁船位置、航速、航向等,可以用於捕撈作業分析。
證監會並非單獨使用兩份第三方機構報告,而是把二者結合起來使用。兩家權威機構採用不同的方法得出三版採捕區域圖,結果差異不大,能夠互相印證。
其根據採捕船的航行軌跡測算得出獐子島公司的實際採捕面積,是以真實、客觀的數據為基礎,運用技術手段最大限度地還原客觀事實,並不存在所謂的「諸多假設」。
人算不如天算,萬萬沒想到證監會藉助北鬥衛星找扇貝,一連串「彌天大謊」還是被揭開!這回,扇貝終於跑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