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小旅行是什麼嗎?
---這是一種不用費心制定攻略,查找交通出行方式的漫步。嗯,就好像我這篇旅行筆記的配樂《從前慢》。
如果你想流浪,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你考慮臺中和臺南。這裡沒有地鐵,租一輛自行車就可以即刻開始你的旅途。之所以對這兩地喜愛至極,是因為這兩座城市似乎是做夢,生活,工作,戀愛,結婚最愜意的一角。我喜歡這裡不長不寬的街道,更喜歡新與舊在這裡所特有的微妙的平衡感。
臺中是我正式開始了解臺灣的第一站,除了生活的城市—高雄之外。我想我對臺灣「溫和寬容」的總印象大概也是始於此。這次旅行,我沒有做任何計劃,這對於我這種典型的處女座來說絕對是件稀奇事。可是用心體驗到的平凡生活裡的不平凡風景,恰是臺灣的最動人之處。而我,也喜歡這種不經意的體驗。
彩虹眷村,離市區較遠,但我憑著直覺還是打定了要去的注意。其實,眷村是一塊小小的區域,小有名氣是因為這裡原是瀕臨拆遷的老舊眷村,當地老人為了保護這塊地,執起彩筆開始改造,造就了現在充滿童趣的彩色王國。來到這裡心情愉悅指數會直線飆升,所以我願意給五顆星。
地上、牆上,所有你目之所及之處皆是繽紛到極致的色彩和五顏六色的各式圖案,家長領著孩子穿梭於此,像是一起跌入了一個彩色的夢。
全身迷彩頭戴盔甲的小夥伴指引著大家找有趣的位置拍照。他說他叫彩虹戰士,他彈著guitar唱情歌,他是一名街頭藝人。
我很慶幸,我沒有錯過這個地方,雖然它小到你可以用一首情歌的時間走完,而或許,它本身就是一首情歌?
在這裡,你可以目睹一場日落盛典。我可以保證,不加濾鏡的手機片也可以美得不像話。整片溼地很乾淨,沒有垃圾,腳丫子可以肆意踩在泥土中,不會沾腳,當然了,偶爾會有幾隻小寄居蟹漫不經心地走過。吹著風,不要言語,看著餘光和開始蠢蠢欲動的風車,你所有的不快都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
溼地上風很大,穿著的薄防曬衣裡滲進風,讓我看起來像是充了氣的相撲種子選手。為什麼我對這裡情有獨鍾,答案很簡單,因為它的每一立方空氣都是自由的味道。
你可以踩著泥濘歡欣地朝著太陽的方向奔去,和短暫的日落過程來一次賽跑。也可以垂直起跳像是投入太陽的懷抱,而我只是給大家做了一個失敗的起跳動作。(原來以前的照片這麼不忍直視orz)
說是大學,我覺得更像是公園或是景區。大到我邁不動腿,美到像是片森林。道路兩旁全是極其茂盛的樹木,天空幾乎都被遮蓋住了。我進校園的第一句話就是---「確定這是學校?」所以現在想來很後悔,當時還不懂得記錄,沒有帶上單反把這片美印得深刻。
校園中漫步,滿眼濃綠,依地勢而建的學院系所,多為合院格局,迴廊轉折,頗具典雅韻味,難怪有最美校園的封號。
東海大學的「路思義教堂」像是學校甚至是臺中的地標。它不同於以往的教堂有刻意雕飾的柱子或是歐式房頂,它的造型反倒乾淨利落,如倒置的書冊,如合十的雙手,散發出金色的光芒,迎著風注視著所有虔誠的人們。我站門口,往裡面看了幾眼,不讓攝像,但如今我耳邊依然可以迴響起當時純澈的唱詩聲,和,我坐在教堂門口那片灑滿暖陽的草地上所感受到的平靜。
校園裡除了打棒球的熱血學生,排練舞蹈的社團,最讓我驚訝的是,居然有自己的獨立牧場,早就聽說東海大學的奶製品超級好吃,沒想到是自產,那絕對是綠色食品無疑了。我和同伴買了兩根冰棒和一罐優格,確實奶味醇厚。
臺灣的夜市有很多,怎麼才能吃到地道的美食確實是個問題,相對於六合夜市和士林夜市這些遊客夜市,我覺得逢甲夜市絕對不會讓你失望。逢甲夜市位於逢甲大學周圍,有 「臺灣最美味夜市」的頭銜。建議大家可以多人一起去,這樣可以分享也可以吃到更多品種啦。
來到臺中,是一定要吃大腸包小腸的,其實這與熱狗有點異曲同工之處,但更符合中國人口味。炭火燒烤的大腸外皮微酥,內餡米粒飽滿,夾上絕佳的香腸,鋪上酸菜、小黃瓜、薑片等小菜,一口咬下絕對是四溢的美味。
還有一個不可錯過的是,章魚小丸子。逢甲夜市的小丸子店特別大,因為是總店所以給的柴魚片特別多,鋪在小丸子上的奶滋沙拉快要融化,仿佛在呼喚「快吃我」,好吧我承認我餓了。
因為美食比較多,我直接拼圖剖析吧❤:1.大腸包小腸 2.月亮蝦餅 3.地瓜圓 4.拐杖冰淇淋 5.韓式炸雞 6.烤蝦 7.章魚小丸子 8.老芋仔奶茶(強推!!!)
逛累了,還可以去隔壁的逢甲大學瞅一瞅。
這次的臺中途中我一定要強推三家店(敲黑板,劃重點)。
首推肉蛋吐司!肉蛋吐司!肉蛋吐司!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它是臺中最紅的早餐,哪怕我已經提前到店也已經有大把的人在排隊。
外層的麵包片滾燙又鬆軟,內層的肉片紮實酥脆,再加個煎蛋,真的很不錯,連我這種一向不愛吃早餐的人都覺得自己能吃上兩個。
春水堂人文茶館裡的功夫面一定讓你的舌尖驚豔。春水堂在臺灣各處有很多分店,功夫面是店裡最便宜的一道餐點,但是看似簡單的面卻讓人吃到不普通的味覺。口感Q彈的白麵條在與醬汁攪拌後就可食用了,調味很重但不是死鹹,少許豬油更讓這碗面多了一些古早味,吃出「咻咻咻」聲根本停不下來。
宮原眼科絕對是臺灣伴手禮店的戰鬥機。日據時代,這裡是臺中規模最大的眼科診所,2012年改建之後,曾經的眼科醫院成為了伴手禮店,出售乳酪蛋糕、鳳梨酥、太陽餅、牛軋糖、巧克力等特產,還開創了宮原冰淇淋,真是創意十足。走進大廳,便好像是來到了歐洲某個古老的圖書館。直通天頂的落地書櫃,書架中擺放著圖書造型的老木料和包裝得像書的產品,裡面裝著鳳梨酥等精美手信。
宮原眼科裡的鳳梨酥絕對無與倫比,吃完他家的鳳梨酥,會覺得其他家的鳳梨酥都是將就。
老房子,慢悠悠的人群,好像就是我對臺南的初印象。臺南在臺灣著實不起眼,可是捨得花時間的你,如果有閒情來到這,你會有一種安家落戶的衝動,因為在這裡一定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小角落。我的臺南之旅幾乎是用兩隻腳完成,來到臺南,你必須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吃貨,因為,一來到臺南車站,你會驚喜地發現臺南的地圖是美食地圖。所以,這篇的重頭戲我想放在「吃」上。來,讓我帶你吃遍臺南。
在臺灣,幾乎沒人不知「度小月」擔仔麵,它是臺南最有名的一道漢族面類小吃。熱氣騰騰的擔仔麵端上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鋪在上層的香濃肉臊,口感綿軟,香氣逼人。輔以白裡透紅的蝦仁、回味無窮的滷蛋、鮮豔欲滴的蔥花,麵湯則是以豬骨熬製而成,讓人停不下筷。
聽名字是不是瘮得慌,但其實它是臺南的傳統小吃,因為外形像棺材而得名。說白了,就是酥炸吐司,在麵包片中間挖個洞,填上羊肉豬肉蝦肉,淋上厚厚的沙拉醬,就成了這道可口的民間小吃。
周氏蝦卷和魚丸湯更配,以飽肚為目的的話還可以點份肉臊飯。周氏蝦卷也可以說是臺南的一個老字號,蝦卷外酥內軟,咬下卡茲卡茲的外層,裡頭的蝦子餡料冒著熱氣,流出鮮美的湯汁,還可以再來一盤。
滷味是臺南一大特色,包括花園夜市裡都隨處可見,我們隨便選了一家路邊滷味直接開吃,如果要吃點名頭的話,推薦周記冰鎮滷味。滷味所用的醬料都是自行研發,2種獨門調料,加上10多味中藥調製而成,味道好到爆。就是有選擇恐懼症的我們面對著鴨翅、牛肉丸、豆腐等等等都想盡收口中。
臺南雖然是老臺南,但中西合璧的甜點依然是它的一個亮點,依蕾特奶酪布丁就是其中典型的甜品代表。很多本地年輕人都在店門排隊買,有很多口味,我選的是焦糖布丁,焦糖淡淡的苦甜感與甜絲絲的奶酪配合得天衣無縫,吃完有種很幸福的感覺。
但他家的布丁還是有點稍甜,相對來說,我覺得泡芙會更符合我們的口味,泡芙不僅貌美,而且恰到好處的外殼包裹和甜度都讓人快樂。
由於在臺南吃的食物太多,很多店名我已經記不清楚了甚至有些看到圖片都不知道是什麼了。但我還是想推下這家不知名的羊肉店。記得那晚天特別冷,我們鑽進臺南最中心美食街的一家「羊」店,裝修以藍色為主,招牌上畫了幾隻可愛的卡通小羊,如果你有幸遇到,麻煩告訴我店名,方便我下次再去一次。毫不誇張的說,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羊肉,沒有一點羊羶味,流進我腸胃的皆是溫暖。
一家水果店能賣到這麼火絕對是個大角色,確實,一到店門口,就可以看見貨架上色彩繽紛的各式水果,不僅整隻整隻地售賣,也可以以水果拼盤的方式坐下來聊聊天慢慢品嘗。水果的質量完全不用擔心,新鮮到哭,強烈安利蓮霧!蓮霧本是熱帶水果,所以臺灣的蓮霧不是蓋的,清甜得不犯衝不反感,味道卻也顯得沒那麼輕浮,平添了一絲雋永。
沒什麼,這只是一道黑暗料理,端上菜桌的時候,誰都不願意嘗試第一勺,然而,人是會麻木的。當我們吃完第一片、第二片、第三片之後,我們居然品出了一絲特別,酸甜,酸鹹?似乎都有,好奇妙,在家也可以動手做呀。
臺南的美味遠不止這些,我只是整理出我認為值得推薦的冰山一角,還有草莓大福,安平豆花,鱔魚…至於景點,我認為臺南更像是下課後的臺灣,輕鬆,沒有負擔,你可以去安平古堡和樹屋感受古樸,可以去成功大學觸摸一抹綠,可以去孔廟親臨歷史,更可以去臺灣文學館靜心擁抱這座城。
我喜歡有故事的地方,我喜歡讓我從頭到腳趾都快樂的地方,所以,我喜歡這兩個獨特的「後院」。來到這裡,我突然想大唱一句五月天的《笑忘歌》---「這一生志願只要平凡快樂,誰說這樣不偉大呢?」。
馬上就要是臺灣的完結篇了
所以
也該看看臺灣的馬路商場了
一起期待
臺灣最為人熟知的兩個城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