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裡,旅賁軍,右驍衛,龍武衛分別都是什麼部隊?

2021-01-13 騰訊網

大眼

摘要: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出現很多唐朝時期的部隊名稱,像旅賁軍,右驍衛,龍武衛等等,那麼這些分別都是什麼部隊?

圖1:《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龍武軍

最近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裡,出現很多唐朝時期的部隊名稱,像旅賁軍,右驍衛,龍武衛等等,那麼這些分別都是什麼部隊?

先來說旅賁軍,很多人都以為旅賁軍是杜撰出來,是從虎賁軍衍化而來。確實,旅賁軍遠遠沒有虎賁軍名氣響。虎當然就是指猛虎,而賁的原意是老虎身上的花紋,虎賁兩字合在一起引申為像老虎那樣勇猛。

「虎賁」兩字最早出於《周禮·夏官·虎賁士》,「王出將虎賁士居前後」,也就是王的周圍負責貼身警衛的就是「虎賁士」。在《周禮·夏官》也有「虎賁氏」的記載,專門負責掌管王出入時的儀衛。這裡的虎賁不但是驍勇之士,更是負責帝王安全警衛的親軍。

在《史記·周本紀》裡也有,「武王徵商……率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以東伐紂。」這裡的「虎賁三千人」顯然就是周武王的一支精銳部隊。你還別說,「虎賁」兩字看上去就透著一股殺伐鏗鏘之氣。《集解》引用孔安國的注釋:「虎賁.勇士骼也。若虎賁獸,言其猛也。」從此,虎賁軍成為精銳軍隊的代名詞。凡是形容軍中最勇猛善戰的部隊,都冠以「虎賁」二字。

圖2:漢代的虎賁軍

漢武帝時期,將軍中陣亡將士的遺孤和將領的子孫組成一支部隊,就叫「虎賁軍」,還專門設立了虎賁校尉這一官職作為虎賁軍的統領。虎賁軍地位超然,是由皇帝親自掌握的直屬部隊。漢平帝又設立了虎賁中郎將,作為統領虎賁軍的武將職位,更是將級別提升到秩比二千石的高級將校。

元朝時衛戍首都地區的宿衛軍就於一支沿用了虎賁軍名號的部隊,而且指揮這支部隊的虎賁親軍都指揮使,還是正三品的武將,級別還不低呢。

直到近現代,「虎賁」依然是精銳王牌的代名詞,國民黨軍五大王牌之首的74軍57師,代號就是「虎賁部隊」,著名作家張恨水就以57師堅守常德為背景,寫了一部小說《虎賁萬歲》。

不過,在唐朝旅賁軍還真的有,是太子十率統轄之下的府兵部隊名號。唐朝為了讓太子熟悉軍事管理事務,

在東宮名下設有十率,十個由太子直接領導的軍事部門,其中左右司御率府的府兵部隊就叫「旅賁」。而《長安十二時辰》劇中的姚汝能,他的官職是太子右衛率,就是太子手下負責軍事的官員。只是作為讓太子見習的軍事部門,無論規模還是職權都很小,也就讓太子玩玩票。說到底,太子要是統領了一支兵強馬壯的大軍,皇帝老子心裡能不犯嘀咕?

所以,劇中太子的旅賁軍供太子的親信部門靖安司調遣,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圖3:《長安十二時辰》裡的旅賁軍

接著再來說右驍衛,這裡的「衛」自然就是唐朝軍事制度衛府制裡的「衛」。唐朝軍隊分為「衛」和「府」——確切說還有隸屬於太子的「率」,但規模太小基本也就忽略不計了。府兵制是一種建立在以均田制為基礎的兵農和一、寓兵於農的軍事制度。在各地設置若干個「軍府」(後來改稱折衝府),「軍府」的士兵由各地軍府從所在州縣的農民中挑選,從二十歲要一直到六十歲,平時在家生產,農閒時訓練,還有可能被「番上」到京師。

但是,「府」只是管理府兵的戶籍和日常訓練, 既不能統領「番上」到京師的府兵,更沒有戰時指揮權。「番上」京師的府兵,由十六衛大將軍統領;而戰時的指揮權,則由皇帝臨時選派的行軍大元帥掌握。簡單來說就是「衛」遙領「府」,「衛」和行軍大元帥互相牽制,軍權真正只有皇帝一人掌控。

而所謂的「衛」,既是衛戍京師的禁兵,又是統領天下「府兵」的領導機構。唐朝沿襲隋朝制度,中央禁軍有十二衛四府﹐也有合稱十六衛的。十二衛分別是左右翊衛、左右驍衛、左右武衛、左右威衛、左右領軍衛和左右金吾衛。當然十二衛的名稱在不同時期也有一些變化,這裡就不展開介紹了。

圖4:《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右驍衛

四府則是左右監門衛和左右千牛衛。十二衛負責統領府兵、衛戍京城。而四府則不統領府兵,左右監門衛負責掌管各門禁衛,左右千牛衛負責皇帝侍從和貼身警衛。這裡的十二衛和四府又是相互牽制的關係。

右驍衛就是十二衛其中的一衛,十二衛統領的府兵稱為「外軍」,各自還有軍號:左右翊衛的府兵叫「驍騎」,左右驍衛的府兵叫「豹騎」,左右武衛的府兵叫「熊渠」,左右威衛的府兵叫「羽林」,左右領軍衛的府兵叫「射聲」,左右金吾衛的府兵叫「佽飛」。所以,右驍衛也被稱為「豹騎」,據說是因為戰馬的鞍轡上有豹皮的裝飾而得名。相對於「外軍」自然就有「內軍」,就是左右翊衛下屬的親﹑勳﹑武三侍統轄的五軍府和太子的三衛三府的部隊,「內軍」的各級軍官都是由高官子弟來擔任。

因為十六衛的官署都在皇宮南面,所以合稱為「南衙府兵」。而守衛皇宮北門﹑由招募的兵士組成的「北衙禁軍」就是最後要介紹的「龍武軍」了,準確說,「龍武軍」不是衛,而是軍。看到沒,「南衙府兵」和「北衙禁軍又是相互牽制的兩個系統,最終確保大權只有握在皇帝一人手裡。

龍武軍最早的前身是李世民還是秦王為唐王朝打天下時,親自組建指揮的精銳部隊——玄甲軍,這支部隊,全部是騎兵,而且人和馬都有黑色的重甲,所以得名。這是中國古代非常少見的重裝騎兵部隊,雖然人數不多,只有三千人,但是在戰場總是擔任最關鍵的突擊任務,一旦玄甲軍上陣基本上就是所向披靡,這也是李世民手上最厲害的王牌。

圖5:李世民的玄甲軍

到了唐玄宗時期,左右龍武軍成為禁衛六軍中的兩軍,而且左右龍武軍不是「衛」,不屬於十二衛,兵員也不是來自服兵役的府兵,而是招募來的志願兵,和十二衛分別屬於兩個系統,龍武軍的統領是龍武衛大將軍,同樣直接受皇帝領導。

可見,在旅賁軍,右驍衛,龍武軍三支部隊中,旅賁軍雖然是太子的府兵,但地位最低,龍武軍地位最高。

這可以從旅賁軍的旅帥崔器一心想上調到右驍衛,還有龍武軍的盔甲最為鮮亮,就可以看出端倪了。可見,《長安十二時辰》在細節上還是下了點功夫的。

相關焦點

  •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旅賁軍是什麼組織? 這是一支聽命於太子的特殊軍隊
    長安十二時辰唐朝旅賁軍是什麼組織? 這是一支聽命於太子的特殊軍隊時間:2019-07-04 23:45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唐朝旅賁軍是什麼組織?
  • 長安十二時辰熱播,狼衛為何不敵旅賁軍?要感謝唐朝兵器管制政策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最近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受到網友追捧,在筆者的圈子裡無論是歷史愛好者還是軍事愛好者看後都說這是一部良心劇。在劇中除了主人翁之外,各個人物都是個性鮮明、形象獨特,絕對不會臉盲。最近的劇集中,作為太子和靖安司的護衛隊旅賁軍的靈魂人物——旅帥隴右崔器,終於熱血燃燒了一把,在靖安司深陷險境的時候挺身而出,孤軍殺敵,雖然最終熱血領了盒飯,但卻體現了一個軍人的責任感!這讓很多原本不喜歡他這個角色的朋友都路轉粉。圖片:崔器不是主角,但在劇中卻是一個很有特色並飽受爭議的人物。
  • 歷史劇︱《長安十二時辰》中的歷史錯誤
    報時臺詞的誤置時間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重要元素,劇集以一天之內時間的流轉,作為故事推進的標誌,每一集都以代表時辰的地支命名,還配有幾句聽起來玄之又玄的古語,作為說明。每到一個時間節點,靖安司的「報時博士」龐靈就將之大聲朗讀出來,顯得古意盎然,頗有「高級感」和「儀式感」。
  • 《長安十二時辰》崔器戰死,上元安康,爆哭送崔旅帥,一路好走
    大唐盛世,那個時候的長安,真的很美。看上一眼,就忘不掉了。有多少人,爭著擠著要來到長安,親眼看上一看這三千繁華,一生有這一次,便足夠。崔器隨著兄長崔六郎,在長安城裡摸爬滾打,有的人生來就高貴,有的人註定貧賤,不知道要付出多少倍的努力,才能成為人上人。
  • 長安十二時辰許鶴子的歷史原型是誰?許鶴子結局是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許鶴子的歷史原型是誰?許鶴子結局是什麼?時間:2019-07-04 07: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長安十二時辰許鶴子的歷史原型是誰?許鶴子結局是什麼? 長安十二時辰應該說還是很不錯的,這部講述24小時內,拯救長安乃至整個大唐存亡的作品。
  • 《長安十二時辰》裡旅賁軍穿的重型鎧甲,你了解嗎?
    【環球時報記者 陶明陽】正在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中,旅賁軍身穿的重型鎧甲代入感十足。事實上,該劇中大多數鎧甲的設計和製作出自被業界稱為「中國唐宋甲冑復原第一人」的溫陳華及其同事之手。日前,《環球時報》記者走進溫陳華位於浙江嘉興海寧市的工作室。
  • 《破冰行動》中林宗輝,原來也還是《長安十二時辰》趙參軍
    由小說改編而來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目前正在火熱的開播當中,自從開播以來這部劇就贏得了觀眾的認可。豆瓣高達8.7分的評分就是對於這部劇的一大認可,緊湊快速的劇情,精良的製作等著一系列的東西撐起了整部劇,促使《長安十二時辰》成為了今年的又一部高口碑良心製作。
  • 靖安司、旅賁軍、龍武軍……《長安十二時辰》,沒有劇透但是有冷知識
    迄今為止,對某網絡平臺上已播出的12集《長安十二時辰》,網友給出的是8.8分的高分。社交平臺上,對這部劇的服道化演則更是點讚不斷,甚至還有網友收集各路冷門知識,很有點全民來一波普及唐代文化的架勢。看多了「辣眼睛」的古裝劇、架空劇,《長安十二時辰》對歷史細節的用心,當然讓人眼前一亮。不過擊掌叫好之餘,恐怕還有點冷知識要在這部劇播完之前蹭個熱點普及一下,比方說這部劇裡的唐代軍制。
  • 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角色介紹 長安十二時辰好看嗎什麼時候播
    易烊千璽所拍攝的長安十二時辰,還未開播就已經火了,易烊千璽自帶流量的熱搜體,長安十二時辰易烊千璽扮演誰?易烊千璽所拍攝的這部劇情,易烊千璽是不是主角?這部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開拍的消息一傳出來,就受到了廣大關注,特別是看過小說的小夥伴對這部電視劇更是期待。大家都在問長安十二時辰什麼時候播出呢 ?
  • 《長安十二時辰》參考了哪些文物來復原唐軍裝備?
    作為國內在道具上十分精良,復原十分考究的歷史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可謂是非常火爆,那麼電影中唐軍將士的精良戎具的復原依據是什麼呢?別著急,我們這就一起來看看吧。一部分旅賁軍的頭盔頂部有圓形球頂,其實這一文物來自於現藏於黑龍江博物館的渤海國(公元7-10世紀)鐵盔,這是東北少數民族靺鞨人的產物,此國的存續時間和唐朝大致相當,所以也許鎧甲復原者參考了這件靺鞨人頭盔球頂,來復原同時代的唐軍鎧甲,並非全無道理,只是當時唐軍是不是確實有這件裝備,依舊有待考證。
  • 《長安十二時辰》裡,曹破延為何要搶奪金魚袋?原來它有如此妙用
    隨著6月底《長安十二時辰》的開播,迅速颳起了一陣「大唐風」,大家的視線又被拉回到那個令人神往的大唐盛世。相信很多朋友對於劇中李必開場的自我介紹都有很深的印象,基本以半白話半文言的形式來展現,這是劇組為了進一步還原歷史原貌而想到的「點睛」之筆,當然整部劇中的亮點遠不止於此。
  • 邊江品評《長安十二時辰》13:崔器戰死,不退!
    上一期張小敬和檀棋在景寺查到重要線索,前往劉記書肆找尋守捉郎在長安安排任務的的火師,不料靖安司裡已是大難臨頭,張小敬更是身負全城通緝令,倉皇逃竄。本期我們將揭秘靖安司慘案發生的詳細始末和緣由。我們先把時間往回撥一個時辰,酉初,晚上七點的時候。
  • 文物和影視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唐軍裝備的文物原型
    35 來源: 歷史心發現 舉報   作為國內在道具上十分精良,復原十分考究的歷史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
  • 《長安十二時辰》裡薄荷葉原型竟然是……
    文章來源: 吃貨研究所最近超火的國產劇,非《長安十二時辰》莫屬了,不僅所長的票圈裡各種花式安利,熱搜也是上了好幾條。這種情節緊湊、一秒都不捨得快進的良心劇,所長怎麼能錯過!但是好奇怪,明明我正跟著主角提著一顆心沉迷破案,怎麼看著看著就餓了呢!饞死人不償命的水盆羊肉、火晶柿子、烤胡餅到底是啥?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元兇曝光 長安十二時辰有沒有第二部什麼時候播出
    在小說《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和李泌聯手揪出了幕後真兇賀東,保護了長安城。但是在小說原版的結局裡,幕後黑手並不是賀東,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但是因為不能抹黑歷史人物的原因,所以馬伯庸最後·只能把賀東拿來頂了黑鍋。
  • 《長安十二時辰》為什麼是古裝懸疑劇,而不是歷史劇
    2019年6月份,一部網劇《長安十二時辰》刷爆了網絡,在題材命名上用古裝置換歷史,在虛構的歷史中尋求價值的突破,讓懸疑色彩更加凸顯。同時通過該劇還塑造了各色底層人物,通過錯綜複雜的對立故事,矛盾衝突,讓網劇走出了淺層的內容審美。
  • 《長安十二時辰》裡他們嚼的「口香糖」,口檀,薄荷葉都是什麼?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張小敬他們嘴裡嚼的所謂的口檀是什麼吧。這種唐朝長安的口香糖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是丁香,確切的說是母丁香,丁香的成熟果實。丁香質地較硬,難折斷,氣味香。劇中張小敬嚼完之後,吐出來時說了句真香。
  • 長安十二時辰檀琪結局是什麼 檀琪最後死了嗎怎麼死的
    長安十二時辰檀琪結局是什麼 檀琪最後死了嗎怎麼死的  在《長安十二時辰》的小說中,檀棋的結局並沒有明確說明,不過李泌允許了檀棋和張小敬在一起。至於電視劇中檀棋的結局如何,目前還沒有播出,所以無從得知。
  • 國產古裝劇這麼多,為何《長安十二時辰》火了?
    洋洋灑灑幾千字的回答成了「長安十二時辰」的小說雛形。小說寫的是唐天寶三載上元節當日長安陷於一場滅城的危機,只有一個死囚犯能挽救長安,時限為十二個時辰。全文共24章,一章只寫半個時辰,章章都像在倒計報時,充滿緊張感和強節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