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據報導,近日,重慶市民趙先生發現獨居已久的老母親竟然在偷偷吃壯陽藥,而且家裡堆了好幾盒。經過詢問,老人表示自己是看到藥品促銷,加上當時藥店裡有位開處方的醫生說吃了對健康有益才買的。
因藥店買二送一加送一口鍋,老人在醫生推薦下買7盒壯陽藥
11月23日,趙先生回家看獨居的母親,發現母親居然在吃一種叫參雄溫陽膠囊的藥品,而且已經吃了一個星期,好幾盒了。
趙先生感覺不對勁,拿起包裝仔細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藥品包裝上寫的是補腎壯陽用於腎陽虛衰所導致的陽萎、早洩等症狀,"我當時覺得太震驚了,一個65歲的老太太,怎麼會吃壯陽藥,難不成是被騙了。"
據悉,趙先生的母親前幾年生過一場大病,體質較差,陸陸續續一直在吃藥,可是壯陽藥哪裡來的呢?醫院總不可能給一個老太太開吧?帶著這樣的疑問,趙先生趕緊問母親。原來一周前,老人路過重慶渝北區金竹路藥聚谷藥房時,看到這種藥品在促銷,就買了六七盒。
趙先生解釋到,"母親自從那年生了一場大病後,過於關注健康,還有她文化不高,看到藥店買二送一加送一口鍋的大促銷,抵制不住誘惑,加上當時藥店裡有位開處方的醫生說吃了對健康有益,母親出於對醫生的信任,就這麼稀裡糊塗地買了吃。"
趙先生有些擔心,怕吃上一段時間後,母親的體徵會向男性傾向發展,對此,重慶市公共醫療救治中心腎內科、內分泌科副主任劉建平表示,該藥在禁忌和注意事項兩個方面均標註為:"尚不明確",僅從功能和主治上來說給老太太吃是不太合適的。
藥店黑幕:給你賣藥的可能是不懂藥理的收銀員
隨後,趙先生來到母親購買藥品的渝北區金竹路藥聚谷藥房,趙先生表,示當時是藥房裡有位醫生說這個藥對老母親的健康有益,他母親才買的。對此,藥房店長王女士稱,"對不對症是醫生說了算,也不是我們說了算。"
當問及"這種藥女的也可以吃是嗎?"該店長的回答是,"我不做評論,這個是醫生說了算,我不做評論。"同時,王女士表示,當天賣藥給趙先生母親的醫生不在店內。目前,趙先生已經向兩江新區藥監部門反映此事,當地食藥監部門正在處理中。
藥店是人們生活離不了的,然而一些藥店為了自身利益,往往暗藏貓膩,給你推薦藥物的可能都不是藥師。有的藥店雖然掛出了該店的執業藥師證,但是藥師實際都不在崗,有的藥店就直接掛出"藥師不在崗"的牌子。
2019年,央視315晚會曝光藥店掛靠醫師證、藥師證等現象。根據報導,重慶市健之佳連鎖健康藥房、唐氏藥房、和平藥房、萬和醫藥連鎖藥房、吉善堂大藥房等二十多家藥店均發現類似奇怪的現象。
據齊魯晚報報導,走訪7家藥店中,發現僅1家藥店懸掛藥師證,藥師本人也在店指導,2家藥店懸掛藥師證件,不見藥師身影,4家藥店既沒懸掛藥師證件,也不見藥師。
藥店推銷亂象叢生,賣藥潛規則意想不到
在古代的時候,藥店門口的對聯都是但願人常健,何妨我獨貧。而現在藥店都是買一送一,消費滿多少錢送雞蛋,加入會員享幾折等等,實在是叫人無奈。
藥店為了讓人購買,通常把價格高、利潤高的藥物擺放在櫃檯最顯眼的位置,低利潤的則擺在犄角旮旯。同時,店員會把高利潤的藥物在銷售單上做記號,方便向顧客推銷。有些店員透露:一些品牌藥利潤比較小,有時還被限量銷售,銷售員絕不會推薦,除非顧客點名要。
除此以外,推銷人員會因顧客對知識的不了解,用名字來騙消費者購買此藥,或者用小恩小惠吸引老人購買保健品,這類騙局,往往以"健康講座"、贈送小禮品、免費體檢、免費旅遊等為誘餌,騙取老人信任,以便高價推銷保健品。
據生活晨報報導,2019年的7月5日,迎澤責任區刑警隊接到群眾報警,稱其接到自稱是萬民藥房客服人員的電話,以萬民藥房搞活動發放贈品為由將其騙至親賢北街一公司內,後公司人員以所經營的藥品可以治療其病症,用保健品冒充藥品詐騙其8940元。
如今的藥房已經"變味",不再是"寧願架上藥生塵,但願人間無病人",也不再是"何須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不生",如何回歸初心,還需相關部門加強監管。
來源 斑馬大觀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