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理由:深度好文,轉載只是更好的傳播資訊之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來源:光影新天地,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
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播出到26集,53集的劇播出近半,房似錦沒賣出去幾套房,特別是徐文昌發現妻子出軌後,劇情重點就落在了徐文昌和房似錦的麻煩上,徐文昌一直被張乘乘纏著不放,而房似錦又有一個那麼奇葩的生母,堵在門口要錢,耍賴不走。
到了20多集,房似錦終於接到了一個「大單」,那就是幫肥料大亨林茂根找老洋房。房似錦天天去掃街,終於誤打誤撞找到了向公館。並接觸了一家三代幫向家守護這座洋房的老耿。
為了促成這單生意,房似錦和徐文昌做了很多努力,查資料、聯繫到向家後人,請他回國辦買房手續。
然而這個向先生看似和善,其實沒那麼好說話,明明耿叔手上有贈予書,還是不想承認這個贈予事實,想直接把耿叔老兩口掃地出門,簡直就是為富不仁,根本不考慮耿叔一家三代都為自己賣命、守護這棟房子。
在這一段,編劇六六極力用懸殊的貧富差距,以及一毛不拔的向先生來營造戲劇衝突,讓觀眾一邊譴責向先生,一邊同情老耿。然而,其實六六在這兩集中留下了幾個值得玩味的小細節,把這些細節看懂了,看這一段就會更客觀一些。
先來說一下向公館。《安家》是現實主義題材,所以在房屋買賣上極力的接地氣,劇中沒有自己搭景,劇中場景都有跡可循,不少交易的背後都是真實的故事,向公館這麼大的一筆買賣,也是有淵源的。
不少人已經知道了,劇中的向公館,其實就是現實中的應公館,目前依舊矗立在上海鳳陽路,是當年的地產大亨應子云的住所,就如劇中所說,當年樓內常常賓客雲集,推杯換盞,成為滬上知名交際場所。
當時這棟洋房建造時耗資10萬兩白銀,如今仍在售賣,價格高達3.8億。這稱得上是天文數字了,如果這筆交易成功,房似錦和徐文昌按照1個點來計算,至少能拿到380萬的佣金。
下面留意一個細節,房似錦看到向公館,推門進來,看到主樓的門燈亮著,接著老耿從側面的房間裡走出來,兩個人攀談起來。
聊天中老耿和房似錦沒有過多談這棟老洋房的細節,比如面積、有多少個房間等等,而是說了兩個重點,一個是自己一家三代都為向家守護這棟房子.
他老伴也在旁邊氣悶的說,「當年一個月就那麼幾十塊錢的工資,全都貼在這個房子的維修上了。」
付出這麼多,老耿給出的理由是守了父親的委託,要把房子完好無損的交給向家後人手上。
另外一個重點就是談到贈予,老耿甚至把贈與協議裱起來掛在牆上,指給房似錦看。
冷靜分析一下,就算在大公無私,也不可能把三代人的搭在這棟洋房上,幫守著還不算完,還要把自己的工資都搭進去幫著修房子?這不是無私,這是傻啊!
那接下來我們再說回另一個細節。前文說過,向公館其實就是現實中的應公館。實際上,應公館旁邊有一幢三層副屋,面積約有500平米,其中底層有廚房間,自家建有老虎灶,這在上海的花園住宅中還不多見。並且兩幢房子中間形成一個天井,上面有二座天橋相連。
回到房似錦剛進向公館時的這個全景鏡頭,沒錯了,老耿兩口子就住在這個三層副屋裡。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當前上海的房價,這棟500平米的副屋,市價至少在3000萬以上。守著向公館一輩子的老耿,怎麼會一點私心沒有?他肯定期待都在海外定居的向家後人,能直接把這棟副屋給他們老兩口,那麼這個天文數字也算對得起三代人的付出了。
退一步說,就算只是贈予書上的兩間耳放和廚房,面積也在60平以上,房子賣掉後老兩口可以輕鬆在上海換一套兩居室也不錯了。
這也是為什麼見到向先生之後,老耿提出來自己也要見買家,他們老兩口實在是等了太久,也想趕緊把房賣了,就不用再操心了。
然而,向先生在回來之前肯定也對這棟洋房,以及上海的樓市做了功課,眼瞅著那幢副樓要拱手讓人,自然不願妥協,畢竟幾百萬,對於有錢人來說也肉痛啊!寫到這裡,老耿一家三代守護這棟洋房的答案就很明顯了,只不過三代人奉獻的結果,是這兩間不一定能拿到手的耳房,到底值不值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信息,請以實際情況為主。感謝原作者的辛勤創作,部分作者未取得聯繫,如有侵權,請原作者速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刪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