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城西區文匯路街道海湖廣場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黎暉被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下面,讓我們來認識這位身邊的英雄
黎暉,女,漢族,1975年3月15日出生,2003年7月入黨,現為城西區文匯路街道海湖廣場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在疫情防控期間,作為社區黨組織帶頭人,哪裡需要,她就出現在哪裡,哪裡危險,她就衝在哪裡,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守責負責盡責,在大疫面前不缺位,始終堅持站在防控疫情戰場的最前列、衝在第一線,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和操守。
當好疫情防控「帶頭人」
「我是共產黨員,面對疫情我宣誓: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從命令、衝鋒在前,堅守崗位、務實重幹,疫情不退、我們不撤,為轄區群眾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在鮮豔的黨旗下,黎暉帶領社區黨員莊嚴宣誓。每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社區作為疫情防控的主力軍、黨員就是衝鋒陷陣的先行者,自疫情防控開始以來,黎暉積極號召轄區黨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在小區內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突擊隊,號召「兩新」黨組織捐款捐物。通過她的號召,各小區黨支部黨員積極加入到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黎書記,請安排我明天要幹的工作」、「黎書記,我目前不在西寧,我捐款行不行」、「黎書記,我每天給一線的工作人員做飯送過來」........這是黎暉向黨員發出號召後,黨員們在群裡發過來的微信,每名黨員都用各自的方式為疫情防控工作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兩新」黨組織也積極行動,累計捐款捐物達160多萬。
當好安全「守護神」
正值冬春交替時節,春寒料峭,再加上青海特有的西北風,給疫情防控更是增添了一份寒冷和困難。但黎暉卻帶著社區黨員幹部克服困難,冒著寒風堅守在各個小區防控一線。某日凌晨接到酒店和派出所反映,有疫區來寧人員要住店,黎暉立刻前往現場登記相關人員信息、測量溫度、仔細詢問近期行程、叮囑其相關的自我隔離措施,安排社區網格員進行數據更新和狀態追蹤,並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人員排查。又一夜,電話鈴聲突然響起,轄區某酒店居住人員出現發熱症狀,黎暉連防護措施都沒有來得及做,就來到酒店督促做好消殺工作並及時對接疾控部門人員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像這種突發狀況隨時在社區發生,只要接到電話,她總是第一個到達現場了解情況並及時上報。寒風凜冽的夜晚,她的身影總是能及時的出現在轄區的各個角落,對每件事情總要落實到清清楚楚她才肯放心回去。
當好社區「主心骨」
「抓班子、帶隊伍」不是一句口號,只有以身作則、帶頭示範,才能帶動全體工作人員上下一盤棋、大家一條心。」這是她寫在工作日記裡的一句話,也是她始終站在抗「疫」最前方的寫照。從面對面接觸返寧人員開始,黎暉每次都是衝在前面,給社區工作人員樹立了榜樣。不論是堅守在勸返點,還是投身到日常入戶排查,不論是幫忙買菜,還是在公共場所做消殺,她都衝鋒在前從來沒有一句怨言,迎頭就上。自防控疫情工作開始以來,她作為基層黨員的領頭雁,堅持靠前指揮,不僅穩定了工作人員的情緒,也得到了居民的點讚。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社區書記,在疫情防控期間,哪裡需要,她就出現在哪裡,哪裡危險,她就衝在哪裡,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守責負責盡責,充分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和操守。
當好群眾「服務員」
為保障防疫期間居民正常生活不受影響,黎暉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從保障居民的菜籃子著手,在手機上建立了轄區居民採購群,以「居民線上下單、社區線下配送」的方式真正地為居民「防疫不出門」創造了現實條件。「黎書記,能否給我買點蔬菜和生活用品、能否清一下我家的垃圾......」每天,類似這樣居家隔離人員所提出的需求,她總是一一記錄在冊第一時間安排網格員「送外賣」。疫情期間,小區家庭矛盾也時常顯現。這天夜裡12點多,居家隔離人員因夫妻打架問題向社區提出要出門回娘家,黎書記第一時間趕往居民家中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足足安撫了一個多小時後小兩口才平靜下來答應不出門。處理完這些事又是凌晨兩點多了,一個人走在回家的途中,此刻無怨無悔刻在她堅韌的背影上....
因連續的加班加點,晚上睡眠不能保證,黎暉身體極度不適,在白天上班時出現心顫、心慌等狀況,但面對困難,她總是淡然地一笑,口中說著「這都不是事兒」之後,又繼續一心撲到抗疫工作中。她告訴社區工作人員,「我們多走一步,多摸排宣傳一戶,其他人就少走一步路,疫情防控工作就向前一步。」平實樸素的話語,就是面對重大疫情,堅守使命的無悔選擇。這就是基層工作人員的擔當,新時代共產黨員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