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頂山汝州市,郭先生的家中最近迎來了新成員,但還來不及喜悅,妻子就突然不告而別離家出走。孩子才3個月大需要母親的照顧,母親出走讓兩家人的關係變得緊張。夫家不滿她不聲不響就走了,至今也聯繫不上,而女方家庭則擔心女兒在男方家受了委屈。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受害者」。
據郭先生說,他和妻子結婚至今已有1年多,婚後不久妻子就懷孕了,而他因為需要賺錢養家,一直在外地打工,婚後陪伴的時間很少。妻子生下寶寶後,郭先生回家陪妻子坐完月子,之後又再去到外地打工。
妻子產後可能情緒上有些低落,曾說帶孩子太累了。為此郭先生讓孩子的奶奶帶著妻子到他那兒去住,一家人好幫襯著照顧孩子。但沒多久,妻子在一天夜裡不告而別,郭先生至今聯繫不上妻子。
在聯繫到女方父母后,女方父母也是滿心焦慮,女方母親表示:「沒想到這麼嚴重,要知道是這情況我都不讓她去你那。」女方父母擔心女兒在夫家受了委屈,不過郭先生也覺得委屈,妻子產後家務都是自己做,一發工資第一時間也轉給妻子,在妻子面前,自己是「大氣也不敢喘一個」。據女方母親說,自己曾和女兒取得過一次聯繫,但女兒讓媽媽不要管她的事。
到底為何離家出走,也許只有找到當事人後才能真相大白,不過現在家人們認為應該有產後抑鬱的影響。郭先生表示自己做什麼都不順,對此妻子是有怨言的。而妻子在產後情緒也表現得比較煩躁。三個月大的孩子很可愛,希望媽媽能儘快回來,有什麼事一家人好好談,彼此理解和包容,生活多有不如意,離家出走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產後抑鬱需要引起重視,臨床研究發現產後患抑鬱症的概率在15%-30%之間,身份的轉變,生理上的激素變化等會對產後母親造成很大的影響,產後抑鬱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平時樂觀開朗的女性也可能患上產後抑鬱。對此家人應給予更多理解,觀察媽媽的產後情緒變化,必要的時候也需要接受治療,以免抑鬱症持續對身心造成傷害。
產後抑鬱離家出走的情況並非少數,三亞一名男子發現妻子不見後趕忙打電話報警。他和妻子因生活瑣碎吵架,產後抑鬱的妻子離家出走,可能打算乘機離島。最終警察在三亞鳳凰機場找到了顏先生的妻子陳女士。
據陳女士說,自己一個人在家帶孩子,老公在外打工,她長期得不到家人的關心和理解,在家還經常受到公婆的責罵,心中苦悶才想著出去散散心。看到妻子回來,顏先生也表示會更多地理解和關心妻子。
夫妻異地、缺乏理解和照顧,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女性產後抑鬱的可能。丈夫以及家庭成員在女性生產後應承擔更多的責任,並關注媽媽的情緒變化。
產後女性不論是心理還是生理上都會發生很大變化,投入到母親角色後,帶孩子、餵孩子將佔據生活的大半,對此很多人會出現不安、焦躁甚至悲觀情緒,一些媽媽們因此變得情緒煩躁而敏感。實際上傾訴可以幫助情緒舒緩。
但如案例中的情況,夫妻長期分隔兩地導致夫妻間的溝通通道受阻,而婆家這樣那樣的狀況也讓本就脆弱的產後媽媽們心生煩躁。產後抑鬱雖然發生概率高,但背後其實也能找到共性,對此家庭成員的關心、溝通不能少。而對於產後媽媽們來說,自我調節也很重要,從心理上接受自己身份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