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回歸 公布50萬億韓元投資計劃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韓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回歸 公布50萬億韓元投資計劃
2018-10-24 10:48:4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卞磊

  中新網10月24日電 據韓國《中央日報》報導,10月23日,韓國樂天集團公布了未來5年內將投資50萬億韓元並僱傭7萬人的投資計劃。這是樂天會長辛東彬本月初重回經營後,推出的第一個大規模投資計劃。

資料圖:10月5日,在首爾高等法院,辛東彬在二審聽判後走上囚車離開法院,他將在返回首爾看守所後獲釋。(圖片來源:韓聯社)

  據報導,投資將集中於樂天兩大核心即物流與化學部門。其中,對化學、建設的投資為20萬億韓元,對物流和旅遊、服務分別投資12.5萬億韓元。樂天同時決定對食品部門投資5萬億韓元,用於新產品開發和生產設施的改善。50萬億韓元中,明年即將投資的金額為12萬億,這超越了收購三星精密化學等2016年時(11.2萬億韓元)的投資額。

  在進行大規模投資的同時,樂天還決定今後5年內僱傭7萬名員工。今年,樂天將新招聘1.2萬餘人,明年將再增加1000多人,逐漸擴大僱傭人數。尤其是物流部門的「e電子商務」領域可能會新招大量員工。

  樂天集團相關人員稱,「我們計劃集中精力將線上商務能力提升為業界頭把交椅」。為此,樂天計劃積極利用人工智慧(AI)等數位技術和大數據,在構建網絡線上、線下物流基礎設施上進行大規模投資。此外,樂天還決定繼續推進能提供大量工作崗位的大型綜合購物中心建設。

  此外,樂天計劃繼續擴大韓國國內外旅遊和服務部門的事業,集中精力提高樂天品牌價值,尤其是酒店和免稅店方面。為此,樂天打算繼續推進海外併購(M&A)等。

  今年年初,因辛東彬會長被拘留後,樂天由於領導層的空缺而實際上處於停滯,但當天公布的大規模投資僱傭計劃被認為是樂天重新開始運作。會長辛東彬在回歸經營後的第一次會議上稱,「越是困難的環境,越不能畏怯,必須積極進行投資,提高企業價值」。

  韓國商界去年12月以LG集團為首的三星、現代汽車以及SK集團等接連公布了大規模投資僱傭計劃。加上此次樂天的計劃,在政府向商界提出增加投資僱傭的要求後,截止到目前公布了投資計劃的集團有10家,規模達471萬億韓元。這一金額甚至超過了韓國政府今年的預算447萬億韓元。

  據媒體此前報導,因涉嫌賄賂韓國前總統樸槿惠一審被判處實刑的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二審被判有期徒刑2年6個月半,緩刑4年。法庭當天雖然同樣認定行賄罪成立,但念在辛東彬遭到索賄被迫就範而予以緩刑。由此,辛東彬被捕234天後獲釋。

相關焦點

  • 韓國人「抵制日貨」 樂天市值蒸發1萬億韓元
    因「薩德」風波在中國經營面臨困難的樂天集團,由於跟日本企業合作較多,在這波韓國的「抵制日貨」運動中也受到了波及。韓國網友製作的海報:「多用韓貨,抵制日貨」據韓國KBS新聞報導,韓國「抵制日貨」的浪潮,正持續蔓延至全國各地和各個階層。雖然韓國以往曾有過拒絕購買日本商品的現象,但此次有所不同,最近包括餐廳和商店等,都是自發參與禁售日本商品的活動。
  • 韓國樂天會長辛東彬二審獲緩刑 被捕234天後獲釋
    (原標題:樂天會長辛東彬二審獲緩刑 被捕234天後獲釋)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韓聯社)海外網10月5日電 據韓聯社報導,韓國高等法院5日對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親信幹政門」及貪汙瀆職案作出二審判決,判處辛東彬有期徒刑2年零6個月,緩刑4年。辛東彬被當庭釋放。
  • 韓國SK集團投資1.6萬億韓元收購美國Plug Power9.9%的股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韓國SK集團旗下SK控股公司和SK E&S於1月7日表示,公司投資1.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95億元)收購美國氫能行業巨頭普拉格能源(Plug Power)9.9%的股份,成為其最大股東。
  • 樂天集團創始人辛格浩去世 晚年曾因涉貪汙瀆職被判刑4年
    封面新聞記者 燕磊據韓聯社報導,1月19日下午,樂天集團創始人辛格浩因病去世,享年99歲。辛格浩當天下午4時29分許在首爾峨山醫院因病去世,辛格浩長子、日本樂天控股前副會長辛東主和次子、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長女、樂天獎學財團理事辛英子等家屬臨終陪伴。由此,三星創始人李秉喆、現代創始人鄭周永、LG創始人具仁會、SK集團創始人崔鍾賢等領導韓國財界的「第一代企業家」時代落下帷幕。
  • 韓國樂天集團會長及家人將受審
    韓國司法界消息人士19日透露,首爾一家法院將開始審理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及其家人所涉的一系列案件,首場聽證會定於20日舉行。   此外,樂天集團免稅店業務負責人因牽涉前總統樸槿惠「親信幹政」案,19日被首爾檢方問詢。
  • 韓國10大集團總市值超過1000萬億韓元
    韓聯社11月25日報導,據金融信息企業FnGuide25日表示,以23日為準,10大集團102家上市子公司總市值為1069.5萬億韓元,比去年年末(874.3萬億)增加了22.3%,佔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和高斯達克股票市場總市值(2130萬億)的50.2%。
  • 三星Q3營收66.96萬億韓元 其中半導體業務營收為18.8萬億韓元
    【TechWeb】10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周四,三星電子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好於預期的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三季度的營收達到66.96萬億韓元(約合755.1億美元),同比增長8%;淨利潤達到9.36萬億韓元(約合83億美元),同比增長48.9%,超過預期。
  • 2019年韓國大企業研發投入達54萬億韓元
    原標題:2019年韓國大企業研發投入達54萬億韓元 來源:韓聯社韓聯社4月14日報導, 14日,據企業評價網站「CEO斯科爾」對韓國國內500強企業中提交事業報告書並公布研發費用的208家企業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去年研發投資額達54萬億韓元。
  • 韓國計劃研發核潛艇與航母,預備300萬億韓元軍費,到底夠不夠?
    韓國在軍事領域可謂後起之秀,尤其是進入本世紀之後,在軍工領域等的進步相當快,而且重點發展海空軍,所以現在已經成為一個相當引人注目的國家,在2020年的時候,韓國又發布了新的軍備計劃,打算在5年內,花費軍費300萬億韓元,相當於2500億美元以上,平均每年500億,絕對可以說是大手筆了
  • 三星手機,3Q營業利潤4萬億韓元以上,4年來的最高值
    有預測稱,三星電子智慧型手機銷量時隔3年再創新高,季度營業利潤有望恢復到4萬億韓元。 三星電子將於下月公布第三季度暫定業績。當天,據證券信息企業fnguide透露,三星電子第三季度的業績為銷售額63.7979萬億韓元,營業利潤9.957萬億韓元。 特別是負責三星電子移動事業的IT移動(IM)部門,第三季度的營業利潤預計會突破4萬億韓元。 證券業界預測,第三季度IM部門的營業利潤為4萬2千億韓元,銷售額為31萬5千億韓元。
  • 2年內投資5萬億韓元,韓國增加中美歐供應鏈管理核心商品
    為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技術競爭力,韓國政府計劃在2022年前對研究開發領域投資5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3億元)以上,明年將先對半導體、生物、未來汽車三大產業投入2萬億韓元。同時將選拔100家具有發展潛力的核心戰略技術龍頭企業進行重點扶持,確保其國際競爭力。
  • 預計到2025年,韓國機器人市場將增加到20萬億韓元
    打開APP 預計到2025年,韓國機器人市場將增加到20萬億韓元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23 09:29:56
  • ...中國市場|雅詩蘭黛集團|化妝品|裁員|愛茉莉太平洋|歐萊雅集團
    該公司繼續投資於電商、供應鏈的改進和信息技術,同時減少零售和辦公空間升級的支出,以應對衛生事件。雅詩蘭黛計劃重組關閉15%獨立門店 裁員近2000人在披露財報的同時,雅詩蘭黛集團也公布了一項為期兩年的重組計劃,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分銷格局和消費者行為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 大韓航空擬以1.8萬億韓元收購韓亞航空,躋身世界十大航司
    大韓航空擬以1.8萬億韓元收購韓亞航空,躋身世界十大航司 澎湃新聞記者 姚曉嵐 綜合報導 2020-11-16 17:52
  • ...裁員|淨銷售額|愛茉莉太平洋|中國市場|歐萊雅集團|雅詩蘭黛集團
    除了廣大消費者耳熟能詳的雅詩蘭黛小棕瓶、小黑瓶外,雅詩蘭黛集團旗下還有諸多知名彩妝品牌和香水品牌,包括海藍之謎、倩碧、M.A.C、雅男士等。計劃最多裁員2000人關店15%在財報披露的同時,公司也公布了一項為期兩年的重組計劃。
  • 卡門簡報|廣汽集團:「計劃投資蔚來10億美元」報導不實;騰勢汽車...
    整理 | 牛曉通頭條廣汽集團:「計劃投資蔚來10億美元」報導不實,未形成任何有約束力的協議廣汽集團發布澄清公告:「廣汽集團計劃入股投資蔚來汽車10億美元」的媒體報導不實,目前雙方就蔚來的融資計劃有所探討,但仍處於早期階段,並未形成任何有約束力的協議。
  • 李健熙繼承人將繳10萬億韓元遺產稅 稅款超遺產一半
    李健熙繼承人將繳10萬億韓元遺產稅 稅款超遺產一半  Winnie Lee • 2020-10-25 15:40:05 來源:前瞻網
  • 車圈|起亞韓國工廠延長一周復產 韓國政府或提供3萬億韓元財政支持
    韓國政府計劃正討論3萬億韓元的財政支持金融部門、政府和汽車製造商預計將各自拿出100億韓元,並基於韓國科技金融公司提供的擔保,預計總共將提供大約3萬億韓元的支持。當前,韓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正直接受到汽車製造商銷售持續低迷的衝擊。根據韓國汽車製造商協會的數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在本月第二周裡,韓國汽車製造商在韓國國內的產能利用率降至60%左右,導致零部件製造商的產能利用率不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