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消品獨家訊)近日,聚美麗舉辦主題為「跨國公司如何藉助投資和孵化保持新銳成長」 圓桌論壇會議。近年,強生、聯合利華、歐萊雅、資生堂等多家跨國企業在中國落地新銳品牌孵化計劃,聚焦科技創新品牌,與新銳品牌互補共贏,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和體驗。
疫情和競爭激烈的美妝市場促使巨頭落地新銳品牌孵化計劃
2020年隨著全球疫情的爆發和蔓延,全球美妝產業受到強烈衝擊,整體呈現下行趨勢,其中全球八大美妝集團今年上半年業績共計縮水超300億。由於中國較早控制疫情以及發達的電商環境使得中國美妝市場一枝獨秀,逆勢增長。
如今中國美妝市場早已不是20年前國外「大牌」的天下,90後和Z世代的新興消費者習慣發生轉變,花西子、完美日記為代表的國產品牌在美妝細分領域的崛起,以及受到業內人士公認的 「善變」的中國市場趨勢,跨國美妝巨頭們或多或少碰到了一定瓶頸。而在疫情的大環境下,許多初創企業難以為繼,兩相結合,近年多家跨國巨頭紛紛建立新銳品牌孵化器,幫助初創企業渡過難關,同時為集團自身挖掘潛力品牌。
強生消費品科技創新高級總監毛慶革先生
《快消品》了解到,今年3月,聯合利華在中國上海建立其全球首個對外孵化器U創,並與天貓新品孵化平臺達成戰略合作;2018年底歐萊雅建立風險投資基金BOLD(Business Opportunities for L』Oréal Development),今年6月歐萊雅中國舉辦首屆「BIG BANG美妝科技創造營」,探索和孵化革命性的美妝科技解決方案,開啟了中國美妝科技領域初創挑戰賽的先河;強生消費品科技創新高級總監毛慶革先生表示,強生早在1970年開始建設股權投資機構,去年在中國設立亞太區首家和全球面積最大的創新孵化器JLABS,自帶實驗室,涵蓋包括科技、醫療和融資領域的專家資源和強生的投資支持等。
科技創新為美妝行業孵化趨勢
公開數據顯示,美妝消費者中成分黨在18-24歲女性群體中佔比逾5成, 95後對護膚的專業度和細緻性頗有講究。同時,成分黨消費能力強勁,高消費者水平佔比高達52%。產品顏值不再是爆款新品的必要條件,美妝護膚品背後的生命科學研發創新成為行業新趨勢,新銳品牌的科學性、臨床試驗、醫療專家背書和未來發展潛力成為品牌孵化的重要考量標準。
聯合利華對外孵化器運營總監王雪孺女士
2019年歐萊雅中國執行長斯鉑涵先生宣布歐萊雅從傳統化妝品公司轉型為美妝科技公司,提出「1-4-5」王牌新戰略,未來將孵化優化消費者體驗的數位化創新、端到端的運營價值鏈創新、跨界產品研發和綠色科技可持續創新等方向的初創品牌;聯合利華對外孵化器運營總監王雪孺女士表示,聯合利華立足於品牌型孵化器,以品牌驅動力為核心,打造長效品牌,提供平臺化資源池式服務,根據階段性評級開放不同權益,包括配方資料庫;資生堂中國事業創新投資室高級副總裁周濤聲女士表示,資生堂意圖構建完美肌膚生態矩陣,未來以中國市場為重心,聚焦內部護膚領域,切入食補這一的細分護膚領域,並通過與日本美容儀器公司雅萌合資建立公司,結合高性能美容儀器診斷消費者護膚痛點,提供高端定製化護膚服務。
資生堂中國事業創新投資室高級副總裁周濤聲女士
以內推外,以外推內,互補共贏
孵化器項目的意義在於互補共贏,新興品牌投入市場,提高消費者生活質量和體驗;初創品牌獲得「前輩」扶持加速產品開發、商業化進程和市場化運作;初創公司在細分領域的創新,給予集團內部新方法論靈感,在未來帶來內孵新品牌的可能性,更多商業合作模式,形成「以內推外,以外推內」的良性循環。
另外,初創公司與集團之間的矛盾磨合是必經之路,在會議中,跨國巨頭們對於保留創始人以此維持初創品牌DNA和獨立自主性,達成高度一致,不主張過早納入集團內部,偏向建立商業合作關係。
歐萊雅中國財務發展總監金昶先生
歐萊雅中國財務發展總監金昶先生表示,除了孵化品牌帶來直觀的外延增長,初創品牌的融入帶來其他積極效益。消費者需求日趨多樣化和體驗化,使得行業生態圈化成為必然發展趨勢,創新科技解決方案更智能化,快速反應市場,有助於集團迎面未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