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日本現代機器人教父石黑浩:20年專做美女機器人

2021-02-13 機器人大講堂

如果說Sophia憑藉毒舌成為機器人界的第一網紅,那麼Erica完全可以憑藉美貌成為機器人界第一美女。從本質上講,Erica與Sophia同屬交互機器人,與Sophia「口出狂言」相比,Erica更加溫婉恬靜,因而並未使人類產生恐懼也就沒有獲得過多的關注。不過,與表情誇張機器人感十足的Sophia相比,Erica看起來更像人類,她的皮膚完全沒有塑料感十分接近人體皮膚,近看還能看到皮膚的紋理以及些許的絨毛,甚至還能清晰聽到她的「心跳」。


▲即將擔任新聞主播的機器人Erica

想做新聞主播需要極強的語言溝通能力了,Erica為此也做了不少準備。Erica集成了語音生成算法、面部識別技術和紅外傳感器,這使得她不僅能夠識別人類,還能與人類進行對話,並自主地對人類的言語作出反應。雖然Erica還不能移動肢體,但Erica可以獨立地變化自己的面部特徵比如眨眼、微笑,她還可移動自己的頸部、肩部和腰部,同時她還能夠跟蹤在房間行走的人。

Erica出生於2015年,而她的創造者正是比喻為「現代機器人教父」的日本大阪大學教授石黑浩。石黑浩教授研究機器人已有二十多年歷史並推出了30多款機器人。由於石黑浩教授推出的機器人與真人太過相似,一度使人忽略了他這項研究的本質。對此,石黑浩教授曾公開表示,他最根本的目的並不是要在外貌上復刻人類,而是想複製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力圖使人與機器人的交互達到人與人交互的自然境界。

那麼,石黑浩教授的研究成果又該如何商業化,自然的人機互動對主打服務和陪伴等功能的機器人是否必要呢?

緊蹙的眉頭、嚴肅的表情,在搭配上一身黑色的衣服,這是石黑浩在鏡頭面前永遠的形象,十多年都未曾改變。他所說並不是想要研究機器人,而是想複製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其實與他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

石黑浩從小遠離父母,由祖父母養大,從小最感興趣的事就是繪畫。所以,1981年石黑浩進入山梨大學讀繪畫專業,後來他得知自己患有色盲,不可能將繪畫作為終身事業,因此一度陷入迷茫。後來,石黑浩接觸到了計算機,他發現編程與繪畫類似,並對Assembler,Pascal等新詞彙產生了非常強烈的興趣。於是,他先是在山梨大學完成研究生課程,又獲得大阪大學博士學位,主攻機器人研究,之後他又先後在山梨大學、大阪大學、京都大學、美國聖地牙哥加州大學、和歌山大學先後做研究員、教授。

目前,石黑浩現任大阪大學智慧機器人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主要有機器視覺,包括主動視覺、全方位視覺和分布式視覺,人類和機器人的智能信息平臺以及機器人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三大方向。近年來,石黑實驗室也將人工智慧技術加入到機器人的研究中來,並在實驗室開創了一個名為人機互動(HRI)的研究領域,混合工程學、人工智慧、社會心理學和認知科學等四大學科。其目的是研究人類為什麼以及何時願意與機器進行互動並感受到機器人的感情。

本著建立人與機器人之間的親密關係,石黑浩在2000年開啟了超仿真機器人(android)項目,並在當時設計了一款在輪式平臺上搭載可移動鋼製手臂的機械裝置,而這一設備受到了實驗者的排斥,石黑浩開始意識到機器人還是應具備人的外表才能更好地與人類交互情感,於是他開始運用超仿真機器人進行研究。

▲石黑浩仿製女兒的機器人ReplieeR1

想要研究出高度類人的機器人,首先需要捕捉人類行為的細微特徵,包括呼吸、坐姿以及對隨機刺激的反應等。石黑浩通過對妻子日常生活進行錄像來獲取人體行為特徵,並在2002年以自己的女兒為原型,創造了第一個超仿真機器人ReplieeR1—R for Risa(石黑浩女兒名為Risa)。2005年又以東京知名女主播藤井雅子為原型,與東京機器人製造商可可洛公司合作研發了機器人Repliee Q1 Expo,並藉此得到了業界認可,石黑實驗室也被媒體推上了電視節目,開始被公眾關注。

隨後,石黑實驗室推出了Geminoid系列,這一系列是指仿製某一特定人的機器人。想要製作Geminoid,需要對被仿製人體進行精確測量與三維掃描,並用石膏來準確地複製面部輪廓。目前石黑實驗室推出兩款Geminoid:高度仿真石黑浩教授本人的機器人Geminoid Hi-2以及外形似20多歲的日俄混血女性的機器人Gemnoid F。HI-2和F都使用氣動驅動裝置代替電動機,以此使機器人運動更類似於人類。

▲石黑浩仿製自己的機器人Geminoid Hi-2

不過,這兩款機器人在設計上略有不同,Geminoid Hi-2具有50自由度,不僅可以輕鬆地做出各種表情,還能夠調整整個身體姿勢,在行動能力上與人類更類似,多達50多個驅動器也使得Geminoid Hi-2的運輸非常困難。儘管如此,Geminoid HI-2還是成為了石黑浩的分身,代替他離開大阪並通過遠程操控技術使其在世界各地講課。

而Geminoid F的自由度限制在12自由度,大部分分布在Geminoid F的臉上,使Geminoid F表現出自然的面部表情。Gemnoid F還採用了動作捕捉系統,能夠做出眨眼、微笑、皺眉等65種不同面部表情,皮膚由柔軟的矽膠研製,膚色逼真度極高,更能像真人發聲、對話、唱歌等,並出演了電影《再見》。

▲機器人Geminoid F參演電影《再見》

除了高度仿真的機器人外,石黑浩也在將人機互動親密感進行了商業化探索,2010年石黑實驗室推出的移動遙控機器人Telenoid R1可以模仿千裡之外的親朋好友的聲音和表情,可以使人們遠距離「聊天」。

▲微縮版人體觸感概念手機Elfoid

2011年大阪大學與日本移動運營商NTT DoCoMo和高通合作推出了只有8英寸長的微縮版人體觸感概念手機Elfoid。2012年石黑實驗室還推出了一款人形抱枕Hugvie,不僅材料接近人體皮膚,頭部收納處還可放置手機,在使用者抱著接聽電話時,仿佛對方就在身邊。

▲人形抱枕機器人Hugvie

在日本,個人機器人在教育領域已有普及應用,石黑浩相信未來個人機器人會非常普及。不過,日本的機器人市場增長空間有限,石黑浩也也開始關注中國市場,並與中國企業合作研發適用於中國市場的教育機器人,可陪伴使用者進行口語練習。

不過,以上提到的機器人還有賴於人類編程,最近幾年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突破,機器人成為了人工智慧技術最有潛力的落地場景,因此石黑實驗室也推出了具有語音識別、人臉識別等新功能的智慧機器人。

2015年石黑浩帶來團隊研發出第一個完全自主的機器人Erica,運用了語音識別、紅外人體追蹤、語音合成和自然運動生成等多項技術。Erica的眼睛、嘴巴和脖子等可通過氣壓活動,呈現出各種表情和動作,看起來與人類十分類似。

除了外表上的高度仿人,Erica還使用了神經網絡技術能夠解析人類言語並回答問題。這正是由於外表上的高度擬人以及出色的語音識別和合成能力,Erica將在今年4月擔任新聞主播。而在學術上Erica也急劇研究價值,目前已被日本三所大學用於人機互動研究,同時被納入日本科學技術廳「先進技術的探索研究計劃」之中。


▲機器人Androidol U在與彈幕進行交互

雖然,Erica已經獲得了不錯的人機互動效果,但石黑浩並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2017年石黑浩實驗室又創造了外型更加靚麗的機器人 Androidol U。Androidol U 不僅可以自主與人類對話,還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從對話中不斷學習並在適時場景下使用,目前Androidol U的對話模式累積已有 4000多種。

不過,目前世界上研究交互機器人的並不只有石黑實驗室一家。中科大的智慧機器人實驗室也在致力於交互機器人的研究,並在2016年推出了第三代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

▲中科大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

佳佳是一款高顏值的機器人,據稱她的樣貌取自中科大五位高顏值女生,並且具備初步的人機對話理解、面部微表情、口腔及軀體動作匹配功能。當與人交流時,她可以通過追蹤對話者的面部表情感知其情緒,與常見的動作機械的機器人相比,具有非常高的智能。

目前,國內也有一些做仿真機器人的企業,但製作工藝上相對粗糙,機器感非常明顯,行動能力也十分不便,這最主要的問題還在於國內在機器人基礎配件,如伺服驅動裝置、各種傳感器上的研發能力十分弱。另一方面,國內在人機互動上的研究才剛起步,人工智慧技術也剛剛進入落地應用階段。

想要研發出既高度仿真人類,又具備人機互動自然真實感的機器人還需對人體本身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近年來,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時代的到來,機器人已不斷進入到應用場景,無論是在酒店、餐廳、火車站、政府機關等公共場所服務的機器人,還是在家庭中承擔陪伴娛樂等功能的家用機器人,都亟待提升人機互動能力。

當然,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機器人也將逐漸更貼近人類。機器人不僅要具備聽從指令、回答問題以及業務引導等基礎工作能力,更應通過人機互動技術拉近機器與人之間的距離,這將成為決定主打服務、陪伴等功能的機器人層次的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日本美女機器人將擔任好萊塢電影女主角,流量小花地位...
    日本美女機器人將擔任好萊塢電影女主角,流量小花地位遭威脅?(圖片來源:youtube視頻截圖)據悉,一部耗資7000萬美元的好萊塢科幻電影《b》將由日本美女機器人擔任女主角,這將是電影史上的新突破。影片中擔任女主角的是日本大阪大學機器人專家石黑浩創造的美女機器人Erica,她於2015年首次公開亮相,顛覆了「恐怖谷」理論,外表看起來接近真實的人類,而且顏值不低。石黑浩則稱這款機器人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像人類的機器人」。Erica的形象設定在23歲女性,相貌通過掃描多名人類美女的臉部特徵合成,機器人聲音以錄音為基礎進行再次合成,與真人發音非常相似。
  • 疫情下日本機器人「代替人類」,到底多全能?唯一缺點是……
    在日本推行「與新冠病毒共存」的新生活方式過程中,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一直以來在日本十分流行的機器人,這一次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再度「火」了一把。疫情後,日本大手企業東急集團開始使用清掃智慧機器人,在建築中機器人可以自己上下電梯,擁有打掃整棟樓的強大性能。
  • 【獨家 】日本這家包袋品牌找了個機器人當店員,跟真人差不多 |CBNweekly
    3月20日至4月1日,這家公司位於東京表參道的店鋪裡會出現一個名叫「Samantha U」「人設年齡22歲」的安卓機器人研修店員,她會和顧客們搭話、介紹商品、回答客人們的各種提問。 先來看段視頻感受一下。(Samantha U在做自我介紹:大家好,初次見面,我是機器人Samantha U。
  • 機器人時代如何解決性與愛的問題?
    這位父親的名字叫石黑浩,他相信這是現代化機器人在世界上的第一份記錄。自那之後的 15 年裡,石黑浩製作了大約 30 個機器人,大部分都是女性。在它們的原型中,有播音員,有女演員,還有時裝模特。這些機器人頻頻亮相公共場合——在咖啡廳,在餐館,在商城唱歌,甚至在戲劇中進行表演。
  • 重磅Wired封面故事:機器人時代的性與愛
    從學術角度來講,石黑浩試圖通過這些機器人來理解人與人交流的機制。但是他的真正探索是解開連接(connection)本身妙不可言的本質。 ——Alex Mar 20107.10.17從夏天的某個時間開始2002 年的一個上午,在日本大阪市邊界上的一家大學實驗室裡。
  • 專家大膽預測:人類與伴侶機器人將在2050年實現「婚姻自由」
    日本大阪的科學家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已經在研發看起來和人類一樣的經典機器人。他以他的人形機器人而聞名,據他說,如果你發現自己和他的一個人形機器人在一間屋子裡,在最初的10到20秒內,你可能會認為是在一個人類面前。而且,隨著機器人的發展,你會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來理解你面對的是一臺機器。我認為到2050年,機器人將非常接近人類。
  • 舞臺劇《變形記》上演 揭開「機器人戲劇」的奧秘
    和機器人對戲時,真人演員需要記住大致的時間,「機器人有些像人偶,但比人偶更有生命力,也是我們之間的對話讓機器人有了生命」。   ■ 延伸閱讀   為何會做「機器人戲劇」   9年前,平田織佐導演被調到大阪大學工作。他聽說大阪大學的機器人製作很有名,於是和校長提出想用機器人創作戲劇,校長向其引薦了學校的機器人製造科學家石黑浩教授。
  • 繼日本女性機器人後,中國美女機器人引熱議,網友:在哪買?
    繼日本女性機器人後,中國美女機器人引熱議,網友:在哪買?現今,是科技的時代,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在日常生活方面,變得越來越豐富了。而且科技的進步,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些不錯的東西,比如機器人。現在我們能夠在很多地方發現人工智慧的存在,比如超市裡面的掃地機器人、銀行裡面的機器人等等。並且已經有很多國家都開始了仿真機器人的研究,很是讓人感到好奇。而對於智慧機器人的研究,怎麼能夠少了日本呢?要知道日本人一直都對機器人有著別樣的情懷,他們的很多文化產品中都有機器人的身影。而且日本也推出了女性機器人,並且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
  • 日本人為何不懼怕機器人?
    在二戰結束後的幾年中,日本將重心轉向發展科技,這樣不僅可以重建經濟,也能重塑日本的形象。 德國錫根大學的日本學者馬丁·拉特曼(Martin Rathmann)認為,「工業領域機器人在日本上世紀60年代的經濟復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日本完成了自身的生產線自動化,並實現效率飛躍式提升之後,這個國家就成為了機器人的主要出口國。
  • 我國第一個智能美女機器人誕生,未來機器人老婆會成為時尚嗎?
    她是我國科學技術大學在2016年研製出來的,身高160cm,體重不到50公斤,精緻的五官再加上白嫩的皮膚,典型的高顏值美女。佳佳不僅漂亮,而且也被賦予了優秀的品格即:善良、勤懇、智慧。讓佳佳整體上看起來更符合中國女性的形象。這款美女智慧機器人公布之後,受到了人們的一致好評,如果這只是一個徒有外表的機器人,那自然也不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
  • 我們真的會和機器人談戀愛嗎?
    Geminoid F(F代表女性female)是日本機器人專家石黑浩(Hiroshi Ishiguro)製作的一個女機器人。「出生於」2010年的這款「仿真美女」,外形以20多歲的日俄混血女性為模本,會做出眨眼、微笑、皺眉等65種不同面部表情,皮膚由柔軟的矽膠研製,膚色逼真度極高,更能像真人發聲、對話、唱歌,遠看幾乎與真美女無異。
  • 中國首個美女智慧機器人問世,智慧機器人老婆會變成時代潮流嗎?
    自打人們幾百年前走入科技的道路以後,人類發展史走入了快速通道,一個一個高新科技持續出現,更改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一樣也更改了未來的人類。高新科技可以迅速發展,有一個關鍵的工具我們要謝謝它,那便是人們創造發明的電子計算機,它是現代文明最強力的經典作品。人們更是在電子計算機的協助下,才可以讓高新科技迅速發展,才擁有如今比較發達的現代文明。
  • 日本發明的這些美女機器人,「矽膠娃娃」就要扔了,竟然如此逼真
    可能我們都知道美國的機器人、人工智慧很厲害,孰不知日本在這一塊的技術也很牛,一點不比他們差。不過,日本的機器人打造的有點奇葩,這可能與日本的矽膠娃娃產業有關,簡直就是這種娃娃的逆天升級,就是下面這些美女機器人了,超級逼真。
  • 前瞻機器人產業全球周報第75期:碧桂園機器人餐廳正式開業,20秒出...
    機器人艾麗卡由日本科學家石黑浩 (Hiroshi Ishiguro)和小川浩平 (Kohei Ogawa)創造。艾麗卡擁有23歲女孩的外表,有著生動的表情並能對人類的表情作出反應。 肯德基在俄羅斯推出首個機器人餐廳 近日,肯德基在俄羅斯莫斯科推出了首個機器人餐廳。
  • 日本美女機器人,「去掉」衣服和矽膠是什麼樣子?
    現在社會更是發明了一種外表很像人的機器人,而且為了符合人們的審美,就把機器人的外表做得很美。社會越發達,人們就越想追求一些精神上的東西。
  • 日本機器人逼真,已能夠代替真人,為何日本人會這麼喜歡機器人?
    不過要說日本身上的「高光點」其實遠遠不僅如此,科技發展也是這個國家很著名的一點。曾有一件事應該大家都聽聞,2001年的時候,日本曾經提出要50年打造30個諾貝爾獎計劃,當初很多人都認為這是口出狂言,沒有任何依據,但是過了20年的時間,日本已經拿了18個諾貝爾獎,如此看來剩下的30年中拿12個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這都證明著,這個國家的科技科研發展特別出色。
  • 中國美女機器人走紅,比日本的好多了!網友:還找什么女朋友?
    中國美女機器人走紅,比日本的好多了!網友:還找什么女朋友?日本是一個科技發展大國,當地的科技發展非常迅速,而在飛速發展的前景下,他們也製造了很多尖端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有著擬人化的外表,而我國也一直堅持在機器人領域進行研究,最近,中國的美女機器人走紅,比日本的好多了,網友還找什么女朋友?
  • 中國美女機器人走紅,比日本的好多了,網友:還找什么女朋友?
    中國美女機器人走紅,比日本的好多了,網友:還找什么女朋友? 科技的快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機器人的出現可以幫助人類完成很多事情,要說在機器人領域發展最好的國家,相信小夥伴們都會第一時間想到日本,日本確實是名副其實的科技強國。
  • 造價120萬人民幣,日本這款美女機器人是你夢寐以求的機器人老婆嗎?
    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今天分享一款日本一家公司研究的美女機器人,和你們此時腦中想到的矽膠機器人大有不同,她整個軀體都是用各種金屬零部件組裝而成。造價18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20萬元,相比於其它機器人,這個價格還算性價比適中。
  • 從機器人教父到「掃地僧」的跌宕30年
    做機器人從來就不簡單美國東海岸的波士頓是美國文化的發祥地,一條查爾斯河從這座城市穿越,在這裡注入大西洋。它的南岸是主城區,而北岸則是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等諸多高校的所在地。高校林立形成的學術氛圍,也令波士頓有「科學技術的方向盤」(steering whe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