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 | 「最美芳鄰」故事

2020-12-26 澎湃新聞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當今社會衍生出一個特殊的「三留」群體——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為進一步探索新形勢下婦女公益新模式,常態化關愛農村「三留」群體,2019年6月,按照溫州市婦聯試點工作要求,樂清市婦聯率先啟動了「芳鄰守望」公益計劃,並在全市範圍內逐步鋪開。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芳鄰守望」工作站18個,公開招募「小芳媽媽」500餘名,共開展活動1500餘次,惠及人員20000餘人次,深受群眾歡迎。

她追求卓越,她守正出新,她富於創造,她大氣包容,她美美與共,她奮鬥奮進。為進一步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用榜樣的力量引領婦女不斷成長壯大,營造關心關愛「三留」人員的良好氛圍,形成「培育一個、帶動一批、影響一片」的輻射效應。日前,樂清市婦聯面向全市開展了「最美芳鄰」故事徵集活動,努力發掘,精心選樹了一批「最美芳鄰」先進典型,讓我們來聽聽她們背後平凡,且暖心的感人故事。

盧旭玲

社區大家庭裡的「大家長」

「我是社區這個大家庭中的家長,孝敬留守老人,照顧好留守姐妹,關愛留守孩子是我的責任。」作為樂成街道西岑社區書記、婦聯主席,盧旭玲還有一個身份——「小芳媽媽」。多年來,她用自己點滴的愛,為「三留」群體撐起一片愛的藍天。

「三留」群體一般都遠離關愛,他們在心理、生活、學習等方面存在著較多問題。盧旭玲以社區為單位,對社區「三留」群體進行了詳細登記和梳理,認真摸底調查,逐個家訪,了解他們的家庭情況,建立健全檔案。藉助社區平臺,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

西岑社區兒童之家是省級兒童之家規範化建設試點。多年來,盧旭玲堅持開展「春泥計劃」假期活動,如夏令營、冬令營等,通過開展假期活動幫助轄區留守兒童開拓視野、豐富知識、提高動手能力。同時,她多次帶著圖書去探訪留守兒童。她還採用正面教育、側面誘導的方式,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促進「三留」群體管理。

14歲殘疾少年小吳的家人不幸患了癌症,為了治療家中負債纍纍。盧旭玲上門慰問後四處奔波,幫助他們解決當前困難。在「重陽節」「母親節」「兒童節」等節假日、紀念日,盧旭玲還組織「小芳媽媽」們開展家訪,用親人般的愛溫暖「三留」人群。同時,大力開展各類紅色星期天主題活動,使「三留」群體生活得更加充實。

王秋雲

讓老人交口稱讚的「小芳媽媽」

大年初二,翁垟街道沙川村7名從武漢返鄉人員被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村裡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沙川村婦聯主席兼芳鄰守望工作站負責人王秋雲組織村裡的婦女隨訪匯總上報,登記購買蔬菜、藥、日常用品等。

每天,王秋雲把登記好的藥品數據發給醫藥公司,次日早上讓住在市區的村幹部帶回。由於平時到診所買藥很方便,少數村民習慣在沒了藥時才直呼「救命」,王秋雲不得不千方百計從別處調劑,急送過去給村民。

為避免統一打包購菜引起浪費,王秋雲找到了理想的買菜接龍程序,每天在群裡更新,村民可在系統裡自由選擇喜歡的菜品。每天8時,王秋雲組織「小芳媽媽」們配合村兩委過秤、裝袋、貼上編號,然後和黨員義工們一起送菜上門。下午她們又馬不停蹄地騎著電動自行車到指定超市購買各種物品,並逐一送貨上門。

因為太勞累,一次外出時她突然摔倒,醫生診斷為胸椎粉碎性骨折和左手橈骨骨折。王秋雲躺在病床上仍放不下工作,她讓家人幫忙接電話,然後一一回復。手術後剛卸掉護胸甲,還沒有康復的她就去上班了。由於沒休息好,至今她的身體也沒恢復到原先的樣子。

自2019年沙川村成立芳鄰守望「小芳媽媽」志願者隊伍以來,堅持採用「2+N」服務模式和「6+X」服務清單,常態化服務轄區「三留」人員。除每月固定2次常態化走訪服務以外,逢年過節,王秋雲還帶領「小芳媽媽」們到村裡孤寡老人和低保戶家裡慰問,讓他們感受到政府的關愛,每當「小芳媽媽」隊伍路過老人亭時,老人們都會紛紛讚揚「小芳媽媽」幹得真好!

陳碎燕

被一拖再拖的複查

嶺底仰後村有支聞名全市的「小芳媽媽」志願服務隊,提起這支隊伍的帶頭人陳碎燕,知情者都讚不絕口。

陳碎燕近兩年身體一直不好,醫生吩咐她過段時間要去複查一次。然而只要碰到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留守婦女們有需求,她就會把一切置之腦後。

今年暑假,陳碎燕正準備赴北京複查身體時收到通知,村裡要組織一批留守兒童舉辦暑假「春泥班」。陳碎燕熟悉這些孩子,交到她手上的事大家也放心。有村民體諒陳碎燕,讓她趕緊先去北京複查,這期「春泥班」可以不開。看著留守兒童期盼的目光,陳碎燕又一次推遲了複查時間,奔前跑後忙起來。她說,留守兒童的學習不能耽擱,錯過了就是一個學期,而複查可以再推遲。

村裡有戶人家,婆婆和媳婦都是聾啞人,丈夫常年在外打工不在家,小孫女因為扁桃體慢性增生時常發炎腫大,導致睡覺時時常會呼吸困難。這名聾啞婦女經常會半夜拿著50元錢敲開陳碎燕的家門,不需過多交流,陳碎燕便知道孩子又犯病了需要買藥。

隨著孩子病情發作的頻率越來越高,陳碎燕及時將其家庭情況向鄉裡領導和村裡幹部反映,為她爭取到2000元幫扶資金,並聯繫孩子家人將她送到市人民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為這個留守家庭送去貼心關愛。

李西琴

給復工企業送上「及時雨」

去年10月7日,樂清市鹽盆街道鹽城社區「芳齡守望」工作站在市婦聯和街道黨工委的大力支持下啟動。站長李西琴馬上在轄區內開展「三關愛三溫暖」服務,即關愛留守兒童,溫暖成長之路;關愛弱勢婦女,溫暖困境之路;關愛留守老人,溫暖陪伴之路。

鹽城社區地處鹽盆街道中街,共有人口4580人,其中「三留人員」70人。為能對轄區內「三留」人員提供常態化的關愛服務,工作站授牌成立後配備了2名副站長,10名組長和30名「小芳媽媽」,提出了「3+n」的工作法及服務積分制,即每月5日、15日及25日3天為固定服務日,「小芳媽媽」將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轄區內的「三留」人員開展32次常態化關愛服務。

工作站還連結了3家社會組織、6家愛心企業,公布服務清單12項,並在啟動儀式現場成立「幸福基金會」。「小芳媽媽」通過服務積分兌換的形式得到「愛心回音」,同時,「她創微家」項目也將為「小芳媽媽」及留守婦女賦能,鼓勵她們自主創收。

疫情期間,李西琴得知樂清經濟開發區一家企業有很多國外的訂單積壓,沒辦法交貨,她在「小芳媽媽」群裡發出這個消息,第一時間得到了媽媽們的響應。鹽盆街道的「平安媽媽」和「小芳媽媽」以及部分居家婦女接下了此次助企的任務,成為樂清市婦聯助力企業復工復產組建的第一支特殊女工隊伍。「媽媽團」上線,為企業送上一場「及時雨」,幫助企業緩解了用工不足的燃眉之急。

胡金芬

把大愛融入生活

「大媽,藥送過來了。」「金芬,太謝謝了,每次都讓你這麼辛苦地來來回回。」近日,胡金芬像往常一樣,為70多歲的留守老人張洪蓮送去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老人接過藥後連連致謝。村裡人都說,胡金芬對待留守老人就像對待自家長輩一樣。其實,作為黃塘村「芳鄰守望」工作站組長,胡金芬帶領「小芳媽媽」全村奔忙,留守老人、留守兒童,以及留守姐妹,都是她們時時牽掛的對象。

為了讓留守老人和兒童感受到家的溫暖,「芳鄰守望」小組的婦女們隔三岔五帶上工具輪流去留守老人家為老人清掃庭院、洗被子,幫老人擦背,發現老人生病當即帶老人去醫院看病。胡金芬還帶領小組成員走進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為老人們燒菜做飯,讓老人們每天都能吃到可口的飯菜。同時,她們還帶留守兒童去村裡的圖書室,指導留守兒童看繪本講故事和做手工。村裡家風家訓長廊上懸掛著一串串風鈴,便是「小芳媽媽」們與留守兒童一起完成的「傑作」,成為村裡一道亮麗的風景。

年初疫情最嚴重的時候,胡金芬第一時間組織「小芳媽媽」深入卡點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參與村口卡點執勤,為村民購買蔬菜,買藥送藥。她們還自掏腰包,製作麵包、饅頭等點心,每天送到卡點慰問堅守在一線的工作人員。當得知不少村民因買不到口罩而自我防護措施無法到位時。胡金芬從網上查找到自製口罩的視頻後,組織會縫紉的「小芳媽媽」成立自製口罩小分隊,在這次疫情防控戰中,她們共做2000多個口罩,有效補上了村民口罩缺口在胡金芬為疫情防控奔波之時,其丈夫周東興作為黃塘村衛生室的一名醫生,也投身於一線戰「疫」中,夫妻倆相互支持,相互鼓勁,奉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包小閨

把關愛變為「常態長效」

提起包小閨,知情者都知道,她是反家暴協會的會長,是一位熱心人,只要有誰找到她,她總是二話沒說,該幫的就幫。

今年7月 ,包小閨從樂清市婦聯「芳鄰守望」加油站處得知,雁蕩鎮環山村有一對十餘歲的留守姐妹,父親亡故母親改嫁,爺爺殘疾,一家人僅靠70多歲的奶奶照顧,生活困苦,需常態化幫扶。包小閨當即向前街社區「小芳媽媽」們發出倡儀,大家都表示願意常態化幫扶兩姐妹,除了每月資助姐妹500元以外,還將定期給予生活和學習上的關心和幫助。

目前已有幾十人有意向,每月去看望這對姐妹。三年時間的幫扶,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包小閨要求隊員們用心去幫,把這種幫融入生活,而不是形式。

除了幫扶留守兒童外,她還留意身邊的留守婦女,並有意識地引領她們走進公益群體,一起參與公益活動。

「這幾天正想抽個時間去看望嶺底山上的一位留守老人,對這位留守老人的幫扶已有兩年多時間了。」提起對留守兒童和老人的關愛,包小閨實話實說,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她希望通過她的努力,讓更多的人參與關愛這些特殊群體,讓愛細水長流,把關愛變為「常態長效」。

兩年多前,她得知嶺底山上有一位留守老人身體不好無人照顧,她當即在公益群裡呼籲大家關注這些留守老人,此舉當即得到了熱心人的支持。大家紛紛捐資,買來衣被等生活用品去看望老人,並組織了一支小芳媽媽團隊,與老人開始結對。她們堅持一個原則,每次捐資量力不用多,但儘量做到每次都能參與到探訪留守兒童和老人,問暖問需。

去年,得知老人患病,包小閨當即與小芳媽媽們一起上山,帶老人到市二醫檢查,老人要做手術,又得到了小芳媽媽及公益協會的支持,為老人解決了手術等一切費用。她們買了海鮮、肉等營養品送去給老人。每每提起這些,老人都感激不盡。

虞玉萍

愛管閒事的「芳鄰媽媽」

「虞老師,麻煩你給我帶點藥好嗎?」「虞老師,去菜場幫我打點肉好嗎?」「虞老師,我想找你聊聊,你有時間嗎?」每天總會有留守老人或留守婦女打電話或找上門要麻煩虞老師,這位被村民們親切地稱虞老師的是誰呢?她就是樂清市城南街道南岸社區第一支部組織委員、南岸幼兒園園長虞玉萍。她笑著說,丈夫都說我是「閒事婆」,這個「閒」字有兩重意思,一是愛管閒事;二是在家閒不住。

虞玉萍自嫁入南岸村後,她的樂於助人的性格就顯露出來,村裡老人、婦女的家長裡短都會找到她,她呢也都樂意過去幫忙或協調。

創辦村幼兒園後,她更是關注留守兒童這個特殊群體,每年她都會主動減免貧困留守兒童的一半學費。她還專程上門幫助一位家裡有困難的留守兒童,不但免了學費,還借錢給孩子奶奶看病。

虞玉萍還經常去看望留守老人,每年重陽節都自掏腰包買禮品送給留守老人。還組織幼兒園的小朋友給老人們表演節目,老人們開心地像個孩子。

近年來,南岸村拆遷,一些老人住進了安置房,虞玉萍想到老人出入不便,就主動去找他們詢問需要什麼幫助。

老人們一看到她,就像見到親閨女一般,這個要虞玉萍帶點藥,那位要虞玉萍留下來多聊聊。虞玉萍從不拒絕,一一滿足老人的要求。村裡有一位孤寡老人身體不好,她就義務承擔起為老人買藥送藥的任務,隔幾天都要去看看,陪著老人聊聊天,讓老人心情放鬆。

今年疫情期間,虞玉萍又是第一時間奔波在一線,不論颳風下雨,每天出入菜市場、商店和藥店,為老人們買各種各樣的生活用品和食品。她還加入到值班隊伍,因與一位發燒的村民接觸過,擔心家人,便一個人留在老屋裡,並堅守崗位值班。

為我們熱心腸的

「小芳媽媽」點讚!

原標題:《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 | 「最美芳鄰」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丨縣經信局黨組書記、局長施成書:初心如磐...
    編者按   根據《蒼南縣關於深入開展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大討論大實踐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蒼南縣委宣傳部聯合縣融媒體中心開設專欄,陸續刊登部門一把手署名文章,緊緊圍繞陳偉俊書記在全市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 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丨望裡鎮黨委書記李輔正:為建成「浙江美麗南...
    編者按   根據《蒼南縣關於深入開展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大討論大實踐活動的通知》文件精神,蒼南縣委宣傳部聯合縣融媒體中心開設專欄,陸續刊登各鄉鎮黨委書記署名文章,緊緊圍繞陳偉俊書記在全市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 堅持奮鬥為榮 ——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系列評論之六
    堅持奮鬥為榮 ——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系列評論之六 2020/04/26 08:20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4083
  • 《瞭望東方周刊》專訪陳偉俊:新時代溫州人精神是什麼?
    「與子同裳,並肩作戰」,無論是老溫州人還是新溫州人,無論是堅守甌越大地的溫州人還是海外的溫州人,正如陳偉俊所說,「在『戰疫情、促發展』這場大戰大考中,全體溫州人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眾志成城、逆行而上,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溫州之歌。」最是精神有力量!這是溫州人的肺腑之言。
  • 南嶽鎮黨委書記曾小林:惟進取也故日新,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溫州...
    、開拓創新的精神聞名,南嶽鎮作為溫州市最大的港灣區,決不能落於人後 惟進取也故日新,進取不止,創新不息。溫州素來以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的精神聞名,南嶽鎮作為溫州市最大的港灣區,決不能落於人後。當下,南嶽正在因地制宜,利用好臨港城鎮的優勢,以多樣的形式去弘揚、發展新時代溫州人精神,用實際行動來詮釋具南嶽特色的新時代溫州人精神。
  • 【芳鄰守望 | 龍灣】「愛滿芳鄰、共享美好」項目總結
    【芳鄰守望 | 龍灣】「愛滿芳鄰、共享美好」項目總結 2020-12-23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反響〡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激揚奮進新時代的巾幗力量
    羅娜表示,作為英雄的家鄉人,作為巾幗少雲志願者,她會努力踐行少雲精神,愛黨、愛國,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參與少雲志願服務,盡己之力去幫助更多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無數巾幗英雄展現了鋼鐵般的意志和巾幗不讓鬚眉的擔當。」
  • 【兩會觀察+】孫蘭香:善,是新時代溫州人精神最好的體現
    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忙碌在抗疫前線的市人大代表、溫州紅日亭負責人孫蘭香帶著行李匆匆來到駐地酒店報到。  溫州「紅日亭」坐落在市區華蓋山腳下,是溫州的慈善地標、道德高地。疫情期間,紅日亭愛心老人在孫蘭香的帶領下,組成一支志願服務隊,在瓦市殿巷農貿市場的卡口,配合轄區防控監督組,向進菜場的市民宣傳防疫常識,要求戴口罩,並測體溫。
  • 邀您「抖」出全面小康路上的溫州範兒 第二屆「最美in溫州」抖音...
    溫州網訊(記者 徐彬彬)2020年是全面小康決勝之年,如何生動展現溫州在高水平實現全面小康奮鬥過程中的典型案例、生動故事、榜樣力量?機會來了!第二屆「最美in溫州」抖音創意大賽邀您「抖」出全面小康路上的溫州範兒!
  • 溫州女人·范丨袁媛媛:海泥燒出的至樸陶器,帶給文創一抹海味
    編者按:為全面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
  • 榮登學習強國的「芳鄰」,究竟是什麼來頭?
    1月8日,《溫州婦聯創新實施「芳鄰守望」公益計劃 村裡「小芳」成「三留」人員主心骨》的文章被《中國婦女報》、學習強國、「中國婦聯新聞」微信公眾號接連刊登報導。一項接連被婦聯繫統重量級媒體報導的工作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講好抗疫「最美」故事,於無聲處凝聚正能量
    從1月30日截至4月16日,123篇人物報導記錄下這場戰疫中參與者的身影,彰顯溫州這座城市眾志成城的力量,和百折不撓、敢於勝利、守望相助的新時代溫州人精神。1月30日,為做好典型人物宣傳,激勵溫州人民堅定信心,振奮精神,溫州晚報在《看溫州》客戶端推出「溫州最美抗疫人」首篇原創稿件《「隔離病區」醫生的朋友圈:想告訴大家,我很平安》,此後持續每天至少推出一篇醫護人員、人民警察、社區幹部等多個行業的人物報導。截至4月初,「溫州最美抗疫人」專題欄目發布原創和轉載稿件共123篇。
  • 【芳鄰守望】「愛滿芳鄰、共享美好」項目總結
    【芳鄰守望】「愛滿芳鄰、共享美好」項目總結 2020-12-15 16: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舉行第四個「蘭小草」愛心...
    溫都訊 11月17日上午,溫州市第四個「蘭小草」愛心宣傳日暨2020年「最美溫州人·溫州好人」發布儀式在溫州道德館舉行,進一步接力和傳遞「蘭小草」精神,共同構築溫州的「道德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劍謹致辭並為「溫州好人」頒獎。 鄉村醫生王珏堅守偏遠海島28年,化名「蘭小草」匿名行善15年,用善良為一座城市留下了豐碑。
  • 國家這片唯一「試驗田」落地溫州,22個月出了36項引領性探索成果
    激揚企業家精神:創建溫州民營經濟學院,舉辦「親清政商學堂」「青藍新學」等主體班次,建立新生代企業家到機關掛職鍛鍊等制度,實施企業家和機關幹部 「一屋同學」。深入推進非公企業統戰和商(協)會改革,工商聯所屬商會改革、商會黨建工作走在全國前列。4月16日,溫州全市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大會召開。
  • ...溫州商會第二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召開 李丐騰當選上海溫州商會會長
    今天,上海溫州商會舉行二屆一次會員大會。大會舉行上海溫州商會會長交接儀式,李丐騰當選上海溫州商會會長。   改革開放以來,一批又一批溫州人闖蕩上海灘,在金融、投資、教育、房地產、服裝、製鞋、電器、機械製造、印刷、市場、貿易等領域,湧現出了一批赫赫有名的溫州企業家。
  • 激揚「時代楷模」的「上善」精神
    這位「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稱號獲得者,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將「時代楷模」的精神發揚到極致,讓我們看到了平凡人的不平凡;她從不同的角度告訴我們,無論在什麼崗位、從事什麼行業都必須要有向上向善的大愛力量、擔當有為的敬業姿態,甘為人梯的奉獻精神。對標時代楷模,傳遞向上向善的大愛力量。
  • 溫州學習貫徹習近平重要講話,在更高起點上當好改革開放模範生
    溫州網訊  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市貫徹落實意見。市委書記陳偉俊主持。溫州是我國改革開放先行區、民營經濟重要發祥地,曾經創造了改革開放之初風向標式的輝煌,我們要堅定改革開放再出發的信心和決心,做到真學深悟更進一步,深刻學習領會六個方面工作要求,學習借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幹的特區精神,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深化「六比爭先」行動,奏響改革開放最強音。
  • 激揚新時代溫州人精神 溫州女人說——對話全國人大代表
  • 兩百多名溫州青年「海外宣講」 傳播中國好聲音 凝聚海外溫州力量
    溫州是著名僑鄉,有近70萬溫州人在全球131個國家和地區發展,其中華僑青年的佔比很大。為面向海外僑青年做好理論宣講工作,去年以來溫州創新推出「青年海外宣講團」,將中國好聲音、溫州好故事傳播地更遠、更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