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羅牌佔卜、星盤卜卦、紫微鬥數……在網際網路上檢索關鍵詞「佔卜」「算命」,各式各樣的線上佔卜廣告映入眼帘。記者調查發現,線上佔卜不僅讓沉迷其間的年輕人日益缺乏直面困境的勇氣,其本身更是魚龍混雜、亂象迭生。(11月25日 新華視點)
紛繁多樣的佔卜術搭上了網絡快車,由線下轉戰線上,不僅存在於電商網店、手機應用以及社交媒體,在多個直播、視頻平臺也有體量龐大的相關視頻獲得了超百萬次的播放量。但不管是好奇「什麼時候才能找到男朋友」,還是想知道「能否順利升職加薪」,在網際網路上通過幾張塔羅牌,顯然不足以「預測未來」,更不可能獲取可靠的「人生指引」。要知道,雖然形式有別,但網絡佔卜與傳統算命並無本質不同,都帶有較強的模糊性,並不是精準的測算,實際上只是用模稜兩可、正能量的、褒義的語言描述某方面的運勢、性格,換取受眾的認可。有的好像呈現出「準」的效果,也大多是強烈的心理暗示使然。
縱觀這些線上的佔卜術,由於網絡空間難以監管,從幾元到幾萬元不等,「水軍」刷屏高收費、花式營銷等亂象層出不窮,正藉助包裝和營銷逐漸從娛樂走向牟利。由於缺乏相關資格證書,佔卜師只能依靠顧客反饋來增加可信度,而這些顧客反饋往往真假莫辨。部分沉迷於線上佔卜的年輕人對「算命」產生依賴心理,在迷茫焦慮中淪為被詐騙的對象,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
年輕人求助塔羅牌等佔卜方式,說到底是為了獲得一種「象徵性的滿足」,背後是迷茫、焦慮心理的投射。但其實這種滿足感可通過多種途徑獲得,比如專業的心理諮詢、父母朋友的陪伴等。社會也應注重對年輕人的心理疏導,提供專業的心理服務,讓年輕人減少、轉移自身的壓力,能夠在加速轉型的社會中找準自己的位置。
面對部分年輕人對網絡佔卜的過分投入,應該多管齊下、多措並舉,既需引導他們樹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疏導年輕人的迷茫心理;也要加強對線上佔卜的監管,重點關注經營者是否涉及網絡欺詐、網絡傳銷等違法行為,在相關法律中應進一步明確和規範線上佔卜行為,禁止任何單位、個人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封建迷信活動。鑑於線上佔卜等行為牟利情況嚴重,相關主管部門則應加大處罰力度,情節嚴重的交由公安機關處理。網信部門也當加大關於線上佔卜等迷信行為的執法工作,重點關注其是否針對未成年人開放,若經營者涉及網絡傳銷、網絡欺詐、組建網絡非法組織等違法行為,應嚴肅查處、依法追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