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雙黃連抑制新型肺炎,這家研究所到底什麼來頭?| 風向

2020-12-23 手機鳳凰網

2020年1月的最後一天,雙黃連口服液在一夜之間走上了它的「藥」生巔峰。

1月31日晚11點左右,某央媒微博發布了一條#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稱: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獲悉,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抗疫關頭,這則重磅「好消息」瞬間引發巨大關注,短短幾個小時後,京東、天貓以及各大醫藥垂直網絡渠道上出售的雙黃連口服液基本脫銷。

還有市民不顧交叉感染的危險,連夜去藥店排隊搶購雙黃連,早就把「少出門」「不聚集」的防疫提醒拋到了九霄雲外。

網友@Dream白水: 我勸大家明天別去藥店買雙黃連,當心啥都沒買到還搭進去一個口罩。 

就連獸醫用藥、雙黃蓮蓉月餅、雙黃連牙膏也迅速清了一波庫存……

有網友稱,「這個新型冠狀病毒的帶貨能力已經超過了李佳琦」。 

然而與這股搶購狂潮一同到來的,還有不少專業機構的質疑。

別給雙黃連唱雙簧了,根本沒那麼神

截至2月1日17:00,新型冠狀病毒累計已造成11890人確診感染,259人死亡。

圖源: 鳳凰新聞客戶端 

在這個抗疫的關鍵階段,如若雙黃連口服液真的如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所說,能夠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那簡直等同於宣告「大救星」誕生。 

吃瓜群眾們內心不禁有些忐忑,不乏有專業人士進一步深挖查證。 

昨夜今晨,各大主流媒體和科普平臺紛紛提醒大家:抑制並不等於預防和治療,目前沒有用於預防和治療新冠病毒的藥物,不要搶購和自行服用雙黃連口服液。

圖源: 丁香醫生

很多之前瘋搶的民眾瞬間開始懷疑人生。

有網友調侃說,「很怕接下來,萬一有研究機構再跳出來說吃屎防肺炎,相信開塞露立馬脫銷。 畢竟《本草綱目》裡人的糞便真的是一味藥,他們大可舔著臉當做理論支持。 」

不能預防和治療這一點被澄清了,那麼對於已經感染病毒的患者,雙黃連究竟能不能真的起到抑制作用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好好認識一下雙黃連這個大部人既熟悉又陌生的藥物。 

作為一種藥店的常駐藥,雙黃連,不是兩個黃連,而是由「雙花」 「黃芩」「連翹」三味中藥材加工而成的。 

雙花,有個更有名的名字——金銀花,入藥的正是它的花。

黃芩,入藥的是它的根。

連翹,入藥的是它的果實。

雙黃連口服液在這三種成分的基礎上多了一種——蔗糖。 

那麼,上海藥物研究所是怎麼論證「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這一結論的呢?

圖源:上海藥物研究所官網 

哦,原來上海藥物研究所搞清楚作用原理的成分是肉桂硫胺,並不是雙黃連口服液。 肉桂硫胺是上世紀70年代用於抗精神分裂症的一種老藥。 

其他公布的可能有效的中藥成分,只有「虎杖、山豆根等中藥材中可能含有抗2019-nCoV有效成分」一句話匆匆帶過。 

但大黃、虎杖、山豆根、紫草,這些跟雙黃連口服液(成分為: 金銀花、黃芩、連翹,輔料為蔗糖)連遠房親戚都算不上。 

再看看中科院上海藥物所2月1日的回應。

要知道藥物被論證有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至少要經過四步: 動物實驗-一期臨床試驗-二期臨床試驗-三期臨床試驗。 

根據上海藥物所的答覆,顯然目前還剛剛處於臨床試驗的開始階段。

此外,根據媒體報導,1月30日,上海藥物所及武漢病毒研究所發文稱: 「1月29日晚上至30日凌晨,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已開展了雙黃連口服液在細胞水平的抗病毒活性測試,結果表明,雙黃連口服液具有抗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功能。 」 

半個晚上? 細胞水平測試? 醫學專家表示不服。 

2月1日,醫學科普工作者、微博認證大V「疫苗與科學」陶黎納表示: 「細胞水平上抗病毒,並不等於人體水平上抗病毒。 我相信,細胞水平上,醋很可能也抗病毒。 但醋並不能預防新冠病毒,所以細胞水平上抗病毒距離人體水平抗病毒還很遠,決不能劃等號。

一位三甲醫院傳染科醫生也表示: 「尚沒有有力證據證明其療效,如果是才開展臨床研究,就不能表示為『可抑制』,病毒本身在體外就很脆弱,假如當真對病毒有效,那麼對感染病毒的人效用如何?沒有人體試驗,即下結論為『可抑制』太過草率。」

李蘭娟院士 

李蘭娟院士對此也表示:藥物對病毒的有效性需要經過幾個步驟:1.體外藥物和病毒相互作用,看有沒有殺病毒作用;2.對有病毒的動物進行體內試驗,觀察藥物對病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3.臨床上給予正常人群給與藥物,看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和安全性;4.應用到患者身上測試安全性和有效性。

沒有可信的藥理機制、沒有詳細的臨床數據、沒有完備的對照研究,而且不是通過嚴肅的國際期刊經過同行評議後發表,而是率先通過社交媒體宣布有效。

簡而言之一句話,目前尚沒有足夠的公開數據能證明雙黃連在人體中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事實上,雙黃連口服液治療普通感冒的效果,也是可疑的。

2014年,北京中醫藥大學循證中醫藥中心回顧分析了市面上最常見的治感冒中藥研究,結果發現,雙黃連確實可能可以緩解感冒症狀,但因為這些實驗的過程都設計得很粗糙,研究質量都很差,所以並不能確定雙黃連是不是真的能治療感冒。 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的大鼠實驗發現,像雙黃連這種添加了金銀花成分的中草藥,還會影響奧司他韋(達菲)治療流感的效果,反而幫了倒忙。

而在2013~2014 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中,雙黃連合劑(口服液、顆粒、膠囊、片)在中成藥口服製劑中不良反應中更是名列前茅。

圖片來源: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3 年)

圖片來源: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4年)

上海藥物所到底是什麼來頭?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官網信息顯示,其前身是國立北平研究院藥物研究所,創建於1932年,次年遷往上海,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創新藥物研究機構。 該所成立至今,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170餘項,可謂碩果纍纍。

事實上,此次並非上海藥物所首次居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2003年「非典」期間,上海藥物所國家新藥篩選中心提供的臨床試驗報告表明,純天然中藥製劑「潔爾陰」洗液能抑制SARS病毒,對被感染的細胞具有良好的保護效果。

注意到了嗎?同樣是細胞水平測試,同樣沒有人體實驗,和此次得出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冠病毒完完全全一個套路!

還有去年年底,也是上海藥物研究所,聯合中國海洋大學、綠谷製藥研製出一款名為「九期一」(甘露特鈉,代號: GV-971)的藥物,號稱能通過改善腸道菌群治療世界難題阿爾茨海默症。

消息一出,震驚世界。 要知道阿爾茨海默症可是世界難題,新藥十七年的研發路上,堆滿了失敗者的屍體,大名鼎鼎的輝瑞、強生十幾億都打了水漂。

甘露特鈉寡糖分子圖 

不過,爭議接踵而來,有業內專家質疑該藥品作用機制並不明確,不應被批准上市。

2019年11月28日,署名饒毅的一封舉報信草稿曝光,其舉報三位研究者涉嫌學術造假,其中就包括這款「九期一」的發明人,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所長耿美玉。

通過「天眼查」,筆者發現,耿美玉曾在參與「九期一」開發的綠谷製藥擔任高管。

而在2018年6月20日,綠谷製藥股東從上海藥物所變更為綠谷(集團)有限公司。

這個綠谷製藥,也是劣跡斑斑,曾在90年代推出一款保健品「中華靈芝寶」,並宣傳其是「抗癌新藥」。

因為涉及虛假宣傳,曾被央視曝光。

此後,綠谷製藥的抗癌產品先後被曝光800餘次,各地紛紛查處其違規醫療廣告行為。

然而截至目前,綠谷製藥仍然處於存續(依法存在並繼續正常運營)狀態。

此外,上海藥物所還曾與「無限極」有過合作關係。

然而無限極這些年來也是負面信息不斷,曾因虛假宣傳、違規直銷等違法行為被處罰590餘萬元。 

這樣看來,此次上海藥物研究所的「雙黃連口服液」事件,會不會也是某些藥廠利用科研單位為自己宣傳營銷呢? 

筆者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上搜到了國內所有雙黃連口服液生產批准的企業,共12家,13個生產批號。

不過目前並未發現上海藥物所和雙黃連口服液生產商有直接關係。 

但此次事件中有一個細節頗為耐人尋味。

早在上海藥物所公布研究成果前一周,雙黃連口服液的生產商們就開始加班加點,生產備貨,堪稱「料事如神」。

監管問題or盲從心理?

回過頭來看此次「雙黃連口服液」事件,發生的背景是防疫阻擊戰的關鍵時期,公眾對防控疫情高度關注,難免會有病急亂投醫和有棗無棗打一桿的心理。

這種群體性焦慮和群體性盲從,為種種「神藥」的流行創造了肥沃的土壤。

「群體有著自動放大非理性衝動的能力,暗示的作用對於群體的每一個人都會起到相同的作用。 這種作用隨著群體的情緒鏈條的傳遞會越來越強大,直到突破人的思想想像,仍然不會停止下來」。 ——勒龐《烏合之眾》

除了一些商家有意蹭熱點、誇張宣傳、存心炒作和肆意哄抬外,相對不嚴謹的科研結果和似是而非的科學傳播也成為「神藥」誕生、藥品哄搶一種極為重要的助力。

這就為監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實上,2015年,食藥監就對混亂的藥品市場下了狠手。

當年7月22日,國家食藥監總發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於開展藥物臨床試驗數據自查核查工作的公告(2015年第117號)》(即「自查公告」)。

這份公告勒令1622個註冊申請項目展開「史上最嚴」自查,在自查中發現問題並撤回的不予追究責任,否則,一旦被食藥監發現問題,申請人面臨的處罰將包括三年內不得申請、吊銷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的資格、依法查處、列入黑名單。 

起初,各家藥企沒有撤回,只想靜觀風聲,但是隨著不予批准公告接連發布,藥企大規模撤回申請。 至2015年12月31日,申請人主動撤回申請數量達到1009個,涉及幾百家藥企。 業內稱為「722慘案」,拔出了藥品市場上的一大批陳年毒瘤。

2017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藥品、醫療器械註冊申請材料造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布,臨床試驗數據造假行為正式納入刑事犯罪。 

然而,如此嚴苛的監管下,為什麼仍有部分藥企與某些科研機構、業內研究人士勾結,鋌而走險,把一些「安全無效藥」包裝、宣傳成能治療疑難雜症的「神藥」,仍在大行其道? 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安全無效藥」違規成本仍很低。

就拿之前提到的綠谷集團來說,當年,綠谷因靈芝寶虛假宣傳而受到的處罰只是受到警告,相關藥品下架而已。 

「神藥」的代表,宣稱有治療白內障功效的莎普愛思滴眼液也曾因為誇大宣傳而停牌,但其生產銷售始終正常,且至今仍在市場上銷售。 

此次的「雙黃連口服液」,雖然針對新冠病毒「無效」,但其不良反應眾多,如果盲目服用還會造成危險,由於科研不嚴謹所造成的市場混亂,卻也未見任何處罰措施。

結語:避免下一個「雙黃連」需個體理性&規則完善

如今,這場「雙黃連鬧劇」已經接近尾聲。 讓筆者頗感欣慰的是,由於闢謠信息的及時發布,沒有出現由於誤服雙黃連口服液所造成的安全事故。

風波平息之餘,仍然有幾個關鍵點值得反思: 

在打贏防疫阻擊戰的過程中,個體仍需保持理性與獨立思考的態度。雖不能掌握全部信息,但也應儘可能通過宏觀認識和科學數據去保有客觀中性的判斷,不盲從,不聽信,不給外界添亂。

這個時候是最考驗科研人員和機構職業操守的時候。正如科技部近日下發的文件所指出的,有關攻關項目承擔單位及其科研人員要勇挑重擔、敢於擔當,把研究精力全部投入到各項攻關任務上來,把研究成果應用到戰勝疫情中,而不是藉機炒作、謀利,做傷害人民之事。

監管規則、制度仍需完善。從藥品的開發,到有效性論證、再到上市流通、宣傳,各環節都要嚴防死守,形成完善的監督機制和懲罰措施。 公眾普遍焦慮、可能缺乏基本的判斷力之時,就是制度規則充分發揮約束作用之時。 

其實,我們何嘗不希望雙黃連口服液有效,何嘗不期待抵抗新冠病毒的藥品早日被研發出來。 

在還沒有藥物可以有效預防、治療的情況下,勤洗手、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依然是最有效的防疫措施,這是目前最大的確定性。

1.Chen, W. , Liu, B. , Wang, L. Q. , & Jun Ren…. (2014). Chinese patent medicine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common col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BMC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14(1).

2.Wong, W. , Lam, C. L. K. , & Fong, D. Y. T. . (2012).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two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mulae in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Family Practice, 29(6), 643-652.

3.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查詢

http://app1.sfda.gov.cn/datasearchcnda/face3/dir.html

4.中國科學院上海研究所官網

http://www.simm.cas.cn/gkjj/

5.「雙黃連」火了一整夜,它真能對抗新型冠狀病毒?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078f17f926a2ff13ca63650d

6.為什麼不該用雙黃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https://mp.weixin.qq.com/s/hegdSPAAd6d0fcSq16lUaA

7.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和上海科技大學聯合研究團隊發現一批可能對新型肺炎有治療作用的老藥和中藥

http://www.simm.cas.cn/xwzx/kydt/202001/t20200125_5494417.html

8.雙黃連能抑制新型肺炎?人民日報再發聲:抑制並不等於預防和治療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37599.html

9.雙黃連能否抑制肺炎先不提,顯然能抑制智商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37582.html

10.爭議中的上海藥物所:與保健品公司合作,投資藥企

http://finance.ifeng.com/c/7thp9Rpm6Be

11.藥物所"帶貨"口服液脫銷 雙黃連"抗疫史"耐人尋味

http://finance.sina.com.cn/chanjing/cyxw/2020-02-01/doc-iimxxste8061113.shtml

12.中國商人的失憶解藥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33764.html

13.快評丨雙黃連一夜脫銷,還會有多少「神藥」粉墨登場?

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hare?pageType=1&isBdboxFrom=1&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8847569343235402174%22%2C%22sourceFrom%22%3A%22bjh%22%7D

14.綠谷12年:800多次曝光難滅虛假抗癌神話

http://finance.sina.com.cn/consume/puguangtai/20080320/04314644506.shtm

相關焦點

  • 雙黃連口服液成分及功效介紹 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記者31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肆虐的嚴峻形勢,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啟動由蔣華良院士牽頭的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藥物研究應急攻關團隊,在前期SARS相關研究和藥物發現成果基礎上,聚焦針對該病毒的治療候選新藥篩選、評價和老藥新用研究。
  • ...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是目前有效的廣譜抗病毒藥物...
    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是目前有效的廣譜抗病毒藥物之一 2020-02-01 09:48:10 來源:新華視點 記者31日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獲悉
  • 雙黃連到底該不該搶購?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能抗新冠肺炎嗎?專家...
    1月31日晚,新華視點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與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上述消息一出,許多人誤以為醫藥領域科研出現重大突破,各大平臺上的雙黃連口服液瞬間售罄,甚至獸用雙黃連口服液也在部分商家出現售空情況。(國際金融報)   「你買到雙黃連了麼?」「我一盒都沒搶到,秒光!」
  • 抑制≠預防,口服雙黃連需遵醫囑,孕婦、嬰幼兒禁用雙黃連注射液
    一夜之間,雙黃連火了!1月31日晚有權威媒體發布微博:「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於是:多地市民深夜排長隊購買雙黃連口服液、京東、淘寶等電商渠道的雙黃連口服液脫銷,甚至出現了購買獸用藥雙黃連口服液、雙黃蓮蓉月餅等含「雙黃連」字眼的產品。這是繼口罩之後又一藥品脫銷的現象。可是,對於新型冠狀病毒,雙黃連口服液真的有用嗎?
  • 雙黃連被闢謠,除了不出門外,不能忽視的是家居消毒!
    最近有關於新型肺炎的消息時時刻刻都牽動著我們大家的心,任何一則新聞,尤其是有關於抑制病毒預防病毒的新聞都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嚴重的影響,例如最近有專家表示雙黃連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因此不少市民都開始排隊購買雙黃連口服液,但是實際上卻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那麼,雙黃連被闢謠
  • 雙黃連:「肺炎神藥」的生意經與隱秘往事-虎嗅網
    吹起雙黃連的泡沫1月31日,《人民日報》披露稱:武漢病毒所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的研究團隊通過實驗室體外試驗證明,雙黃連有抑制新型冠狀病毒作用,下一步還需通過進一步臨床研究來證實。藥從關外來什麼是雙黃連?它有什麼特殊之處?它從哪裡來?又經歷了怎樣的發展軌跡?雙黃連由金銀花、黃芩和連翹三味中藥配伍而成,化裁自清代溫病學家吳瑭《溫病條辨》的「銀翹散」。
  • 不止雙黃連,這些藥也被列入新冠肺炎研究
    賽柏藍2020年的第104篇文章 自從1月31日晚間,新華社發布一則「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後,整個醫藥圈如同炸了鍋似的針對「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這一消息,2月1日,中央赴武漢指導組專家張伯禮院士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表示,以往的研究表明,清熱解毒類中藥大多具有抑制病毒和細菌的作用,但多是廣譜的。
  • 雙黃連封神之戰:17年來每當疫情肆虐,上海藥物所總會適時推薦
    ——雙黃連口服液就是一種普通的中成藥,只能起到調節體內狀態的作用。(中央指導小組醫療小組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 ——不要把雙黃連視為治療和預防新冠病毒肺炎,療效還沒有得到確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
  • 全國累計確診11791例,新增2102例,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冠...
    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回應來了昨夜,雙黃連口服液刷爆朋友圈。原因在於,據新華視點報導,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獲悉,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受到該消息影響,昨夜,大藥房網上銷售渠道「雙黃連口服液」均已脫銷。對此,中新社記者聯繫了上海藥物所的相關人士,對方表示,初步發現雙黃連口服液對病毒有抑制作用,但但是對病人如何有效,還要做大量的實驗,科學的事情不想說得太過。問:雙黃連這個事情是真的嗎?
  • 雙黃連口服液一夜脫銷!杭州多家藥店售空!真的有用嗎?李蘭娟這麼說!
    1月31日,新華社發文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此文一出,立即引發一波全民搶購雙黃連口服液的熱潮。直到現在,網上平臺點進,搜索關鍵詞雙黃連口服液,都是無貨狀態。
  • 別管雙黃連了,最新發現抗伊波拉病毒新藥對新冠肺炎有效
    因為中科院有專家建議用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為此,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在1月30日還發了一個文件。儘管還沒有過夜,雙黃連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就成了一個笑話。就在中國雙黃連刷屏,萬眾搶購至斷貨的時候,美國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導了對美國第一個新型肺炎患者的治療。
  • 雙黃連事件再次印證:免疫力是人體最好的醫生
    1月31日晚間,一則「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引發了雙黃連口服液的大搶購,平時平平無奇的雙黃連,一下成了香餑餑,包括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的幾乎所有品牌及店鋪的雙黃連口服液均都顯示售罄下架。
  • ...過萬,達11791例,死亡259例;一夜之間,網上的雙黃連口服液被搶光了
    截至1月31日24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11791例,死亡259例。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截至1月31日24時,全國新增確診病例2102例,累計確診病例11791例,累計死亡病例259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243例,共有疑似病例17988例。
  • 張伯禮院士釋疑:雙黃連「一夜脫銷」,是這幾點沒明白
    雙黃連用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不屬於超範圍。近日,有媒體報導上海藥物所、武漢病毒所聯合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公眾誤解為「預防」,引發搶購潮,甚至一夜脫銷。針對雙黃連事件,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專家張伯禮院士做出回應。
  • 雙黃連究竟能不能治療新冠肺炎?孩子能用麼?一篇說清楚
    昨晚,很多人半夜都沒睡,起因是人民日報突然發布了一條微博:概括一下就是1月31日從中國科學院上抑制海藥物所獲悉,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
  • 關於「新型肺炎」的10大最新謠言,你信了幾個?
    謠言1月31日凌晨, 世衛組織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列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PHEIC)。對此,網上有說法稱這意味著中國被列為「疫區國」。謠言近日,網民曹某某在網絡上發視頻稱「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嚼大蒜能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
  • 電商「雙黃連口服液」無貨,為何沒人搶藿香正氣、連花清瘟?
    一早查看淘寶、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發現,「雙黃連口服液」大部分商品顯示無貨或下架。1月31日晚間,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消息稱,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據國際金融報報導,各大平臺上的雙黃連口服液瞬間售罄,甚至獸用雙黃連口服液也在部分商家出現售空情況。結果,雙黃連口服液一夜之間脫銷。根據其說明書,雙黃連口服液組成是金銀花、黃芩和連翹,輔料為蔗糖和香精。
  • 雙黃連口服液具體功效,雙黃連口服液的作用
    首先和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雙黃連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是一種常用的中成藥,由金銀花,黃芩等藥材製成,味道有些甘苦,是成小瓶裝,每瓶的用量10 毫升左右。因為這些中草藥成分使其具有很好的功效,可以抵抗疾病,幫助身體恢復健康。那麼雙黃連口服液主要具有哪些功效呢?第一、保護胃黏膜功能。
  • 新型肺炎疫情晚報|疫情|武漢協和醫院|武漢
    數據來源:國家及地方衛生健康委2、被訓誡醫生確診新型肺炎武漢醫生李文亮今日微博發文稱其已確診新冠肺炎。其系此前武漢公布疫情遭武漢警方訓誡的 8 名醫生之一。對因感染新型肺炎住院治療或隔離人員、疫情防控需要隔離觀察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人員以及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金融機構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感染新型肺炎的個人創業擔保貸款可展期一年,繼續享受財政貼息支持。對感染新型肺炎或受疫情影響受損的出險理賠客戶,金融機構要優先處理,適當擴展責任範圍,應賠盡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