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信研究解讀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穩企業保就業 贏在未來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 財信研究

伍超明宏觀團隊

伍超明(財信研究院副院長,財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胡文豔 李沫 陳然

正文

事件:2020年5月22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國務院總理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闡述了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

一、政府工作報告政策目標比對:更大力度集中精力「穩企業保就業」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由於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面臨的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在此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全年主要發展目標和政策做了適當調整(見表1):一是全年經濟增速不設具體目標,並將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降低,如城鎮新增就業由去年的1100萬人以上調整為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目標由去年的5.5%左右調整至今年的6%左右。二是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與去年相比,今年財政赤字增加1萬億、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1.6萬億,並發行特別國債1萬億,財政刺激規模共增3.6萬億,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為改革開放以來首次突破3%;同時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三是貨幣政策增「量」降「價」,一方面引導M2和社融規模明顯高於去年,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貸款可獲得性明顯提高;另一方面推動利率持續下行,同時繼續降低中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四是保就業政策加碼,繼去年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宏觀政策層面後,今年進一步將就業置於核心地位,提出優先穩就業保民生,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穩就業。五是更進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依靠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新動能,強調「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

總體看,2020年政府工作將更大力度和集中精力穩企業保就業。宏觀調控政策緊緊圍繞穩企業保就業要求,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突出今年以保促穩、穩中求進,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二、經濟增速未設目標,優先穩企業保就業

(一)為什麼不設增速目標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而以「六保」、「六穩」替代具體增長目標,主要原因在於:一是當前全球疫情還在擴散蔓延,各國防控措施不一,疫情演變和全球經濟復工還面臨很大不確定性;二是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和全球經貿形勢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國外需環境急劇變差;三是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如因全球收入差距擴大導致逆全球化思潮的興起,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等湧動,也會帶來很不確定和不穩定性;四是不設定經濟增長目標,不等於沒有目標,聚焦「六穩」、「六保」,穩住經濟基本盤,是有效應對疫情衝擊,最務實、最接地氣的經濟「目標」。另外,不設定經濟增長目標,可以增加宏觀調控政策的靈活性,讓政策更好的錨定「穩企業保就業」。

(二)不宜過分低估今年實際GDP增速

政府工作報告不設GDP增速目標,但不等於淡化GDP增速,更不等於捨棄GDP增速目標。其實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無論是保住就業民生、實現脫貧目標,還是防範化解風險,都要有經濟增長支撐,穩定經濟運行事關全局」。所以,不公布目標,不是淡化目標,而是要騰出雙手出來優先穩企業保就業,這是其一。其二,今年實際GDP增速可能不低。根據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赤字率水平「擬按3.6%以上安排」,我們估算出今年名義GDP增速大概在5.4%。預計全年實體經濟的通貨膨脹水平即GDP平減指數在0.8-1.6%之間,那麼全年實際GDP增速將在3.7-4.6%之間,均值在4.0%左右,遠高於4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2%、5月份聯合國1.7%的預測值。

(三)優先穩企業保就業

根據一季度國內企業復工復產情況,我們測算出疫後國內約四成中小微企業處境艱難,影響1.1億人就業(詳見報告《為什麼要進一步加大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肺炎疫情影響評估十一》);今年4月城鎮調查失業率高達6%,而海外疫情擴散對中國出口的影響還未完全顯現,出口企業和中小企業面臨更大困難。因此,國家實現「六穩」目標,守住「六保」底線,穩住中小微企業「基本盤」的壓力相當大。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報告下調了2020年就業相關目標,如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900萬人以上,比2019年減少200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和登記失業率目標分別為6%左右和5.5%,分別比2019年提高0.5和1.0個百分點。同時就業優先政策要全面強化,各地「促就業舉措要應出盡出,拓崗位辦法要能用盡用」直接穩定和擴大就業,同時通過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推動企業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和強化金融支持等財政貨幣政策,保市場主體從而間接穩定和擴大用人需求。另外,擴大有效投資政策可以吸納農民工等低收入群體就業。在政策配合方面,報告要求財政、貨幣和投資等政策協同發力聚力支持穩就業。

三、財政政策刺激規模達8.51萬億,低於預期但目標性更強

財政「三支箭」總刺激規模為8.51萬億,比2019年增加3.6萬億,佔GDP的比重8.1%,低於發達國家財政刺激力度。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財政「三支箭」額度的表述如下:1)2020年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至3.76萬億;2)發行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3)2020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總體看,財政「三支箭」合計規模為8.51萬億,佔隱含名義GDP(根據赤字規模和赤字率下限計算)的比重為8.1%,低於目前發達經濟體佔GDP比重10%以上的財政刺激力度。

財政刺激總規模低於預期,傳達出兩點信號:一是我國更加注重經濟發展的「質」,不再走「強刺激、高增長」的老路子,財政政策也不照搬發達經濟體財政刺激模式,而是根據實際需要、實際困難進行量身規劃定製,注重財政資金使用的針對性、適用性和有效性,財政政策提質增效在路上;二是財政赤字率預留空間,抗疫特殊國債因不列入赤字而有所節制,一方面政策空間靈活性增強,未來可以根據形勢變化做出相應調整。另一方面國家不濫用特別國債額度,體現出國家建立全面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利的財政政策的決心,「財政赤字貨幣化」言論不攻自破。

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目標性更強。一是放水養魚,加大對企業的幫扶力度,穩企業保就業,加大穩定基本盤力度。如繼續大幅度降低企業負擔2.5萬億元;繼續執行下調增值稅稅率和企業養老保險費率等制度,新增減稅降費約5000億元;前期出臺6月前到期的減稅降費政策,執行期限全部延長到今年年底;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所得稅繳納一律延緩到明年。二是加大穩投資和結構調整力度,即利於穩定短期需求,又能惠及中長期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如赤字率擬按3.6%以上安排,財政赤字規模比去年增加1萬億元;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75萬億元,比去年增加1.6萬億元等。三是加大惠企利民力度。如新增1萬億赤字和1萬億特別國債,全部轉給地方,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於保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

財政資金提質增效在路上。一是在赤字和抗疫特別國債的流通使用環節,強調「直達」、「不允許截留挪用」。二是要大力優化財政支出結構,一般性支出要堅決壓減。如中央本級支出安排負增長,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三是盤活政府存量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如各類結餘、沉澱資金要應收盡收、重新安排。四是專項債和預算內投資資金,要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資金投向更加明確和具體,有利於財政資金提早使用,早見成效。五是提高專項債券可用作項目資本金比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引導帶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創新投資領域,穩增長作用將明顯提升。

四、貨幣政策繼續「增量降價」,大力支持穩企業、促轉型

貨幣政策繼續加大「量」和「價」的寬鬆力度。在流動性供給上,報告提出要綜合運用降準、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因此年內繼續全面和定向降準可期,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將持續高於名義GDP增速,以維持流動性充裕,加快信用擴張、配合財政發力。在資金價格上,報告提出降息,且提出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務必推動企業便利獲得貸款,推動利率持續下行,預計央行將繼續下調政策利率,降低LPR利率。值得注意的是,降低貸款利率的過程中,銀行需要繼續合理讓利,壓縮利潤空間,樹立金融機構與貸款企業共生共榮的意識,通過減小LPR與MLF政策利率之間的利差、削減貸款利率和LPR利率之間的利差、降低貸款附加費用等多種方式,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貨幣政策著力點在於保證中小微企業貸款「量增、價降、面擴、可持續」。圍繞守住「六保」底線,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報告明確指出「要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具體來看,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

在增量上,報告提出今年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速要高於40%,相較去年的目標,提高了10個百分點;同時報告還提及支持企業擴大債券融資,今年1-4月國內新增企業債券融資規模達2.67萬億,佔新增社融的比重達18.8%,預計上述趨勢還將延續。在降低融資成本上,報告指出要降低政府性融資擔保費率和鼓勵銀行讓利,同時伴隨央行進一步下調政策利率,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有望明顯下降。在擴面上,報告提出鼓勵銀行大幅增加小微企業信用貸、首貸,大幅拓展政府性融資擔保覆蓋面,2019年國內金融機構支持小微經營主體2704萬戶,預計今年銀行信貸對中小微主體的覆蓋面還會進一步擴大。在維持信貸的可持續性上,報告提出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再延長至明年3月底,同時大幅增加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這是針對疫情危機非常之期的非常之策,能有效緩解企業疫情期間收入下降、成本剛性而導致的現金流壓力,讓更多企業「活下來」。

貨幣政策強調提高信貸供給與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需求的適配性。疫情短期對國內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化。因此,報告提出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激發內生發展動力,大幅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推進位造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這背後反映出,國內中長期金融供給邏輯或正悄然發生變化。一方面,信貸投放更加注重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方向一致,不斷降低流向房地產市場資金的增速與比重,守住「房住不炒」定位;另一方面,增加中長期貸款比重,與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更加匹配,有利於防止資金「空轉」套利,降低金融體系內部風險。從2020年一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看,國內金融供給結構優化已有跡可循,如一季度國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16.7%,為2011年4月份以來新高,其中,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增長達39.2%;同期房地產貸款同比僅增長13.9%,增速連續20個月回落。

五、釋放改革紅利,激發經濟內生增長動力

當前中國經濟的內生發展動力正在發生變化,增長的驅動力正由勞動力和人口等要素向全要素生產率傾斜,也就是說經濟增長正日益依靠制度改革、要素升級、技術創新紅利等來推動。為此,報告提出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要用改革開放辦法,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拉動市場、穩定增長,走出一條有效應對衝擊、實現良性循環的新路子。

一是深化制度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一方面,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適當降低市場準入門檻,簡化各項審批業務辦理手續,營造市場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另一方面,深化國資國企市場化改革,保障民企平等獲取生產要素和政策支持,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

二是促進要素升級,向要素市場改革要紅利、要動力。一方面,培育技術和數據市場,增加數據、技術、人才、智慧財產權為代表的新要素投入;另一方面,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如創業板試點註冊制、促進人才流動等。

三是推動技術創新,驅動產業變革,提高生產效率。加強新興產業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推進「網際網路+」,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搶佔全球競爭制高點。同時,加大基礎研究投入,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推動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此外,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六、「兩新一重」擴內需,既利當下更惠長遠

擴內需重要性凸顯。受抗疫大封鎖影響,全球貿易受到需求減少、產能下降、供應鏈中斷的三重衝擊,且我國主要貿易夥伴與疫情重災區高度重合,2020年外部需求將對國內經濟增長形成明顯拖累,擴內需重要性凸顯。如根據4月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急劇收縮3%,4月份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將縮水12.9-31.9%。

擴內需的抓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首提「兩新一重」。一方面,面對疫情衝擊下,居民收入下降,消費回升空間有限,疊加「房住不炒」定位下,房地產投資以穩為主,擴內需對基建投資的倚重明顯增加。另一方面,擴大有效投資,報告強調「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後勁的『兩新一重』建設」。這既利好短期,能起到穩定需求作用,成為擴大逆周期調節的重要抓手;更惠長遠,起到補短板功效,助力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具體看,「兩新一重」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以新一代信息網絡、5G應用、充電樁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即與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相匹配的城鎮化;三是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的重大工程建設。

相關焦點

  • 財信研究解讀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政策不急轉彎,新格局要...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胡文豔 李沫 陳然正文事件: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八大重點經濟工作。二、2021年經濟目標:「六穩」「六保」與「開好局」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仍是明年經濟工作的重點。
  • 以保促穩·突出民生·實幹為要——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解讀
    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全面闡述了今後一個時期的政策取向和工作重點。整個報告最鮮明的特點,集中在一個「實」字,突出一個「民」字,強調一個「幹」字,鼓舞人心士氣,回應各方關切,是一份突出民生導向的務實報告。---------------2020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極不尋常。
  • 政府工作報告解讀|唐建偉:今年不設GDP目標體現務實態度 保就業是...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梁敏)政府工作報告說,綜合研判形勢,我們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作了適當調整。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重大金融風險有效防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汙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努力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
  • 經濟基本盤沒問題 有能力保就業民生——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在分析國內外形勢基礎上,對今年下一階段的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吹風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的熱點話題進行了解讀。話題一:為何沒有設置具體經濟增長目標?「最大的因素在於不確定性。」
  • 2020政府工作報告釋放10大政策信號!
    一張長圖數讀政府工作報告,讓你秒懂2020年目標!政府工作報告極簡解讀版來了!一些解讀認為,2019年提及的「穩步推進」,意味著房地產稅立法工作或已有推進步驟,相比2018年「穩妥推進」程度上更進一步。而此次工作報告沒有提及,疊加上述《意見》改回到「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的腳步可能明顯放緩。此外,本次政府工作報告重提「因城施策」也值得關注。
  • 六穩六保具體內容指的是什麼?2020年兩會六穩六保解讀
    中央提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那麼,什麼是「六穩六保」呢?  5月22日,李克強總理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強調,加大「六穩」工作力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 新詞「兩新一重」、高頻詞「就業」,起草組負責人解讀《政府工作...
    今年的《報告》最高頻詞是「就業」,39處講「就業」,這可能是歷史上第一次。今年的就業壓力很大,信貸政策、失業保險返還政策等等,都會和企業穩就業、少裁員掛鈎,通過這些辦法來把就業底線兜住。 5月2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
  • 做好就業工作是實現「六穩」「六保」的關鍵-光明日報-光明網
    實現「六穩」「六保」是當前擺在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最重要的工作和任務,也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根本。在「六穩」「六保」中,就業問題都居於首位,做好就業工作是實現「六穩」「六保」的關鍵。穩就業是「六穩」的牛鼻子    「六穩」是在2018年7月3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首次提出的。
  • 從感性和理性兩個維度解讀《政府工作報告》
    從感性與理性兩個維度去解讀《政府工作報告》,體味二者的融合與張力,能讓我們更好地把握其中蘊示的深沉力量。《政府工作報告》的感性,見之於其中充滿感情的語言,能夠讓人真切地感受到全民戰「疫」的熱度、黨和政府與人民體恤共情的溫度,能夠引發閱讀者的深切共鳴。
  • 從習近平講話讀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裡的這些關鍵詞
    > 2020政府工作報告: 「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年政府工作報告: 預計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要減負、穩崗、擴就業並舉,針對部分企業缺工嚴重、穩崗壓力大和重點群體就業難等突出矛盾,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 ——2020年2月23日,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 要出臺更多鼓勵就業創業的措施,重點解決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返鄉人員等重點人群的就業問題。
  • 保復工、助企業、惠民生 菏澤市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就業
    ,通報菏澤市2020年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工作情況。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菏澤市先後出臺了《菏澤市穩就業保就業10條政策措施》《菏澤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5部門應對疫情穩就業政策實施細則》等多個政策文件,全力以赴穩就業保就業。
  • 財信研究解讀2020年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流動性緊平衡或成貨幣...
    來源:金融界網站文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胡文豔正文事件:11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針對國內外經濟金融運行情況、當前和未來貨幣政策的工作重點、市場熱議的貨幣政策問題等進行了全面分析與指引,我們針對其中的核心要點予以解讀。
  • 2020年海珠區政府工作報告
    政 府 工 作 報 告  ——2020年9月9日在廣州市海珠區第十六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代理區長  劉晨輝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海珠區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 政府工作報告的20個關鍵詞,與你有關
    「六穩」「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起草組透露細節昨天上午11時30分,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六穩六保具體內容指的是什麼 2020年兩會熱點問題解讀
    中央提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那麼六穩六保是什麼呢?本文為你帶來2020年兩會熱詞解讀。  「六穩」指的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中央首次提出「六穩」是在2018年7月,當時,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中有憂。
  • 學界新知|中小微企業穩經營、保就業要做好「加減乘除」
    中小微企業穩經營、保就業要做好「加減乘除」□ 楊姝琴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著力穩企業保就業。保障就業和民生,必須穩住上億市場主體,盡力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針對企業生產經營遇到的困難,廣州已出臺「暖企15條」「穩增長48條」「信用助企9條」等系列政策助其渡過難關。在常態化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統籌協調的新階段,如何幫助企業穩經營、保就業成為下一步政策的著力點。做好「加法」,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為企業增加補貼。
  • 政府工作報告極簡版也來了 只有500字
    4、政府工作報告:綜合研判形勢,對疫情前考慮的預期目標作了適當調整   政府工作報告說,今年要優先穩就業保民生,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5%左右;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 2020年大連市政府工作報告
    一、2019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北、遼寧、大連振興發展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迎難而上、奮力拼搏,真抓實幹、開拓進取,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
  • 政府工作報告增補穩企業金融支持政策表述 吸收5條意見
    來源:證券日報作者:劉琪今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尤其是針對中小微企業,如何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降低中小微企業運營成本,也是兩會代表、委員們的熱議話題。5月29日,在國新辦舉行的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修改情況吹風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成員、國務院研究室黨組成員孫國君表示:「現在意見相對多一些的是在金融支持方面的一些政策表述。我們在強化對穩企業的金融支持這一段裡,就吸收了5條意見。比如有代表提出要完善考核激勵機制,要鼓勵銀行敢貸、願貸、能貸,修改就是為了把這個話表述得更加具體。」
  •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不尋常,「六穩」「六保」是關鍵!哪些紡織代表...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與往年不同的是,由於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不確定性很大,我國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這樣做,有利於引導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穩」、「六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