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十大經典影像徵象,你都掌握了嗎?

2020-12-13 健康界

胃腸細繩徵、珠鏈徵、咖啡豆徵、雙泡徵、足球徵、 雙壁徵、十二指腸風向袋徵、蘋果核徵、朝北徵、拔塞鑽徵……本文為大家呈現消化系統的十大經典影像徵象及對各個徵象的解析,沒有哪個不重要。


1. 胃腸細繩徵(胃腸線徵、繩徵、絞索現象)


左圖:克羅恩病 X 線小腸鋇劑灌腸,病變腸腔不規則狹窄(箭頭),段壁僵硬,呈節段性分布;右圖:CT 橫斷面示小腸腸壁節段性增厚,腸腔狹窄(細白箭)

影像表現:在小腸鋇劑檢查中,小腸形成類似於粗糙棉線一樣的細鋇線。

徵象解析:

胃腸道嚴重狹窄,導致內腔呈線樣改變,胃腸細繩徵經常作為內腔狹窄的一個術語,最初用於描述克羅恩病的可逆性狹窄。狹窄原因是由於嚴重潰瘍引起易激和痙攣所致的不完全性梗阻,且可以發現狹窄與擴張交替。當狹窄主要由水腫和痙攣引起時,狹窄程度不是一致的;如小腸壁因纖維化而增厚,則腸腔的內徑表現為一致變窄。黏膜被纖維壞死組織所替代,偶爾黏膜島仍可被發現。

討論:

胃腸細繩徵己被證實為克羅恩病的特徵性表現,最常出現在末段迴腸。

早期克羅恩病的腸道異常包括粗絨毛徵、皺襞增厚和阿弗他潰瘍。沿著腸繫膜緣的線樣潰瘍是小腸克羅恩病最重要的影像特徵之一,潰瘍平行於短縮的、凹入的或者僵直的腸繫膜緣。相鄰的腸繫膜增厚和回縮,特別在有受侵腸段的連接處。胃腸細繩徵的出現高度提示克羅恩病,但它也可在其他疾病中出現。

2. 珠鏈徵(串珠徵)


圖示小腸梗阻患者,左側臥位。氣泡(箭頭)為環狀皺壁間的氣體瀦留

影像表現:珠鏈徵可見於小腸梗阻患者的立位或側臥位腹部 X 線平片,由一些斜行或水平走向的小氣泡排列構成,形似一串珍珠,因此稱為珠鏈徵。

徵象解析:

串狀排列的氣泡代表顯著擴張的積液的小腸閉襻內嵌在黏膜皺壁之間的氣體影,X 線攝影的半月效應使被液體圍繞的氣泡呈卵圓形或圓形。珠鏈徵的形成取決於氣休、積液的小腸襻和小腸蠕動亢進同時並存。

討論:

腸梗阻是一種常見的外科急腹症。X 線平片對梗阻的存在、性質、部位、程度及可能原因的診斷有一定幫助。無論什麼性質的腸梗阻,基本 X 線表現為腸腔脹氣、氣液平面。

急性機械性小腸梗阻典型的 X 線表現包括:小腸擴張積氣;腸腔內積液形成多個液平面;胃及結腸內氣體減少或消失。絞窄性腸梗阻由於小腸扭轉、粘連帶壓迫等造成腸腔嵌閉,引起腸繫膜及其血管發生狹窄,X 線表現除了腸脹氣和空氣液面外,還可表現為閉襻形成。

腸管部分性嵌閉時,擴張的閉襻內因充氣而透明,正中為摺疊後相靠近的兩端腸內壁形成的條狀緻密帶,形如咖啡豆,稱咖啡豆徵。腸管完全性嵌閉時,因滲透增加,大量液體進入,在周圍充氣腸管的襯託下形成軟組織腫塊,稱假腫瘤徵。若閉襻內充液多而氣體少時,嵌在黏膜皺襞之間的氣體影在 X 線立位或側臥位腹部 X 線平片上可為一串圓形或卵圓形的透光區,稱為珠鏈徵。

認識珠鏈徵的重要性與小腸梗阻的臨床表現有關。小腸梗阻的典型臨床表現有腹部柔軟、膨隆和腸鳴音亢進。然而,主要為液體充盈的小腸完全性梗阻患者,由於沒有氣體產生氣過水聲,因而小腸擴張可能不明顯,腸鳴音可能正常或減弱,但立位或側臥位腹部 X 線平片仍有可能顯示珠鏈徵。了解珠鏈徵這一改要 X 線表現,有助於避免遺漏臨床診斷困難的病例。

3. 咖啡豆徵(彎管徵)


圖示一例絞窄性性腸梗阻形似「咖啡豆」

影像表現:仰臥位腹部平片上表現為腸管透亮區形成類似咖啡豆樣的形態。

徵象解析:

咖啡豆徵是乙狀結腸扭轉的經典 X 線表現,是因為乙狀結腸閉襻積氣擴張,腸管的內側壁並列形成咖啡豆徵的裂隙,而擴張腸管的側壁形成咖啡豆徵的外側壁。

討論:

咖啡豆徵可以用來描述小腸閉襻型梗阻,但更多用於描述乙狀結腸的閉襻型梗阻。假如仰臥位腹部平片不能明確診斷時,行單純的鋇劑灌腸檢查,在扭轉的部位會出現鋇柱突然中斷,而呈鳥嘴樣或鳥嘴徵。但鋇劑強制性通過扭轉部位可能會導致穿孔或使不完全梗阻轉變成完全梗阻。當患者出現腸缺血或腸穿孔時,不能行鋇劑灌腸檢查,而應立即行手術治療。

另一些因素可以在 X 線片上形成類似乙狀結腸扭轉的徵象。結腸擴張並形成腫塊樣影而沒有梗阻點時表現為假性梗阻,常繼發於長期使用腹痛藥或緩瀉藥後患者。直腸內有氣體,通常會提示假性梗阻而不是乙狀結腸扭轉。可用 2 種投照體位來論證:右側臥位或俯臥側位,明確區分假性梗阻和乙狀結腸扭轉需要鋇劑灌腸檢查。

擴張冗餘的橫結腸會有類似乙狀結腸扭轉的徵象,但它的特徵是腹部結腸向頭部延伸形成 U 形,而並非起源於盆腔。盲腸扭轉很少誤診為乙狀結腸扭轉,儘管兩者都有結腸形成的朝向上腹部的擴張腸襻,但盲腸扭轉僅只有 1 個氣-液平面,而乙狀結腸扭轉可以有 2 個氣-液平面。

4. 雙泡徵


圖示男嬰,14 天,CT 上可見「雙泡徵」(箭),腸繫膜上動、靜脈排列正常

影像表現:腹部 X 線平片上表現為上腹部出現 2 個含氣囊腔樣結構,分別位於左上和中線右側略偏下,立位可見液氣平面,遠端無充氣或僅有少量充氣。該徵象還可見於上消化道鋇劑或超聲檢查。

徵象解析:

雙泡徵是新生兒或嬰兒十二指腸梗阻的特異性表現。十二指腸梗阻時,梗阻近端的十二指腸和胃呈進行性積氣、積液並擴張,形成所謂的雙泡徵。

討論:

雙泡徵多見於十二指腸閉鎖,也可見於十二指腸狹窄、環狀胰腺或腸旋轉不良等。根據雙泡徵及其伴隨徵象可大體判斷梗阻的程度及原因,若雙泡較大且遠端充氣,則提示十二指腸完全梗阻(十二指腸閉鎖);雙泡較小且遠端有或多或少的充氣,則多為不全梗阻(腸旋轉不良、十二指腸狹窄、環狀胰腺等)。

另外,當不全性梗阻因氣體未進入梗阻遠端或梗阻遠端少量充氣被腸壁吸收,可表現為單純的雙泡徵。另一方面,當雙泡徵遠端腸管充氣時,並不能排除完全梗阻的可能,因十二指腸閉鎖合併膽管發育異常時,梗阻近端氣體可通過異常膽管進人梗阻遠端。因此,在判斷十二指腸梗阻程度時,不能依賴於梗阻遠端有無充氣。而應全面觀察,綜合分析,必要時行鋇劑或超聲檢查。

5. 足球徵(橄欖球徵、氣頂徵)


在仰臥位腹部 X 線平片上,可見一個大的卵圓形透光影像,形似足球(橄欖球)

徵象解析:

此徵象多見於嬰兒自發性或醫源性胃腸道穿孔所致的氣腹,名為橄欖球徵似更為妥當。球的長軸從頭側向尾側,呈鈍圓形。卵圓形的透光影代表了腹膜腔內的大量氣體,在仰臥位時,這些游離的氣體聚集在腹腔內臟的前方與前腹壁的壁腹膜之間產生一個形似橄欖球的外觀。

討論:

聚集在腹腔內的游離氣體足夠多時,才能在仰臥位腹平片上 看到的大的卵圓形透光區,形似橄欖球,代表腹膜腔內聚集大量氣體,稱為足球徵或橄欖球徵。一般 多見於嬰兒或新生兒,成年人或青少年少見。導致氣腹的原因多種多樣,但在出現足球徵的氣腹患兒中,絕大多數是由於自發性或醫源性的消化道穿孔所致。少數情況下,當只有少量氣體位於腸腔外時,可不出現足球徵,僅僅看到腸壁兩側或局部的透光區,這時需要側臥位或側位投照來進一步診斷。

6. 雙壁徵


圖示氣腹襯託下腸道外壁也可以清晰顯示(紅箭頭)

影像表現:在仰臥位腹部 X 線平片上,胃腸道腔內氣體顯示內壁的同時,氣腹可將胃腸道外壁顯示出來。

徵象解析:

正常情況下氣體僅顯示腸壁內腔表面的輪廓而不顯示漿膜表面,胃腸道外壁的密度類似鄰近腹腔的內容物。而當腹腔內有適量的自由氣體存在時,這些自由氣體更可能集中在腸攆間,因此可以見到腸管的外壁,這就是雙壁徵的典型表現。當腸腔充滿液體,內壁不可見,只有外側壁是可見時,表現為不典型的雙壁徵。

討論:

氣腹的出現常提示病變嚴重,是急診觀察中應引起注意的徵象,故認識其在常規的腹部 X 線平片表現非常重要。氣腹常見的病因學有 4 種:醫源性、自發性、外傷性和其他各種原因。氣腹臨床表現不特異,有的根本沒有症狀,也有的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徵。因此詳細的病史對探明原因很重要。

研究表明,發現少量腹腔游離氣體敏感的方法是腹部立位平片,能迅速發現膈下游離氣體。對不能站立的患者,一種替代方法是左側臥位,優質的側臥位片與立位片一樣,能發現<1 ml 的腹腔游離氣體。CT 能發現 1 ml 的游離氣體,並幫助證實平片可疑的氣腹。氣腹有許多可能的平片表現,最普通的徵象是右隔下游離氣體,因為肝臟高密度輪廓的勾畫使其表現比較明顯。

雙壁徵有時能被鄰近的腸襻幹擾,因而在腸襻的內部也可出現相鄰腸襻壁的輪廓,導致誤診為游離氣體;腹部 CT 中少數剩餘的增強劑覆蓋在腸腔內表面也可增加腸壁密度形成假雙壁徵;在不明確的病例,可通過左側臥位照片或腹部立位片來證實。

7. 十二指腸風向袋徵(暈輪徵 )


圖示非常典型的十二指腸「暈輪徵」

影像表現:十二指腸風向袋徵見於口服鋇劑上消化道造影。該徵象包含一個充滿鋇劑的囊袋及其周圍一圈邊界光整的窄的透光線,充鋇的囊袋完全位於十二指腸內,鋇劑越過該囊袋到達十二指腸遠端。

徵象解析:

十二指腸風向袋徵被認為是十二指腸腔內憩室的典型表現。它是由於胚胎期第 7 周時前腸腔上皮細胞吸收後正常十二指腸再通時發生異構後不完全再通所形成的,隨著時間推移在腸管持續不斷的蠕動下,該隔膜被動地逐漸延長,形成腔內憩室,並形成風向袋狀結構。由於上消化道造影時形成憩室周圍薄透光帶,因此也有人稱其為暈輪徵。

討論:

十二指腸腔內憩室是少見的發育異常,通常見於十二指腸降部。十二指腸腔內憩室臨床表現沒有特異性,主要包括上腹部疼痛、噁心、腹脹等。通常在 30 歲以後出現症狀,青少年患者需要與其他引起先天性梗阻的疾病進行鑑別。這些病變主要有腔內病變(如閉鎖、狹窄,重複),以及腔外壓迫(如環狀胰腺、腸旋轉不良伴有十二指腸索帶等)或兩者並存。

十二指腸腔內憩室的診斷主要依據上消化道造影。其主要表現類似一個風向袋吹向十二指腸。該影像表現具有特異性。當憩室被液體或其他物質充填,或造影時憩室內未被鋇劑充盈時,其表現可能類似於帶蒂息肉、乳膜下腫瘤或膽總管囊腫。

8. 蘋果核徵(餐巾環徵 )


左圖:在升結腸見狹窄段,擴張受限,黏膜僵硬、破壞;右圖:吃剩的蘋果核 


男性,66 歲,乙狀結腸癌

影像表現:蘋果核徵是指在鋇劑灌腸檢查時出現結直腸局部狹窄,這個狹窄表現為兩端呈肩狀,中央的管腔狹窄,並有乳膜破壞,邊緣不規整,形似被吃剩的蘋果核。

徵象解析:

癌腫沿腸壁環周浸潤超過腸管周徑的 2/3 時,可產生本徵象。其兩端為環堤形成的隆起邊界,中央的管腔狹窄段為癌性潰瘍所形成的癌性隧道。

討論:

結直腸癌在雙對比造影中可表現為斑塊狀、息肉狀、半環狀(或鞍狀)、環狀及毯狀。蘋果核徵最常見於環狀結直腸癌。在鋇劑灌腸造影中環狀結直腸癌表現為腸管的圓周狀狹窄,與相對正常的腸段交界部界限清楚,形態僵硬,狹窄長度一般以 3~6 cm 為多見,並有黏膜破壞,邊緣呈大陸架狀懸垂狀。

管腔狹窄表現為蘋果核徵者以潰瘍型癌多見,從病理學表現上看,構成蘋果核徵狹窄段兩端為環堤形成的隆起邊界,中央管腔狹窄段為癌性潰瘍形成的癌性隧道。當浸潤超過管腔周徑的 2/3 時,就可引起管腔狹窄表現為蘋果核徵。當癌腫沿腸管形成環周浸潤時,兩側的環堤則相互融合消失,中央形成癌性潰瘍隧道,癌腫的兩端則存留環堤,形成病灶兩端的隆起邊界。

環狀結直腸癌(特別是乙狀結腸癌)主要與憩室炎鑑別,在大多數憩室炎患者。狹窄段較光滑,邊緣逐漸變細,黏膜皺襞存在:環狀結直腸癌狹窄段更突然,邊緣不光滑,呈大陸架狀,黏膜皺襞消失。

9.朝北徵


男性,43 歲,乙狀結腸扭轉。仰臥位腹部 X 線平片顯示明顯擴張的乙狀結腸(S)上緣到腹部最上方,橫結腸(T)穿過擴張的乙狀結腸(S),箭頭為橫結腸的下緣

影像表現:仰臥位腹部 X 線平片提示明顯擴張的乙狀結腸上升至腹部最上緣,位於橫結腸的上方。

徵象解析:

當患者仰臥時,腸腔內的氣體聚集在橫結腸,是結腸最靠近腹側的一段。橫結腸穿過正中線,把腹膜腔分為結腸繫膜上、下半球。因此,橫結腸被認為是腹部的赤道。正常情況下,乙狀結腸被限制在南半球,尾部朝向橫結腸(結腸繫膜下)。在乙狀結腸扭轉時,可見乙狀結腸的頂部向頭側移位或到赤道以北(結腸繫膜上),稱為朝北徵。

討論:

腸扭轉是一段腸管沿其繫膜長軸旋轉而造成的閉襻性腸梗阻,腸繫膜過長,繫膜根部附著處過窄、過松或粘連、攣縮等為腸扭轉發病的解剖因素。乙狀結腸和附屬的腸繫膜必須圍繞著至少一個固定點旋轉,這種旋轉引起閉襻性腸梗阻及不同程度的動靜脈供血不足。早期診斷迅速減壓,可以阻止腸管的缺血和穿孔。

乙狀結腸扭轉的典型 X 線表現:臥位腹片見乙狀結腸極度擴張,其腸管內徑多在 10 ~15 cm,甚至可達 20 cm 以上。腸皺襞因極度擴張而不能顯示。擴大的乙狀結腸彎曲呈馬蹄形,馬蹄的圓頂高達上腹或隔下兩指向下直達盆腔,馬蹄的中間為兩腸內壁合併構成的直線形高密度影從中腹部直伸人盆腔,稱集中線徵。

10. 拔塞鑽徵(螺紋徵、螺旋徵)


左圖:立位;右圖:臥位 (女性,12 歲,因腹痛、噁心嘔吐一周,腹呈絞痛。腹痛時可捫及包塊,嘔吐物為膽汁,大便不成形。手術所證實為中腸旋轉不良伴中腸扭轉)

影像表現:中腸扭轉患者,上消化道造影檢查的正位和側位片上,十二指腸升部及與其相鄰的空腸呈螺旋狀走行,形似拔塞鑽。

徵象解析:

小腸繫膜為附著於腹後壁的較大的腹膜反折,空腸和迴腸均由小腸繫膜連於腹後壁。小腸繫膜依次沿十二指腸空腸曲、腹部左上象限脊柱左側、腹部右下象限回盲部呈斜行走行。前後位 X 線片上正常十二指腸水平部和升部越過脊柱至左側,然後向上達十二指腸壺腹水平面。側位 X 線片上十二指腸壺腹向後走行,降部向下走行,水平部向前走行,升部向上走行。

腸旋轉不良合併腸扭轉時,十二指腸水平部、升部以及鄰近空腸沒有跨越中線而是向下走行,從而此段腸攆呈螺旋形,形成拔塞鑽樣表現,其近端十二指腸常常擴張。近來觀點認為,十二指腸空腸曲未延伸至脊柱後方時也能形成拔塞鑽樣表現。除了十二指腸上部和降部外,中腸扭轉可以累及整個小腸。

討論:

腸旋轉不良時,腸繫膜根部變細。十二指腸空腸曲(Treitz  韌帶處)幾乎總發生異位,最典型的部位是十二指腸空腸曲下降而異位至中線右前方。腸旋轉不良最嚴重併發症是腸扭轉。由於小腸繫膜僅在腸繫膜上動脈根部有附著,當固定不良的十二指腸與上部空腸環繞腸繫膜根部發生順時針扭曲時,易形成中腸扭轉。腸扭轉多發生於新生兒,也可發生於嬰幼兒和兒童。

腸旋轉不良的典型臨床表現是膽汁性嘔吐,因此出現膽汁性嘔吐的嬰幼兒應考慮到腸旋轉不良的可能,立即進行影像學檢查。新生兒腸旋轉不良合併中腸扭轉時,早期多表現為膽汁性嘔吐、少便或無便,晚期甚至有血便。檢查時多表現為脫水、營養不良、臍劍之間有固定性壓痛、腹部不脹,初期往往無腹膜炎表現。

腸旋轉異常首選檢查方法通常是腹部 X 線平片,必要選擇胃腸道造影檢查。正位和側位 X 線檢查是顯示十二指腸、空腸連接區位置的關鍵,在前後方向投影顯示最清楚,患者採用仰臥左前斜位可以使對比劑充盈胃腔,然後患者旋轉至俯臥右前斜位從而使對比劑流入十二指腸,側位 X 線檢查可以準確觀察十二指腸的走行方向。


來源: 好醫師[ ID:haoyishi520 ]

相關焦點

  • 胃腸十大經典影像徵象 你都掌握了嗎
    胃腸細繩徵、珠鏈徵、咖啡豆徵、雙泡徵、足球徵、 雙壁徵、十二指腸風向袋徵、蘋果核徵、朝北徵、拔塞鑽徵……本文為大家呈現消化系統的十大經典影像徵象及對各個徵象的解析,沒有哪個不重要。1.胃腸細繩徵(胃腸線徵、繩徵、絞索現象)
  • X線入門 | 胃腸十大經典影像徵象 你都掌握了嗎
    胃腸細繩徵、珠鏈徵、咖啡豆徵、雙泡徵、足球徵、 雙壁徵、十二指腸風向袋徵、蘋果核徵、朝北徵、拔塞鑽徵……本文為大家呈現消化系統的十大經典影像徵象及對各個徵象的解析
  • 胃腸十大經典影像徵象
    胃腸細繩徵、珠鏈徵、咖啡豆徵、雙泡徵、足球徵、 雙壁徵、十二指腸風向袋徵、蘋果核徵、朝北徵、拔塞鑽徵……本文為大家呈現消化系統的十大經典影像徵象及對各個徵象的解析
  • 總結收藏:胃腸十大經典影像徵象
    十二指腸風向袋徵、蘋果核徵、朝北徵、拔塞鑽徵……本文為大家呈現消化系統的十大經典影像徵象及對各個徵象的解析,沒有哪個不重要。胃腸細繩徵(胃腸線徵、繩徵、絞索現象)討論:胃腸細繩徵己被證實為克羅恩病的特徵性表現,最常出現在末段迴腸。早期克羅恩病的腸道異常包括粗絨毛徵、皺襞增厚和阿弗他潰瘍。沿著腸繫膜緣的線樣潰瘍是小腸克羅恩病最重要的影像特徵之一,潰瘍平行於短縮的、凹入的或者僵直的腸繫膜緣。相鄰的腸繫膜增厚和回縮,特別在有受侵腸段的連接處。胃腸細繩徵的出現高度提示克羅恩病,但它也可在其他疾病中出現。
  • 【影像徵象系列】灰白質界面內移徵
  • 這9類影像徵象分別提示哪些疾病,你都知道嗎?
    其它如脊髓小腦性共濟失調(SCA)、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克雅病等疾病也有類似徵象。詳見掌握腦橋「十字徵」看這一篇就夠了。二、反兔耳徵(八字徵)圖 4 脊髓 MRI T2WI 橫斷面前角高信號的貓頭鷹眼徵(右上)由於前角細胞受損,脊髓 MRI T2WI 橫斷面可見前角對稱性 T1 低信號,T2 高信號影(圖 4),如脊髓梗死時由於灰質前角對缺血最敏感,脊髓灰質前角細胞壞死,在影像上呈對稱性增強的點狀信號
  • 你想看的胸部影像學徵象都在這裡【下】
    上期內容》》》你想看的胸部影像學徵象都在這裡【上】
  • 這個影像學徵象必須記住!
    第二組為環肌肥厚壓迫徵象[9],包括:①肩徵:胃竇充盈時幽門肌性腫塊壓迫胃竇遠端,在其大小彎側各見一孤形壓跡(詳見圖B);②鳥嘴徵:胃竇的幽門前區呈鳥嘴樣充盈(詳見圖C);③幽門乳突徵:由於蠕動波活躍,前後蠕動波在胃竇小彎形成乳頭狀竇出(詳見圖D);④十二指腸覃徵:十二指腸球底部出現邊緣光滑的球形壓跡(詳見圖E)。
  • 影像醫生最需警惕的異常胸片徵象(附22個胸片中常見的影像徵象)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5註:本文所用圖片全部來自南方醫科大學影像閱片庫。胸片中常見的22個影像徵象1膈上尖峰徵(Juxtaphrenic peak sign)膈上尖峰徵見於上葉肺不張,是指三角形的高密度影在膈肌內中點處向上突出。
  • 【經典】你想看的胸部影像學徵象都在這裡
    投稿郵箱:2519330936@qq.com    版主微信號:fsslong2平片和CT上的特殊徵象有助於臨床醫生對疾病進行鑑別診斷金S徵( Golden『s sign )金S徵是右側中央型肺癌的正位X片上的典型表現,其徵象是右肺門的腫塊+水平裂中外份上移形成的拱向上方的弧形結構。形成的原理是右側中央型肺癌壓迫或直接侵犯右上葉支氣管,使其閉塞,右上肺出現不張,體積縮小,水平裂中外份於是上移,而肺門部分比較固定。
  • 【值得收藏】15 個經典肩部疾病的影像學徵象!
    如果鄰近的上盂唇和前下盂唇未見異常徵象,就需要懷疑有 Buford 複合體的可能。同一患者的 MRI TIW1 矢狀位圖像(B)顯示岡上肌(粗箭)、岡下肌(細箭)、小圓肌(箭頭)脂肪浸潤及萎縮四邊孔症候群的 MRI 徵象包括小圓肌萎縮,較少見的有三角肌萎縮,是由於慢性壓迫引起肌肉體積縮小及脂肪浸潤。診斷 Parsonage- Turner 症候群,對 MRI 徵象必須結合患者的臨床病史。
  • [胸部徵象] 「鉤鐮徵」 的影像表現與臨床意義
    一般病例都會並有①、②兩個徵象,而右下肺團塊影一般僅 出現在鐮刀徵並肺內畸形,如馬蹄肺、隔離肺等。X線表現見圖1。(a)鉤鐮徵示意圖,顯示 右下肺鐮刀狀異常血 管影(箭頭)(b)前後位胸部X線片顯示心臟擴大 與鐮刀狀的右肺血管影像(箭頭)
  • 扒一扒丨影像醫生最需要警惕的那些異常胸片徵象(附22個胸片中常見的影像徵象)
    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5註:本文所用圖片全部來自南方醫科大學影像閱片庫。胸片中常見的22個影像徵象1膈上尖峰徵(Juxtaphrenic peak sign)膈上尖峰徵見於上葉肺不張,是指三角形的高密度影在膈肌內中點處向上突出。
  • 腹部及消化道影像徵象圖解(二)
    原發性腸脂垂炎的影像表現具有特異性,可以明確診斷。CT顯示結腸周圍1-4cm的脂肪密度團塊周圍2-3mm高衰減環。偶爾有高衰減中心,此為栓塞的血管及出血壞死。鑑別診斷包括繼發腸脂垂炎和網膜梗死。結腸憩室炎是繼發腸脂垂炎最常見的原因,需通過有無臨近憩室、結腸壁增厚膿腫除外,都卜勒超聲有助於炎症和梗死的區別。網膜梗死常更大(3.5-7cm),蛋糕狀,預後與原發性腸脂垂炎相似。
  • 專業:15個經典肩部疾病的影像學徵象!
    如果鄰近的上盂唇和前下盂唇未見異常徵象,就需要懷疑有 Buford 複合體的可能。同一患者的 MRI TIW1 矢狀位圖像(B)顯示岡上肌(粗箭)、岡下肌(細箭)、小圓肌(箭頭)脂肪浸潤及萎縮四邊孔症候群的 MRI 徵象包括小圓肌萎縮,較少見的有三角肌萎縮,是由於慢性壓迫引起肌肉體積縮小及脂肪浸潤。診斷 Parsonage- Turner 症候群,對 MRI 徵象必須結合患者的臨床病史。
  • 肺HRCT徵象丨速覽、速記
    正常HRCT:偶爾能觀察到少數次級肺小葉SPL(箭),很多影像徵象都基於與SPL的關係。馬賽克徵象:鄰近正常肺組織、界限清楚的低密度地圖樣區域,該區域大小從單個次級肺小葉(黑曲箭頭)到亞段(黑直箭頭)和段(黑開箭頭)受累。
  • 影像英語 | 常用放射徵象詞彙4-腹部
    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常用放射徵象詞彙-第四回-腹部】
  • 【經典串講】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影像表現
    當然假如有薄層圖像,我們還可以觀察到更多細節,比如小氣道壁有無增厚等。但是條件不足,先考慮炎症。如果能有個疾病譜指導就好了,對吧?我也沒有完全掌握,所以這個題目沒有辦法深入挖掘。我借鑑了卜學勇老師之前講過的課件,跟大家一起複習一些知識點,我們先夯實基礎部分吧。
  • 20個骨關節影像徵象,總有一個你沒見過!
    一個弧提示肱骨小頭游離(細箭頭),另一個弧是肱骨滑車游離(粗箭頭),雙孤徵提示肱骨遠端冠狀面 Dubberley Ⅲ 型骨折;C.同一患者肘關節 Ⅹ 線正位片可見肱骨小頭骨皮質不連續(細箭頭),肱骨滑車可見線狀透亮影(粗箭頭);D.CT 的VR 圖像可見肱骨遠端肱骨小頭-滑車骨折判讀要點:肱骨遠端冠狀面骨折,即肱骨小頭-滑車骨折的直接徵象
  • 【確診丨醫學影像經典病例280】
    在提供的腹部平片圖像上,您認為最主要的徵象包括(多選)A 腹部外形脹B 小腸氣多,腸管形態欠規則C 腸間隙增厚、模糊,可見顆粒樣小囊狀氣體密度影D 肝區可見條狀低密度影答案解讀:C D 解析:該病例所示腹部平片圖像上,可發現多種徵象,包括腹外形飽滿,腸袢淤張脹氣,腸間隙增厚、模糊,腸壁積氣,門靜脈積氣,影像初診的關鍵是分清主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