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清代翡翠造假的應該不少,因為當時的那個時候,已經有了製造業,古董行。這兩樣的出現也使得造假變成了可能。翡翠雖深受人們的喜愛,但由於其開採量少,造成了有市無價。所以漸漸的出現了假的翡翠,其實呢它們是用其它翡翠來染色的,常用的一種翡翠被行家稱作「白杆翡翠」。
翡翠這種藏在古緬甸深山的硬玉,自面世之初就開始受人追捧,但是由於受到當時開採條件的限制,很難大規模開採、雕琢,自從明末清初開始,無論是中間商人還是民間以開礦為生的礦主,都對翡翠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當然自古以來價值較高的稀世珍品從來先進入帝王宮殿,翡翠成品、毛石,經過一些商人經雲南騰衝等幾個翡翠交易中心,層層中轉最終到達皇室和達官顯貴手裡,由宮裡的治玉師傅進行雕琢,長此以往,宮裡也積累了大量的翡翠成品,由於歷史原因後來市面上出現了一些從宮裡流出的翡翠,受到當時收藏愛好者的追捧,它們真的都比當代翡翠價值高嗎?答案是:不一定!
清代福祿翡翠吊墜
這是一件清代的翡翠葫蘆吊墜,是一種常見且傳統的題材,線條古拙,風格古樸且利用了俏色巧雕,可能由於當時翡翠開採量少和人們審美習慣的原因,整件東西感覺使用的翡翠材質一般,按今天的標準來講估計連糯種都達不到,絲毫沒有翡翠的那種通透感和透明度,並且周身還有很多的「髒「,顯得極不美觀,今天咱們看翡翠講究「種」、「水」、「色」,按今天的標準來講它哪一樣都不佔,可能很多網友會說不是有「色」麼?因為翡翠本身既便有色的也要有差不多的底子和種水來襯託,白底兒青的價值就大打折扣,價值一般,材質也很常見。
清代翡翠"金枝玉葉「」吊墜
至於為什麼當時清代很多翡翠製品都沒有「種」和「水」,因為當時人們開採翡翠就是為了一個綠色,不管多大的材料,只要開不出綠色,基本就對它不太抱希望,因為皇室喜歡綠色,民間追求綠色,當時的商人也就會對綠色青睞有加,無論遇到多好的紅翡或者黃翡在他們看起來和樁頭料差不多,同時期非常好的和田羊脂白玉在雕刻的同時會把自然形成的皮色給去掉,這在今天看來是暴殄天物,可能古人更講究的是「美玉無瑕」,在他們看來玉的皮是「瑕」吧。出現這的原因就是當時治玉的傳統和人們的審美因素!這件翡翠吊墜看起來有些綠色,「種「也不是十足的老。
清代翡翠吊墜
至於清代的老翡翠價值幾何,見仁見智,但是一聽說是清代老翡翠就感覺肯定價值高,那也不準確,還要看工藝、完整度、顏色、種水等,可能由於開採條件和開採設備比較落後的原因,人們並沒有足夠的條件去比對翡翠各個特性的美醜,評價翡翠價格和價值的維度只有一個「色」,還有工藝,提到工藝不得不說「痕都斯坦工藝」,痕都斯坦是一種薄胎工藝,在清朝乾隆年間由阿拉伯國家傳入,這種工藝能把一塊兒玉料雕刻成非常輕薄的製品,足見當時國家之繁榮、治玉要求和治玉工匠水平之高,當然不是清代每件翡翠製品都有如此好的工藝,很多基本材質很一般,工藝也很差,所以自然也就不如現代市場上的一些常見翡翠成品。
現代玻璃種飄藍花翡翠手鐲
咱們今天所說的「糯種」、「冰種」、「玻璃種」,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才形成的行業內標準,隨著開採量的增加,和人們審美的變化,翡翠價值的標準被重新定義,除了成熟且精湛的工藝,還要看翡翠本身材質的好劣,是否完整,顏色是否好,種是否老,底子是否細膩,顏色是否好等等。
所以,以後也別盲目相信舊時的翡翠,應當擦亮眼睛,辨別優劣,這才是硬道理。
翡翠之美,美在色彩、造型、材質、雕工,它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更是令人欣賞不已,翡翠藝術品是整個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有人說,清代是中國翡翠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那麼,清代翡翠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怎麼樣的過程,它們有什麼特徵呢?一起透過這十件故宮珍藏版極品翡翠來一探究竟吧!
清代翡翠竹葉盆景
清代翡翠盛行的開始應從乾隆皇帝說起,在那之前,人們並不了解翡翠為何物,那時的翡翠很少有人佩戴,而且加工粗糙,造型單一,所以那時的翡翠充其量是民間工藝品。
清代鎏金銅嵌翡翠八方盒
清代翡翠在製作上也以乾隆時代為分界線,前期翡翠在做注重選料,由於開採條件的改善,收集到優質翡翠數量增加,加上翡翠材質的精美, 因此,清代翡翠中有許多珍貴的藝術品。
清代翡翠帶鉤
在工藝加工方面,琢工精巧,光工細膩。翡翠器皿的輪廓線都極規則,橫平豎直外緣及子口轉折嚴整挺拔,稜角多呈勁挺鋒銳狀。起凸的浮雕圖案邊緣,也處理成鋒利邊線,觀之剔透,觸之扎手。
清代翡翠九獅蓋爐
在拋光工藝上也很講究,一般細光處看不見琢鏃的痕跡,細光能達到玻璃光亮度。
金鑲珠翠軟手鐲
因為其自身的文學素養以及對翡翠玉器的摯愛,所以造就了乾隆對玉器的鑑賞有較高的水平。喜歡玉器的他收藏翡翠珍品眾多,幾乎有三萬多件的收藏品。
清代碧璽翡翠如意
這些藏品中是承載著多少的文化積澱,如果沒有超高的鑑賞力、根本就淡不上對玉器的把握。
清代翡翠圓雕龍龜馱瓶
翡翠在清代時期代表了一種身份的象徵,腰間的佩戴手上的扳指等等。皇宮的需求極大那麼就會有工藝的師傅進行製作,所以在製作的過程中就推動了玉文化的發展。
清代翡翠桃形洗
翡翠玉器一路發展而來,到現在依然深受人們的喜愛與追捧。現如今,翡翠既有古典成分存在又融合了流行元素,佩玉戴玉成了一種流行,這些無疑和清代翡翠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吧!
說起翡翠,就不得不提到慈禧太后了。她對翡翠的熱愛幾近達到了瘋狂的程度,並將它看得比什麼珍寶都貴重。她用過的玉飾、把玩的玉器數量多達足以裝滿 3000個檀香木箱。翡翠從清朝開始就風靡全國,所以從那時起流傳至今的許多極品翡翠,如今大多都收藏於故宮之中,供大家欣賞。SO讓我們一起邊欣賞翡翠邊了解翡翠史
翠乾隆款仿古觚乾嘉時期翡翠製品的產地包括雲南的騰衝、大理、昆明,內廷養心殿造辦處如意館或金玉作以及蘇州、揚州等織造與鹽政的玉作坊。這一時期的器物是清代翡翠製品的精華,在全國古翠製品中佔有重要地位。晚清時期翡翠品的製作地點可能是粵海、淮關等地,此時的造辦處金玉作已無力生產翡翠作品。
翡翠雕壽星像紫禁城自建成至改成故宮博物院,歷經明、清二朝五百餘年,其間皇家廣泛搜集收藏稀世珍品,成就了之後故宮博物院的龐大文物,包括玉器珠寶、歷代書法名畫、唐寧宋元明清瓷器、金銅宗教造像、圖書典籍等。 翡翠與其它種類的藏品相比,歷史明顯較短,這可以從故宮中藏品數量反映出來,據統計,故宮收藏的古代玉器約有30000件,其中翡翠玉器僅僅只有800多件,朝珠、手串、翎管等佩飾、服飾類玉器400多件,插屏、碗、杯、盤、帶鉤等陳設、器皿、文玩、用具類玉器300多件,比起其它玉種的玉器存量相對較少。
翠魚形佩 故宮中的翡翠從質地來看,滿綠甚少,即使有,按現在標準,種水極差,玻璃地、水頭夠的高翠更少,蛋清地,白地含斑點狀的翡翠較多,究其原因,大約是從初識到使用時間短,挖掘採礦條件有限,對玉質的掌握、偏好受當時習俗影響,沒有形成類似如今對翡翠較為詳盡的種、色(主要是綠色)分級標準,不了解種水色搭配的關係,這直接導致故宮中的翡翠玉器如果拋開雕刻、工藝進行評價,僅僅是種質一般,綠色不水潤、發乾,以目前的標準,整體評價只能達到一般。當然,故宮中的翡翠玉器,它的優越性在於它的歷史地位,這是當今翡翠所無法比擬。
一露甘甜何謂公認的翡翠大師。玉石種類繁多,玉石界的雕刻師大多專攻、精於某種玉質。最具權威性的當屬由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評定的「中國玉雕大師」,截止到2011年,共評定出四屆中國玉雕大師149人,專業分屬壽山、昌化、岫巖、和田、翡翠等,其中翡翠專業人數廖廖無已不過20人左右。如果以此做為公信標準,向故宮捐贈的臺灣人並不在此名錄之內,公認又因何而得。
子母獅 以翡翠玉質來論,種地優劣、色之紛繁千變萬化,人云亦云,難以界定。離奇的是此兩件作品,價值號稱10億,為何喊出如此高的天價,讓人質疑,從中也可窺見翡翠行業之亂象。如果說名人書畫拍賣暗藏玄機,以至於屢屢拍出讓人炸舌的價格,那麼翡翠無疑是自編自演瘋狂的石頭,價格背離價值的界線難以劃定,頻頻見諸媒體億元級別的翡翠,實實在在如打了雞血般沸騰,實則演化為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
鏤雕荷花墜清代,內地與中亞地區文化交流密切,工藝品製造中出現模仿中亞風格的作品。當時流行的西番蓮圖案即是傳統的纏枝蓮圖案與中亞圖案相結合的產物。這件作品中的纏枝蓮紋蓮瓣捲曲,蓮葉多歧,是清代西番蓮圖案中的一種。
三羊佩目前,故宮所收藏的翡翠製品多以餐具居多,主要有杯、盤、碗、盒等,由於日常用具的器形較大,因而極品玉材較少,但這些藏品胎體薄而均勻,表面平整光滑,表面拋光較好,可以表現出高翠的質感。
鏤雕雙鳳萬壽牌
翠太極紋淺盤
翠花鳥花插
那麼小梅就給大家介紹下
翡翠界中的「黃加綠」與「春帶彩」是這麼魅力非凡!
翡翠是一個種類繁多的大家族。光從色彩而言,幾乎自然界中所有的色彩,都可在翡翠中找到相應的顏色。其中最為常見也最為喜愛的,當數綠,紫,紅,黃幾種,綠為翠色 ,最為嬌豔飄逸;黃翡為翡色,古樸典雅。如入秋後樹葉開始褪去綠色,泛黃,泛紅,遠望去紅黃相間,這樣的秋景正如翡翠的一個特殊品種「黃加綠」。
翡翠的黃加綠,是一件翡翠上同時有綠色,黃色兩種顏色;春帶彩是一件翡翠上同時有紫羅蘭,綠色的兩種顏色。翡翠黃加綠指的是只有明亮的黃色以及豔麗的綠;而春帶彩則是指翡翠既有紫色又有綠色。
翡翠的顏色分為原生色和次生色也就是俗話所講的「色」和「肉色」。 原生色指的是翡翠在地表下,在各種地質作用下形成的顏色。這種顏色與翡翠的礦物的化學元素、礦物成分與密切關係,即在翡翠晶體的結晶作用過程中形成。它是比較穩定的顏色,如白色系列,紫色系列,綠色及綠色延伸出得多種系列色調。 次生色則是指的是在外界地質作用條件下形成的顏色。由外來的氧化鐵機械滲入晶體空隙中而致色,不是翡翠晶體固有的顏色,包括黃色和棕紅色系列。(綠林翡翠)
這個和翡翠原石場口和形成都有關係,(如大馬坎,南其,莫西沙等場口均有黃加綠原石產生),但是能達到糯化,糯冰的,黃味夠,綠色正,分布多的黃加綠,已經有非常好的收藏價值。
黃加綠和春帶彩都是翡翠中比較吸引人的一類,二者都有豐富的色彩,適合設計雕刻更加豐富的題材,二者價值同樣都依賴種水的好壞,色彩的香豔程度和濃度程度。
由於翡翠有「十春九木」的說法,在選購品種的翡翠一樣。不要忽略黃加綠,春帶彩翡翠的種水,雕工,寓意等方面,種水好,品相好、雕工好、視覺美感好的,其保重和升值的空間也就會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