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Gucci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為國際頂級奢侈品牌,Gucci出過大批經典產品,不少明星網紅都是它家死忠粉。
但偶爾,這個任性的奢侈品牌也會出一些奇奇怪怪東西:比如,長得酷似奶奶輩穿的棉靴。
Gucci出「奶奶羊毛靴」?
紅黑底襯,上下搭配白色短絨,這是Gucci推出的2020新款女式羊毛裸靴。
相信很多人看到曝光出的產品圖後,都和品牌君一樣,小小腦袋裡裝著大大問號。
這款定價7000元的Gucci羊毛靴,與奶奶們常穿的平價花棉鞋著實有些相像。以至於不少網友發出靈魂疑問:真的會有人買嗎?
說起來,這些年諸多奢侈品牌都上線過奇葩到令人懷疑世界的單品,Gucci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早前蒂芙尼的一組玩具,就刷新過眾多消費者對奢侈品牌認知。
吹泡泡玩具沒有人會陌生吧,可售價超2000元的「高檔」吹泡泡玩具你見過嗎?
蒂芙尼吹泡泡玩具外形完美copy了普通吹泡泡玩具,有兩個一大一小的圓圈。一面為銀色,一面為藍色。
如果不是該吹泡泡玩具上印有顯眼的蒂芙尼logo,品牌君恐怕做夢也想不到那是一件「奢侈品」。
同樣任性的,還有Supreme。
作為頗具話題性潮牌之一,Supreme從未停止跨界步伐,也從不限制旗下產品風格,總會用自己的方式給消費者帶去新驚喜。
只是有時候,它的「驚喜」部分消費者未必受得住。
大概是在兩三年前,Supreme出了一款引發過熱議的產品:紅磚。也就是俗話說的板磚。
這塊板磚來頭不小,其以經典Box Logo為靈感,雖然實用性幾乎為0,但售價著實不菲。
一塊打著Supreme標識的紅磚,消費者大約需花費270元才能買到。Supreme超級粉絲王源就曾買過這款「板磚」。
看完大牌們這一波波秀到沒朋友操作後,品牌君只想說:果然是貧窮限制了我的審美與想像。
「奇葩單品」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品牌君發現了個很有趣現象:這年頭,幾乎沒有奢侈品牌不愛搞事情。
或多或少它們都出過一些與主流審美相悖,與人們固有印象中奢侈品牌形象不相匹配產品。
按理說,奢侈品牌應該好好待在雲端,賣點看起來就「高端大氣上檔次」商品。為什麼它們沒有這麼做?為什麼這些奢侈品牌一個比一個皮?
之中一個重要原因,品牌君認為在於:流量。
受「偶像包袱」限制,相比其他品牌,奢侈品牌的引流方式沒有那麼豐富。
諸多推廣手段雖說獲取流量效果極佳,但不符合奢侈行業調性,多數奢侈品牌並不會選擇。
可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組織,它們又需要引入源源不斷新鮮流量,讓企業得以持續發展。
出奇葩單品在獲取流量領域的意義就在於,這種舉措既能幫助品牌吸引消費者目光,又不會讓目標受眾覺得品牌「掉價」,為流量折腰。
至於第二個原因,品牌君覺得是:每個奢侈品牌都有自己的「使命」。
奢侈品牌旗下產品之所以市場價格高於普通商品,是因為每一件奢侈品背後都有一段故事,存在附加價值。
很多時候消費者買奢侈品不僅是在為產品本身買單,更是在為其背後的品牌與文化買單。
誠然奢侈品牌所出部分商品在多數人看來有些「奇葩」,但這不正體現了多元的文化與各異的審美嗎?美,沒有絕對意義上標準。
我想,這是部分奢侈品牌想要傳達出的精神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