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9月2日電 8月24日至30日,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平臺於通過在線會議平臺舉辦第一屆「清華大學大數據社會科學在線講習班」。課程主要涉及大數據與社會科學融合的新興研究方法,來自國內高校、科研機構及其他機構中的教師、研究人員、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約180餘人參加了這次課程。
2020年清華大學大數據社會科學在線講習班
講習班課程包括主體課程、前沿講座和編程軟體工作坊三個環節。其中,主體課程講授大數據應用於社會科學的前沿研究方法,如社會網絡分析、自動文本分析、空間分析、影像分析、新興實驗研究等,由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劉濤雄教授、鄭路副教授、孟天廣副教授、張丹副教授,以及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劉知遠副教授、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龍瀛副教授等12位國內相關領域引領性學者講授。前沿講座向學員分享大數據在心理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和傳播學領域的最新成果,由彭凱平教授、張小勁教授、羅家德教授、瀋陽教授、漆海霞副教授等知名學者主講。編程軟體教學工作坊幫助學員掌握先進的大數據分析方法,由何吉波副教授和胡悅博士主講Python和R軟體。在線課堂中,學員們通過留言和語音連線的方式和授課老師進行了積極互動,授課老師也針對學員們的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學員們一致表示,講習班課程精彩豐富,教授講解細緻入微,讓大家清楚了解大數據方法的同時,也對社會科學領域研究問題的融合有了更多認識。
講習班線上合影
為了切實提升講習班教學效果、提升學員大數據研究能力,講習班專門設置「計算社會科學青年學者獎學金」以激勵學員,並於8月30日舉辦「第一屆計算社會科學青年工作坊」。學員們積極申請,最終有16組學員參與展示。學員們將講習班課程所學與自己的研究相結合,基於社交網絡數據、問卷數據、面板數據、政策文本等多種形式數據,運用Python、關聯圖譜、QCA、主成分分析等多種研究方法,研究了網民意識形態、青年網絡參與、地方政府數字治理、國際關係、行政裁判等問題。最後,點評嘉賓根據評分標準對學員們的研究和表現進行打分,以作為青年學者獎學金的評選依據。
第一屆計算社會科學青年工作坊
8月30日下午,講習班舉行了結業儀式。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彭凱平、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劉濤雄、清華大學計算社會科學平臺執行主任孟天廣,以及鄭路副教授、劉知遠副教授、龍瀛副教授等多位任課老師出席,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助理教授胡悅主持。結業儀式上頒發了結業證書,宣讀了青年計算社會科學家及入圍獎獲獎名單,師生代表分別作了交流發言。
第一屆大數據社會科學在線講習班結業儀式
清華大學大數據社會科學在線講習班由權威專家講授大數據與社會科學融合的新興研究方法,產生了良好的學習效果和社會影響。一方面,通過介紹信息技術和數據科學發展的最新動向和前沿學術成果,講習班幫助學員對大數據社會科學有了更直觀的認識,掌握了具體操作等基本知識;另一方面,講習班為學員提供了優秀的學習平臺,幫助他們結識志同道合的夥伴,為今後推廣、應用大數據社會研究方法奠定了基礎。
供稿:社科學院
編輯:李華山
審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