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典型的「少年遇見少女,兩人相戀,然後出現阻礙,兩人克服一切來相愛」的故事。
《天氣之子》是由日本動畫監督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作品,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這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的又一部動畫電影,也是他的第七部及進入令和時代後的首部動畫電影,更獲得代表日本角逐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的資格。
該片講述的是在氣候調節失控的時代,被命運捉弄的少年和少女選擇各自的生活方式的故事。
它太像《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感同身受的就是因為做到了把故事來龍去脈清楚地告訴觀眾後,再爆發式的傳遞感情,所以它才會比新海誠以往的電影更大眾,更容易被接受。
說回《天氣之子》,這部電影可見新海誠的成長,因為他將《你的名字》優秀的地方複製了過來,他有著完整的起因,發展,結果,較長的背景介紹和人物塑造。
導致了電影有了《你的名字》的影子
因為它有著和《你的名字》相似的此起彼伏,相似的高潮,以及音樂和畫面,就會覺得《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相似,雖然故事上他們並不相同,但《天氣之子》卻想和《你的名字》用一樣的方式來打動人心。
新添讓人難以接受的元素
《天氣之子》有著許多不屬於新海誠的賣肉情節,有著許多為了強行煽情,但仔細思考就感覺很羞恥很蠢的情節,這些無一不是新海誠為了討好資本家,討好觀眾故意而為之,也是為了票房和流量的讓步和妥協,導致劇情講得太迷、結局看不懂。
新海誠「做錯」了一件事
那就是不管是臺詞還是劇情發展,這部電影講述的內容都點過於中二了。
對於內心世界比較豐富,或者說比較感性的人來說,《天氣之子》可能是一部很好看的電影。而對於那些內心世界沒那麼敏感的人們來說,可能他們看到《天氣之子》就很難去GET到共鳴點。
當觀眾們在看到男主帆高不顧一切衝向鳥居,想要找回陽菜的時候,可能會出現的情感反應有兩種。
一種是:「沒看懂,這男主發瘋了嗎?有必要嗎?還拿槍跟警察對著幹,太假了。」另一種是:「太感人了,帆高竟然為了陽菜不惜與世界作對,即使這個世界會一直下雨,他們也要在一起,真是羨慕啊。」
這兩種情感體驗一種出於理性思考,一種受到感性召喚,其實他們說的都沒有錯,這也是新海誠想在《天氣之子》中傳達的。
有人說新海誠在迎合市場,但其實新海誠這次在受眾抉擇上的處理,可能恰恰是他還在保持本心的表現。
其實電影正式上映之後評分沒有所期待的那樣高,但是《天氣之子》確確實實是新海誠花了三年打造出來的作品,相對於《你的名字》,它並不是一部失敗品,依舊獲得了許多觀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