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頭髮,它在臉盆裡、在地板上、在衛生間裡,就是不在我的頭上。」這是一個22歲女生的脫髮獨白,也是當代年輕人普遍有脫髮困擾的縮影。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已有超過2.5億人正飽受脫髮的困擾,平均每6人中就有一個人脫髮。阿里健康2018年發布的《拯救脫髮趣味白皮書》數據顯示,在阿里零售平臺購買植髮、護髮產品的消費者中,90後以36.1%的佔比,即將趕超38.5%佔比的80後。脫髮,已經不是中年人的「專利」,它正在以年輕化趨勢,向大批90後、00後們逼近。
市民
怕別人看到高高的髮際線
11月17日,一則名為#植髮群體中90後過半#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這讓不少年輕人「禿」然慌了,不少網友調侃:「在本該脫單的年紀卻先脫了發。」年輕人受脫髮問題的困擾再次受到社會廣泛關注,脫髮也成了當代年輕人最能產生共鳴的話題之一。
今年22歲的萱萱覺得自己的發量和3年前有「天壤之別」。她說,大一剛入學時頭髮還很茂密,發質也很好,現在的發量可能還沒那時候的一半多,「都不敢露出額頭,怕別人看到高高的髮際線。」
萱萱以前是個染髮愛好者,幾乎每月都要換新的發色。長期染燙,讓她的發質嚴重受損,她開始有了脫髮危機。今年「雙11」,她買了黑芝麻糊、生薑洗髮水、育發液等產品,準備內調外補,同時再也不敢折騰脆弱的頭髮了。萱萱告訴記者,身邊的很多同齡朋友也感受到了脫髮危機,假髮片、假髮墊成了她們出門的必備物品。
1996年出生的小趙是一名職場新人,不到25歲的她已受脫髮困擾3年。「一開始我沒注意,直到有一次同學聚會,很久沒見的朋友問我發量怎麼少了很多。從那時起,我才意識到自己有脫髮問題。」小趙坦言,3年裡她用過很多防脫育發產品,結果發量還是「與日俱減」。經醫生診斷,她脫髮是由於長期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壓力過大導致內分泌失調、微量元素缺失產生的。中藥、西藥她都吃過,但效果還是微乎其微。小趙說,她治療脫髮的費用已超過萬元,如果再不行她就去植髮。
記者多方走訪發現,90後已成脫髮的「主力軍」,且脫髮正向大學生等更年輕化群體蔓延。
市場
「頭頂生意」異常火爆
脫髮年輕化趨勢之下,防脫護髮也成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頭」等大事,大家紛紛保衛髮際線。如此一來,生髮液、防脫洗髮露、頭部按摩儀等產品層出不窮,且漸受歡迎,植髮、假髮市場也正蓬勃發展。
近日,記者來到沃爾瑪超市(大觀店)看到,有「生薑」「防脫」「育發」等標籤的洗髮液佔據了洗髮液貨架的「半壁江山」,價格從幾十元到百餘元不等。生髮液或生髮劑的功能包括防脫生發、強根健發、舒緩頭皮、深層清潔等,熱銷品牌包括養元青、霸王、阿道夫、滋源等,多為中藥味或生薑味。導購員羅女士告訴記者,具有防脫護髮功能的洗髮液,比普通洗髮液的價格高出許多,但銷量很可觀。隨後,記者在淘寶平臺以「防脫洗髮水」為關鍵詞搜索發現,銷量位於前10名的防脫洗髮水月銷量均為5萬+。
假髮專賣店的生意也毫不遜色。貝瑞假髮店位於東風西路,老闆戎女士告訴記者,店裡前幾年的目標消費群體是中老年人,假髮套的價格從幾百元到幾千元不等,但近幾年前來諮詢、購買假髮的年輕人(年紀最小的顧客是高中生,家長帶著來購買假髮)明顯增加,銷量較前幾年增加了15%~25%。
此外,植髮也成了不少人的選擇項。記者來到「新生植髮(昆明總部)」看到,店內不少顧客正在等待治療。新生植髮總經理助理袁先生告訴記者,該品牌入駐昆明市場已經5年。5年來,前來植髮的人群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來植髮的消費者年齡更多在35—40歲,而現在的消費人群年輕化了。」袁先生說,目前店內的客戶群體中90後佔50%以上,大學生佔比在10%左右。目前市場上種植頭髮的技術手段比較成熟,植髮存活率在90%~95%,而根據技術水平、手術方式、護理服務等方面的不同,收費也有所差異,每個種植單位的價格從十幾元到幾百元不等。記者通過美團搜索發現,植髮價格均較高,排行前三的植髮機構人均消費在11240元到23727元之間。
提醒
消費者植髮
選有資質的正規機構
植髮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著諸多問題。業內人士袁先生告訴記者,目前植髮行業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和門檻,導致有很多機構只顧低價攬客,不重視技術開發和服務升級,不僅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消費體驗,同時也給行業發展帶來了消極影響。
因此,袁先生表示,希望有關部門能加強對植髮技術標準的規定,進一步規範市場準入和管理,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植髮機構應該規範自身經營行為,自律自強,把工作重點放到技術創新和服務升級上來。消費者在選擇植髮機構時,要選擇有資質的、醫師信息公開有備案的正規機構,從風險、恢復、技術手段等多方面綜合考慮,謹慎選擇,不能只貪圖便宜。
知識貼
為何會脫髮?
據悉,一個正常人的頭髮數量有10萬根左右,每根頭髮的壽命是2到6年。頭髮的生長周期分為生長期、退化期和休止期三個階段,每一根頭髮都進行著自己的生命進程。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脫髮呢?
雲大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趙維佳介紹,雄性激素脫髮(遺傳性脫髮)是一種基因變異引起的遺傳病,這種脫髮病人有正常水平的雄激素,但遺傳獲得的易感素質,使這部分人群的頭髮對雄激素的生物學作用敏感性增加,從而使頭髮的生長期縮短,導致處於生長期的頭髮數目減少;而短期生存的休止期頭髮比例增加,從而頭髮逐漸稀疏,這種脫髮主要發生於男性群體,女性也會出現這種症狀的脫髮,不過症狀相對較輕。
此外,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精神壓力過大也會導致脫髮,長期熬夜、吸菸、酗酒會讓身體機能處於十分低下的狀態,如果再加上長期處於焦慮、悲傷等消極情緒中,人體的內分泌代謝功能就會紊亂,容易出現脫髮。
最後,可能是外傷、藥物、激素等因素的影響,對毛母細胞造成了損傷,抑制了毛母細胞分裂,使毛囊處於休克狀態而導致脫髮。
如何判定脫髮?
該如何判定自己是否脫髮了呢?趙維佳表示,每個人每天脫落20~100根頭髮是正常現象,如果每天脫落超過100根,那麼就要引起重視。同時,女生可以用手插到頭髮根部,手掌緊貼頭皮,然後併攏五指夾住頭髮,輕拉頭髮,如果每次手指縫裡夾掉的頭髮有5根以上,就說明出現了脫髮。而男生可以用臉盆洗頭,如果發現洗完頭後,盆裡留下超過20根頭髮,也就說明出現了脫髮。
這樣預防脫髮
趙維佳告訴記者,預防脫髮首先要判定自己是否存在脫髮問題。
「如果脫髮問題不嚴重,那麼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最有效的防脫方法。保持良好的心情,少熬夜,同時多補充一些蛋白質類的食物。問題較為嚴重時,建議到正規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斷,不要輕易相信市面上的『獨家秘方』和『生發秘籍』,控制頭發生長的是毛囊,而毛囊處於皮膚的中胚層,不能接觸到中胚層的產品都是『治標不治本』的。一些防脫產品更多的是起到一個調節作用,想要真正治癒還得對症下藥。」趙維佳表示,頭髮的數量在出生後就已固定,不可能再新生長、增多。多剃頭能讓頭髮更茂密的民間傳說沒有科學依據,剃髮太頻繁甚至會破壞毛囊,造成進一步脫髮。
本報記者 李賽 實習生 楊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