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女孩》:養育優秀女孩的目的,從來不是「阿爾法女孩」

2021-01-10 九媽講故事

邁克·古瑞恩在他的《女孩的奇妙世界》一書中講過一個他帶女兒們去公園的故事。他們一個7歲,一個4歲,都帶著自己的毛絨玩具。時間很早,公園裡還沒有人。兩個女孩指揮著遊戲場中央的海盜船,玩的很投入。突然,一個媽媽帶著兩個男孩來了。男孩的年紀和他們差不多,他們看似一個5歲,一個8歲。男孩們吵嚷著奔到船上,他們的大聲喊叫打斷了女孩和毛絨玩具的安靜遊戲。女孩們站到了船的一頭,有些不知所措。他們幾次試圖重新開始自己的遊戲,但是男孩們的控制讓他們很難成功。古瑞恩是研究男孩的專家,他盡力表示理解,但還是非常生氣。正當他在觀望著不確定是否幹預的時候,他的大女兒給他了一個驚喜。她跟男孩的大哥先說了一會,然後讓妹妹把一個玩具給對方的小男孩,他們一起把玩具安在了船頭,只一小會兒,4個孩子就安排和開始了一個關於公主、巨人、寶藏以及灰姑娘丟失鞋子的有趣遊戲,他們4個人一起玩了很久,非常開心。(文章故事摘錄《養育女孩》)

在這個小故事中,大女兒顯然是個阿爾法女孩,他有著掌控全局的能力,能夠很快找到方法很好的解決目前的困境,避免一場不開心的爭吵,讓4個人的心情瞬間從不快轉為快樂的開始。

何為阿爾法女孩?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肯德倫教授在他的作品《阿爾法女孩-新時代女性的誕生》中首次提到阿爾法女孩這個概念。阿爾法女孩」指許多方面的能力和表現都在同齡男性之上的年輕女性。阿爾法,是希臘文的開首字母,在天文學中是指星座裡最亮的那顆星,所以阿爾法孩子也被稱為「別人眼中的孩子」。

阿爾法女孩在學習裡很受老師的歡迎,他們自信,善於表達,在採取任何行動前都會審時度勢,他們在班級裡一般是班長或學習委員之類的職位,在家庭中,是每次受表揚的那個,在職場中,可能會成為部門領導這樣的拔尖人群,這樣的女孩每個家庭都想要,而父母也正朝著這樣的方向在極大的培養著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阿爾法女孩的。

除了阿爾法女孩,還有一個貝塔女孩值得我們同樣重視。

貝塔女孩是與阿爾法孩子相反的一個詞,β在希臘文中是第二個字母,在阿爾法之後,這樣也就註定了貝塔孩子只能呆在阿爾法孩子的後面,成為萬年老二。他們以阿爾法女孩為目標,卻始終居於阿爾法孩子之下,他們的自信心受到了一定的打擊,內心是自卑而又堅強,溫柔而內斂,不像阿爾法孩子一樣鋒芒畢露,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如果一個家庭中既有阿爾法女孩,又有貝塔女孩,這個時候,父母能否平衡局面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我們在對待不同的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確保實質性的公平,針對不同孩子的性格特點,安排不同的活動,讓每個女孩的優勢都能得到最大的發展,別忽視了貝塔女孩,雖然她不像阿爾法女孩一樣耀眼,但是他們同樣需要愛與關注。

相對於貝塔女孩,為什麼大多數父母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阿爾法女孩?

父母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初心,在這份初心的慫恿下,他們更希望自己的女孩也能成為「阿爾法女孩」,成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

1、與重男輕女的思想對抗的結果。

雖然男女平等已經深入人心,但是依然有一部分人認為生男孩才是家族傳承,特別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年輕父母為了「對抗」這一不公平的觀念,衍生出一種「女孩也比男孩強」的心理認同,他們用自己最大的資源去培養女孩,讓女孩們成為大家眼中耀眼的星星,只為了對重男輕女的思想發出內心的吶喊:我家的女孩不比男孩差。

2、小的時候拼爹,大的時候拼娃。

身處一個無處不拼的時代,孩子就是父母炫耀的資本。小的時候被父母曬,長大了以後曬孩子,拼娃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遺傳,成為父母心中的既定概念。走進那些成為父母的人群中,你會發現,他們討論的主題都是「孩子」。阿爾法女孩的優秀就是父母最大的資本,他們的傑出成績讓父母的成就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3、社會的隱形歧視,讓父母更加焦慮。

表面上社會強調男女公平,同工同酬,但是現在的社會對女孩們依然是帶著「隱性歧視」的。在找工作方面,很多用工企業明確指出「只錄用男生」,就算沒明確指出,在面試的時候,他們也會多問女孩一句:你結婚了沒,生孩子沒有?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父母更加焦慮,似乎只有阿爾法女孩才能讓孩子擁有站穩腳跟的力量,才能很好的生存下去。

那些按照第一模式培養的阿爾法女孩最後都怎麼樣了?

《小歡喜》中的喬英子,就是在父母期望中成長的阿爾法女孩,她比大多數男孩要強的多,成績優秀,性格乖巧,在媽媽眼裡,喬英子應該一直優秀下去,才符合心理的預期。於是當她逃學玩樂高的時候,媽媽受不了了,她認為學習才是第一位的,玩樂知會成為優秀路上的絆腳石,為了讓英子的學習與生活重回「正軌」,作為媽媽的宋倩限制孩子的生活與學習,加強對孩子的管制,在這樣的做法之下,英子的行為沒有更好,反而向著相反的方向越走越遠,英子失眠,離家出走,甚至產生了心理疾病。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最閃亮的星星,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我們都在按照自己的期望去養育孩子,卻忘記了問一下孩子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讓孩子按照內心的意願去活遠比強加給孩子的意志更重要。

抓住女孩的5個人生階段,養育更好的女孩

我們都希望養育更好的女孩,但究竟如何做才能做到有條不紊,不慌不亂?好好利用女孩人生中的5個階段,我們都可以養育更好的女孩。

1、在0-2歲的時候,培養孩子的安全感。

0-2歲,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這個時候,父母都是新手,都在學習適應孩子的到來,而孩子,也在學習如何適應這個新的世界,我們這樣可以做:

①確保自己的生活不要過於忙碌或奔波。

在孩子即將出生或者已經出生的時候,確保爸爸和媽媽已經做好了足夠的準備,儘量讓自己的生活不要過於忙碌,讓自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陪伴孩子,讓孩子時刻感受到愛。

②學會跟孩子進行連接。

當我們對孩子的行為有所忽視的時候,孩子通常會發出各種的吵鬧甚至哭泣,其實這就是孩子發出的警告。而如果我們注意到他們的行為並作出回應的時候,他們就顯得很平靜甚至很興奮,其實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這種心照不宣的相互呼應就是跟孩子的情感連接,又稱共同注意序列。0-2歲的孩子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關注才能讓孩子重新獲得安全感。這個時候別輕信那些「別抱,讓孩子哭一會」的說法,跟隨自己的內心走。0-2歲的孩子正是通過擁抱來建立安全感的,此時不抱,更待何時。

③父母平靜的情緒是給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

平靜不是一種性格特徵,而是一種需要我們不斷學習的技能。——蒙臺梭利

醫學表明,懷孕早期的時候,孕婦如果心情不好,可能會引起胎兒缺氧,會導致胎兒生長發育遲緩。孕媽媽長期心情不好,導致寶寶大腦發育不良,出生後情緒不穩定,愛哭鬧。媽媽情緒波動大沒關係,我們要始終堅信:我們終會回歸平靜,而平靜訓練將會是對孩子最好的胎教。

0-2歲是孩子學習模仿能力最強的時候,也是最能調皮搗亂的時候,可能會遇到各種抓狂的事情,比如吃飯問題、睡眠問題、遊戲問題等等,當出現讓人抓狂的事情時,不妨對自己說一句:「這是孩子啊,這是天性啊」,儘量讓自己平靜下來,靜待花開。

平靜是一份禮物,它將逐漸內化,成為支持一生的內在力量,影響著孩子的一生。

2、在2-5歲的時候,培養女孩的探索欲。

在女孩成長的這個階段,我們應該儘可能的為她提供各種能力和獲得自信的能力,而不應該按照「女孩的方式」養育女孩。

女孩不應被設限。養育女孩,我們可能會更加小心,更加精緻,用「富養思維」來作為養育女孩的指南,無形中對女孩做出了各種各樣的限制。

①無意識的語言設限。

曾經有個研究,研究父母對男孩和女孩的不同說話方式,研究發現,父母們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對女孩和男孩說話的內容潛意識裡帶著區別。

如果是男孩,父母可能會說:「看!那邊有三隻松鼠。」如果是女孩,父母可能會說:「看,松鼠多可愛。」如果是男孩,父母可能會說:「哇,你用了10塊積木做了一個房子」如果是女孩,父母可能會說:「你做的房子真高!」

父母對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說話方式,雖然毫無意識,但卻造就了男孩與女孩不同的數學思維。對男孩和女孩的這種差異化不僅體現在語言表達上,還體現在玩具的選擇上。

②玩具設限。

我們在為女孩選擇玩具的時候,通常是給她買可愛的、漂亮的、烘焙的,卻很少給女孩買車、槍、工具類的玩具,這就無形中給女孩設置了一些局限,讓女孩的生活少了一些探索。在玩具的選擇上,讓孩子嘗試多種可能,選擇那些無性別化的玩具,激發孩子人生的多種可能。

③衣服設限。

對於女孩,我們總希望她是漂亮的,這沒有錯。但是漂亮不是衡量女孩的唯一標準。在2-5歲這個階段,他們需要的不是漂亮,是自由自在的靈魂。不要把女孩局限在漂亮的花裙子裡,不許孩子玩水,不許孩子玩泥巴,要注意整潔等等,太多的限制也限制了孩子的探索與好奇,讓孩子穿上喜歡的衣服,不管裙子還是褲子,讓孩子放肆玩吧。

帶孩子玩的時候,只需注意一點:安全,這是底線,不能松。在安全範圍內,想怎麼玩,請讓孩子盡情。

3、在5-10歲的時候,教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

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在經歷人生中第一次集體生活。他們一大半的時間都在學校裡,教女孩正確的與他人相處將成為未來她走向社會的基本能力。

①學會識別自己的感受與他人的感受。在與他人的相處中,孩子可能會有各種的感受,開心,快樂,憤怒,委屈,這些感受會影響與他人相處的質量。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要讓孩子能自己識別自己的感受和他人的感受,並有能力做出適當的調節。

在跟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把對孩子的感受教育融合在生活的每個細節裡。比如我們跟孩子一起玩捉迷藏,當孩子藏的很好,我們沒有找到時,她表現出來的情緒是開心,我們可以跟他說,這種情緒叫開心,你可以記住這樣的感覺;當她被找到時,她可能有些不開心,我們可以順便跟孩子說,這是失落。

②識別感受之後的平靜表達。當孩子了解了自己的感受之後,告訴孩子: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擁有這些情緒是很正常的,但我們需要對朋友平靜的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不是大哭大鬧或者冷眼相對。

比如當孩子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搶走之後,可以教孩子大膽表達自己的情緒並教會孩子分享,你可以這樣教他:你這樣搶玩具是不對的,現在我在玩玩具,如果你想玩,可以跟我一起玩或者等我玩完之後,你覺得怎麼樣?

③避開無用的朋友。女孩在學校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朋友,有讓人愉快的朋友,也有讓人覺得心累的朋友。心累的朋友總會要求你做出各種的改變來適應她的需要,如果是這類朋友,請果斷避開,尋找那些可以讓人愉快的朋友。就像克雷洛夫說,選擇朋友一定要謹慎!地道的自私自利,會戴上友誼的假面具,卻又設好陷阱來坑你。

4、在10-14歲的時候,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內心。

古哲學家普魯塔克曾說:「年輕人不是等待被裝滿的空瓶,而是需要被點燃的火焰」。每個孩子都有興趣,但是興趣不是內心,內心是那個在心裡不斷叫囂的存在,就算是遇到困難,也無法割捨。

10-14歲,孩子也可能會自己去開展「我是誰」的旅程,這個旅程可能會有些叛逆,他們會做出一些出格的行為來探索自我,父母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起到引導的作用,當孩子的行為偏頗時,及時的把孩子拉回來。在這個階段,我們不妨多嘗試問孩子三個問題:

什麼是你真正愛做的事?這個提問是幫孩子找到內心的靈魂拷問,孩子可能喜歡做很多事情,但總有一件,讓他持續很多年依然熱情不減,這就是孩子的內心,多問問孩子,讓孩子自己發現自己內心的熱愛。

要做這件事會有什麼障礙嗎?幫助孩子剖析夢想實現的路徑,並引導孩子為實現夢想做出相應的規劃。

我怎麼能幫你做到呢?引導孩子實現夢想,並讓孩子知道,你需要的時候,我們都在。夢想實現的路上,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讓孩子發現內心的過程可能會很久,也可能會超過這個年齡段,但只要孩子還沒找到,我們就有責任幫他們一起尋找,因為只要心在,孩子就會擁有從頭再來的勇氣。

5、在14歲-18歲的時候,讓孩子為成人做準備。

在這個階段,我們要注意孩子的三個年齡段,14歲,16歲,18歲。14歲,是一個應當負刑事責任的年齡;16歲,是一個應當承擔刑事和可以工作的年齡;18歲,已經成為完全行為能力人,從這個年齡開始,你要為自己的所有行為負責。

孩子每個年齡段都有孩子需要承擔的責任,作為父母,我們需要在相應的年齡對孩子做好相應的提醒和引導,並教會孩子負責與承擔。

①給成年準備一個儀式感。在這三個年齡段,不妨給孩子準備不一樣的成年禮,讓孩子在成人的路上做好心理和生理的準備。 成年禮不僅僅是一個儀式,更是一種警示,告訴孩子,現在,你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②不要做半途而廢的父母。孩子雖然成年,但並不意味著父母可以撒手不管了。你不能隨便給孩子錢讓她去買酒,也不能放任女孩在外面過夜。不管女孩處於什麼年齡段,該有的規矩和原則不能忘。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一旦開始,就不會結束,就算父母死去,父母給孩子的影響也會一直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別太早從孩子的生活中抽離,不管什麼時候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陪伴與支持,特別是女孩。就算嫁與他人妻,成為另一個孩子的母親,你依然可以給她指導,給她心靈的力量。

養育女孩,從來不是為了讓她成為阿爾法女孩,而是為了讓她成為更好的自己,不卑不亢,內心堅定,勇敢面對生活的一切。最後借用《養育女孩》裡的一句話,養育優秀的女孩,應該是這樣的:

當你離開,一個優秀的女人會繼續生活,她還將把你教她的一切傳給她的後代。

相關焦點

  • 養育女孩區別於養育男孩,女孩的特徵更明顯,你養育對了嗎?
    俗話說「兒子窮養,女兒富養」大概意思就是一般家庭對男孩的養育比較放鬆和隨意,而對於女孩的養育卻比較在意和注重細節。因為男孩和女孩天生的身體構造的差異性,以至於成長過程中心理特徵也會逐漸變得完全不一樣。男孩相對來說更加勇猛和獨立,女孩則顯得比較細膩和膽小。
  • 養育女孩,父母可以怎麼做?
    上一節我們講到了《女孩成長的5個階段和父母最擔心的問題》,那今天我們來看一下,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父母可以怎麼做呢?一、養育女孩,媽媽應該怎麼做?1、母親是女兒的榜樣對於養育女孩,有一個事實是所有人都贊同的,那就是母親的核心作用,因為母親是女兒的榜樣。從遠古時代開始,對95%的女孩來說,同性的影響力都是最大的。
  • 李玫瑾:養育女孩,家長遵循「4項原則」,女兒未來陽光氣質足!
    在養育孩子的最開始,我們會經歷迷茫,需要學習很多各方面的養育技能,這樣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才能有思路,才會得心應手。但是我們不知道,養育孩子其實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而且有好多的父母不知道,對於孩子的養育,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樣的。
  • 《養育男孩》:男孩沒有女孩聰明?先了解男孩才能更好的養育男孩
    「男孩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如女孩」 「男孩就是愛搗亂搞破壞」,各種對男孩的偏見不斷傷害著他們。但是,史蒂夫·比達爾夫堅信,如果我們從現在做起,對男孩多一些了解,少一分責備,多一點理解,這個世界上就會有更多的好男人。於是,他寫下了這本《養育男孩》。
  • 養育女孩,這3句話不要再對孩子說了,父母可別忽視了!
    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的,雖然女孩在性格上確實比男孩安靜乖巧,但是養育女孩也是要花費很多心思的,只能說養育女孩和養育男孩的側重點不太一樣。父母們應該都有感覺到,女孩的心理髮育往往要比男孩更加成熟,心思也會比男孩更加細膩敏感。
  • 女孩就該有女孩樣?尊重個體發展,別用性別化養育阻礙孩子做自己
    性別化養育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很多父母覺得女孩子就應該表現得弱一點,不要跑跑跳跳,太過外向和膽大,這樣很容易讓別人反感,甚至會說女孩子是假小子。因此,他們在發現女孩釋放天性,活潑可愛的時候就會打壓制止,甚至用訓斥和責罵的口氣來教育,那句女孩要有女孩樣,也時常掛在父母們的嘴邊。
  • 高層次的父母養育女孩,會堅持3大原則,女兒將來陽光更自信
    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其實我們在教育女孩兒的時候,只要堅持這三個原則,我們的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優秀。聰明的父母,趕快學習起來。這樣的做法並不是太好,我們讓孩子保持乾淨整潔就可以了,不要過分的打扮。我們要告訴她們,容顏是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改變的,沒有人能夠永葆青春靚麗。
  • 養育女孩,要謹記這4個忠告。李玫瑾:別把女兒打扮得太漂亮
    李教授自己本身就是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家裡的孩子也是一個女孩,在養育女孩這一方面,或許可以說經驗更為豐富。李教授給大家提了4個意見,家有女孩的父母可以仔細了解一下,以便避開這些坑。所以在養育中,不能按照同樣的模板去養育不同性別的孩子,而是應該根據性別特點,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這本經典的《養育女孩》,就很值得家有女孩的家長們細讀。
  • 李玫瑾直言:養育女孩,爸媽堅持這4大原則,女兒未來陽光氣質好
    李玫瑾直言:養育女孩,爸媽堅持這4大原則,女兒未來陽光氣質好!關於教育孩子,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八歲之前孩子的教育,要堅持這四個原則,未來的女孩會蕙質蘭心,女孩健康陽光。1、提供給孩子一個溫馨有愛的環境我們都知道被溺愛長大的孩子是非常難成才的,要想讓自家的孩子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父母也需要科學育兒。
  • 被親生父母拋棄,網紅養育,女孩從皮包骨到白白胖胖經歷人間百味
    如果孩子出生後帶有先天性疾病,或者身體缺陷,或者來的不是時候,作為父母的你會選擇拋棄孩子嗎? 當時有一位網紅決定收養這個女孩,雖然被很多人不看好,說是炒熱度,擔心不會好好照顧這個女孩,但是網紅頂住了所有的壓力照顧著女孩。 4年過去了,女孩5歲多了,如今再看她,不但白白胖胖的,生活上也過得和正常孩子一樣。希望不幸福的陰影已經被女孩忘記了。
  • 松鼠寶寶從樹上掉下來,女孩和男友商量後,開始一段美好養育體驗
    有一隻松鼠寶寶不小心從樹上掉了下來,女孩與男友商量之後,便開始了一段美好的養育之旅。無論是漫畫還是現實版的松鼠,它兩側因為存儲食物鼓鼓的腮幫子和大大的翹尾巴,就像是一個小精靈,經常生活在樹上的精靈。在國外,一對情侶在草坪上曬太陽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什麼東西從樹上掉下來的聲音。
  • 掌握這八個養育女孩的要點。比你吼一千句都有用!
    今天講講如何養育女孩,我總結了八點,來看一下。 第一,培養女孩正確的審美觀。在我看來,女孩一定要具備三美,形美、意美和心美。形美就是指父母一定要從小訓練女孩兒的言談舉止、行走坐立,給人一種得體、大方的感覺,而衣美是指穿衣打扮的品味,心美是指真實和善良。
  • 男孩女孩大不同,你的養育方式對了嗎?
    聽完後朋友不是很開心。其實那天姥姥的話也讓我的這位朋友很疑惑,到底在養育男孩和女孩的時候要不要區別對待呢? 對於這個問題我總結出了8個字:尊重差異,目標一致。因此男孩更具攻擊性,女孩更傾向於安靜和人際溝通。 理解並尊重男孩女孩在生理上、大腦發育特點上的不同,就更能理解由此帶來的行為的差異。不要求男孩女孩必須在某件事上必須一樣,不以相同的標準來衡量男孩女孩的成長結果。
  • 養育孩子一定要注意性別差異,男女有別,不然長大會很吃虧
    「你的孩子是男孩還是女孩,在養育Ta的過程中,你會根據性別的差異區別對待他們嗎?」小樣媽問了身邊的一些朋友,比較普遍的回答是:對待男孩女孩會有差異。男孩、女孩有哪些天生的差別和劣勢,需要我們在養育過程中格外注意?今天,小樣媽就和大家聊聊上面這兩個問題。PS:文章有點長,建議收藏。01 為什麼男孩喜歡汽車,女孩喜歡娃娃?
  • 這3種爸爸是家裡的「拖油瓶」,媽媽再優秀,也難養育優秀的娃
    01這3種爸爸是家裡負能量,就算媽媽很優秀,孩子也多半沒出息可能很多男性都不知道,父愛對於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而爸爸則可以給女孩帶來安全感,做她們身後堅強的靠山,讓女孩無憂無慮的成長。可以說父親是孩子的童年裡不可缺少的角色。然而,有些男性雖然天天都出現在家裡,卻沒能給孩子帶來好的榜樣,反而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
  • 一個富養長大的女孩,最終成了誰都不喜歡的人,富養女孩錯了嗎
    畢業之後找了很多工作,卻從來沒有一份工作能幹得長久,不是嫌公司待遇低,就是嫌活兒累。她掙的錢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每個月還要向父母要錢。回到家裡什麼活兒都不幹,一天抱著個手機刷來刷去。嬌嬌的父母尋思著趕緊將她嫁出去也就省心了,於是發動了所有的親戚朋友給嬌嬌找對象。
  • 男孩比女孩「開竅晚」,就一定沒女孩聰明?專家:差距可以忽略
    在大多數人眼中,女孩都比男孩要「早開竅」,懂事的更早,小嘴也更甜,相比之下,男孩就要笨很多,不僅嘴笨,發育也晚,經常表現的比較木訥。不過,大家也都明白,一旦男孩開竅了,比如在上學之後,就會逐漸追上女孩,變得比女孩更聰明。
  • 王詩齡生日穿西裝打領帶,富養女孩,其實是讓她樹立正確價值觀
    李湘之養育王詩齡:富養女兒的典範李湘對獨生女兒王詩齡自然是百般溺愛,是富養女兒的典範,從小便是各種奢侈品傍身,無論是吃的穿的還是用的,都價格不菲。近期,還有媒體拍到李湘帶王詩齡逛奢侈品店,才11歲的王詩齡似乎已經習以為常。
  • Girl Power:養育女孩
    重視女孩的教育問題,獨立、勇敢、自主、堅毅在尚由男性主導的社會下如何學會自我保護以及追求自我價值成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中的核心。
  • 女孩應該如何培養?才能懂事優秀?這3個誤區,家長要避開
    而因為男孩和女孩有著不同的社會責任,因此,他們需要注意和忌諱的事情是不一樣的,養育方式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一般來說在撫養女兒時,這幾點需要父母多加注意。家長越早知道,女兒走彎路的可能性就越小。例如,給孩子或親戚朋友的孩子買玩具時,經常給女孩買洋娃娃,給男孩買汽車?買衣服時,女孩買粉紅色,男孩買藍色?事實上,孩子的喜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了成人觀點的影響。但是女孩也可以調皮搗蛋,玩高積木,培養空間感,戶外運動、武術等各種競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