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編輯 / 小e
圖片 / 來自網絡
如果你看見女生攪拌蘆薈、蜂蜜、牛奶酸奶等東西,並不一定是在製作美食。
試問,有哪個女生沒有踩過自製面膜的雷呢?
小e網上衝浪時看到一條新聞,想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最近雲南某校女生,照著教程自製了黃連素水敷面膜,因為「網上說黃連素水能收縮毛孔」,結果這玩意真把她變成了「小黃人」,並且一時半刻洗不掉。
據醫生解釋,黃連素含有檸檬黃,很容易引起色素沉澱,理論上一段時間會代謝掉,但是否留下沉澱未可知。
這讓小e想起初中時,芒果上市季節連續吃了幾周,慢慢一雙手都變得蠟黃,接著又變黑脫皮,根本不好意思讓同學看見,其實也是色素沉澱問題,回憶起來都是淚……
懷著好奇,小e又去小紅書搜索,輸入這仨字帶出1982篇筆記,不排除一些常規用途,但點擊量最高的無疑是那些護膚tag。
2020年了,還有多少女孩沉迷自製面膜?
實際上,自製面膜這陣風颳起來也不只一兩天了。
同樣還是在APP搜索,網友們提供各種野路子,仿佛你自己鼓搗幾個瓶瓶罐罐,就能創造出國際大牌實驗室都無能為力的效果。
很少有專業人士說,能讓你變白變年輕等等,因為這些與先天後天都相關,外力不一定好使。
但在自製面膜這趟水裡,似乎你有多敢想,就能變多美。
黃瓜切片兒,已經是比較古早的做法了。
人們解鎖了一系列天然食物,例如蜂蜜、檸檬、西瓜、蘋果、豬蹄、雞蛋清……
而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
聽說維生素C能變白?那就敷檸檬。
聽說蘋果能抗衰?那就敷蘋果。
聽說豬蹄全是膠原蛋白?那就敷豬蹄。(鳳爪表示:謝謝,有被排擠到)
大概就像骨折要吃豬肘子一樣,以形補形的觀點在我們心裡紮下深根,但實質上它們連深層點的皮膚都無法進入。
化妝品,顧名思義含有化學成分。
可能有些姑娘聞「化學物質」「防腐劑」色變,更偏愛所謂「有機」「天然」,但這事靠譜嗎?
打個比方,和牛奶一個道理。你喜歡天然,那試試生牛乳?如果喝得下小e佩服你是個勇士,其一差在口感,其二差在細菌,遠遠不及處理後才流通市面的加工牛奶。
有些姑娘自己鼓搗面膜,有些甚至花錢買所謂手工面膜,事實上這些產品大多抱著「以形補形」的理念,也沒消毒滅菌處理,今天臉變黃明天過敏後天長痘,屬是常規操作。
品牌之所以為品牌、賣得出高價,畢竟背後有一整個研發團隊支撐。你信博主教程,或者買私房手工面膜,也就是信賴某個人。路邊有人乞討你都要審慎觀察,咋擱臉上就這麼天真?
都是女生,小e理解這種變美的渴望。但2020年了還有姑娘不斷踩雷、甚至變臉「小黃人」,實在有點心情複雜。
總之美麗這事,是個曠日持久的工程。
護膚很重要,養生很有效,運動也很關鍵,多方面改變自己,而不是寄望於某個東西某個人一步登天,這才是唯一的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