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重返政企安全,迎來一周年。
在去年第七屆網際網路安全大會(ISC 2019)上,周鴻禕高調宣布了360重返政企安全,並講了講360政企安全的是什麼和為什麼(詳情見鈦媒體前文:周鴻禕找到新出路:帶著360重返政企安全),同時也樹了幾個「小目標」。
時隔一年,帶著去年360政企安全的些許信息,再來看看,360在第八屆網際網路安全大會(ISC 2020)上交了一份什麼樣的答卷。
劃重點-關鍵成績:
1.從去年到今年,360政企安全銷售額籤單近10億,多次拿下億級訂單;2.幫助用戶構建一整套安全基礎設施,這套基礎設施實際是「一套作戰體系」;3.升級雲端大腦,也設了個2020新目標。
政企安全銷售籤單近10億,城市安全成績突出
去年,周鴻禕在接受鈦媒體採訪時表示,360安全大腦的盈利能力還在等待市場驗證,那時他說:「360安全大腦能掙錢就掙,不能掙錢也認了。」
今年,周鴻禕透露,從去年到現在,360政企安全銷售額籤單已近10億。這近10億的銷售額,很大一部分來自城市安全。因此對於城市安全,周鴻禕在ISC 2020上提出了新的觀點,他認為,城市會成為未來網絡戰最重要的目標,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大家沒有城市安全的概念,只有企業安全的概念。
但是,隨著城市融合了越來越多的多基礎設施和基礎運營工作,無論是新基建、智慧城市,還是政企辦公,都需要在城市的大網下進行。所以在城市新型基礎設施越來越豐富的當下,城市安全的短板必須要補上。
接下來,為了解決城市的網絡安全問題,360今年仍然會以城市安全為重點,並開始向各個城市提供城市大腦解決方案。目前360的城市安全大腦項目已籤約成都、重慶、天津、上海、青島等多個城市。
在各個城市安全大腦的基礎上,周鴻禕最終的藍圖是,將全國各個城市的安全大腦作為國家網絡安全大腦的分支節點,形成以國家網絡安全大腦為核心的一整套安全基礎設施。「幫助國家構建安全預警網絡,加入的分支節點越多,這個網絡就能發揮作用也越大。」周鴻禕說。
升級雲端大腦,打造新的安全基礎設施
過去十五年,360 基於服務10億消費者、數千萬家中小企業的實踐,打造出了一套雲端大腦,其以安全大數據平臺、全面攻防知識庫、安全專家團隊為基礎,以知識雲、沙箱雲、查殺雲、分析雲等為重要組成,相當於網絡空間的「預警機和反導系統」。
而在今年的ISC 2020上,周鴻禕宣布,360過去一年,已經在此前雲端大腦的基礎上做了一些調整和升級進化:以安全大腦為核心,打造了一整套不同作用的雲端基礎設施,包括實戰雲、情報雲、漏洞雲、專家雲、測繪雲、連接雲、開發雲、培訓雲、通訊雲。這使得這套雲端基礎設施相比之前更為細分和具象化,更加有助於客戶的採購和落地。
未來,360還要將這套設施繼續「雲化」成具體的服務向城市、領域、集團企業輸出,最終目標是讓這些客戶客戶建設自身安全能力,這些能力包括網絡測繪能力、威脅識別能力、安全防護能力、安全開發能力、檢測分析能力、知識構建能力、學習進化能力、應急恢復能力、指揮響應能力、實戰檢驗能力等十大安全能力,360又將這十大能力稱為「十套安全基礎設施」。
至於打造十套安全基礎設施的初衷,周鴻禕說:「網絡安全大腦確實可以幫助國家發現APT,但網絡安全大腦是孤立的,跟很多企業沒關係,我們安全大腦怎麼設計才能讓企業客戶接的住?用得上?」
這就有了針對不同網絡安全場景的安全基礎設施。
周鴻禕比喻說,這十大基礎設施就好像是一套「作戰體系」,資產測繪中心相當於地圖測繪部門、威脅情報中心相當於情報部門、人才培養基地相當於軍校、國家大數據靶場即練兵場、應急響應中心是快速反映部隊等。
360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
基於此,周鴻禕也宣布推出了360新一代安全能力框架,該跨框架由6大板塊組成,包括上面提到的一個安全大腦、十套安全基礎設施,又新加入了「一套運營戰法、一組專家團隊、一套實戰演練的機制、一套安全互通的標準」。
在新的「作戰體系」和安全能力框架之下,各個城市、各個領域、各個集團安全大腦的戰鬥力、感知能力、情報能力及應對能力都會得到提升。360後續也會將這些若干城市、領域、集團的安全大腦,利用雲和大數據技術進行組合連接、互聯互通。
另外,各個安全大腦的實現互聯互通後,最後會與一個作為「中央司令部」的安全大腦進行數據連接,配合持續運營、專家團隊和實戰演練的衡量機制及一套互通的標準,形成一張全域覆蓋的防護網,構建出類似國家反導系統的分布式國家級安全大腦。
「應對時代變化,企業需要建設自己的安全能力,並逐漸取代購買碎片化安全產品。」周鴻禕說。從投資的角度看,他認為,與傳統網絡解決方案賣一個盒子、一個軟體不同的是,對用戶來說,建立安全基礎設施是客戶未來五到十年可以持續投資的,是打造安全能力的基礎,遠比安全產品更有投資價值。
重談對手,新立目標
能夠做出以上戰略性的決策,360對政企安全的定位其實非常清楚,即「新時代的網絡安全運營商」。
而在對手上,周鴻禕再次給出了明確的回答:「今天整個安全行業不應該互為對手,因為中國的網絡安全行業特點是非常碎片化,而且非常弱小,安全行業沒有大的公司。我們的對手是誰?很明確,是其他國家的網軍。」
他認為,360政企之外的安全同行不是敵人,而是朋友。一方面,這些企業在很多領域開展的業務,是360做不了的;另一方面,360目前所做的事,也是同行無法複製的。
「我們的安全能力和收入水平都跟美國的同行不能比。如果我們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要天天搞惡性競爭、產品同質化、低價競標沒有意義。」周鴻禕說。
他坦言,面對網絡戰,中國企業應該協同聯防,主動防禦。如果只有360一家與網絡攻擊戰抗爭,面對高級網絡威脅攻擊,360自身也會覺得很吃力。
「所以,今年ISC的會上,我又講了一個夢想,我去年的夢想是把360安全大腦做出來,今年做到了,並且也實現了對一些城市和客戶的賦能。明年我的想法是能夠讓更多的城市,更多的大企業接受這套理念,把他們的安全大腦做起來,通過市場行為,給國家建設一個比較全面的應對網絡戰的能力網絡。」
這正是360的下一個小目標。(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秦聰慧,編輯 | 趙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