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高晞月:這3個原因,造成了她不得善終的結局

2020-12-13 秋雅聊情感

在電視劇《如懿傳》裡,如懿是弘曆最愛的女人,因為她得到了皇帝的寵愛,所以遭到了不少妃嬪的嫉妒。一些妃嬪聯合起來,想盡辦法設計陷害如懿,想要將她剷除。在早期,陷害如懿的人有三個人,也就是富察琅嬅、高晞月和金玉妍,至於阿箬,只是她們手裡的一個工具。

這三個人的結局也不好,富察琅嬅失去了兩個阿哥,璟瑟公主被逼遠嫁,最終身患重病的她失去了丈夫的心,離開了人世。金玉妍試圖幫兒子謀得皇位,事敗之後也遭到了皇帝的厭棄,悽涼下線。不過,她們三個人中最早下線的人是高晞月。

高晞月下線的情景很美,她倒在了皚皚白雪裡。在下線之前,她誤會了弘曆,算計了一把皇帝。

對高晞月而言,這3個原因,造成了她不得善終的結局。

1、為人心狠手辣,多次設計迫害別人,最終遭到了報應;

用硃砂之毒謀害儀嬪、玫貴人的孩子,設計栽贓如懿,將如懿陷害進冷宮,然後又放火試圖置如懿於死地,高晞月都參與其中。為了防止如懿翻身,高晞月的父親還參與了如懿父親喪命的事情。可以說,高晞月的手上是沾了血的,她的結局也算是遭了報應。

生而為人,請務必善良。

高晞月為了鞏固自己在宮裡的地位,迫害無辜的妃嬪,最終自食其果。如果她沒有與阿箬串通一氣謀害如懿,就不會做賊心虛,被所謂的鬼神之說嚇得患了重病。如果她沒有做壞事,也不會遭到了皇帝的厭棄。雖然她被人利用,但是她自己起了害人之心,也動了手腳。

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如果你自己動了害人的心思,甚至付諸實施,早晚會為此付出代價。失去善良本質的人早晚會反噬自身,早晚會遭到報應。紙是包不住火的,你再怎麼計劃,也無法瞞住所有人的眼睛。當事情敗露後,你身邊的人不再信任你,正義的力量也會懲罰你。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很多時候,人們心裡產生恐慌,出現疑神疑鬼的情況,都是因為自己做了虧心事。

2、交友不慎,結交心術不正的人為友;

高晞月這個角色不但壞,而且蠢。

富察琅嬅從一開始就在提防她,給她準備了避孕的鐲子,她不知道,反而成為富察琅嬅的馬前卒,為她做了許多壞事。金玉妍借她的手算計其他妃嬪和皇子,她不知道,到死都在為金玉妍背黑鍋。

更讓我感到無語的是,她臨終前都不知道害了自己的人是誰。她想要報仇,把對象當成了弘曆,讓弘曆染病,卻成全了富察琅嬅,讓其再度懷孕。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對人而言,交友不慎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的朋友是個心術不正的人,就算你的本心純良,也會被他們所坑害。

心思越單純的人,也需要注重交友問題,否則,你被自己所謂的知心好友算計了你都不知道。到最後,你們反目成仇,你不但利益受到了損失,還可能會背了黑鍋,自己的人品也遭到了質疑。

3、父母跟婆婆關係處理不好,最終遭到了婆婆的算計。

高晞月在下線前夕,發現自己之所以病情惡化,是人為導致的。太醫在她的坐胎藥和治療寒症的藥物裡下了慢性毒藥,致使她的身體被掏空。

高晞月很清楚,自己是高高在上的貴妃,太醫如果不是得到了別人的指使,絕對不敢對自己下手。而在皇宮裡,比高晞月的地位要高的人只有三個,那就是皇帝、皇后、太后。

皇后需要自己這個馬前卒,自己又沒有做過得罪太后的事情,因此,高晞月把下毒的幕後黑手鎖定在了皇帝身上,這才有了她算計皇帝染病的事情。

實際上,下毒的人就是太后。太后跟高晞月是沒有直接矛盾,卻跟她的父親高斌有仇。

太后尚為熹貴妃的時候,高斌力主讓太后的愛女端淑長公主遠嫁準葛爾,導致太后跟女兒兩地分離,面臨著死生不復相見的命運。太后難忍母女隔離之苦,於是恨透了高斌。作為太后,她沒有權利幹涉朝政,對付不了高斌,於是乎,她就對高斌的女兒下了手,想讓高斌體驗一下自己失去孩子的痛苦。

父母之間產生矛盾,牽連到了子女,這是常有的事情。

雖然太后害死高晞月的行為很過分,但是這也給女人提了醒。當我們嫁人後,一定要儘可能避免讓父母和公婆產生衝突和矛盾。

如果父母跟公婆無法和睦相處,那麼他們可能會看對方的子女不順眼。婆婆可能會因此對兒媳婦產生負面印象,為難自己的兒媳婦。嶽父嶽母可能會看女婿不順眼,為難自己的女婿。

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遭到了對方父母不講道理的刁難,都會感到不滿,會因此跟自己的配偶產生矛盾。

因此,作為子女,我們要及時勸說父母,不要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去找親家的麻煩,也不要為了一己之私損害親家的利益。

END.

相關焦點

  • 《如懿傳》「一身公主病」高晞月:一生怕寒,逝於雪地,結局悲涼
    比如,對待白蕊姬和阿箬等人,她雖然看不慣她們,但也只是言語上嘲諷幾句,並沒有對其造成大的傷害。而對如懿的陷害,她也不是完全為了自己,只不過是想討好皇后琅嬅,再加上,又聽信金玉妍的挑撥,她才想要將如懿置於死地。
  • 《如懿傳》「一身公主病」的高晞月,飛揚跋扈,最後卻輸給現實!
    文/羅小可《如懿傳》是由霍建華、周迅領銜主演,張鈞甯、董潔、童瑤、辛芷蕾、李純等主演的一部古裝宮鬥劇,講述了烏拉那拉·如懿與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一生從恩愛相知到迷失破滅的婚姻歷程的故事。雖然弘曆給高晞月的封號中有「慧」,但高晞月卻擔當不起這個字的深意,華麗開頭,潦草收尾。她的一生都在為他人做嫁衣裳,被富察琅嬅和金玉妍利用,處處跟如懿較勁,最後病入膏肓在雪地裡獨留一身孤獨的身影,令人倍覺唏噓不已。
  • 《如懿傳》高晞月一代寵妃,卻一步步淪為別人上位的「墊腳石」
    高晞月在《如懿傳》中,只出現前期的34集,壞事做盡,結局也很悲慘,但在我心底,對她有一絲的同情和心疼。如果她稍微有一絲小聰明,思考一些事情,看穿別人對她的算計。她一生都尊貴無上,榮寵加身,榮華富貴,一樣不缺。
  • 《如懿傳》富察琅嬅:她之所以會含恨而終,原因有3個
    電視劇《如懿傳》開播的時候之所以不被人看好,與它不尊重史實有很大的關係。在劇中,富察琅嬅雖然沒有壞到極點,但是還是做了不少壞事的。有的事情是她自己動手做的,比如在賜給如懿和高晞月的鐲子裡動手腳。有的事情則是她指使別人做的,比如栽贓嫁禍如懿。
  • 《如懿傳》高晞月早早下線:慧貴妃不慧,演繹「老實人」悲劇人生
    (文/娛的個人觀原創,歡迎轉載分享)網上看了幾個相關視頻後,忍不住去刷了《如懿傳》,這個劇我當初沒有看,因為被幾個朋友洗腦說《延禧攻略》不錯,看著感覺非常燃,於是我就選擇了熱血噴張的後者。這兩個故事基本是在同一時間線的,內容和人物卻大不相同,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高貴妃,《延禧攻略》中的她盛氣凌人,而《如懿傳》中的她則多了許多小女兒的情懷。兩部劇中,高貴妃下線都比較早,而且都中了別人的算計,高貴妃封號為「慧」,又稱「慧貴妃」,但從她的表現來看,確實「不慧」。
  • 如懿傳之高晞月,最令人捉急的後宮女反派!
    作為如懿傳中最受寵的女反派,她與華妃有著明顯的區別。而高晞月,基本上除了幫助皇后陷害如懿,便是欺負海蘭,至於別的大多都是直接上手,特別憨憨。若是換做純妃和海蘭,就絕不會造成這樣的場景,看看被提早調走的魏嬿婉就知道什麼叫做薑還是老的辣了。之後白蕊姬被封為答應,高晞月終於回過神了,被白蕊姬氣的抬手就要打,誰知經此一戰高晞月半點沒撈著好,反倒讓白蕊姬的寵愛更上一層樓。
  • 《如懿傳》中人無完人 童瑤如何靠「奶兇」為高晞月贏得了憐惜?
    在《如懿傳》中,可以說形象的演繹了四個字「人無完人」。每一個妃嬪都有心機,都有手段,都會自保,區別在於主動害人還是被動防禦,即便是女主如懿也有對敵人的狠辣手段,清新如海蘭,也狠得下心對別人甚至自己的孩子下手。更別提「找事兒」三人組:董潔飾演的皇后、童瑤飾演的高晞月和辛芷蕾飾演的嘉嬪了。這其中,董潔有著謀女郎的光環,還有《金粉世家》冷清秋這樣的經典角色。
  • 延禧攻略與如懿傳反派大PK,譚卓的高寧馨完勝童瑤的高晞月
    說起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不得不讓人來比較一番,畢竟兩部劇都是圍繞著乾隆皇帝而寫的,雖然兩部劇的劇情有所差異,但是周圍的人卻是相差不大的,而且又都是寫的後宮之中勾心鬥角之事,都是大有看頭,但是如果二者一定要做個比較的話,那絕對是延禧攻略更勝如懿傳一籌。
  • 如懿傳乾隆登基後第一個貴子是誰生的 永城結局是什麼
    如懿傳乾隆登基後第一個貴子是誰生的 永城結局是什麼  《如懿傳》中乾隆登基後的第一個「貴子」是誰生下來的?其實第一胎應該是玫貴人的,但是玫貴人因為被金玉妍和高晞月陷害,沒有生下來孩子,第二個就是儀貴人,也因為驚蛇案和硃砂的原因流產,這時候的嘉貴人金玉妍卻懷孕了。
  • 如懿傳:高貴妃被王欽「凌辱」後,為何皇上從此厭惡了高晞月?
    在《如懿傳》中高晞月,算是宮鬥劇翻拍了,有一股淡淡的蠢萌之光,一開始便站錯了隊伍,站在了皇后一邊,殊不知皇后把她當棋子一樣利用,高晞月一直是那個背鍋的,一直唯皇后馬首是瞻,認認真真做皇后的小棋子。每次做壞事,真是少不了她這個小妖精,就拿蓮心嫁給王欽一事,新婚當天就送了祝福,嘉嬪、玫嬪都不來湊熱鬧,獨獨她唯皇后馬首是瞻。
  • 《如懿傳》高晞月:後宮最不適合宮鬥的貴妃,死在最美的冬天
    在《如懿傳》這部全員悲劇,整部劇都瀰漫著一種無力的絕望中,卻有著高貴妃帶來的那一點彩色。可這抹彩色最後的消亡,更增添了整部劇的絕望。東方未晞,月色風霜一開始,高晞月並不是合弘曆眼緣的人,甚至連富察皇后都比不上。在選福晉的時候,弘曆一句「晞月格格,人如其名。
  • 如懿傳原著:白蕊姬生下畸形胎兒後,月信淋漓不盡,最終被賜死
    或許是因為她結局太慘了,報錯了仇,被人當棋子一生,終究不得善終,當皇上知道她是太后的眼線後,私下讓如懿結果了她,而白蕊姬才明白她這一生都是為了她人做嫁衣裳,死前並好言告訴如懿,渣渣龍疑心重,他最愛的只有他自己。果然,乾隆最愛的只有自己,這也就給後面一系列如懿被乾隆渣的遍體鱗傷作為伏筆了。
  • 《如懿傳》原著:同是如懿侍女,結局大相同,原來是兩個致命問題
    阿箬從12歲起,就跟著如懿,是家生侍女,自恃身份高貴,說話厲害,個性張揚。為了爭寵,暗中勾結高晞月,金玉妍、素練,誣陷如懿毒害子嗣。阿箬為了個人的利益,賣主求榮,最終東窗事發,落個慘死的下場。阿箬死時,整個後宮的沒有一個人同情她,甚至與她有多年主僕之情的如懿,也只是聽過就罷。
  • 《如懿傳》八大「心」字輩的侍女結局中,蓮心遺憾,而她最幸運!
    文/羅小可追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如懿傳》,無限感慨青櫻和弘曆蘭因絮果的婚姻結局,每每看到最後大結局都會倍感蒼涼和無奈。周迅的演技很驚豔,非常有層次感,把如懿一生對愛情的執著詮釋得淋漓盡致,把圍城和婚姻的本質講得很透徹。
  • 顧佳放在《如懿傳》中,算不算可憐女人
    而這部劇有意思的是,王漫妮扮演過《清平樂》中的曹皇后,顧佳扮演過《如懿傳》中的高晞月,鍾曉芹扮演過《甄嬛傳》中的瑛貴人。還真是有緣啊,前世大家都是皇上的女人。而《如懿傳》中,高晞月在臨死時更是許下來世的願望「生在尋常百姓家,相夫教子」。
  • 《如懿傳》:全劇心機頗深卻愚蠢的琅嬅,她的慘死毀於3個嬪妃
    其實,這也就是如懿和高晞月,為什麼一直都沒有孩子的最真實原因了。 從本質上來說,琅嬅的慘死下場毀於3個嬪妃,也都是她曾經精心謀害過的後宮女子,真的挺可悲的。 第1個被琅嬅算計的嬪妃是如懿,也就是剛剛入府被皇帝封為側福晉的青櫻。 琅嬅表面上對待如懿真心實意,以姐妹相稱,實際上卻一直都在防著如懿,送給如懿的手鐲就是不希望讓她有自己的孩子。
  • 如懿傳阿箬第幾集背叛了如懿?阿箬為什麼背叛如懿受誰指使
    《如懿傳》正在熱播,在劇中如懿的陪嫁侍女阿箬居然背叛了主子! 那麼阿箬為什麼背叛如懿?有沒有人指使她呢?阿箬為什麼背叛如懿阿箬原本是如懿的陪嫁侍女,父親是一名小小的知縣,當初她與如懿一起進入寶親王府,成為如懿的心腹,隨後不久便與主子一起進入皇宮。
  • 《如懿傳》中的她「無人知曉」,今憑《大江大河》徹底走紅
    《如懿傳》中的她「無人知曉」,今憑《大江大河》徹底走紅其實在前乾隆前期在後宮中最得寵的妃子就是高晞月了,而且在歷史上慧賢皇貴妃高佳氏,更是被稱為"後宮第一才女",而且高晞月對詩詞歌賦更是樣樣精通,不僅人美還寫得一手的好字,而且在但是彈琵琶更是無人能及,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才獲得乾隆的寵愛
  • 閱讀 後宮·如懿傳
    問題在於,這類描寫不宜太多,否則容易生膩,讓人聯想起倪萍朱軍的主持。但無論如何,單從文字這一項來說,《如懿傳》碾壓一眾網絡小說還是沒問題的。因此,此書的扣分項,並不是文筆。硬傷在於情節。從根本上來講,《甄嬛傳》是架空,《如懿傳》卻是寫乾隆的後宮,必然有人物命運結局不受作者支配的問題。
  • 《如懿傳》大結局如懿為何不原諒海蘭?與凌雲徹無關,原因暖心!
    文/羅小可追周迅、霍建華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如懿傳》,無限感慨青櫻和弘曆蘭因絮果的婚姻結局,每每看到最後大結局都會倍感蒼涼和無奈。周迅的演技很驚豔,非常有層次感,把如懿一生對愛情的執著詮釋得淋漓盡致,把圍城和婚姻的本質講得很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