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4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市政府新聞辦「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享美好生活」主題新聞發布會建德專場今天舉行,分享了建德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歷程和成果,亮出了「十三五」建設的成績單。
經濟綜合實力持續攀升,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250.4億元,連續躍升,今年有望突破400億元大關;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升,城鎮居民恩格爾係數下降至28%,達到國際富足標準;工作爭先創優收穫滿滿,「國家氣候標誌」「大禹鼎銀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接踵而來……
建德的「小康路」,富含生態「底色」,彰顯發展「成色」,也體現了地域「特色」。
為什麼這麼說?最具說服力的,是建德緊抓交通、區域優勢,走出了一條迭代升級的產業轉型之路。
新安江特大橋
杭黃高鐵建德站
伴隨著杭黃高鐵,杭千、千黃、建金高速的陸續開通,作為杭州西部門戶城市,建德擁有了全國縣域城市中罕見的「公鐵水航」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區域優勢一再彰顯。在此基礎上,建德產業轉型升級,堅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兩手抓、兩手硬」,以高鐵新區(高新園)、經濟開發區(航空小鎮)為主戰場,小微園區、眾創孵化平臺為助推器,加快兩化融合,提升企業競爭力。
建德市博物館
稻香小鎮
在產業大步向前的同時,建德的城鄉也在蝶變。全國文明城市首創即成,梅城實現千年古府復興,千鶴婦女精神教育基地成為全省首家「全國婦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安江水電站、紫薯綠道、黃饒花海、三都漁村、壽昌「909」、建德博物館、「江清月近人」等一個個「網紅打卡點」紛至沓來,草莓小鎮、柑橘小鎮、稻香小鎮、荷美小鎮等一批農業特色小鎮應運而生。
據發布會數據,建德市接待遊客從2012年的490.7萬人次增加到2019年的1306.2萬人次,旅遊總收入由31.6億元增加到134.57億元,增長了4.3倍,打響了「在建德看見美麗中國」的城市品牌。
公民身份信息變更「一件事」聯辦
在改革攻堅和現代化治理上,建德也屢有創新。截至目前,建德市推出76項公民和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辦件量達2.7萬件;企業開辦四個小時內常態化辦結,實際辦理1小時內完成,效率居全國領先水平;信用綜合指數位列全國第6,被授予第一批「省級信用縣」稱號。營商環境的優化,打破了辦事創業的隱形壁壘,打通了招商引資的「任督二脈」。2016至2019年,全市招引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307個,總投資突破600億元大關。
作為首批全國鄉村治理體系建設示範試點單位,建德還推出了「鄉村黨建+釘釘」「鄉村自治+釘釘」「環境治理+釘釘」等模式,以全國最快速度實現農村人口上釘釘,用數字提升基層治理水平,把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
壽昌第一小學
產業升級、改革創新,最終是為民生福祉,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建德市是全省確診病例最少、「清零」最早的縣級市之一。此外,在「十三五」期間,教育事業總投入達54.51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22.9%,城鄉「10分鐘健身圈」基本建成,「15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基本實現。
正是在這些建設的基礎上,建德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德將以城市精細管理工程、城市品質提升工程、市民素質提升工程、文明風尚培育工程「四大工程」為著力點,推進文明建設的鞏固深化、常態長效。
最美樓道
光碟行動
圍繞提升文明服務水平,抓好「城市精細管理工程」。包括建立街面社會秩序聯合巡查機制,完善「一把掃帚掃到底」保潔制度;深化「同向停車」等舉措,持續深化「最美樓道」評選,推廣使用公筷公勺及光碟行動。
圍繞提升市民幸福感獲得感,抓好「城市品質提升工程」。實施市政設施提升行動、「停車難」問題破解行動,以及老舊小區改造行動。
圍繞推進思想道德建設水平上新臺階,抓好「市民素質提升工程」。實施核心價值觀普及行動、社會誠信共鑄行動,建設全市統一的誠信管理綜合平臺,加大重點領域失信聯合懲戒力度,並深入實施公益宣傳提質行動。
圍繞打響建德特色文明品牌,抓好「文明風尚培育工程」。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以「文明一平米」品牌打造為契機,推動城市管理頑疾破解,深入實施「遇見你的美」「愛家日」品牌打造,常態化開展群眾性共建活動。
資料/建德發布
原標題:《拿下國家級榮譽!杭州這個地方,走了一條特色之「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