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滿口牙」,媽媽滿意了,寶寶卻無奈:我只是不喜歡笑而已

2020-12-23 楓糖媽媽

家長都希望給自己的寶寶全方位360度的呵護,作為寶寶進食保障的牙齒,也越來越成為不少媽媽們的關注對象。最近,就有這樣一位「滿口牙」的寶寶在網絡上走紅了。

從寶寶媽媽分享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寶寶的眼睛黑而亮,皮膚嬌嫩,模樣憨態可掬,樣子十分可愛。不過這個寶寶可不僅僅因為長得可愛而走紅,而是每一張照片裡,它都漏出了一口大白牙笑著。尚在襁褓中的小嬰兒怎麼會有「滿嘴大白牙」呢?

原來,媽媽解釋說,自己的寶寶拍照不喜歡笑,自己為寶寶p上了一口大白牙,這個牙是她自己給「種」上的。整齊潔白的牙齒搭配寶寶無辜的小眼神,賦予了每張照片獨特的搞笑色彩,讓人看了忍俊不禁。

這位媽媽給自己的寶寶p上閃亮的大白牙不僅僅是因為好笑,也反映出了媽媽們普遍的心理:一口好牙對於寶寶的健康與顏值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牙齒的重要性,很多媽媽也開始注意對牙齒出現畸形的孩子進行牙齒矯正。

小莉最近就張羅著給自己5歲的寶寶整牙。寶寶的牙齒有些「兜齒」痕跡,小莉就打算聯繫醫生及時地對寶寶的畸形問題進行糾正。但是婆婆卻制止了她,原因是,小孩還沒有經歷換牙期,即使有牙齒問題也會在換牙後得到控制,沒有必要大費周章又讓寶寶受罪帶牙套。但小莉堅持自己的想法,還是及時帶著寶寶去看了牙醫。

儘管小莉一意孤行的做法沒有獲得家人的認同,但是很多媽媽卻理解小莉的心情。不少人也納悶: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媽媽從小就注意給孩子整牙,身邊帶牙套的小朋友的數量也越來越多了呢?主要是出於這幾個原因。

1.人們對於牙齒關注度的上升

隨著社會的發展,齲齒,牙列不齊已經成為困擾很多人的問題,人們也越來越關注口腔衛生與健康。據調查,每六個人中就會有一個患有齲齒,而口腔問題也成為阻礙我們實現「全面健康」的目標邁進。在這種現狀下,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口腔健康對於人們的重要性,甚至有「牙齒是判斷社會階級的標誌」的說法。一口潔白整齊的牙齒是人們文化水平,經濟地位的代表。

而牙齒問題很多情況下是從小不注意保護缺乏保護牙齒意識帶來的,因此媽媽們從小就開始培養寶寶愛護牙齒的習慣。

2.牙齒對於生活重要性

「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這句常常被人們掛在嘴邊的話,反映了牙齒健康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影響。看牙,進行牙齒矯正是一件十分耗費時間,精力與金錢的事情,所以,保護牙齒對於維持生活的正常運轉有著重要的作用。

此外,牙齒的美觀程度也對一個人的顏值水平有著重要的影響。牙齒整齊潔白會增加一個人的自信,更容易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這也難怪有些牙膏廣告會說好的牙齒能夠「笑出強大笑出自信」。這正體現了牙齒對於人氣質,氣場的提升作用。

媽媽們正是在這種意識下,希望能夠通過牙齒矯正糾正牙齒問題,讓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收穫自信。

3.經濟發展

人們對於牙齒的關注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可支配收入更多,就更能夠將金錢分配在影響健康的細枝末節的事情上。而一個家庭對於培養孩子的金錢投入更是數不勝數,也就有越來越多的媽媽給自己的寶寶帶上牙套,從小時候就為寶寶健康的牙齒保駕護航。

了解了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媽媽給寶寶戴上牙套的原因,相信會有更多媽媽意識到保護寶寶牙齒健康的重要性,那麼寶寶矯正牙齒一定是好的嗎,未成年人正畸有哪些利弊呢?只有了解清楚這些問題,才能夠搞清楚自己的寶寶是否也有帶上牙套的必要性。

1.未成年人整牙的好處:

牙列不齊等牙齒問題會導致齲齒的健康問題,同時,寶寶的頜骨發育也會受到影響,如果放任牙列不齊的問題不管的話,就會給寶寶的牙齒健康,顏值水平帶來嚴重的影響,比如「月牙臉」「下巴後縮」等問題,嚴重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未成年人正畸與成年人相比有著很大的優勢,寶寶的面部發育尚未完全定型,矯正難度低,牙齒可塑性強,矯正時間也會更短;同時,能夠及時糾正寶寶牙齒,頜骨發育中的問題,讓寶寶的顏值水平不會因為歪歪扭扭的牙而下降,也減少了患有齲齒的風險,一舉兩得。

2.未成年人整牙的風險

儘管我們說未成年整牙與成年人相比有優勢,但有時只是相對的。因為整牙是一個伴隨著疼痛的過程,未成年人往往不具備成年人同樣水平的自我控制能力與耐心,因此配合程度遠遠低於成年人整牙;牙齒保持器的佩戴也需要長時間的堅持,而兒童往往缺乏耐心,增加了換牙齦炎的風險,整牙效果也不宜與鞏固。

兒童整牙有利有弊,就算符合整牙的條件,孩子也要帶上牙套忍受一番「牙套的折磨」。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在寶寶牙齒出現問題之前就防患於未然的方法嗎?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能夠通過哪些方法來幫助孩子長出一口整齊潔白的牙齒呢?

1.糾正不良的習慣

有些寶寶有一些不良行為,比如咬嘴,吮吸手指。這些無傷大雅的行為雖然不會對健康產生實質性的傷害,但是會在無形之中影響寶寶的牙齒頜骨發育,造成牙列不齊,咬合關係不正等問題。

所以,家長應該提防寶寶養成這些不良習慣,並且對這些不良動作進行糾正與制止。

2.養成良好的保護牙齒習慣

儘管寶寶的牙齒仍然在發育中,但是也需要有明確的牙齒保護意識。家長需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保護牙齒的習慣,比如教會他們正確使用牙刷,正確掌握刷牙方法,飯後及時漱口,不用舌頭舔牙齒等保護牙齒的習慣。、

此外還要經常帶領寶寶看牙醫,以便及時歲牙齒問題進行糾正。

3.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

研究表明,牙齒的健康與進食習慣有著很明顯的聯繫。而一些酸性,糖類食物則是影響寶寶牙齒健康的重要殺手。家長在日常飲食中,就要制止寶寶攝入過多的糖分,介紹碳酸飲料等腐蝕性食物的攝入。

看完以上,你認為怎樣可以保護寶寶的牙齒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寶寶「滿口牙」走紅,寶媽心滿意足,寶寶無奈:我不要面子的啊
    所以在日常帶娃的過程中,寶媽們也都喜歡給寶寶拍照,我們在手機社交平臺上也都能看到寶媽們分享自家各種姿勢各種表情各種樣子的寶寶。有些寶寶愛拍照也很會配合媽媽,不過,也有些寶寶性格比較"高冷",對於拍照面無表情,甚至有點不知所措,這讓媽媽們想給寶寶拍個滿意的照片也絞盡腦汁。
  • 1歲寶寶滿口黑牙像「老煙槍」!只因媽媽沒對她做這件事…
    梅州的媽媽們,如果你不願意看到自己的寶貝小小年紀就滿口壞牙,那就請一定好好看看這篇文章。1歲的武漢寶寶萌萌12顆牙齒全部黑掉了,看上去就像40歲的「老煙槍」,就因為媽媽從沒對她做這件事。(資料圖)萌萌家住武漢礄口,2個月前媽媽突然發現她滿口的小乳牙全都變成了黑色。用鹽擦、去漬牙膏洗,上面的黑東西就是不掉。為了遮醜,萌萌只要出去玩,媽媽就會給她帶上小口罩。
  • 為何寶寶只對媽媽笑,這麼小就會認母了?其實寶寶天生就會找媽媽
    文/紅樓無夢我們常用「一哭二笑三認母」來概括寶寶3個月內的成長規律。看著孩子一天天的成長,第一次微笑、第一次叫爸爸媽媽、第一次爬行、第一次走路......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在父母看來都異常珍貴。父母愛孩子這點是毋容置疑的,但其實孩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愛著父母。
  • 寶寶犯錯被媽媽掛門上,無奈向爸爸求助,鏡頭轉向爸爸,網友笑翻
    最近就有一對父子被寶媽懲罰了,網友們看後紛紛笑翻。寶寶犯錯被媽媽掛門上向爸爸求助,沒成想爸爸自身難保寶寶頑皮是一種本能,其實寶寶的頑皮也只是熟悉這個世界的一種手段,寶寶在不斷的頑皮作妖中加深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 還沒長乳牙,就要開始刷「牙」了?正確的寶寶刷牙歷程,媽媽了解
    每當寶寶開懷大笑,媽媽都沉浸在這份幸福的喜悅中,難以自拔。但如果孩子張開小嘴,露出的是滿口蛀牙,操心的老母親可就開心不起來了。別以為乳牙不是主角,寶寶的乳牙出現齲齒,一樣要多難受有多難受。給寶寶刷牙這事不能拖,從寶寶還沒長牙開始,就需要進行口腔護理了。
  • 寶寶出現牙菌斑的原因,如何處理寶寶牙斑菌?
    寶寶健康的成長是每個媽媽最大的心願。但是有時候寶寶就會出現不喜歡刷牙或者對刷牙有抗拒,這時候部分媽媽們不忍心自己的孩子不開心就會允許寶寶一次兩次地不刷牙,但其實這樣對孩子反而是不好的。因為不勤刷牙很有可能導致寶寶出現牙菌斑。那麼嬰兒牙菌斑如何去除呢?牙菌斑的預防有什麼方法呢?牙菌斑會危害寶寶的乳牙嗎?我們快來看看吧。
  • 寶寶護牙必修課
    因為腸胃消化吸收營養的好壞,歸根到底是由牙齒決定的,甚至對大腦的刺激也源於口腔。所以,口腔的健康及它的重要性是絕對不可忽視的,我們推崇的應當是一種節制、有規律的生活習慣。 0-8歲寶寶護牙寶典 寶寶出牙前的護理a.餵奶姿態相對於人工餵養,母乳餵養時,乳牙患齲病的危險性低。餵奶姿勢會影響嬰幼兒頜面部的生長發育,最好抱著喂。
  • 寶寶出牙早就聰明?出牙時間和智商的關係,媽媽可別弄錯了
    朋友問我:出牙早晚和寶寶智力有關係嗎?婆婆那天還說出牙早的寶寶更聰明。看那誰誰家寶寶4個月就出牙了,聰明伶俐,一口小白牙特別可愛。我家寶寶這都九個多月了,還沒出牙,婆婆總說我寶寶有點笨,為這跟她吵好幾架了,感覺自己寶寶也挺聰明的呀。其實,寶寶出牙早晚與智力是沒有關係的。
  • 寶寶皮膚「黑的發亮」,被爸爸COS包青天,媽媽:我也很無奈
    文/小雪媽媽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因為在媽媽肚子裡泡的時間太久,皮膚皺巴巴的,看起來「醜醜」的,因此很多寶媽寶爸有些難以接受。甚至有位準媽媽做完四維彩超,被寶寶給醜哭了,邊哭邊說:「太醜了,沒見過這麼醜的孩子」。
  • 寶寶出牙晚是因為缺鈣?關於寶寶出牙的那些事,你真的了解嗎?
    前段時間帶娃兒出去遛彎時碰到一位寶媽,看見我家這1歲9個月的小寶牙都快長齊了是好生羨慕,還和我叨叨說她家壯壯(她兒子小名兒)都快9個月了還沒出牙,周圍人都說是缺鈣惹得禍,但這補也補了,可這牙卻是連個影子都沒有,都快把她給愁死了。這寶寶出牙晚當真是因為缺鈣嗎?
  • 2歲寶寶滿口爛牙,家長以為是吃糖惹的禍,原來父母的這種壞習慣
    醫生的話讓小李感到非常奇怪,因為他們一家對孩子的甜食攝入量,一直都有著把控,也很少會主動給孩子吃糖,所以孩子出現了滿口爛牙,也是小李沒想到的。 醫生面對小李的疑問表示,孩子出現齲齒的原因,不一定就是吃糖的緣故,有可能是因為在平時生活中,父母對孩子不當養育造成的。
  • 蠟筆小新臉型的寶寶,網友都誇可愛,媽媽卻笑不出來
    「蠟筆小新」代表著大多數人的童年,許多人在年幼時,都很喜歡蠟筆小新。蠟筆小新給我們的印像,便是有一張胖乎乎的臉蛋,和粗粗的眉毛。然而,如果現實中有人真的長得像蠟筆小新一樣,會是怎樣的呢?「真人版蠟筆小新」走紅,可是媽媽卻笑不出來。
  • 寶寶口腔課堂 | 給寶寶選牙刷,很多媽媽都忽略了這幾點!
    都說愛笑的天使,運氣都不會差。但天使笑起來,也需要有一口好牙才能惹人愛。大概2歲以後,寶寶的上下牙齒就全部萌出了,這時媽媽就要考慮到給寶寶選個合適的兒童牙刷。可是很多家長在購買牙刷的時候,都是只認準「兒童專用」,可這是不正確的。一般認為,當第一顆乳牙萌出時,就應開始進行牙菌斑清除。
  • 寶寶長牙哭鬧 爸爸媽媽如何正確護理
    2.唾液分泌變多  牙齒剛萌出時刺激了齒齦上的神經末梢,使唾液分泌增多,但寶寶一下子又不會吞咽過多的唾液,造成不自主地流口水。  3.牙齒發癢  胚芽由於萌出時向上頂,會讓寶寶常有發癢、不舒服的感覺,因而喜歡咬乳頭、咬人、咬堅硬的東西,以消除不適感。
  • 媽媽給寶寶剃光頭,寶寶發現後大哭,爸爸想了一招,媽媽笑噴了
    媽媽給寶寶剃光頭,寶寶發現後大哭,爸爸想了一招,媽媽笑噴了 生了女兒才發現真的養起來有多小心翼翼,有些事情令你驚訝異常。小寶寶有時候做出的反應會讓父母意想不到,下面這一個小寶寶太愛臭美了,讓爸媽是哭笑不得。
  • 不吃糖的孩子卻滿口「黑牙」,其實不止是糖,這些也是元兇
    我就開玩笑的給軒軒說:"軒軒,你再吃下去,牙齒就要長蟲子了哦"。他媽媽在一旁說"軒軒,你給阿姨笑一個,讓阿姨看看你的牙齒"。小朋友咧著嘴衝我笑了一下,我才發現他的牙齒又黑又黃,還有幾顆壞牙。我很驚訝,問他媽媽,他媽媽很無奈的搖了搖頭:"都怪我平常沒有注意他的口腔衛生,牙齒壞掉了好幾顆,現在嚴格的控制他吃糖了"。小朋友喜歡吃甜的,幾乎是他們的天性。有家長會覺得吃些糖果沒什麼,就不會再在意這些事情。
  • 寶寶牙床、上顎長了很多小白點?別擔心,寶寶只是出馬牙了
    所謂馬牙,就是指寶寶在沒出牙以前,上顎中線兩邊或牙齦上出現米粒大小乳白色或乳黃色小硬塊。醫學上管這個叫做上皮珠,上就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的。馬牙不是牙,寶寶不能用來咀嚼食物,但也不是疾病,只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 磨牙單品,解決寶寶出牙不開心的煩惱
    在硬度上也綜合考究了寶寶在牙床沒有牙,甚至出牙的這個階段的耐磨性,質地較為有硬度感,不會產生破損,可較長時間使用。針對於0~18個月的寶寶可放心選擇。在材質上也為了寶寶的安全,不含有任何的有害物質,啃咬的過程中不會讓寶寶感受到任何化工材料的刺激味道等。
  • 妊娠中線能夠判斷出男女寶寶,也許只是個傳說而已
    果不其然晚飯過後,快懷孕八月的表妹和我視頻,先是一通嘚吧嘚吧,將自己的掃貨經歷分享之,然後又給我一堆截圖,讓我快快承認她採買的物品真的是又實用又經典。孕婦最大,雖然看著那些計劃給未出世的寶寶買的小衣服已經從出生排到了明年春天,我依舊順著她的意思表達了「她真是個會過日子的好主婦」的感慨!
  • 寶寶幾個月出牙?萌牙期輔食太軟太精細,娃不愛吃,附食譜
    看到媽媽們的焦慮,我也想起自己家孩子長牙的事情,整理了相關的素材,結合帶倆孩子的經驗,跟媽媽們分享一下。寶寶出牙早、出牙晚,是哪裡有問題嗎?《0~3歲嬰幼兒養育全書》中提到:寶寶通常在出生6~7個月開始長牙,出牙早的寶寶,在4個月變開始長牙,出牙晚的要到10個月左右,早晚差別在半年左右。跟遺傳、發育情況都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