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前兩期的介紹,我們會發現瑪雅人的世界與神靈密不可分,他們還發掘出了很多與神溝通的媒介和方式。這一期,我們來看一看展覽的第二部分,這裡展現了瑪雅人的神靈崇拜,列舉出了他們腦中形形色色的超自然實體,一起來領略一下吧!
第二部分:天空、大地、水中和地下的超自然實體
與亞歐大陸的我們的祖先一樣,瑪雅人也有自己信奉的神靈,而且數量還非常之多。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有八千神靈。雖然這個八千是泛指,但足見瑪雅人心目中萬物皆有靈,而且神靈是無處不在的。
古代瑪雅人將宇宙、太陽、風雨、閃電以及生長於大地上的萬物等「超自然的力量」描繪成有形的物體,比如幻化成人形、動物形或神靈,繼而組建成他們眼中萬物有靈、眾神充溢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人與神、神與動物、現世和死亡、觀念和想像被瑪雅人重新建立聯繫並雕刻在石像上、繪製在壁畫中,融匯於儀式裡。
比如:與天空相關的天神、太陽神、月神;與自然界相關的雨神、風暴神和閃電神;與農業相關的玉米神、巧克力神;以及與黑暗世界相關的冥神等等。這些神靈通常居於宇宙的某一空間,並可在宇宙間穿梭。
不僅如此,每位神靈都可能以幾種截然不同的化身存在,其名字、外貌、年齡和性格特徵等均有所不同,可謂幹變萬化,各顯神通。
許多學者試圖對眾多瑪雅神靈加以分類確認,但是由於古代瑪雅文獻幾乎沒有保留下來,因此這項工作非常困難。19世紀末德國學者保羅·斯爾赫斯(Paul Schellhas )通過對《德勒斯登抄本》的研究,對瑪雅神靈進行了總結,列出了一個神表,為了表述的客觀性,他用字母表對神進行了命名,如A神、B神等。後來的學者也沿用了這些稱呼。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展覽中列舉出的神靈吧!
天神伊扎姆·卡卡伊(又稱伊察姆納)是居於天上的古老創世神,是白晝、黑夜和天空的主宰、文字與書籍的發明者、宗教曆法的守護神。當以人形出現時,他是一位駝背老人;當以鳥形顯示時,他代表「至尊鳥神」,居於世界樹頂端。
下圖伊扎姆·卡卡伊、狗和孿生英雄紋陶罐中,狗對面坐著的就是天神伊察姆納。
伊扎姆·卡卡伊、狗和孿生英雄紋陶罐
天神伊察姆納統治著白天、夜晚和天空,可以幻化成不同形態。下面這件神鳥紋三足盤陶器內底有兩隻大鳥,作為伊察姆納的化身大鳥神,棲息在世界之樹上,即瑪雅創世傳說中神聖的木棉樹。
神鳥紋三足盤
而地神的名字尚未被解讀,所以直接被稱作「N神」,他是一位戴頭巾的老者,長著杏仁眼、大鼻子,嘴巴凹陷,滿臉皺紋。他擔負著支撐天空的職責,常出現於烏龜、貝殼或鱷魚等動物的空腔處。他還會站在地的四角撐起天空,以免它塌陷。這一點似乎跟中國古代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N神掛飾
上圖為N神掛飾,斯爾赫斯神表中的N神負有支撐天空的職責,他被描繪為一個老者,身背烏龜或貝殼,頭上裹著網格狀的布。
太陽神:注意,太陽神最明顯的特徵是他的瞳孔是打旋兒的
白晝太陽神:基尼什·阿哈瓦,也叫G神。
夜晚太陽神:美洲虎神,也是火神。
鯊魚太陽神:三角形鯊魚齒
月神:
年輕月亮女神:抱著兔子的年輕女性,又名I神(兔子可能是她的孩子)
年紀稍長的月神:伊希切爾,負責生育、醫藥、佔卜的女神,是一名接生婆
隨著太陽從白晝到黑夜,從天空到地下的往復運動,瑪雅人擁有多個太陽神。他們的太陽神也通常表現出不同的形式,他們常被描繪成無身體的頭像或如統治者般端坐在宮殿中的坐像。他們的臉常被塗成紅色,代表著熱。瞳孔多為正方形或螺旋形,表明他們擁有特殊的視覺功能。瑪雅的許多統治者都將自己比作太陽神。
太陽神形香爐
上圖太陽神形香爐為鯊魚太陽神形,他長著螺旋瞳孔,張嘴漏出三角形鯊魚齒,通過蜈蚣咽喉從地域水域躍出。
G神白晝太陽神基尼什·阿哈瓦(K』inich Ajaw)是一位成熟的男子,臉頰、眼睛或額頭帶有太陽印記。
太陽神紋陶罐
這件太陽神紋陶罐描繪了白晝太陽神基尼什·阿哈瓦的坐像,其下巴有鬍鬚,臉上有蛇形曲線,身上飾有花瓣狀符號,此符號代表著太陽和白晝。萬物生長都要靠太陽的熱量,因此太陽神也是火神,能夠噴出火焰。
而晝伏夜出的美洲虎神代表夜間的太陽,也是一位火神,眼睛之間有紋線,長著虎耳。
太陽神紋陶罐
這件太陽神紋陶罐描繪了夜間太陽神被神蛇束縛的場景,由於太陽象徵萬物熱量,這一場景很可能象徵著旱季和雨季的轉換。
而月亮女神則具有年輕和年老的雙重特徵。年輕的月亮艾神通常與新月一同出現,懷抱一隻免子;年老的月亮女神是生育、醫藥和佔卜女神,還是一名接生婆。王室婦女常以月亮自喻,死後重生為月神。
月亮女神紋陶罐
這件月亮女神紋陶罐上繪有月亮女神坐像。年輕的月神在《赫爾赫斯神表》中被稱為I神,其雙手舉兔。
月亮女神紋陶罐的釋文,這裡還描繪了冥神L神
雨、風暴、閃電和雷電之神:恰克(揮舞著斧頭)
閃電神:卡維爾(右腳為蛇)
雨、雲、水池等水的名種形態以及與之相關的雷、電、風暴等現象對於維持、平衡人類的生活十分關鍵。因此,對於瑪雅人來說,與之相關的神靈就顯得異常重要。農業的重要性使得瑪雅人對雨水、雷電等與農業緊密相關的自然現象也進行了神化。
恰克(Chahk)作為雨、風暴、閃電和雷之神常出現在浮雕容器的紋飾上,他長著蛇紋臉,身上有代表神性的渦紋徽記,揮動斧頭,吞煙吐火。象徵著風暴和閃電。下圖雕塑為雨神鵰塑。
雨神鵰塑
下面這件玉米神和恰克紋陶碗上,恰克和玉米神站在象徵地下世界的水中,為玉米神的重生作準備。
玉米神和恰克紋陶碗
玉米神和恰克紋陶碗 釋文
我們再來看看作為閃電神的恰克。
下面這件恰克和神蛇紋陶罐中,恰克仰面倚靠在地上,身旁是神蛇,蛇象徵著閃電。瑪雅人認為恰克能控制閃電,當他用閃電將巖石劈開時,玉米就從中生長出來。
恰克和神蛇紋陶罐
下圖恰克和野豬紋四足陶罐出自瓜地馬拉佩滕或墨西哥坎佩切,為帶蓋祭碗,恰克的上半身連接著四隻野豬腳,扁平的鼻子像天柱一樣支撐著恰克。
恰克和野豬紋四足陶罐
接下來還可以看看風暴神形態的恰克。
風暴神形三足陶罐
看完了恰克,我們再來聊聊閃電神卡維爾。
閃電神卡維爾(K'awiil)長著人的身體,頭戴羽飾,右腿卻是一條蛇。他的臉也常布滿蛇紋,一個燃燒著的火把從額頭上的鏡子伸出。作為閃電,卡維爾在天地間馳騁,縱橫各界,為玉米生長劈開土地。
下面這件卡維爾紋陶罐可以清晰地看到,卡維爾的右腳為蛇。他能夠破開土地,令玉米生長。因此他可能具有玉米神的特性。帶著高高的羽毛頭飾。因其具有在宇宙各個層級產生聯繫的能力,所以他與人的出生、統治者就位和召喚祖先等轉換過程相聯繫。
卡維爾紋陶罐
卡維爾紋圈足陶罐
下面這件卡維爾紋陶盤描繪了卡維爾的半身像,它噴出的燃燒的火炬同時也是身體四周的渦紋裝飾,暗示這是另一界的卡維爾,或者他是來自一個超脫塵世的地方。
卡維爾紋陶盤
說到這裡大家一定覺得奇怪,恰克也有閃電神的形態,卡維爾也是閃電神,那他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有研究表明,恰克代表的是自然界的閃電神,而卡維爾這個詞的意思是血液的靈魂之力。瑪雅人認為人體內血液的力量是一種閃電的力量,所以卡維爾代表人體內的閃電,除此之外,卡維爾還代表王權,因為國王必須要能夠跟神靈溝通,這需要強大的血液和靈魂的力量,就是體內閃電的力量。卡維爾也因此成為瑪雅神話中最重要的神靈之一,很多國王也會把自己叫做卡維爾。
玉米神:E神,是英雄雙胞胎的父親重生而成
玉米女神:象徵生育能力
正如其他文明一樣,對自然力量的崇拜是瑪雅人精神世界的一個亙古不變的主題,人們長期敬仰並供奉各種自然的神靈,以求得水、食物和其他維持生計的必需品。
瑪雅文明的農業基礎是玉米的種植,玉米一直是瑪雅人主要的糧食作物。因此玉米在瑪雅的神話中有著獨特的意義,和創世神話、生命的起源有著緊密的聯繫。
玉米是中美洲最重要的農作物,也是瑪雅人的主食。以年輕男子形象出現的玉米神是瑪雅的一位主神,他的生長周期如同田間的玉米,其形象代表著活力、死亡和重生的不斷輪迴。因此,瑪雅的統治者常以玉米神自居。
根據瑪雅神話傳說,神首先用泥土造人,隨後用木頭造人,但均未成功,最後將玉米和鮮血混合程成麵團,才創造下人類。前面我們也說過,玉米神是英雄雙胞胎的父親重生而成。
在展廳的陶器上,我們也能看到玉米神和玉米女神的形象。
玉米神的前額高聳,頭戴長長的穗狀冠飾,象徵玉米穗。玉米神在《赫爾赫斯神表》中被稱為E神,背負著巨大的羽狀後背架,裝有無數作物及不同的超自然動物。下面的兩件玉米神紋陶罐上的玉米神都在和小矮人跳舞,慶祝豐收。而這正是玉米神的重生之舞。
玉米神紋陶罐
玉米神紋陶罐
玉米神常常以翩翩起舞的形象出現,如同玉米在風中搖曳,這代表了生命的活力,暗示著重生的希望。
除了玉米神,瑪雅人還有玉米女神。玉米女神則會刻意表現出腹部的皺紋,表明其具備生育能力。
玉米女神像
本件玉米女神像全身赤裸。雙臂高舉,玉米女神通常為局部或全部赤裸,年紀很輕,但腹部褶皺明顯,表明她們已生育過孩子,具有孕育生命的能力。
下面再列舉一些玉米神相關的展品。
小矮人形陶哨
鳥形玉米神紋陶碗
鳥形玉米神紋陶罐
玉米神紋方形陶盤
玉米神紋三足盤
在中美洲,可可樹上產出的巧克力是一種奢侈品。巧克力與玉米等混合在一起,再以香料和鮮花調味,便可當做食物醬汁來食用。瑪雅人使用各種陶器來存放可可。
下圖這件神殿紋三足陶罐上,繪有卡維爾在類似神殿的場所中劈開大地,第一棵可可樹生長的場景。可可最早由奧爾梅克人種植,但瑪雅地區氣候炎熱,土地肥沃,所產可可質量最佳。可可是瑪雅主要的經濟作物,通常被用來製作供上層社會飲用的巧克力飲料。
神殿紋三足陶罐
神殿紋三足陶罐釋文
在前古典晚期(約公元前200年-公元250年)瑪雅人曾使用帶流容器來盛放可可。在古典早期(公元250年—550年),他們製作出了帶蓋容器來存放可可。
帶流可可容器
下面這件長得像海螺殼的容器是什麼呢?
可可果形陶罐
原來這是一個可可果形陶罐。可可豆在可可果內。一株可可樹可以產1000至2500顆可可豆。可可豆在瑪雅社會中亦可作貨幣。
飾有渦紋的球形陶碗
上圖這件飾有渦紋的球形陶碗為盛放可可所用。在古典晚期(公元550年—900年)瑪雅人使用的是筒形和葫蘆形容器。這些形制應源於易腐爛的葫蘆碗。
奧爾梅克文明 釋文
下面是展區陳列的一些小雕刻,仔細看看3號文物是不是有點眼熟?跟某個萌萌的動漫形象很一致呢~
雨神吊墜
人面吊墜
雨神或玉米神牌飾
人面吊墜
下圖石鑿為砍鑿工具(鑿子或斧頭),形制一般為用於播種玉米的農具。這些工具常由貴重材料製成,常被用於禮儀活動。
5.加工玉米的石鑿(蛇紋石)
6.石鑿(翡翠) 7.石鑿(翡翠)
以下是瑪雅人創造的其他神靈樣貌的物件或雕像。
科奇喬形陶瓶
神殿頭飾的女神
佩戴c型頭飾的男子坐像
西佩·圖泰克旗手
上圖雕塑為春神西佩·圖泰克常身披曬乾的俘虜的皮,曬乾的皮被祭司披40天,好似乾燥了的玉米皮。暗示著春天的重生,薩巴特克人、阿茲特克人和瑪雅人認為這些雕塑充滿了靈性,是他們所代表的自然元素的化身。
頭戴c型頭飾的科奇喬像(雨神)
上圖雕塑中雨神科奇喬的形象是人、美洲虎和蛇的綜合體,叉狀舌頭代表閃電。
蛇:象徵轉化,是通向其它宇宙之境的載體
睡蓮:具有在宇宙中穿行的能力
蛇在瑪雅神話中以多種形式出現,被認為是通向其它宇宙之境的載體。蛇定期蛻皮的特徵,使之成為象徵轉化的理想生物,這一過程常與更新和重生聯繫在一起。在瑪雅人看來,蛇在地上、地下、樹上和水中等不同環境中的自由來往活動,類似於跨越宇宙空間的儀式,因而也被視為是在穿越不同宇宙空間時,發揮人口作用的超自然神靈。
神蛇紋陶杯
以上兩件都是神蛇紋陶杯。均為抄本風格陶器。右邊器面繪有蛇紋,蛇在瑪雅藝術中被認為是溝通天地等不同世界的神靈。左邊杯身上的蛇頭戴翎羽冠冕,可能象徵和武士的形象有關。
戰蛇紋陶盤
這件戰蛇紋陶盤分為兩個區域,分別以黑、白作為背景色,繪有兩條頭戴冠冕的神蛇,可能象徵著它在光明和黑暗中的身影。
骷髏睡蓮蛇紋陶盤
這件骷髏睡蓮蛇紋陶盤繪有頭戴睡蓮的蛇,蛇頭為骷髏狀。瑪雅人認為宇宙空間具有多個層面,巖洞、深井、水塘等具有蓄水功能的地方就是溝通各個空間的通道,睡蓮生長於水面,因此具有在宇宙中穿行的能力。
睡蓮蛇紋陶罐
神蛇紋陶碗
男子和睡蓮蛇紋陶碗
蛇在瑪雅文明中被用來象徵轉化。因為蛇會蛻皮,這一過程常與重生和更新聯繫在一起。而且它們在地上、地下、樹上和水中等不同的環境中活動時,類似於跨越宇宙之境的儀式。
睡蓮蛇與矮人紋陶罐
這件睡蓮蛇與矮人紋陶罐描繪了一個小矮人躺在睡蓮蛇頭上的蓮葉內,吹著海螺殼召喚另一個世界的場景。
睡蓮蛇紋陶罐
上圖這件睡蓮蛇紋陶罐描繪了睡蓮蛇與地下世界的場景。畫面中除了蛇外,還有魚和海龜。瑪雅人認為下界是孕育著生命的潮溼之地,流淌著兩條河流,海龜凸凹不平的龜殼象徵著大地山巒起伏的地貌。
冥神:L神,既是冥神,也是商人的保護神和菸草之神
冥神:A神,是死神,拿著灌腸器
黑暗世界的冥神常出現在地下宮殿,面容衰老,與星宿之神等年輕的諸神對立。眾星宿戰勝冥神意喻光明戰勝了黑暗,表現的可能是夜空中或早季和雨季轉變時的星象變化。
另一種與黑暗相關的神是伴靈之神,常被視為統治者的另一個自我。彩繪陶器上常將伴靈之神的形象描繪為扮演人類或動作滑稽的複合型動物,如手持灌腸注射器的睡蓮豹、猴子或自己抓癢的豹爪狗等。
神話飲酒場景紋陶罐
神話飲酒場景紋陶罐 展開圖
這件神話飲酒場景紋陶罐描繪了冥界的場景。一對夫妻坐在建築內,面前的人在飲酒狂歡。A神手持灌腸器呈嘔吐狀,A神是瑪雅神話中的死神,樣子醜陋,身體浮腫。
L神紋梨形陶罐
這件L神紋梨形陶罐上浮雕了L神抽雪茄的場景。
卡維爾和L神紋陶瓶
這組卡維爾和L神紋陶瓶上浮雕了卡維爾和L神對坐的場景。L神是一位年老的神靈,長著方形的眼睛,身著鬥篷,帶著寬沿大帽,帽子上落著烏鴉。L神既是冥神,也是商人的保護神和菸草之神。
地下世界場景紋陶罐
這件地下世界場景紋陶罐浮雕了地下世界的神靈。地下世界的神靈往往與疾病相關。事實上,這些神可能是人格化的疾病,他們被當作詛咒送去傷害競爭對手,這是一種與公然的軍事進攻同時發生的輔助性的超自然戰爭。
青年貴族和猴子紋陶器
這件青年貴族和猴子紋陶器描繪了年輕的貴族手持斧頭面對猴子的場景。
夢境神紋陶罐
此夢境神紋陶罐描繪了手持可可果的猴子。
夢境神紋陶罐
這件夢境神紋陶罐描繪了手持灌腸器的睡蓮豹。拿著灌腸工具或吸菸的神可能在攝取致幻藥,會導致變形或者做夢。
夢境神紋陶罐
這件夢境神紋陶罐描繪了搔癢的猴子和手持灌腸器的狗。Wahy一詞在瑪雅預言中意思是「睡眠」,但它表示在夢境中人轉化為動物,或者動物之間的轉化,這一轉化往往是為了危害人間。
雙子英雄和死神紋陶罐
雙子英雄和死神紋陶罐 展開圖(局部)
此件雙子英雄和死神紋陶罐描繪了各種奇異生物,其中有一些身穿藤條的年輕男子,周圍滿是頭骨和頭顱;面對他們的是身為骨架的A神,其中一個提著鮮血淋漓的頭顱,附近的男子手握著用眼球和骨頭裝飾的遮陽傘。
好啦,第二部分的內容到此就全部介紹完了。信息量有點大,不過每個小分類的開頭我都列舉出了區分他們的特點,以方便大家記住他們。
上期的答案我認為是AB。其他地域的文明多數靠著大河,而只有瑪雅文明是靠著高地火山和雨林,他們的地理環境決定了他們的糧食作物。而且他們在被發現之前,幾乎與歐亞大陸是隔離的,所以也沒有辦法交流帶去其他地方的好吃的。可以說正因為是他們對玉米的狂熱,才讓他們創造出了玉米神這個獨特的神靈。據說他們的貴族也喜歡在孩子出生後,把孩子頭夾住定型,以靠近那種斜頂的感覺。
參考素材:
湖北省博物館「自然的力量」官方導覽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官方資訊
文中部分圖片亦來源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