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在「空中課堂」中開啟,湧現很多勤奮好學的勵志孩子。其實,青島嶗山區也有這樣一名勵志的學生,近來引起學校家長師生群不住點讚。春節跟家人返回老家臨沂的他,因為疫情影響而沒有返程,在線上課堂正式開啟後,為了堅持跟同學一同上網課,便提前漫山遍野尋找網絡信號,還在山坡上臨時搭建的棚子,以其為教室,與樹為同學,開啟了自己直播網課的學習之路。
勵志 爬山坡遍野找信號聽網課
記者了解到,李始峰就讀於嶗山區張村河小學,是一名成績中等偏上的三年級學生。春節前跟父母和姐姐回到臨沂老家,因為疫情影響而遲遲沒能返回青島。隨著「空中課堂」正式開課,他原本可以不用跟直播,通過課後視頻也可以學習。但李始峰想加入同學的隊伍,跟著大家一起網上學習,只是家裡的信號條件似乎並不允許如此。
「我們家住在山根下,四周基本都是山,所以信號一直不太好,每年春節回到家,也就基本告別了網絡。」姐姐李敏告訴記者,往年一家五口初六回青島,但今年因為疫情造成了返程耽誤。「前段時間接到網課通知,我跟老師聯繫了一下,想讓弟弟在家看網課回放。」但是弟弟還是想參與直播,倆人一合計決定找信號。就在網課正式開始的前一天,姐弟倆人拿著一部手機,找遍了奶奶家、自己家,甚至田地裡,足足一上午的時間,最後在自家附近的山坡高處,找到了比較理想的網絡信號。
李敏說,找到的山坡距家約10分鐘步程,周邊也是比較空曠的。網課開播的當天,倆人搬著桌椅板凳,早早就來到了信號點,一來是怕趕不上升國旗和第一節網課,二來想著提前測試一下網課效果,好確定這裡是不是理想的地點。以小山坡為教室,與周邊樹木當同學,帶著一張桌子和板凳,這裡就成了弟弟的網課點。李敏也因為疫情暫無法返青工作,乾脆當起了弟弟學習的「保姆」,照顧著弟弟在這處信號點上網課。
故事 堅持上線沒有缺失一節課
為了保障孩子們「停課不停學」,嶗山區通過全區統一上網課形式,邀請小學、初中各科骨幹教師進行線上直播,為3.2萬名同學搭建空中課堂,也提供了回放視頻可供學習。「我們的空中課堂是9點上線,孩子們在微信群反饋學習情況,從2月17日正式開始線上課堂以來,李始峰基本每天都在群裡籤到,可以說基本沒有缺課。」在班主任王菲看來,更重要的是,每次線上直播課開始前,李始峰就已經上線了。這對於他是困難的,更是非常難得的。
剛開始開課時,天氣條件確實有些寒冷,幾堂課下來難免吃不消,倆人一下課就趕緊活動身體,通過跳繩讓身體暖起來。看著勤奮好學的弟弟,姐姐李敏感動的同時也覺得心疼,「在一次活動中我問:弟弟,你感覺冷不冷?」弟弟回答了一個字「冷」。「我開玩笑的說,那咱們不上課了吧?」沒想到,弟弟斬釘截鐵地回答:「上!」這讓她覺得更應該支持弟弟。
結束一上午的網課回家後,她就回家跟爸媽商量了一下,決定在姐弟找到的有信號的空地上,臨時搭建一個小棚子作為學習場所。恰好,家裡本來也有一直沒用的木頭,是之前拆除房子留下來的,家人就一根根搬到了山坡上,用了差不多兩天時間才收拾利索。
用一根根木頭支撐框架,在外面包裹上一層帆布,屬於他的小「教室」,就這樣在一片空曠中矗立起來。為了保障手機上網有足夠的電量,家人還從最近的鄰居家單獨拉了一根電線,用來保障手機有電不關機。「雖然條件比較簡陋,但總算有了暫時能遮風擋雨的地方,方便弟弟在裡面安心地上課。」姐姐李敏說,相信白衣天使早日戰勝疫情,弟弟也表示要努力學習並為武漢加油。
老師 勤奮好學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在線上課程規劃之初,學校統計了聽課信息,關注無法上線學生人數。班主任王菲告訴記者,那個時候,孩子家長幫他申報了無法上課,但當全區空中課堂正式開課,用照片反饋孩子居家學習狀態時,她一眼就看到了李始峰。照片裡的他正在山坡學習,四周看上去一片空曠,顯得格外突出。
其實,嶗山區全區統一的空中課堂,為師生提供了視頻回放和下載,方便根據需要下載後自主學習。「但孩子不想錯過集體學習機會,即便是線上也要加入進來,跟著老師的指導和大家一起學,更不想被其他同學落在後面。」王菲被孩子的刻苦精神感動了,還向班級群的同學們發出學習號召。
記者了解到,每次聯繫孩子的姐姐,王菲都會提前發微信詢問,以確定微信通話時有網絡信號。她也叮囑孩子注意身體健康,如果有特殊情況就聯繫上報,大家可以一塊想辦法來解決。自從了解到孩子情況後,學校和各科老師也會特意關注他,儘量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幫助,提醒他遇到不懂的知識及時諮詢,並特意延遲了他交作業的時間。
「他不僅僅是一個喜歡學習的孩子,更是能夠想辦法學習的好孩子。」在班主任王菲老師看來,突如其來的疫情帶來很多考驗,也讓人看到了暖心的催人奮進的故事,他希望班裡孩子學習這種學習精神,在「停課不停學」中能夠真正有所收穫。
(記者 劉金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