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志們、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剛才,我們對2020年參加省市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文明風採大賽、班主任能力大賽和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的獲獎教師進行了隆重表彰。藉此機會,我代表校領導班子對在各級各類大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為學校贏得榮譽的參賽選手、輔導教師以及為大賽付出辛苦努力的全體教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向獲得表彰的師生表示熱烈的祝賀!
2020年,全校上下克服新冠疫情帶來的種種不利因素,圍繞以大賽為標誌的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工作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在省市各級各類大賽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共獲得省級獎項25個,其中9個一等獎、8個二等獎、8個三等獎;市級獎項7個,其中2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2個三等獎。值得肯定的是,相對於過去,我校的各項賽事在三個方面實現突破:一是參賽的賽項數量與類型明顯突破。技能大賽參賽賽項由6項增加至10項;教師教學能力大賽由文化基礎課拓展至專業課;班主任能力大賽從無到有;文明風採大賽作品從單一走向多樣化;二是獲獎等次全面突破。四大賽事的一等獎獲取量明顯提升,特別是信息技術類賽項實現省賽一等獎零的突破,獲獎總量及等次均站到了歷史最高峰。三是教師教學能力大賽實現集體突破,榮獲2個二等獎,1個一等獎,餘曉舫等4名教師的《據德遊藝創造美好生活》教學設計更是代表山西省信息技術類專業參加國賽,為運城市職業教育贏得了榮耀。四是各項大賽鍛鍊了師資隊伍,培養了創新團隊與指導教師隊伍,在賽教融合,賽項融通的校企協同培育取得突破。
我校教育教學成果培育之所以能夠取得空前的優異成績,一方面是全校上下高度重視,大力營造教育教學成果培育氛圍。尤其是各個教學系部背負責任感、使命感全力以赴研究規則,制定方案,精心組織,紮實落實,豐富資源,緊盯賽事不放鬆。另一方面是全體參賽教師盡職盡責、善於教研、精心輔導;參賽同學努力學習、認真鑽研、刻苦訓練。再一方面是校企協同培育理念得到有效貫徹。四大賽事中,無論是系部還是參賽教師均樹立了營造良好校企協同共育環境的工作理念,及時將行業企業的最新技術與規則融入訓練中,抓住了賽事的實質,為最後取得優異成績奠定了堅實基礎。當然,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清醒地看到我們的存在的差距,比如一等獎項數量偏少,教師團隊的建設水平還有待提高;尖子選手培養機制還不完善;訓練資源還不豐富;校企協同機制還有待健全。
今天,學校如此大張旗鼓地進行總結表彰,主要有兩層意思,一是充分表明學校以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大賽為抓手培育教育教學成果、展示人才培養質量的堅定信心與決心。凡是圍繞辦學成果培育中心工作實幹、會幹、能幹,幹出成績的,不管在哪一個方面,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我們都要大力表彰。二是引導教學系部加強教科研骨幹隊伍建設,激勵教師開展各種教育教學研究,在全校上下營造一種講教研,比學術、講成果、比業績的良好氛圍,為學校的以質圖強,增值賦能,不斷增強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就此問題,我想和大家交流幾點認識。
一、強化教育教學成果培育是創建全國示範名校的必然要求
教育教學成果蘊含著學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三教改革等新時代職業教育教學理念,是衡量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展示育人成果的具體反映。我校作為首批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校、全國職業教育百強校,全國財政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常務會員學校,必須擁有一批有影響力的教育教學成果來確定我們應有的地位。尤其是當前,教育部啟動實施職業院校提質培優行動計劃、山西省啟動雙高項目建設、運城市推進實施1331工程,均將省級以上教育教學成果獎勵做為硬性衡量指標之一;而我校經過持續綜合治理和校系二級管理模式改革,更是邁入實現創建全國示範名校戰略目標的高質量轉型發展階段,急需打造一批優質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產出一批既有理論高度和實踐支撐,又能緊跟時代脈搏符合教育教學規律有影響力的教學成果支撐學校的事業發展。為此,全校上下尤其是教學系部必須聚焦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工作,以此帶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進一步改革、帶動工學結合課程體系和實習實訓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以各級各類職業教育大賽為突破口,促進雙師型教師知行合一,實現教學創新團隊的進一步優化、帶動教學資源庫的進一步豐富充實,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擴大學校辦學影響力。
二、強化教育教學成果培育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然要求。
古語云:道不離器,器不離道。一流的教育教學成果必須靠一流的教師團隊去培育;一流的師資隊伍必須靠一流的教育教學成果去支撐。2019年,教育部發布《全國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方案》,明確要求職業院校的每一位教師都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課題研究,全面參與專業建設過程,不斷提升模塊化教學設計實施能力、課程標準開發能力、教學評價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形成特色教學風格。也就是說,職業學校的教師如果不能主動開展教科研改革與研究,積極參與並努力掌握職業教育教學成果培育規律,將無法適應職業學校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基本需求,將會成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淘汰者、落伍者。特別是隨著我校辦學的社會融合度不斷增強、教育教學條件不斷現代化、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升、貢獻導向績效評價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勢必對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和成果培育能力提出較高要求。所以,全體教師要深刻認識時代發展需求,藉助學校提供的教育教學成果培育這一良好平臺主動增強科研能力,促進專業內涵發展,為個人成長也為學校專業建設增值賦能,雙贏發展。
三、強化教育教學成果培育是培養優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
培養優質的技術技能人才,提升學生的就業質量是職業學校辦學的使命與生存的命脈。近幾年來,我校聲譽日隆,辦學規模持續增長,無不得益於優質的辦學環境及教育教學質量。強化教育教學成果培育的目的就是圍繞當前困擾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重點和難點問題,集中力量針對性地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課程內容、改革教學模式,提升教師的德育工作能力、專業教學能力和實習實訓指導能力;同時集中一批優秀師資、集中一批優質教學資源、集中一批尖子選手,以點帶面,以賽促改,狠抓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創新型高技能人才,贏得社會的認可與尊重。
老師們、同志們,雖然我校的教育教學成果培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但還存在著較大的盲動性和不均衡性,還沒全面形成常態化、制度化的保障體系,需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規劃和制訂具體實施辦法。
一要抓住實質強化成果培育。教育部《2014年職業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工作安排》中明確提出職業教育教學成果要能夠反映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顯示職業領域中最新的要求和標準,體現有關產業、行業升級發展的趨勢和方向,增強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創新課程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及信息化教學手段應用。希望三系兩部及全體教師能夠明確方向,抓住要害,教學能力大賽的知行合一,技能充分的產教融合,文明風採的一專多能,班主任大賽的價值觀教育全面發展,在完成日常教學既定目標的基礎上,以各級各類職業競賽項目及內容要求為風向標,組建教師教學團隊,深化校企合作,將行業企業的新知識、新技術、新規範、新標準納入課程,融入課堂,創新教學模式,完善學生學業成績評價體系,奠定成果培育的紮實基礎。
二要強化頂層規劃促成果培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準備工作做到家,才可能從容不迫、應對自如。當前,三系兩部已經完成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分類組建,學生專業技能訓練團隊也紛紛成立運行,下一步要重點加強對一線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理念、實踐、方法和經驗的交流與學習,引入競爭和淘汰機制加強教練團隊與學生選手團隊建設,確保教科研工作針對性強、創新性強,成果培育有實效。
三要加強成果培育信息分析提高效率。系部要全面掌握各級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成果的基本規則與標準,從人才培養方案修訂、課程標準制訂、規劃教材選用、教學內容整合、教學模式改革、題庫建設及常態化技能競賽機制建設等方面加強教育教學成果的日常培育,引導教師常態化開展各級各類業務能力和職業技能大賽訓練;同時,各個教師團隊要積極主動與相關行業企業聯繫,培育競賽資源,爭取外協環境,及時了解新情況、新動向、新要求,提高競賽效率與質量。
四要以點帶面,促進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強化各級各類大賽成果培育這並不是我們的唯一目標,而是希望以技能大賽為「槓桿」,「撬動」引領學校深入推進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師生技能水平和全面教育質量的提高,在全校形成一種崇尚技能、追求卓越的良好氛圍。
老師們、同志們,當前職業教育正處在一個大發展、大提升時期,我們要乘勢而上,苦練內功,搶抓機遇,在創建全國示範名校的道路上昂首前行。希望大家以受表彰的教師為榜樣,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學校發展為已任,敢於擔當,積極作為,以必勝的信心、紮實的作風和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攻堅克難,刻苦訓練,繼往開來、再創佳績!
謝謝大家!